中學美術賞析課教學魅力思索
時間:2022-11-29 03:36:00
導語:中學美術賞析課教學魅力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畫師出了個“深山藏寺”的題目,令其弟子作畫:大弟子畫了一座山,山中一座廟;二弟子也畫了一座山,樹木掩映下露出廟宇的屋頂,遠望去頗有點“藏”的味道;而三弟子思忖良久后,畫了一座山,一條河,一個和尚挑著水往山里走。三者相比,顯然后者高人一籌,含蓄地體現了主題,余味雋永,含不盡之意于畫外,自然得到老畫師的贊賞。這種言不盡意、意在象外的無盡妙處給我們以非凡的啟示:藝術手段的精深微妙,可應用于教學藝術之中。古人論畫,常有無法中有法,入乎規矩之中,又超乎規矩之外的說法,教學藝術的本質在于合乎教學規律并具其獨創性。“深山藏寺”給予我們的微妙領悟應用于美術欣賞教學實踐中,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寓教育于藝術良方之中,寓教育于文化藝術之中,教學藝術因之而升華,教學也因此富有個性魅力。
一“藏”知識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舊注:“學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篤,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孔子的名言不僅是指深入學問深淺層次,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學習態度上的區別。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由愛學而入境,會學而曉理,樂學而動情。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刺激就是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據此,在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在保持藝術本身的含蓄之美的同時,努力做到引起學生探究其文化內涵的興趣,從而加大有效知識(指教學中的新觀點、新材料,學生不懂、不知的,學后有所得、有所感、有所獲的內容)的傳授量,增添教學魅力。
在欣賞課教學過程中,結合美術自身特點(靜態地、含蓄地表達人的情感、思想與認識)和高中學生思維特點(不限于對事物外部現象的了解),教師可挖掘美術自身的趣味性因素,適度引導,留有余味,使學生產生探究欲望。如,教師帶領學生欣賞國畫時,不應把其特色與精神作平鋪直敘的介紹,可選擇在中國文化藝術中學生既有興趣又有疑問,既有期待又有困惑的內容導入,比如象形文字的演變。(虎;-虎-)首先,教師展示象形文字掛圖并設疑:“掛圖中的圖象是什么?象什么?”學生有了各種答案,同時有了困惑,也有了期待。隨后,掛圖逐頁翻過的同時質疑:“文字的源頭是最古老的繪畫,由最古老的繪畫又演生出文字,說明了什么問題?”通過討論逐步得出結論:“書畫同源”。再質疑:“草書與最初的甲骨文相比較有何突出特征?”又共同探討出:有了一種超越物象本身的神采。由此便遷移到國畫中來,總結出國畫的一大藝術特色——形與神的統一,與西方傳統繪畫(放有關幻燈片)相比較,體現著中國藝術獨特的魅力——人與自然的融合、感情的真摯與感覺的質樸。整個教學過程由于較好地保持了藝術本身的含蓄性,有效知識的傳授是潛移默化的,創設良好的探究問題的情境,最終使學生領悟到“藏”在國畫藝術之后的中國藝術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由此可見,由藝術本身的含蓄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持了這種含蓄而引發起探究情境,使學生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對教師亦產生了敬佩之感,自然增添教學魅力。
二“藏”觀點
心理學研究認為,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只是單純的認識方面的信息交流,必定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心靈的相通。據此,筆者以為教師的觀點與傾向性不要特別地講出,要從情節中自然流露,自然地同化學生心理,使教學富有魅力。
優秀的藝術作品打動人的是自然流露的真實情感,而富于魅力的教學也應是渾然天成的,特別是欣賞課。“欣賞”本身就是心與心的交流,美術欣賞課要求教師將教材內化為自己的心理品質(教師即為教材),再以自己的心去同化學生的心。這就需要教師將自己的觀點、認識及傾向性融入情感、語言等教學意向活動中,自然地用自己的思路引導學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心去同化學生的心,用自己的靈魂鑄造學生的靈魂,從而步入一種師生相融的微妙世界,魅力隨之而生。如筆者在中國工藝美術欣賞課中,與學生共同探討“鳳”的形象:學生說“鳳首”象雞,教師補充:它給人的感覺又不象雞那樣好斗;學生說“鳳翅”象燕,教師說又沒燕子那樣輕巧;學生又說“鳳頸”象鶴,教師又補充,感覺又不象鶴那樣軒昂。學生在余味中感覺到教師是在說人而不是在談“鳳”。在和諧的師生相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不僅領悟到了“鳳”的風格也領悟到了人的象征,領悟到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民族風格。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思路,使學生體驗到教師自然流露出的感受與認識,那種將問題想透了而帶來通體透暢的感覺從教師這里自然地曼延開來,充滿整個課堂,能夠激發師生內心的追問真理和熱愛智慧的熱情,師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教學魅力亦在其中。
三“藏”方法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三強說:“什么叫‘名師’?并不是手把手教就是名師,而是善于啟發誘導,讓你敢‘創’?!边@就是說,教學的目的,最終應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逐步掌握學習方法。教師所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一種萬能的教學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是因為時代在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二是因為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與群體差異。這就要求教師發揮自己的獨創精神,靈活運用教學原則,去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對于美術欣賞而言,“欣賞”本身是一種創造,為使學生完成這一創造性的“欣賞”過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一種啟迪思想、促進理解的角色,持有一種著意開放的心態,盡量避免以假定去限制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要求進一步澄清問題,創設一種良好的開放的課堂氛圍,通過富于魅力的教學啟發、引導學生去領悟欣賞“方法”。
在欣賞課教學中,總會有學生問怎樣欣賞這類或那類的美術作品,教師可借鑒有法而不言法的藝術處理方法,通過獨特的方法引導、啟發學生自尋欣賞“方法”。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情感,同時也增添了教學魅力。如筆者應用“空白”藝術理論追求不教之教?!翱瞻住痹臼亲髌分形串嫵龅膮s是向觀者所暗示的部分,教學中的“空白”即未明確講出的部分。比如在國畫欣賞課中,教師設疑:“如何認識一個人?”學生答:“內在品質及外表?!苯處熞龑В骸坝^畫如觀人。”學生在賞析過幾幅作品后總結出國畫內在神韻與外在筆墨的欣賞品評標準。這樣教師引導,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巧妙地留出教學中的“空白”,留有余味,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同時達到了不教之教之目的。再如,現代設計藝術欣賞課中,由于它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所以教師只需稍加引導令學生自己去賞析。筆者曾帶了實物(壁紙刀、收納桶等)到課堂上,引發學生談論生活中優秀的設計,隨后又舉出反例(如一些城市垃圾箱、土產商店一度出現的“貓壺”等),再質疑:“優秀與拙劣的設計品評標準是什么?”最終學生討論出現代設計體現現代人文意識的主題。這種幫助學生畫龍,令其自點睛的“空白”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也使學生領悟到欣賞該類美術作品的“方法”。
誠然,影響教學魅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筆者運用以上“三藏”的方法,意在將“深山藏寺”之良方應用于教學當中,從而自然地增添教學魅力。實踐證明,這一做法不僅體現了藝術本身的含蓄之美、意境之美,同時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豐富了情感、陶冶了情操,并使教學呈現內在、持久的魅力。
- 上一篇:多媒體授課方式的改革思考
- 下一篇:卷煙廠班長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