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普及教育相關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4 04:04:00

導語:計算機普及教育相關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普及教育相關問題研究論文

一、當前計算機普及的形勢

現在在全國范圍內已掀起波瀾壯闊的第三次全國計算機普及高潮。為了更深刻地認識這一高潮的特點,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我國計算機普及的歷程。

我國計算機普及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以前,就全國范圍來說,基本上談不上計算機普及教育,只有少數科研部門進行計算機的應用開發,在大學的非計算機專業基本上都沒有開設計算機課程。使用計算機,只是少數專家的事情。

80年代出現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我國掀起了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電視臺、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普及委員會和中央電大聯合舉辦計算機知識普及講座,由我向全國講授BASIC語言,當年收看人數超過100萬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數超過300萬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度里掀起這樣規模壯闊的群眾性的普及計算機知識的活動,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

在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對象主要是以下三種人;(1)大學中非計算機專業的師生;(2)部分在職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3)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學生。普及的內容偏重于計算機知識,尤其是計算機高級語言。通過十年的努力,己經在大學的所有專業普遍開設了計算機課程,結束了大學畢業生仍然屬于“計算機盲”的歷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識:計算機知識是當代知識分子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當時的條件,普及的內容主要是計算機高級語言。

90年代出現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

從90年代初,在我國掀起了全國性的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如果說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對象主要是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識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對象已擴展到廣大公務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識分子,包括所有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中的人員。涉及的對象范圍比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廣泛得多。這次普及帶有職業和崗位的特點,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成為人們求職的重要條件,各地各部門都制定了對工作人員在晉升職務、職稱和工作考核中在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過相應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普及的內容主要是文字處理以及常用的一些應用軟件。

經過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我們在計算機應用領域縮小了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對這十年在計算機普及方面的成果應當有足夠估計。

新世紀初出現新的計算機普及高潮

剛剛進入21世紀,人們已經清楚地看到在我國己開始出現了一次新的計算機普及高潮。這次高潮的普及的對象是一切有文化的人。

下面舉幾件重大的事情∶

(1)根據教育部的規劃,在21世紀的前10年,將分三步在全國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課程,即∶2001年前全國所有高中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2005年前全國所有初中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2010年前全國所有小學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應當說,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以后凡是受過義務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計算機知識和初步使用計算機的能力。

(2)全國總工會決定在全國職工中普及計算機應用。爭取在3年內在全國2.4億職工中,至少有50%掌握計算機知識,提高職工自主擇業和崗位競爭能力。

(3)全國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大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新世紀中,大學的計算機教育將再上一個新臺階。

(4)全國所有領域將全面普及計算機的應用,所有公務人員和在職干部都要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掌握計算機的應用。

在這次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的切入點將是網絡應用。

三次普及高潮,一浪高過一浪,學習計算機的人數成指數增長。如果在第一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數以百萬計的話,那末,在第二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以千萬計,在第三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數以億計。

這樣規模的群眾性學習計算機活動,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是我們當前開展工作的外部環境和有利條件。

面對這一大好形勢,我們應當怎么辦?我認為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搞好規劃。制訂出既先進又可行的向各部分人普及計算機的規劃。

落實措施。必須有落實的措施和政策,否則規劃就會落空。

建立隊伍。要建立一支數量巨大的、強有力計算機普及隊伍。

改變觀念。要改變不利于計算機普及的某些傳統觀念。

二、計算機普及教育中的誤區

這個問題講的就是改變觀念的問題。

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重任務是∶怎樣使億萬群眾更容易更有效地進入計算機應用的大門。現在一方面形勢要求我們向億萬群眾普及計算機知識和應用,另一方面卻有不少人不敢學計算機,正在學計算機的初學者感到計算機難學。這就形成一個尖銳的矛盾,必須認真研究,加以解決。

在計算機普及教育中存在誤區

有的同志要求計算機的初學者學習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學習不同數制間的轉換,學習原碼、反碼和補碼,要他們背誦幾十條DOS命令,還要記住哪些是外部命令,哪些是內部命令。許多種考試都有數制轉換的考題,例如1378.9876的二進制形式是什么?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些都是源于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原理》課。

