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
時間:2022-06-19 08:22:41
導語: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方案
中國傳統語言生態系統只有普通話和地方方言,它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作用。近十幾年來,網絡媒體的高度互動和參與性,促進了網友之間的交流。在新型的人際交流空間里,具有獨特形式的網絡語言開始在語言生態系統占有一席之地。為了考查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特設計本研究方案。
1.1研究問題
本研究探討有關網絡語言3個方面的問題:(1)人們是否了解一些使用中的網絡語言的內涵(涵蓋詞匯、句法、語體3個層面)?(2)人們對網絡語言的使用有何看法?(3)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1.2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網友和生活小區居民為研究對象,向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有兩種形式的問卷。一種是網絡問卷,在水木社區和天涯社區中發放問卷,得到網友的反饋126份,其中有效問卷98份。另一部分為實體問卷,調查問卷的對象為隨機選取的生活小區居民,發放問卷180份,收回有效問卷147份。兩種形式的有效問卷共245份,占發放問卷總數的80.1%。
1.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工具是調查問卷,由兩組問題構成。第一組問題涉及人們對網絡語言的認知(題1、2、3、4、5、6),從中分析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形成語言生態系、語言進化律、語言環境觀三方面的認識。第二組問題用于分析人們對網絡語言的看法(題7、8、9、10),由此探討網絡語言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途徑。前9題是封閉題,人們根據題意選擇符合自己情況的答案;第10題是開放題,網友可以自由發表對網絡語言發展的不同觀點。
2調查結果
2.1人們對網絡語言的認知問卷
第一組問題中,第1-3題涉及網絡語言的詞匯層面,包括漢語詞匯以及字母詞、外語詞、數字、字符組合;第4-5題例舉特有的網絡語言句式;第6題呈現三種具有特殊語體風格的話語。從6道題中,可分析網絡語言在詞匯、句法和語體層面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第1題:你了解土豪、山寨、杯具、秒殺、點贊、給力、喜大普奔、豬堅強、范跑跑等網絡語言的意思嗎?70%的人了解這類詞語,25%的人見過但只理解一部分,5%的人不理解這些網絡詞匯。第2題:你見過并理解卡哇伊,04535這類字母詞、外語詞或數字組合嗎?60%的人見過并理解這些詞語的表達,32%的人見過但只理解一部分,8%的人不理解這些詞匯。
2.2人們對網絡語言的看法
第二組問題衡量人們對使用網絡語言的看法,以便分析網絡語言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途徑。第7題:你認為使用包括外語詞、字母詞在內的網絡語言對漢語表達能力將產生何種影響?”,21%的人選擇“有積極影響”,32%的人選擇“有消極影響”,47%的人選擇“積極和消極影響都有”。第8題:“你對網絡語言的態度是什么?”,41%的人認為,“它是網絡發展的趨勢所在,有意思,也很有特點,喜歡并支持”,35%的人“持中立態度”,24%的人認為,“網絡語言不符合語言文化的傳統規范,且部分網絡語言粗俗,會影響語言文化的普及,完全反對使用”。第9題:“今后網絡語言的趨勢是什么?”,63%的人認為,國家會出臺政策規范網絡語言的使用,37%的人認為,網絡語言將順其自然地發展。第10題:“如何規范網絡語言健康發展?”是一道開放題,讓人們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60%的人認為,“國家應制定法律法規規范網絡語言使用。”51%的人認為,“教育部門和媒體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人們規范使用網絡語言的意識。”32%的人認為,“人們應自律。”12%的人認為,“利用其他方式規范網絡用語使用。”梳理以上問題可以探究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而提出網絡語言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途徑。
3調查分析
3.1網絡語言對于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
網絡語言成為網絡時代新的社會語言變體,具有多樣性、動態性、自由性、便利性、虛擬性、娛樂性、創造性等特點。然而,網絡語言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不公平性。筆者試以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網絡語言的多樣性、動態性和不公平性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
