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時間:2022-10-28 08:40:26

導語:有機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機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摘要:設施農業是在農作物生長發育環境條件不適宜的情況下,利用現代化的工程技術手段,人工建造設備,建立起的保護設施,它能夠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并通過人工調控作物的生長環境,創造一個有利于作物生長發育的條件,進而有效的推動農業生產,實現農業優質高產高效。華州區在設施農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地的設施蔬菜種植不斷擴大,并以此為基礎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園區,利用農業園區的帶動作用,更好的帶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轉變傳統農業生產結構。

關鍵詞:設施農業園區;現代農業;發展問題;發展對策

1華州區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華州蔬菜種植歷史悠久,明朝《華州初志》記載:“華則涉渭,無地不宜蔬;凡蔬之類,無一不備”。近年來,華州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自然條件,按照“南果、北糧、中蔬菜、山塬區干雜果、金堆高山有機蔬菜”的發展布局,堅持“穩糧、擴菜、優果、興牧”的發展思路,突出“生態、綠色、安全、無公害”理念,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投入力度,大力發展“菜畜果”三大產業,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為主導,畜牧養殖為重點,時令水果和干雜果為補充的特色農業生產格局。2020年全區農業產值23.507億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3731元,農業呈現出“數量提高、質量提檔、效益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先后榮獲“全國農業(蔬菜)標準化示范縣”“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推廣與監管示范縣”“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區”“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等多項榮譽。十三五期間,華州區堅持農業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相結合,結構調整與綠色生產相結合,圍繞積極發展名優特果菜,突出發展設施農業,鞏固發展大路菜的思路,積極引導農民發展高附加值的設施果蔬產業,著力打造陜西農副產品生產與深加工基地和西安大都市的“大廚房”“菜籃子”,用設施農業為鄉村振興注入著新的活力,加快了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2020年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8607hm2,總產60萬t(其中設施蔬菜7767hm2,總產29.3萬t);水果總面積3800hm2,總產7.7萬t;各類畜禽存欄141.26萬頭(只),發展各類規模養殖場(小區)151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建成了5個萬畝蔬菜基地,10個33.3hm2大拱棚示范園,5個高效設施日光溫室示范園,規模化蔬菜園區的種植標準化生產率達85%以上。目前發展現代農業園區39個,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4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6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發展省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注冊登記各類合作社504家,認定各類家庭農場158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780人。這些都成為促進華州特色農產品不斷做大做強的有力引擎,有效激發群眾種植和培育精品、特色、優質農產品的熱情和積極性。持續強化品牌培育,嚴格規范生產管理程序,提高華州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全區注冊農產品商標65個,華縣大蔥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渭南華州山藥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綠色食品8個,注冊了“與華相宜”等區域優質農產品品牌。正在申請注冊“華州大白菜”“渭南華州黃金蜜桃”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個、獼猴桃、櫻桃、西梅、杏李有機食品認證4個。下一步,華州區將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為目標,按照“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園區化布局”思路,通過項目建設、產權制度改革、技術服務等形式促進農業發展,推廣應用農旅一體化、高效節水灌溉、種養結合等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全面構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環、智能、集成的農業綠色發展技術支撐體系,做大、做強、做優現代農業,努力助推鄉村產業興旺,切實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2華州區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發展面臨的幾點問題

2.1設施裝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最近幾年,陜西華州區設施農業建設主要以標準的半地下式節能日光溫室大棚和國標內外熱鍍鋅鋼管拱架結構塑料大棚為主,棚型結構相對較為先進,但日光溫室可移動墻體大跨度結構等新材料新棚型新技術的更新速度較為緩慢[1]。設施裝備水平不高,已經成為制約華州區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健康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2.2基礎設施配套比較滯后

