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現代化發展思路3篇

時間:2022-04-01 09:52:13

導語:生態農業現代化發展思路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農業現代化發展思路3篇

第一篇

1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淵源與內涵

1.1“生態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生態農業”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土壤學家威廉•奧伯特(WilliamAlbrecht)于1971年提出的,并在歐美地區有一定的實踐。在此后短短40年時間里,這一概念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國內外的農業生態學家做了一些有益的實踐嘗試,為生態農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生態農業的基本含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投入;經濟上有生命力,有利于長遠發展,并在環境方面、倫理道德方面及美學上能接受的小型農業[1]。生態農業在國外實踐的過程中,雖然做法不盡相同,但基本特征可以總結為:針對常規農業高投入、高消耗的弊端,盡可能減少外來工業產品作為物質能量的投入,充分挖掘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自身循環和發展的潛力,通過資源及環境的有序利用和保護,實現農業持久發展。國外發展生態農業呼聲雖然很高,但由于實踐中的諸多問題,發展勢頭并不強,仍處于探索階段[2]。

1.2“循環經濟”帶給農業的啟示

循環經濟一詞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Boulding)提出的,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針對對人類社會傳統的線性經濟的弊端,鮑爾丁形象地將生態經濟比喻為用“太空人”式經濟取代“牧童式”經濟,這種經濟體系能夠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和環境堆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協調,其本質在于工業的綜合利廢[3]。對于傳統農業中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而言,用循環經濟來指導農業生產無疑是一劑良方。具體做法是按照生態學的原理,建立和管理一個生態上自我維持的低輸入、經濟上高產出的農業生產系統,該系統能在長時間內不對其周圍環境造成明顯改變的情況下具有最大的生產力[4]。

1.3我國“生態農業”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的生態農業的歷史源遠流長,早有輪作復種、間作套種、用地養地相結合等一系列精耕細作的耕作方式,這些都是早期生態農業的實踐。“生態農業”這一名詞于20世紀70年代傳入中國,80年代初上升到理論研究層面,隨后,全國各地展開了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試點,總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如江南地區“桑基魚塘系統”模式、北方山丘區以林果業為主農牧(漁)相結合的綜合發展模式、北方農區在庭院內將種植、養殖業與制取沼氣相結合的“庭院生態系統”模式等[2]。我國的生態農業繼承和發揚了傳統農業的技術精華,并吸收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強調農、林、牧、副、漁大系統的結構優化,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農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把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資源高效利用融為一體,代表了農業的發展方向,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未來農業的發展之路。

1.4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內涵及一般模型

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是循環經濟的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具體應用,是對傳統線性農業發展方式的根本變革,其核心環節是把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或再生產品,從而實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理想的目標是污染零排放,形成農業生產的閉路式物質循環系統。它依據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因地制宜構建新型的農業生態系統,使這種人工生態系統內各子系統之間形成一種高效、聯動式的循環體系,使無機環境—綠色植物—動物—土壤—無機環境的閉路式能量和物質循環系統得以實現。

2中原經濟區戰略的實施給河南農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2.1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歷程回顧

從2010年4月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要科學界定中原的內涵之后,中原經濟區的概念經過河南省內外專家論證,迅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關注。2011年1月,中原經濟區被寫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標志著中原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1年3月,中原經濟區寫進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2011年9月正式印發《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32號),標志著中原經濟區建設作為國家戰略進入了實質性操作階段。

2.2關于中原經濟區戰略定位的解讀

與中原經濟區的概念一同被人們認可的,無疑是這樣一個核心詞———“農業”。河南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被譽為中國的“大糧倉”,擔負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任務。推進農業發展,確保糧食安全,是國家對河南省的根本戰略定位,也是河南省不容回避的責任。從概念首次提出,到成為國家戰略并進入實質操作,中原經濟區的定位都圍繞著這樣一個核心任務:積極探索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協調發展的路子。在《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關于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定位,農業被放在首位:“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全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示范區”,“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建設全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提高農業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建成全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5]。

2.3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是河南農業發展的最優化出路

綜觀沿海發達地區的經驗,不管是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還是快速發展的沿海地區,都是以犧牲糧食和耕地為代價發展起來的,這對于有著上億人口,擔負著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河南省顯然是不可行的,河南的發展不能違背國家對河南糧食增產的基本要求。然而,面對人口數量龐大,土地、水等自然資源稀缺的事實,河南要想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科學規劃,在農業生產方式上下大文章,建立多環節新型產業鏈,依靠農業帶動工業、服務業,最終推動河南的城市化進程,達到經濟、環境、社會發展共贏的目的。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是河南農業發展的科學之路,在推進經濟結構升級轉型,鞏固提升農業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河南省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模式構建

