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電力的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16 10:09:00
導語:地方電力的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截至2006底,四川以農村水電為主體的地方電力發電裝機837萬千瓦,年發電量300億千瓦時(其中水電裝機787萬千瓦,年發電量280億千瓦時),銷售收入95億元,利稅15億元。水利地電行業直接管理的省級水電集團公司有2個,市州縣地方電力公司有113個,資產400余億元。四川地方電力體現了“電源是基礎,電網是關鍵,與主網聯網運行,供需直接見面,服務“三農”、地方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與建設是宗旨”的特征。是四川電力工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四川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據我的不全面的認識和體會:
1.從中宏觀上講,四川以農村水電為主體的地方電力,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似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面上問題。點多、面廣、分散,面上工作做深做透難度大。一些地方開發無序與開發程度低、用電水平低并存,綜合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失衡,行業管理水平、企業管理水平均亟待提高。對屬于農村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六小工程”的農村水電,國家扶持力度不夠。似應首先反思四川自身,為什么長期無相應的地方配套資金?!
(2)實質問題。水能資源管理長期缺位越位實際不到位。對干這一實質問題,目前湖南、貴州、福建、湖北、重慶等省市都解決得好和比較好,而作為全國農村水電最大省份的四川,問題依然突出存在。要使農村水電資源開發真正與農民利益、地方發展、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緊密結合,實現科學、有序、可持續發展,要做的工作很多,而首先應盡快解決這一實質問題。
(3)重大課題。中央文件指出,農村水電是覆蓋千家萬戶,促進農民增收效果更顯著的農村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和“六小工程”,要加快發展。但截至目前,四川農村水電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遠未建立。開發利用農村水電,充分發揮其引擎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亟需研究解決、突破的一項重大課題。
(4)關鍵問題。從改革發展、建立和諧社會來講,一個十分突出的、關鍵的問題就是:農村水電及電氣化事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亟需在政府的主導下,國家電網企業盡快實施主輔分離、及早實施輸配分開改革,真正實現大小電網并舉共存、協調和諧發展。
我們要緊密結合農電體制改革和直接購電改革,積極參加輸配分開改革試點和用戶向發電企業(向配電公司)直接購電的改革試點。
我們的新老集團應有分工。新集團(投資經營集團公司)目前應是省級水利地電1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資產經營”公司,要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好省、市(州)、縣企業間的權益關系,不能比照大電網的做法,走“省公司對電業局、電業局對供電局”垂直一體化的經管路子。集團公司是母子體系,含有兩級或多級法人。輸配分開后,配電公司會保持眾多個(原則上以縣為單元),而不同產權的配電網資產經營公司則會有若干個或幾個,兩者不能等同。老集團(水電產業集團公司)目前也主要應是省級水利地電發電“資產經營”公司,以后可以通過努力,走向獨資、合資以及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含當地農村集體、農民股權)興辦與收購一部分水電廠(站)的省級水利地電發電集團公司
2.也是從中宏觀上考慮,當前似宜將以下四項列為重點工作:
(1)依法行政的基礎。全面貫徹《水法》、《可再生能源法》,確立水能資源獨立能源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水利部門對水能資源行使統一管理職責的體制機制,有效實施水能資源市場化優化配置。對于水能,無論大、中、小、微,不論投入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或非公有資本,都應對其依法行政和實施行業監管。
(2)行業監管與服務的重要手段與重要對象。針對點多面廣分散,所有制不一,規模不同,水平不一,素質不同,情況不一,要求不同,面上工作難度大的實際,應認真執行水利部水電[2006]146號文件規定,對農村水電站(廠)和水利系統水電廠(站)實行安全年檢和分類管理,并建立健全安檢體系,推進平安建設,保障公共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群眾利益,保障全生產,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運營管理水平,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3)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推進地方獨立配電企業(市、州、縣地電公司)“三改一加強”(改革、改組、改造,全面加強企業管理)。緊密結合農電體制改革和直接購電改革,積極參加輸配分開改革和用戶向發電企業(配電公司)直接購電改革試點,鞏固與完善聯網運行、發供一體、就地供電、就近消納、余電全額上網、不足主網補給的地方獨立配電公司體制與機制。搞好兩個集團的改革發展。關注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最新信息,參與部局組織的相關研討并開展我們自身的相關研討。
(4)搞好水電農村電氣化、小水電代燃料、農村水電增收解困等工程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這是農村水電改革發展的宗旨性目標。從解決好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充分發揮農村水電的引擎作用,讓更多的農民在家門口打工,拉動非農就業,增加本地消費需求,帶動當地農副產品加工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在政府的主導下,以農民為主體,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綜合創建,整體推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抓好以上工作,均須加強調研、試點、宣傳與培訓。
- 上一篇:獨家原創:培訓師授課演示演講稿
- 下一篇:國土局執法監察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