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的文化特征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19 05:26:00
導語:中國繪畫的文化特征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中國繪畫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且經數千年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它獨特的藝術精神和表現手法已成為東方藝術之代表,其藝術特征除了有“視覺藝術”的共性外,還濃縮了中國文化的許多特征,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精神。
中國繪畫的傳統淵源流長,歷數千年而不變,蔚為中外畫史之奇觀。而且,這種傳統的深刻與持久,隨著時間之推移,其內容和形式經過不斷的融匯、錘煉、積淀、愈益形成一種傳統的偉力,愈益鮮明、精純而獨到。以至許多方面均難乎為繼,而令創新者久久束手徘徊。透過這些表象,我們可準確無誤的識別出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中國繪畫已形成的獨特審美符號,領略到中國繪畫所體現的文化內涵。
在中國繪畫的研究中,一些學者都不約而同地從中國的經典哲學里,找到了繪畫美學的起點,看出了中國繪畫所包容的哲學深度。
南朝劉宋時期的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指出:“圣人含道應物……山水似形媚道。“以形媚道”即是說明了繪畫是以物象的“形”來反映這種哲學思考的。“道”字在老莊哲學中是一個自至關重要的詞,它作為老莊則學觀念中最核心的概念,表述著極其復雜和抽象的哲學范疇。客體的實在不是藝術表現的目的,而只是一個中介物,力圖表現的是冥冥之中的“道”或“天”。客體(山水、人物等等)只是一個載體,一種符號,關鍵在于它所表征的“道”。而繪畫則能表現一種“非方非默”的狀態,能把它描繪出來。因此,中國繪畫被看作是表現“道”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它能在有限的空間里跡化出“道”所闡譯的哲理。
因此,真實地再現客觀對象便從來也與中國傳統藝術無緣。PF杰拉德直截了當地說,中國藝術雖擅長于山水畫,但并不著眼于描畫任何現實的風景,而是根據源于現實而又包含著象征和哲理的靈感,進行富于想象力的創造。
老子哲學中所具有的某些樸素辨證法思想,如“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即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萬物交感運動的觀念,都曾滲透在中國繪畫的表現技巧中,并被廣泛的應用。在中國繪畫的創作過程,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下筆運作時,提出“存心要恭。落筆要松”:在處理客觀物象與主觀理性關系方面,強調“似與不試之間”,得“不拭之拭”:在畫面布局技巧上,要求具備賓主、開合、聚散、疏密……等關系:在筆墨技巧上應體現運筆的輕重、起伏、疾徐,用墨的濃淡枯潤等等。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的繪畫語匯都直接起源于談論哲學和宇宙觀的用語,虛實、氣理、向背、心意等。
能體現這些辨證關系的經典之作是《石濤畫語錄》。
中國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中國傳統藝術的實質是道家精神,道的特征與天地之美的契合,這莊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正不折不扣地是魏晉南北朝問中國藝術史上山水題材的勃興的思想淵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莊那里,充滿了對天地之美的熱情贊頌,和對與天地之美相牟的獨立、自由的理想人格的傾心向往。從藝術審美意義上看,它集中體現為以人情觀物態、使自然人化的思維方式,并把與自然精神的契合作為審美的理想追求。追求主客相融的審美境界,注重表現主客體的生命精神,輕視對物象外在表象的摹仿。在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下,中國傳統繪畫追求天地之大美,著力表現天地萬物的生機活力,表現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生命情調,表現這種大化生命的宇宙精神。因此中國傳統繪畫注重體現生命、生機,追求氣韻生動。“氣韻生動”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基本范疇,對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繪畫從南齊謝赫的“隨類賦彩”到劑浩提出的“水暈墨章”,很明顯是一個由重視色彩表現到重視水墨表現的繪畫觀念轉變,這就是陰與陽的哲學思維主導下的特殊色彩意識。