河南省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呈西山東川特征,地勢由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由中山、低山、丘陵過度到平原,基本地形分為豫東平原、南陽盆地、豫北山地和豫南山地。在規劃農業生產模式時,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地區的資源特點和農業生產條件,結合傳統經驗,因地制宜,構建值得推廣的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模式。

3.1平原糧食主產區物質循環利用模式

河南省位于中國中部,地處北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豐沛,南北兩個氣候帶的優點兼而有之,有利于多種植物的生長。河南的大半地區是平原和盆地,其中平原占全省總面積的一半以上。94個平原、半平原縣農業生產大多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和加工業為輔[6]。河南省平原區域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土壤肥沃,水、熱、土組合條件較好,是我國重要的農耕區。平原糧食主產區物質循環利用模式是按照生態系統內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規律而設計的。在系統中,一個生產環節的產出(如廢棄物的排出)是另一個生產環節的投入,使得系統中的各種廢棄物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再次、多次和循環利用,以期最大效率利用土地資源和能量,并有效地防止了廢棄物對農村環境的污染[7]。常見的類型有作物復合型、農—林—果復合型、多元種植產業鏈延伸型、廢棄物綜合利用型、庭院種養加結合型、糧—畜—沼—肥型等模式。以鄭州毛莊蔬菜基地、黃河灘地奶牛—肉牛養殖基地為例,具體做法是以蔬菜栽培為基礎,提倡使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大規模開發無公害綠色食品,建立奶畜、肉禽、禽蛋、水產養殖等生產基地,利用農業高新技術生產高產質優無污染農產品,逐漸形成綠色食品開發產業化規模,經濟效益顯著[6]。

3.2水域生態系統農林牧副漁一體化模式

該模式是針對以水域生態系統為主要生態環境的地區提出的。這一模式的早起成功經驗是南方的“桑基魚塘”,以其巧妙的設計原理,統籌合理利用資源,迅速得到人們認可并得以推廣和發展。河南省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信陽地區稻田養魚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稻田養魚既增加了養魚的面積,又能以魚除蟲除草,魚糞肥田水稻增產。近年來,信陽地區的一些農戶又開展了稻—萍—魚—豆復合型的試驗:水田中種稻、放萍又養魚、田埂上種豆。這樣萍可作為魚餌料或肥料,豆花、豆葉落入田中,既可肥田又是魚的餌料,形成了魚吃草、魚肥稻、稻護魚、萍助稻的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8]。按照這個理論,可以再增加養殖鴨、鵝、農家旅游等環節,依托有限資源獲得更大的收益。河南省沿黃地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草基魚塘是對這一模式的又一成功實踐。如商水縣湯莊鄉的豬、魚、禽水陸養殖模式,開封北郊鄉郭樓村的稻、草、豬、鴨、魚等加工、銷售的種養加模式等都是水域生態系統農林牧副漁一體化模式的典型代表[8]。

3.3果園山林立體種養殖模式

該模式以果樹及林木種植為核心,同時,選擇合適的季節和作物進行間種套種,林間放養禽畜,在低洼地區挖塘養漁,放養鴨鵝,收獲初級農產品的同時,延長生產加工產業鏈,還可以加入生態旅游、農家采摘、農家樂等休閑娛樂項目,最終實現果樹、禽畜、加工農產品,如果酒、果醋、肉、奶、蛋、皮毛等,農家樂、生態旅游等多項收益,同時,作為天然有機肥的動物糞便,減少了農業生產的投入及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良性循環的立體農業模式的設想。這種模式在河南省三門峽果業經濟主產區較為普遍。三門峽自2002年提出發展果業循環經濟的戰略計劃以來,經過10年的推廣與實踐,三大發展模式基本形成,可歸納為果品—加工—果渣—飼料—養殖———糞肥入園模式(簡稱“果—加—養”模式)、果枝—食用菌—廢料入園模式(簡稱“枝—菌—園”模式)、果園—種草—養殖—沼氣—糞肥入園模式(簡稱“果—草—畜—沼”模式)[9]。鄭州市郊生態園區建設也是該模式的代表。以鄭州市侯寨鄉為例,利用7萬畝涵養林地資源,積極發展林下經濟、特色種植、特色養殖項目,如孔雀養殖、特種蘑菇種植、林下養殖場等,既能充分利用、開發既有資源,提升了附加值,又實現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10]。侯寨鄉的櫻桃溝,利用特色農產品打造櫻桃溝櫻桃品牌,積極開拓市場、在尋求櫻桃深加工以延長櫻桃產業鏈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他們從科研機構請來相關領域專家,研制櫻桃酒、櫻桃醋、櫻桃干等,同時,利用低洼地區挖塘養魚,利用其品牌知名度和緊鄰鄭州市區的優勢,吸引市民雙休日、節假日來采摘垂釣、帶動了農家樂旅游、餐飲服務業等一系列附加收益[10]。