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水、電、道路、管理房等配套設施的建設,而這些設施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當前陜西地區每年所投入的資金主要用于日光溫室大棚和塑料大棚的建設,以及各項設備的升級改造[2]。關于現代設施農業園區道水、電、道路、管理房、排水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缺乏相應的自己支持,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相對較為滯后,這對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2.3流通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的建設是一個十分系統綜合性的工程,包括了設施建設,農作物的種植管理、以及農產品的銷售加工。但是當前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在發展過程中,電商網絡發展比較遲緩,產品銷售仍然停留在簡單的分級分揀以及相對簡單的包裝運輸階段,流通渠道比較單一,市場競爭能力相對較差,這使農產品的增值空間狹小。

2.4種植戶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

最近幾年,華州區將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變生產方式和增產增收的戰略主導去抓,為了更好的推動設施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區政府涉農部門從不同環節給予大量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農民群眾發展設施農業積極性,同時也滋生了農戶依賴政府的懶惰思想。農民群眾過分依賴政府的資金幫扶,主動投資,經營管理意識相對較差,產業自我發展后勁不足。

3發揮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帶動作用,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發展對策

3.1科學編制規劃

各鎮(街道)政府要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的原則,編制完善轄區內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規劃要與地理區位、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工業園區發展、城市功能配套相融合,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物流倉儲、休閑旅游等布局科學合理,實現資源共享、高效利用;要堅持因地制宜,明確功能定位,注重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強化全產業鏈支持措施,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提升并推動現有扶貧產業融入當地鄉村特色產業總體布局,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促進產業提檔升級;要與新農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利用、水利建設、環境保護等規劃銜接,聚集發展優勢,形成展合力。

3.2堅持龍頭引領

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是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的重要載體。各鎮(辦)要結合產業園實際,精心包裝一批農業項目,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生產、加工、物流、旅游等知名龍頭企業入駐,建設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大力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積極培育園區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支持發展家庭農場聯盟、合作社聯合社、產業化聯合體。在園區優先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培訓力度,打造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建立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利益連接模式,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尤其是農村低收入人口引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帶動其增收致富[3],著力建設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農民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場和農戶為基礎的現代化園區經營體系。

3.3培育優勢品牌

深入開展綠色生態設施農業“十大行動”,推進標準化生產,集成推廣節水技術,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工程,加強產業園區白色污染治理,打造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鏈。繼續落實品牌獎勵政策,開展園區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創建,培育壯大設施蔬菜自主品牌。積極組織開展園區農產品品牌推介、展示展銷等推廣宣傳活動,提升園區特色農產品影響力。

3.4完善園區功能

積極引入現代經營管理模式,推動產業園建設現代種養區、加工物流區、休閑觀光區、科技研發區孵化區、綜合服務區等功能區,形成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銷售、休閑旅游、電子商務于一體的全鏈產業。積極培育農產品加工集群,引導加工企業向優勢產區和產業園區聚集,培育相互配套、功能互補、聯系緊密的產業集群。完善園區農產品倉儲和物流配送體系,實施“互聯網+產業園”行動,發展電子商務、農社(超)對接、連鎖專賣、直供直銷、社區配送等,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現代農業流通體系。著力搭建園區創業見習、創客服務平臺,鼓勵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返鄉進入農業產業園創新業,將產業園打造成為新型經營主體創新創業孵化區。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設施農業園區一頭連著農業農村,另一頭連著工業服務和城鎮,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格局之下,加快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建設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助推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新時期就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當前現代設施農業園區建設面臨的幾點問題,構建完善的發展措施,更好的助推現代農業與小農戶之間緊密聯系,轉變傳統農業生產結構,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李燕芳,李躋,李旭陽.永寧縣設施農業標準化發展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5):277-278.

[2]秦海生,賈寶軍.我國設施農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機科技推廣,2013(3):17-18.

[3]焦風東.對寧夏南部干旱半干旱地區的設施農業的探討[J].北京農業:下旬刊,2012(12):42.

作者:郭冬鴻 竇軼蓉 單位: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