現在大家都比較重視計算機普及工作了,許多計算機專家也投入了這項工作,發表了許多意見,這無疑是好事。但是光重視還不夠,還應該解決觀念的問題。我認為有些同志愿望是好的,但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混淆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區別、學校和社會的區別、計算機專業人員與計算機應用人員的區別。把計算機專業學習的要求和內容搬到非計算機專業,把學校的模式搬到社會,要求計算機應用人員也像計算機專業人員一樣系統學習許多理論課程。這些就造成一個誤區。這個問題不解決,將嚴重影響計算機的普及。

應當看到∶在從事計算機工作的隊伍中有兩部分人∶(1)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計算機專門人才,占整個隊伍的比例不足10%,他們是理論研究、科研、專業教學、系統開發的骨干力量,是專業登山隊。(2)從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計算機應用人才,占整個隊伍的90%以上,他們遍及各個領域,是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中應用的主力軍。大部分應用軟件都是由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計算機應用人才編寫的。對這部分人的作用決不可低估。顯然,這兩部分人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學習特點是不一樣的。

計算機教育的三個層次

就整個社會來說,計算機教育可分為三個層次:

(1)計算機入門教育。對象為原來基本上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人群。應當通過本層次的教育使他們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這實際上是計算機的啟蒙教育,即“掃盲”教育,是面向全社會的。

(2)計算機技術教育。對象是那些用計算機作為工具處理各種任務的人們。例如工程人員利用計算機進行工程計算和工程制圖,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管理人員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管理,……。顯然,他們需要具有比第一層次更多更實用的知識。這個層次的特點是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出發點。

(3)計算機專業教育。對象是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研究生以及從事計算機研究開發的專業人員。他們需要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最先進的開發技術。

通常把前兩個層次(計算機入門教育和計算機技術教育)統稱為計算機普及教育,以區別于計算機專業教育。它的對象是廣大非計算機專業的人群,他們占全體人員的95%以上。

顯然,對不同層次的教育,無論其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各不相同,絕對不應混為一談,否則將事倍功半。

應該從應用入手

有人認為學計算機應當從學習原理入手,有一位讀者寫信給我說∶他很想學計算機知識,心想應從原理學起,就到書店買了一本《計算機原理》,結果愈學愈糊涂。我對他說∶你的路子錯了,對大多數人來說,學計算機不應從原理入手,而應從應用入手。

有的人認為∶現在是數字化時代,不懂得二進制怎么生存?而且學了二進制和數制轉換也沒有什么壞處。我想,沒有壞處的事多了,難道都要學嗎?問題在于怎樣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使初學者容易入門。應該看到∶制造計算機的人和使用計算機的人所需要的知識是不同的。例如不能要求飛行員和設計飛機的人具有相同的知識結構,同樣不能要求開汽車的人先學習汽車的工作原理和構造。現在已經有了數字電視和數字相機,是不是也要求看電視的人和用數字相機的人先學進制原理呢?當然大學生學一點二進制知識是必要的,但對廣大公務員和老百姓就顯然是不必要的。

要多為初學者著想

不應當把計算機專家或大學老師自己的學習經歷照搬到廣大業余初學者身上。不能說自己學過什么就要求別人也要學什么,自己怎么學的也要求別人怎么學。我們要為初學者考慮,替他們找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有效學習方法,使他們能輕松自如、興趣盎然地進入計算機應用的大門。不要難倒他們,更不要嚇跑他們。

有時在討論問題時,有些計算機專家和計算機專業的老師與搞計算機普及的老師看法往往不同,甚至談不到一塊去。有些計算機專家和計算機專業的老師比較多地強調水平、理論、系統知識,而從事計算機普及的老師則更多地強調對象的基礎、學習的規律、普及的特點。應該通過實踐,正確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沒有普及就談不上提高,老百姓首先要的是“下里巴人”,而不是“陽春白雪”。我們搞計算機普及的人不要怕別人指責我們“水平低”,只要符合廣大群眾需要,我們就應當堅持,做出無私奉獻。