3.1.1網絡語言的多樣性豐富了語言生態系統
“任何語言都置于一個與它緊密聯系,相互作用,不可須臾分離的生態環境之中。”“語言系統與特定的環境系統共同構成生態語言系統。生態語言系統是在一定時空條件下存在的語言元素,通過人群主體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動態有機系統”。網絡語言與它所處的生態環境構成網絡語言生態系統,不僅豐富了傳統的語言生態系統,而且從詞匯、句法、語體等層面對傳統的語言生態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一,在詞匯層面,網絡詞匯呈現出多樣性。構詞手段豐富,包括諧音、縮略語、舊詞新用、詞性轉化、中文與外文詞匯混用、字符與符號混用、新造詞等。例如,“土豪”是舊詞新用,原指憑借財勢橫行霸道的人,具有為富不仁、盤剝貧苦農民、破壞革命等成分內涵。現用于諷刺那些有錢且喜歡炫耀的人。網絡社區中經常可見“土豪,我們做朋友吧”之類的帖子。“喜大普奔”為縮略形式,成為2014年網絡流行語之一。喜即“喜聞樂見”;大即“大快人心”;普即“普天同慶”;奔即“奔走相告”。它表示一件讓大家歡樂的事情,大家要分享。與此類似,“累覺不愛”表示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新華網曾刊登文章《這個長假,“累覺不愛”還是“喜大普奔”?》,連用兩個網絡用語表示人們在假期旅游時正反兩方面的感受。
3.1.2網絡語言的動態性揭示語言進化律
網絡語言具有動態發展的規律,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詞匯得到推廣使用,不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詞匯自行消失,驗證了語言生態環境中語言進化律的作用。在網絡語言生態環境中,網絡語言呈現動態發展態勢。例如,“豬堅強”和“范跑跑”都來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前者指豬在地震廢墟中存活36天;后者指一名教師因自己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犧牲自我的人,引發網友有關師德的討論。但目前這兩個詞語所依賴的語言生態環境已不復存在,因此這樣的網絡語言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而另一些網絡語言自產生以來使用頻率很高,如:“山寨”、“杯具”、“秒殺”、“點贊”、“給力”等。它們折射出網絡語言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規律,反映社會生活中人們對人對事的態度、行為、價值觀等。因此,它們深深地扎根于語言生態環境中,成為人們抒發自我、表達觀點的首選詞匯。語言進化律表明,語言生態環境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自然選擇就是語言和環境相互作用的機制。凡是符合語言生態環境的語言生命力就會長久,反之,只能是曇花一現。因此,網絡語言的動態性為語言生態環境帶來了活力,促進了語言的生成、發展和淘汰機制。
3.1.3網絡語言的不公平性呼喚語言環境觀
在網絡生態環境中,網絡語言污染是負面的語言使用現象,導致網絡語言使用上的不公平性,成為侵害語言生態環境的罪魁禍首。賈彩辰和支煒華指出,語言污染具有以下特征:自身系統的無規律性;妨礙正常社會交際的進行;傳播和使用的規模不斷擴大。深入探究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的影響,可知網絡語言使用有這樣三種不公平性:外文詞匯被不合時宜地引入漢語,網絡新詞的隨意生造,不文明語言的濫用。第一,在當代中國,一些人為了表示時尚,熱衷于漢語中夾雜外文詞匯。PK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最初來源于“玩家殺手”網絡游戲(PlayerKiller),經過選秀節目《超級女聲》的“宣傳”和“激活”,突破語境的限制,廣泛用于對決、單挑、擊敗、淘汰、打架、比較等語境。網絡媒體經常用“《我是歌手》兩季歌手今晚PK”、“《好歌曲》PK《歌手》誰更勝一籌?”類似的標題來吸引讀者或觀眾的眼睛,甚至連家庭喜劇片《土婆婆PK洋媳婦》的標題也出現該網絡用語。PK在英文國家并不通用。這種詞匯的使用實質是對漢語生態環境的一種污染。第二,網絡新詞的隨意生造為青少年帶來不公平的學習環境。“喜大普奔”、“累覺不愛”、“人艱不拆”、“不明覺厲”等通過縮略、拼裝而形成的新網絡成語不符合成語的結構特點,在表意上不明確。此外,“杯具”由“悲劇”的諧音演變而來。模仿這種用法,有人甚至用“餐具”表示“慘劇”,用“洗具”表示“喜劇”,用“茶具”表示“差距”。這些生造詞的使用不僅污染了漢語生態環境,讓交際者在交際時感到困惑,而且對正在學習規范漢語的青少年來說,是十分有害的。第三,不文明語言的濫用將不公平施加于交際對象。