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變藝術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4 11:17:00

導語:鋼琴演變藝術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演變藝術研究論文

摘要從最初的古鋼琴到鋼琴的發明,再到逐步完善的現代鋼琴,論文鋼琴已歷時三百年,其歷史就是人類文化所經歷的三百年。鋼琴藝術涉及了人們的物質精神領域,涵蓋了時代精神與流行元素,其內涵博大精深。隨著社會的發展,鋼琴已不只是一件樂器,它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一種商品,更確切的說是一種產業。

關鍵詞鋼琴演奏鋼琴藝術鋼琴產業

鋼琴自其誕生之日起,已歷時三百年。鋼琴歷史三百年,就是人類文化所經歷的三百年。鋼琴幾乎無處不在,哪里有音樂,哪里就需要鋼琴。當談論鋼琴時,我們也許不只是談論一件樂器,而是在談論與之有關的千頭萬緒。它涉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質的和精神的,世俗的和宗教的,有形的和無形的,具體的和抽象的,以及個別的和一般的。

從古鋼琴到鋼琴的發明,鋼琴從最初的名不見經傳到風靡全球。鋼琴的誕生,給人類的音樂和生活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精神享受。其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涵蓋了與之有關的時代精神與流行元素。它曾經擔任過西方文明東征的使者,從而在東方社會成為了西方文化的代表。隨著社會的發展,鋼琴如今已經不只是樂器,它是一種文化,同時又是一種商品,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種產業。與之有關的鋼琴廠,琴行在市場上不斷地得到需求,進而增多和發展,專職鋼琴教師的出現和與日俱增的學生人數,成為一個新型音樂文化市場的推動者。加上行政因素,官方考級等使鋼琴市場的含金量日益劇增。而與此同時,鋼琴琴譜和教材及鋼琴唱片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出版商分得了一杯羹。鋼琴儼然成為了一個超級的百變明星活躍在現代化社會的流行文化之中。

一、鋼琴的演變

通常人們認為鋼琴有近300年的歷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師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所創制的現代鋼琴為前身。在以后的200年,又不斷改進完善,方成為我們看到的現代鋼琴。

然而,事實上,鋼琴的整個演變過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現代鋼琴出現之前,畢業論文鋼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們稱這一階段的鋼琴為古鋼琴。現代鋼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鋼琴的發展與飛躍。若沒有古鋼琴發展的“量”的積累,也就不會產生1709年古鋼琴“質”的飛躍。

鋼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與古希臘的弦什,將弦什的琴弦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多弦樂器,進而多弦樂器又演變成兩種演奏形式的樂器。一是以手指撥動琴弦發音的多弦樂器,后與鍵盤結合成為撥弦古鋼琴。另一種是以手指撥動琴鍵,裝置于鍵尾的小縋擊弦發音的鋼琴。這兩種樂器都是現代化鋼琴的鼻祖,故統稱為古鋼琴。

隨著現代化鋼琴的不斷完善,社會生活的快節奏而出現的爵士樂,搖滾樂的需要,古鋼琴一似柔弱纖細而又羞澀的貴婦人——也只能歸隱于現代社會舞臺的大幕之后了。

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洛倫薩美第奇家庭的一位樂器制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制作出了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鋼琴的英文名字叫做piano,piano是意大利文,原義為“弱”,與之相對的是forte,也是意大利文,意為“強”。“可以演奏強弱的新發明的羽管琴鍵”(arpicembalodinuovainvention,chelapianoeilforte)這個長長的名字后來縮寫為“pianoforte”,一直過了大約有一個世紀,才完全簡化為今天的鋼琴(piano)。克利斯托福里在鋼琴上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撥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并能通過手指觸鍵或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德國管風琴師,制作師戈特弗里德希爾伯曼,在1730年根據一份繪制極不準確的意大利鋼琴草圖,借鑒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制造出德國第一架鋼琴。接著,在英國也制造了鋼琴。后人對克里斯托福里的鋼琴進行了一些改進。1783年,也就是在第一架鋼琴誕生83年后,英國人布羅德·伍德發明了踏板獲得了專利權。