“運墨而五色具”的思想是中國畫的一個傳統,“墨分五色”——這一色彩魔方吸引了無數歷代畫手。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中國哲學的玄想思維的作用。應該說,水墨世界從真實感上言是無色的、虛幻的,但它卻因此而具備了一種獨特的“無色之色”,是十分哲理化的表現,具有特殊的“理趣美”。用相對單純的黑白(紙地)色來表達天地萬物、正體現出中國文化的概括力。
中國繪畫中的儒學因素,過去人們往往只用“成教化”、“存乎鑒戒”來解釋儒學的藝術功能說,是很片面的。其實,孔子是把藝術更多地視為白反自修、成就人格、求仁得仁的內省功夫的一部分。于是,我們看到,孔子儒學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影響是循著一條這樣的原則的:關注人倫事物,但不曲意媚合強調個體獨立價值和個人內心情感表現,但不宣揚“個人主義”:提倡推以及人的方式對憂患有自覺的認識和敏感的體驗,但不渲染,不夸張,不憤激,而保持達觀、平和的態度和勇于犧牲的現身精神,這里面閃耀著人文理想的光輝。作為一種傳統,它對憂患意識的偏愛和對敦厚之風的執著,把藝術表現意識導向了沉郁、豁達、寧靜、超脫的內在境界……這或許是孔學儒家對中國藝術傳統的形成的最大影響。因此,在中國繪畫的表現中,有時既強調變化,也注重和諧,繪畫語言雖有起伏,但不張狂,有催人淚下的藝術打動力,但格調平和,合乎法度,顯然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繪畫表現中的具體體現。
中國繪畫所表現出的空靈曠遠的意境,富有哲學的思索,最終使人感到自然天成、不可言狀的生動氣韻,禪宗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從南北朝的宗炳到清代的八大山人,其中畫史上重要的畫家大都將禪宗封為圭臬。宗禪要求“不立文字”、“以物觀物”,靠的是直覺的領悟,無需理智的分析和那種相互對立、比較的感受。這把中國土夫文人對自然、對人生的審美觀推進到更奇異、更神秘、更空澈晶瑩的世界。更沉迷于對寧靜、淡泊的審美境界的探求,和對瞬間即是永恒的壯闊幽深的宇宙情感的體驗。它在對中國繪畫的影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靜默觀照”為特征的思維方式,借助于自然、簡練、含蓄的表現手法,使畫面的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以疏簡、草略風格獨立于中國繪畫之林的“減筆”畫風,其形成可以說直接源于禪宗思想。最能體現禪宗精神的是宋代的“減筆人物畫。其筆勢粗闊、減練豪放,墨色濃淡多變,不拘于形。但由此而表現出的視覺形象卻流露出一種“筆情墨趣之外”的豐富內涵這些作品如同禪家解經,并不關注客觀現實是什么,而旨在通過疏逸的“戲墨”追求禪的境界,追求自我的解脫。所以,“畫貴有禪趣”,一方面,說明了中國繪畫于禪宗的關系另一方面作為對中國繪畫品評的一種標準大大地擴展了中國繪畫的表現深度。
中國文化的民族心理是“形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終歸“道器不二”、“心物不二”、“物我相忘”、“天人合一”。故而中國畫的傳統也是不離此道。在客體與主體真實與虛幻、自然與人生、物質與心靈之間找尋一種平衡和整體性的和諧。公務員之家
中國文化宏深而博大,在眾多豐厚的文化質點中,無論是哲學,還是書法、詩文、戲曲等等,中國繪畫都與他們息息相關、輝映交融。法國華裔漢學家弗朗索瓦一陳曾經說過:要想看懂一幅中國畫,必須具備高深的文化素養。它不僅道出了中國繪畫在中國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而且,看出了中國繪畫很大程度上濃縮了中國文化的某些特征。
中國繪畫是一個白成體系的藝術領域。它的觀察方法、表現方法和畫面的視覺效果,都迥異于西洋繪畫。“筆墨”作為構成中國繪畫獨特美學品格的外在符號,有著相對完整的審美價值。中國畫畫家作畫時,有時僅用一只“單純”的毛筆,蘸上看似黑團團的墨色,在具有一定滲透感的紙、絹上,或疾或徐地有節奏地揮動,即可跡化出一幅變幻多端、形神兼備的視覺形象。作為交流思想情感的繪畫語言——“筆墨”,隨著中國繪畫藝術的日臻成熟,已從材料工具意義上逐漸脫離出來,具有了獨立的審美意義。而且“筆墨”的內涵已遠遠超出了繪畫“形式”本身它的形成反映了中國繪畫高度概括、凝練的藝術思維能力。在表述媒介方面,“筆墨”從一開始就烙印上了中國文化“以簡馭繁”的特征。中國畫注重“傳神”,無論是人物、山水花烏,“傳神”是對中國畫藝術提出的總體準則,“以形寫神”其實就是“以形媚道”,把對象表現生動有神只是一種技術手段,與道契合才是最高終旨。中國繪畫所注重的“表現”,又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中國繪畫藝術的思維特征。中國畫畫家對自然物象時,注重的不是如實的“再現”對象,而“擷取的是物象與情感因素交融之后在腦海中再度被喚起的、‘主觀化’的、改變了的表現”。所以作畫時它要求“沉思冥想,”把人引入一種物我交融的境界,強調的是主觀意興的抒展自我情感的表達。所以“韻外之致,象外之意”,即是對中國繪畫藝術思維方式的概括。
