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裝飾傳統到現代的傳承綜述
時間:2022-03-24 03:01:00
導語:建筑裝飾傳統到現代的傳承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傳統風格現代建筑裝飾空間意念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文化亙古綿長,傳統風格裝飾設計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復古,而是一種周期性的文化追溯與反思,設計師從原始文化中尋求哲學根源,從傳統精神構造中建立現代的生活體系,從傳統技術和民間家居工藝設計中汲取靈感,從傳統材料中產生現代的生態和諧,從傳統裝飾和符號中陶冶情操。
我國古代裝飾歷史悠久,而裝飾是附加于構件上的一種藝術處理,作為傳統裝飾風格設計,其不是一種簡單的復古,而是一種周期性的文化追溯與反思,設計師從原始文化中尋求哲學根源,從傳統精神構造中建立現代的生活體系,從傳統技術和民間家居工藝設計中汲取靈感,從傳統材料中產生現代的生態和諧,從傳統裝飾和符號中陶冶情操。中國傳統文化亙古綿長,人在建筑裝飾設計中是跳動的音符,它將自己的感覺和知覺融人到了設計構思之中,用活動的藝術思維和凝固的技術手段,把它表現出來,構成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空間。
建筑設計與室內裝飾設計是人類本性的一種體現,是與人類生存聯系最為密切的一種手段,從原始社會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中半坡村的建筑群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建造的“筑土構木”的屋子就不難發現,即使最簡單的建筑形式,也在力求其內容空間盡量合理、舒適、安全,使環境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實用。
中國的建筑和裝飾設計都是國人思想的一種物化結果,到健制度在建筑中主要體現為其倫理性,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體系上的傳統世界觀決定了東方人崇尚“和諧”、“謙遜”的意念,儒學的禮制思想,將中國傳統的社會關系歸納為“君臣、父子、昆弟、夫婦、朋友五大類。在這五種社會關系中,三種是家庭關系,另兩種則可以看作是家庭關系的延伸。譬如君臣關系,亦被看成是父子關系,朋友則被看作是兄弟關系。”這種社會關系的嚴格定位,體現著嚴整有序、臻于平治的社會倫理價值。儒學宣揚智愚貴賤上下有別,于是便有了所謂倫理綱常之道。在倫理型文化中,“三綱五常”被用來維系人與人的關系,它與宗法社會相結合,形成一種禮制秩序,這種禮制秩序便成為中國封建統治者所倡導的社會處事準則。
故而,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中其形成了一條“以血緣為紐帶,以等級分配為核心,以倫理道德為本位的思想體系和制度。”大到皇家建筑嚴正的中軸線,小到平常百姓民居的以中堂為核心的布局,都是以禮為核心的傳統空間秩序。在傳統的室內序列中,是將數個形式上各自圍合但又相對獨立的組合體按一定次序排列起來,如民居中的合院方式,空間在形態、象征和功能方面的優先地位取決于中軸線或中心位置如何,空間之間的差別和特殊則以加大面積和增加高度來實現,而這種格局在現代公寓中已演變成以客廳為家庭的中心空間,相對應的其他空間皆將主要的功能區安排在中心的空間中,傳統設計中的許多精致的布局手法如“借景”、“布移景易”,讓有限空間小中見大,巧妙的運用空廊、空門、空窗、漏窗或透空的屏風格柵靈活組織空間,對于組織空間起到了增加層次和厚度的作用,使得建筑室內化。
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有所不同,西方十分強調“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設計哲學,而中國傳統思想則是對自然的膜拜,認為人應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發展,自然通風、天然采光、材料防腐、防火防潮等工藝都需結合合理的工藝與材料的運用中得以體現。我國建筑材料以木料為主,建筑構架中多采用松木,特別是清代以后運用廣泛。木構架的結構又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在傳統的木結構體系中,梁柱起到的為主要承重作用,其他的建筑元素如墻、門、窗等只是起圍合作用,這種結構與現代主義建筑中的框架結構屬同一原理。內裝飾也直接受到建筑結構的影響,大多數室內組成部件可以移動,大致包括隔斷、天花、匾聯、博古架、家具等,如可以靈活的開窗、開門;開啟的窗的大小、角度、位置皆可以靈活改變,內部空間分割可以柱網體系中自由掌握,傳統天花將構造與裝飾結合一體,并多用藻井天棚,一般建在屋頂的中心部位,口徑較大,層次很多,結構復雜,如同花罩傘蓋一般,藻井結構多采用抹角,交叉疊木的做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預防火災之義。藻井是中國建筑特有的形式,其做法和彩繪,集中代表了中國傳統建筑的特點和精髓。在構造中大量使用木桙結構,充分利用材料本身自然特性,其中,木構件和家具多采用紅木、紫檀、鐵梨、沉香等,在許多裝飾構造中,不少細部的結構將材料的自然特性及其本身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除了木構件有木雕作為裝飾以外,其他如石、磚、琉璃燈都有極精美的雕刻和圖案,例如中式家具中的明清家具以其造型簡潔、優雅形成我國家具歷史的巔峰,這類家具造型簡練、以線為主,采用卯桙結構,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帳、羅鍋帳、卡子花等等,裝飾手法有雕、鏤、嵌、描,用材也很廣泛,琺瑯、螺甸、竹、牙、玉、石等,少堆砌,不曲意雕琢,是根據整體要求在局部位置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用材廣,有紫檀、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紅木、烏木、楠木等,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傳統材質裝飾大多力圖展現材質本身的特點,而在現代設計中則常用來表現傳統風格的材質則更強調了材質的視覺質感和觸覺質感,如在青灰磚板上的黑白草書瓷片將書法的意境用于地面圖案,將國畫燒成面磚都是一種材料的新創新。在色彩方面,黑瓦粉墻的普通民居,朱漆大柱的富庶人家,清漆木色的讀書門第,金碧輝煌的皇家宮殿,素雅的黑與白,清簡的直線條,質樸的木板粉墻皆是傳統風格對自然元素的整合,這些裝飾利用材料的品質特色,結合材料的紋理和色彩,在解決了功能用途之外,也使傳統設計中多了些生活情趣。
現代的傳統已經被無數次演繹后符號化了,這些設計的形狀亦非正統,傳達的文化訊息卻是字正腔圓。傳統工藝特征充分運用刀、錘、錯、鋸、筆等工具,將這些象征符號直接在材料上進行構圖和藝術加工,以形成不同的藝術表現與象征,將具有廣泛的象征意義塑造成為一種文化傳載的精神寄托的符號影響現代。我國建筑裝飾的象征性,通常是用形聲和形意來表達,通過假借、運用某些實物形象來獲得象征效果,如用蓮、魚表示連年有余,蝙蝠、梅花鹿表示福、祿,在寶瓶上加如意頭,意為平安如意。這些象征符號從裝飾構造到圖案以及陳設、書畫、工藝品的運用都賦予物以精神內涵,寄托了我國人民對吉祥、幸福的愿望,這也是一種現代建筑及裝飾設計賦予特定環境以靈魂的重要手法。
“越是民族的越是國際的”,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的“地域文化”正在興起,設計師在傳統與現在之間思索,使得傳統風格中的文化得以提煉,也開始提倡和重視綠色裝飾設計,讓裝飾設計“可持續發展”下去。
- 上一篇: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透析
- 下一篇:小議校企合作培養適用型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