在為初學者設計學習內容時,應當從實際出發,圍繞應用組織教學,堅決舍棄現在用不到、將來也用不到的內容。要提倡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在方法上,要按照初學者的認識規律進行教學。在學校中講授理論課程時,傳統的三部曲是∶(1)提出概念;(2)解釋概念;(3)舉例說明。我們在對計算機初學者介紹計算機應用知識時,采取了新的三部曲∶(1)提出問題;(2)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3)歸納出必要的規律和概念。一般理論課程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論,后實際;先抽象,后具體;先一般,后個別。我認為對計算機應用課程應當采用的方法是∶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零碎到系統。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是符合廣大計算機初學者的特點的。

在教材編寫上必須首先讓讀者看得懂,如果看不懂,別的都談不上。現在市場上不少書是低水平重復,有的是直接從“幫助”搬過來的,按功能和菜單介紹軟件的使用。這猶如靠字典學英語一樣,好象很全面,但是看完全書以后還是不會用。我在20多年前學計算機時,曾經找過不少計算機的書看,結果發現許多書像“天書”一樣,一般人是看不懂的。我當時就想∶我以后要寫一些讓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計算機的書,要把計算機從少數計算機專家手中解放出來,使之成為廣大群眾手中的工具。

有一位同志說了這樣一個順口溜∶只有明白不明白的人為什么不明白的人才是明白人。我覺得很好,要做到這點很不容易,這是一個學問,要經過長期的修煉才能真正做到。

今年初,《計算機世界》報組織的“世紀評選”評出了我國“20世紀最有影響的IT人物”10個人,我是其中之一(排在笫2位)。說我的功績是把千百萬群眾帶入計算機的大門。我是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但是這件事對我很有震動和啟發,廣大群眾對于看似平凡、默默無聞的從事計算機普及的人們是不會忘記的。群眾需要我們,我們離不開群眾。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計算機的普及工作,希望所有從事計算機普及的人能認清自己工作的意義,深入研究計算機普及的規律,把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三、關于計算機證書考試

近年來,各種社會考試風起云涌,尤其是計算機的考試更令人注目。我認為在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今天,出現社會考試的熱潮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學歷在整體上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而證書則在一個側面反映持證者的能力。例如同一個班的兩個畢業生,都有大學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但是一個英語通過了6級,計算機通過4級,而另一個英語通過4級,計算機通過了2級。顯然前者在謀職中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優勢。在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諮詢會上,不少畢業生手中拿著四、五個證(畢業證、學位證、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書、還有公務員考試證書、駕駛證等),以證明他的能力。只要有人才存在,證書考試就不會消亡,相反會更加成熟、更加規范。

目前計算機證書考試的種類有∶

(1)信息產業部主辦的軟件水平考試;

(2)教育部主辦的∶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NIT)

全國少兒計算機考試(少兒NIT)

(3)勞動部主辦的高新技術技能測試

(4)各地方、各部門舉辦的考試,如職稱計算機考試、大學生計算機統一測試等。

以上幾種考試對象各不相同,程度也有區別。

有人問∶計算機證書考試有沒有含金量?通過以后有什么好處?我的看法是∶證書考試是一種社會考試,目的是提供一個科學的、公正的、客觀的標準,供用人單位參考。但是通過了考試,不會自動增加工資或晉升職稱或職務。含金量是有的,但不是由考試機關賦給的,而是由于考試得到社會認可,被有關單位賦予了含金量。例如北京市規定40歲以下的干部晉升科級以上職務必須通過等級考試一級B的考試,有些科技部門要求所有技術人員都要達到二級標準,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所有業務人員都要有通過NIT的模塊測試,有些省市規定凡持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或NIT證書的,可以免考自學考試的一門計算機課程等等。這些都為計算機證書考試創造了很有利的環境,使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有人問∶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與NIT有什么區別?我認為∶等級考試是通用性的考試,它大致反映一個人計算機知識的水平。如同跳高的標竿,不論你的職業和崗位,你跳過一級的竿,表示你已有初級的計算機知識。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自94年開考以來,發展很快,至今已有40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NIT是應用技能型的考試,側重培訓過程,采取模塊化的方式,與職業、崗位緊密結合。例如你想當秘書,可以學計算機基礎、文字處理、Internet等模塊,你想當廣告設計人員,可以學計算機基礎、圖形圖象制作等模塊,拿這幾個證書去求職,有針對性。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與NIT都是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的,是不同類型的考試,兩者是互為補充的。不同的人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考哪一種。