中國繪畫與書法都以中國文化為生長背景,書法是以有限表現無限的“寫意”的美學思想為指導的藝術,其審美價值不是對具體字形的刻意的描摹和再現,而是對其改造過了的概括的形象,文作者的抒情、寫意和對作者與觀眾的誘導,啟發和暗示一種意象聯想而創造的線的空間結構的形象,是一種表情達意和象征的藝術,這一點對中國繪畫影響至深,由于書法藝術在歷史上成熟較早,南北朝時期即已五體俱各、法度完善,書家輩出,而繪畫則晚于書法而成熟。很明顯書法藝術豐富的表現技巧和原則,必然會滲透到繪畫中去,而成為中國繪畫藝術成熟的重要營養。“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八筆為例,講書法用筆法則,即側、勒、努、磔、策、掠、啄、超八法。歷代畫家也無不注重以“書”八畫。中國繪畫能如此地消化這些養料,主要取決于書畫相同的材料工具媒介和近似的點、線構成元素上。
對中國繪畫“詩意”的提倡,是中國繪畫的另~審美意向。中國繪畫對“意境”的追求,特別是畫中“詩意”表達,在唐代前后一直未被提及,雖然當時的文人畫家們詩文修養極高,像王維等人的繪畫作品,就已經“畫中有詩”了。但是,它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然而,到了以“郁郁乎文哉”而著稱的宋代,把詩的“意境”引入繪畫之中,追求畫面的“詩意”,即已成為當時繪畫的主流。像蘇東坡、黃山谷、米芾等人,都是極力倡導“以詩為法”的文人畫家。這就大大提高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品味”,也大大豐富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底蘊。
中國詩極重視“意境”的表達,素以能引起讀者想象、觸發讀者聯想為上乘。許多優秀詩作各具特色,風彩迥異,情味相殊。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的壯闊:有“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杜甫)的寒涼:更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放。這些詩句,的確構成了引人人勝的“意境”。得之于“心”的詩句的“意境”和畫的“境界”,有著許多的共通之處。詩與畫在表現中,并不都局限于狀物寫形,往往超越視覺范圍,重視視覺以外內容的傳達,即所謂“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要求畫家作畫時“如騷人賦詩,吟詩性情”,將畫家的詩情容入繪畫“意境”之中。這種使繪畫“詩化”的趨向,為中國繪畫的表現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逐步成為占領統治地位的繪畫審美標準。
中國繪畫流派紛呈,從所掌握的階層中,有宮廷繪畫、文人繪畫和民間繪畫。然而,代表著中國繪畫主流的文人繪畫,為我們展示的則是“修身養性”的思想境界。文人畫家大都釋道老莊、陸王心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是由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哺育出來的群體。他們對詩意、書意、畫意之間意、韻、美的共同性具有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獨有的一套審美品評標準。所謂雄渾、飄逸、清麗、閑適、幽澹、礦遠、冷僻……這些概念的確切含義幾乎都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沒有相當深厚的詩文的熏陶與感染,很難領略得透徹。他們不象民間畫家那樣多半為生計而畫,也不象宮廷畫家那樣奉旨行事。作為一種精神解脫的“清玩”,主旨是把繪畫看做排遣情懷的一種方式,它即重視藝術本身的價值,更重視創造藝術的人格,無疑是中國高層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在繪畫上的沉淀。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繪畫濃縮了中國文化的許多特征,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說:整個中國文化的燦爛歷史都與繪畫藝術息息相關。不了解中國繪畫,就不可能真正領略中國文化的悠久和輝煌。
參考文獻
[1]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2]南齊謝赫古畫品錄[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
[3]賀西林中國美術史簡編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張道一美術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傅抱石美術文集[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
- 上一篇:憲法監督模式差異性的原因論文
- 下一篇:骨科病房的風險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