由于網絡語言生態環境相對自由發展,缺少約束,言語主體都抹去了自身社會角色的烙印,隱匿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不受其社會地位、社會形象、倫理角色的約束,成為一個徹底的、自由的、沒有任何社會印跡的自我。網絡生態環境的虛擬性使言語主體產生與現實道德倫理相背離甚至挑戰的心理。一些人在網上為了發泄自己的不滿、私欲,隨意辱罵別人,或發表不負責任、不健康的言論。因此滋生了一些不文明使用網絡語言的現象,如:BT(變態)、SB(傻逼)、TMD(他媽的)、TNND(他奶奶的)等臟話、粗話。這些不文明的網絡語言是強加于交際對方或讀者的不公平,亟待治理、整頓。以語言環境公平為核心的生態語言環境觀是:“提倡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則,以消除言語交際雙方的不公平;提倡利益平衡的雙贏原則,以消除交際利益主體的不公平;提倡個體整體協調一致的原則,以消除語用個體與社會整體利益的不公平;提倡當代人與后代人語用利益并重的原則,以消除跨代不公平。既要維護公平有序的語言交際環境,形成代內語言環境的公平,又要保證語言的可持續發展,確保代際之間語言環境的公平。”必須大力提倡生態語言環境觀,因為它是和諧社會的一個必要組成成分,確保了語言使用的公平性,維護了語言生態平衡。
3.2網絡語言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途徑
根據語言生態學理論研究,語言的發展及其功能的發揮都與語言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協調的語言生態環境不僅能促進語言的生成和發展,而且有利于語言功能的發揮;無序的語言生態環境不僅會限制語言的生成和發展,還會給交際者帶來溝通上的麻煩和障礙。這兩方面的作用讓人們對網絡語言的使用形成不同的態度,從問卷調查第二組問題可知:對于網絡語言的使用,支持、中立、反對者皆有;多數人認為,規范網絡語言使用是大勢所趨;針對網絡語言生態環境中出現的情況,需要語言政策制定者、漢語語言學家、政府部門、學校、媒體、語言使用者聯手治理,共同規范網絡語言生態環境,讓網絡語言與整個語言生態圈和諧、健康的發展。第一,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網絡語言的使用。語言政策制定者應幫助政府部門制定法律法規和語言規劃來完善語言文字使用規范,解決交際中出現的語言問題,引導和約束網絡語言的使用,構建健康的語言生態環境。2014年11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各類廣電機構嚴格按照規范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字、詞、短語、成語等,不得隨意更換文字、變動結構或曲解內涵,不得在成語中隨意插入網絡語言或外國語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隨意使用網絡語言的做法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相違背,對社會公眾尤其是未成年人會產生誤導,必須堅決予以糾正。第二,漢語語言學家們應編纂規范的網絡用語辭書,讓網民們在使用網絡用語時有參考依據,使成為約定俗成的網絡用語,此類辭書出版后,需在一定時間內更新,及時吸收常用合理、表達力強的用語。第三,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媒體應加大規范使用語言的宣傳教育力度,讓人們認識到使用規范語言的益處。同時,教師、父母應教育孩子養成使用規范語言的習慣。第四,人們提高正確使用網絡用語的自律意識。法律法規、辭書規范和宣傳教育是外因,而人們的自身意識是內因。人人都應提高使用規范的語言詞匯的意識,為創建和諧的語言生態環境貢獻綿薄之力。
4結語
隨著網絡時代的全面來臨,充滿活力的網絡語言必在整個語言生態環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影響著傳統的語言生態環境。需區別對待網絡語言對語言生態環境的不同影響。一方面,網絡語言不僅豐富了語言生態系統,而且為語言生態系統自身的發展帶來了革新機制,讓人們自由、便利地抒發心情、表述觀點。因此要從動態、長遠的視角看待網絡語言,用開放、寬容的心態為網絡語言留出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應關注網絡語言為語言生態環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引發語言文明沖突,堅決抵制破壞語言生態環境的現象,維護語言生態平衡。在政府部門語言學家、學校、家庭、媒體個人多個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下,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網絡語言生態環境。
作者:王志宏 單位:安徽新華學院
- 上一篇: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效應研究
- 下一篇: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