前一時期,社會上對計算機證書考試有不少議論,有褒有貶。我認為∶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具體說,它的好處有∶

(1)提供客觀公正的社會標準,供用人單位參考。

(2)為應試者提供證書,有利于證明個人能力。

(3)不少單位借鑒證書考試的大綱和內容,作為教學和培訓的內容,推動了社會的計算機的普及。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前提下,我們從事這一工作的同志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著的一些問題,我覺得有以下一些問題∶

(1)考試內容和大綱往往跟不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例如有一個大城市的職稱考試,今年還在考Windows3.1,機關、學校、企業都已用了Win95/98,為了考試,還要倒過去學Windows3.1。

(2)用標準題難以測量出計算機應用的實際水平。

(3)有些學校和單位規定全體人員必須參加某一種考試,按這種考試的內容來組織教學或培訓。這種統一的要求可能難以照顧到各單位的特點。例如農學院本來可以結合農業領域的實際需要和例子進行教學,而為了參加統一考試,只能按統一的內容進行教學,最后再舉農業領域應用的例子,顯然繞了一個彎,降低了效率。

四、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作用

大家都在學習計算機知識,也都多少知道為什么學習計算機知識,但是我感覺到在我們的宣傳上有時講得不是太全面,我想談一下自己的認識,供大家作宣傳時參考。

學習計算機不是可有可無的事,無論對社會、對個人都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

(1)計算機是一種現代通用智能工具。在21世紀,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計算機,無論是科學家還是辦事員,都不能離開計算機,因此,計算機知識和應用能力已成為當代知識分子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計算機不僅是工具,而且是文化。工具是可選的,譬如我要敲釘子,就去買一個錘子,如果不需要敲釘子,就不必買錘子。而文化卻是每個人所必備的。舉個例子,在中學,每個學生都要學習幾何、三角和代數,但并不意味著他們以后每天都要去計算多邊形的面積、解聯立方程式或證明兩個三角形相似,但是這些課程卻是他們今后進一步發展知識的基礎。

當前計算機知識的作用也是這樣,如果一個人對計算機一無所知,以后可能連報紙都看不懂。譬如去年報紙刊登了一消息說,在因特網上的域名中,中國許多著名企業的名字都被外國人惡意搶注了。我國許多企業的老總看不懂這條消息,他們說∶“我們已登記了商標,又申請了專利,現在怎么還冒出個“域名”來?到哪里去‘掛號’啊?”這就反映了他們所具有的文化中缺少了計算機的內容。

因此,雖然對不同的人來說計算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對有的人的作用是直接的,有的人則是間接的;對有的人的作用是有形的,有的人則是無形的;對有的人是當前起作用的,有的人則是以后起作用的。但是對每一個干部、公務員、知識分子和大中學生,計算機知識是絕不可缺或的。計算機知識是當代文化的一部分。

(3)人們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具體的科學知識,還學習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世界上的知識浩如瀚海,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曉天下成為萬能科學家。比學具體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在需要時能發展自己的知識,并且能用科學的思想和科學的方法去分析事物。計算機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結晶,內容十分廣泛豐富,應用十分靈活多樣,促使人們深入思考,掌握規律,舉一反三,發展知識,因而普及計算機知識是當前科學普及的一個重點。

(4)有利于全面素質的培養。中央多次強調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而計算機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表現為以下6個方面∶

①啟發學生對先進科學技術的向往;

②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熱情;

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⑤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⑥鍛煉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

事實證明,計算機學得好的人一般不會是死讀書的書呆子,他們頭腦靈活,思想活躍,有創造性,能動手,會學習。因此,在學校中開展計算機教育能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