鋼琴在它誕生的頭一個世紀中經歷了多次改良。雖然開始被形容為鍋爐工制造出的粗糙機械,但隨著音樂由巴羅克風格向古典主義演變,音響豐富,細膩,洪亮的鋼琴在19世紀已經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

1732年,在佛羅倫薩,洛多維克·朱斯蒂尼發表了第一首鋼琴作品《奏鳴曲》,鋼琴已經傳播到了一些國家,專門為鋼琴而作的音樂已經出現。十八世紀60年代以后,鋼琴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鋼琴走出了私家音樂沙龍,進入了大眾音樂廳,許多作曲家開始投人鋼琴曲的制作。

從十九世紀末至今的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除了對現代鋼琴的音質不斷進行探索和改進外,并未對樂器本身做出重大的改革。20世紀初曾風靡一時的自動鋼琴也很快被唱機、錄音機所淘汰。

二、鋼琴藝術的發展

“世無鋼琴,我們也就沒有莫扎特的幾十部鋼琴協奏曲了,也就沒有貝多芬的奏鳴曲了,碩士論文沒有肖邦的鋼琴詩了,沒有德彪西的鋼琴畫了,也就不能得而賞之了。”

鋼琴之所以成為樂器家族中的王者,是人類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發展賦予它的。鋼琴作為樂器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求,鋼琴的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類精神生活不斷發展的狀態。

(一)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除宮廷、教堂內的音樂活動之外,社會上的活動也很普遍,還有很多專業和業余的音樂家組成的各類音樂團體,廣泛開展音樂活動。在這一時期,在器樂領域獲得重大發展的就包括古鋼琴音樂,故鋼琴音樂所用的主要題材就是變奏曲和組曲。

這一時期的鋼琴音樂構思巨大,結構嚴謹,感情表現單一而強烈,具有震撼的效力。巴赫是巴洛克時期鋼琴的奠基人,他的鋼琴音樂可分為五類:舞曲、前奏曲、賦格、即興曲、協奏曲。

(二)18世紀下半葉的古典音樂

18世紀下半葉,在歌劇藝術發展的同時,也確立了古典交響樂和奏鳴曲的體裁,把音樂推向高峰的是維也納的古典音樂派,其中也包括鋼琴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鋼琴樂是明朗的、樂觀的,充滿詩意和溫暖的情調,其代表人物是海頓和莫扎特。

(三)19世紀上半葉的浪漫主義音樂

這一時期的鋼琴音樂風格優雅,手法上追求和諧與均衡,音樂色彩細膩,趣味高雅,富有幽默感,代表人物是肖邦。

鋼琴的創造者不愧是萬物之靈!演奏家們也是值得人們傾倒的。鋼筋鐵骨的一架五生命的機器,在他們的指尖下一金色的聲音歌唱了。我們贊美鋼琴,是因為這架機器樣的物件能夠用各種曲調、風格表達以及傳達人們的心聲,這才是鋼琴文化的起始和終結。鋼琴是為了鋼琴音樂,也因為有了鋼琴音樂而存在的。

20世紀下半葉,鋼琴遇到了鍵盤樂器的勁敵——電子琴,電子琴開闊了廣闊的音樂空間,職稱論文但這一切都是由機器裝置操縱人,而不是由演奏者的指觸來變化。雖然演奏者的勞動被大大解放,但樂器和人類處于最間接的狀態下,人類難以直接通過電子琴直接表達內心的情感。電子琴的出現如同變異了的鋼琴文化的怪胎,就向現代社會的快餐文化,簡單卻乏味。對于真正音樂耳朵而言,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鋼琴音樂,那里沒有心靈、感情、人氣。而鋼琴依舊以其“音樂之王”的高姿態站在鋼琴文化的前端,帶給我們鋼琴音樂的盛宴。

無論哪一時期,那種風格的鋼琴音樂,都讓人們享受了鋼琴文化的內涵,且與其所在的時代緊密相連,具有一定民族色彩和時代精神。鋼琴音樂的發展史也可看作是一個世界時代的變遷過程。愛因斯坦曾說;“現實世界只有一個,想象力可以創造千百個世界。”鋼琴音樂可以創造千百種音樂I界。這種暗示性的色彩指引人們進入一個音樂更高層次的境界。

三、鋼琴產業

鋼琴在18世紀還只是手工業的產品,工匠們盡力在那里發揮他們對音樂的想象力,在那里體現他們對手工藝作品的完美化。可到了十九世紀,鋼琴已經成為大工業和大商業了。1827年,巴黎的普萊耶爾雇用了30名工人,生產100架鋼琴,有過了幾年,生產量的增長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百。也就是說,十九世紀中葉,鋼琴制造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行為,從而這一行業也出現了激烈的競爭。

十九世紀70年代,鋼琴市場不斷擴展,尤其是在美國,購買鋼琴的人幾乎像洶涌的洪水滾滾而來。威伯鋼琴的銷售量如同稅收的增長率,以百分之三百六十八的速度遞增。鋼琴成為巨大的工業后,各類鋼琴制造廠風起云涌。當時著名的鋼琴品牌包括:Baldwin、Bechstein、Bosendorfer、Brodwood、Chickering等,這些品牌商家和市場上的其他行業一樣,為爭取更多的買者而相互競爭。而其制造的鋼琴也各具特色,各有優點。

從鋼琴的產生到1850年之問,鋼琴還只是高檔奢侈品,那時的產量并不大,但利潤卻不小,那時的價格,一個熟練的工人需要付出相當于他一年的所得,才買得起。而到十九世紀中葉后。鋼琴產量大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市場的需求,1894年,琴價只抵1850年的一半。那時,便是西方鋼琴消費的黃金時期,同時期的產量也在很高的一個點上(如圖2)而在20世紀20年代。由于自動鋼琴留聲機的沖擊,鋼琴的占糧一落干丈。從1927年到1932年之間,美國從年產二十五萬臺跌到了兩萬五千,英國此時也減產了三分之二。但此時的鋼琴廠商不會閑著,“鄉村女人彈奏鋼琴”成為刺激美國鋼琴生產的一個動力,如同現代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廣告一樣來做產品銷售。而這樣,我們也可以將李斯特等鋼琴大師看作是“鋼琴促銷員”。

鋼琴制造業在市場浪潮中蓬勃發展,其間伴有價格與產量的漲漲落落,但在當今社會其依舊“欣欣向榮”。而伴隨著鋼琴制造,鋼琴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與之相關的一些行業的發展比如出版商,由于越來越多的學琴者和大量的鋼琴教材的出現,一批批的鋼琴教學書籍的出版,而這樣又必然帶動勞動印刷產業的發展,鋼琴教師也是與日俱增,當然也包括鋼琴調音師的出現。

如今社會中演奏鋼琴,從根本上說是娛樂(指大眾概念中的鋼琴活動),英語論文它是一種集教育投資、社會風尚及經濟價值的復雜現象。

雖然在這樣的活動中非常缺乏智慧,想象和個性,但它的確成為了巨大的產業和市場,一個具有強烈娛樂性的活動是“雙鋼琴之戰”,最早的“雙鋼琴之戰”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1836年,李斯特和塔爾貝格的“對抗賽”,二者都想通過“競賽”來獲得自己歐洲最強的鋼琴手稱號。現代社會的鋼琴考級和各種鋼琴比賽也是這種形式的帆板和延續,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下表是2006上半年國際鋼琴比賽的賽事。

這僅是2006上半年的國際性鋼琴比賽,而在全國各地國內的鋼琴比賽更是多如牛毛。

鋼琴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再是純粹古典的形象。在流動文化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好萊塢導演將鋼琴作為浪漫的道具。留學生論文在大量的現代電影中,鋼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許多浪漫愛情場面中導演都安置了鋼琴作為必要的道具。鋼琴也曾擔任過西方文明東征的使者,正如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乒乓一樣。

鋼琴及其鋼琴音樂帶給人類一個不一樣的音樂世界,帶給人類一個色彩繽紛的精神享受。鋼琴就像個超級明星一樣,一直活躍在人類社會的舞臺上彰顯其華麗的絢爛!

參考文獻:

[1]鋼琴藝術(合訂本下半期)[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2]辛豐年,鋼琴文化三百年[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3]人類的音樂[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4]大陸音樂辭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