3.4礦區生態綜合治理模式

河南是我國重要的礦業大省,礦產資源種類豐富,主要分布在京廣線以西和豫南的丘陵、山區。其中規模較大的有中原油田、永城煤田,義馬、新密等地的煤礦、靈寶金礦、欒川、汝陽、信仰等地的鉬礦、鄭州至三門峽以西的鋁土礦等。以資源開發為基礎產業的礦區,其特殊的生產方式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地面塌陷,煤矸石和粉煤等工業固體廢物侵占耕地、礦井水污染、水資源大量消耗,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等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圍繞礦區特點規劃出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們的目標。永城發展的“黑白綠”三色循環經濟是礦區生態綜合治理模式的典范[11]。“黑色經濟強財政,白色經濟富群眾,黑白經濟興永城。”是對當地經濟的形象評價,“黑色經濟”指煤炭產業,“白色經濟”指粉生產和深加工,“綠色經濟”指芒碭山生態旅游。永城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結合塌陷區的治理,在未塌陷區種植牧草和建設林地。如速生楊,帶動畜牧業和造紙業的發展,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林紙結合的良性循環;在積水塌陷區,通過挖深墊淺,形成魚塘和耕地,發展立體養殖,力求達到最佳綜合效益;建設塌陷區濕地地質公園,發展旅游經濟;加長產業鏈條,發展新型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構造“小麥—面粉—食品”、“種植—養殖—畜產品深加工”、林果、綠色蔬菜等多種產業鏈共存的生態經濟;推行秸稈粉碎、過腹還田、生態沼氣等技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11]。

4關于中原經濟區發展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決策建議

4.1思想層面

深入調研河南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分析困擾河南糧食增產的瓶頸,構建符合河南實際的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理論體系,從根本上解決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加大宣傳,加深農業規劃部門的決策者和農業生產者對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理解,讓農民真正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改善環境的有效途徑,進而樹立符合循環經濟的生態農業理念和消費觀念。

4.2規劃層面

加強政府的宏觀管理職能,運用生態工程技術,科學合理規劃農業發展產業鏈,結合地區特點,由政府層面開展對當地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專題研究,高起點規劃,高起點實施,提升農業生產領域循環開發利用的綜合效益,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4.3制度層面

完善農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設立獎罰制度,發揮利益驅動機制,鼓勵農民創新農業生產。要善于運用市場經濟的杠桿作用,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提升農業循環開發的綜合效益。完善農業生產循環經濟法規體系和規范標準,把循環經濟理念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依法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上實現污染的減量化、無害化。

4.4技術層面

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建立較為完善的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理論體系,重視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工作,依據“整體、協調、自生以及循環再生”的生態工程技術原理,構建高效、聯動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搞好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設,同時加強對農業生產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使一線農業生產者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

4.5宣傳層面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向農民宣傳先進生產理念和生產方式,利用條幅、標語、展板、網絡、廣播、電視等媒體,普及循環經濟知識,增強全民資源憂患意識和環境保護責任感,大力宣傳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典型案例和具體做法,引導農民創造性地改進農業生產。

4.6推廣層面

重視對成功案例和典型示范項目的經驗總結與推廣。針對已取得的成功經驗,及時加以總結提煉,完善循環經濟型生態農業的理論體系。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法,利用科技下鄉、廣播電視節目、組織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為農民提供學習先進經驗的有效途徑,縮短先進經驗的推廣周期,以點帶面,推廣典型,推動河南農業的發展。

作者:陳光磊王智紅工作單位:鄭州師范學院

第二篇

一、太湖流域生態農業建設現狀與特點

作為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先行地區的太湖流域,各級地方政府在農業經營模式不斷創新、農業生產效益大幅提高、農民收入明顯改善的同時,把生態、特優、外向作為農業發展的總體定位,強調農業的生態功能,制定了生態農業建設的目標,努力協調保護和發展、產品產量和內在質量、經濟效益和內部結構等之間的關系,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減少化肥農藥用量,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控制

農業面源污染正在成為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過量施用化肥和農藥不僅降低農產品品質,也成為主要的污染源。環太湖區域隨著化肥和農藥減施工程的開展,已收到一定的成效。農用化肥施用(折純)總量和單位量同步減少。從總量看,2011年太湖流域農用化肥施用總量為25.65萬噸,比2007年減少了2.994萬噸,年均遞減率為4.58%。從單位量看,按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計,2011年農作物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為20.30公斤/畝,比2007年少施用5.76公斤/畝。單位面積施肥量減少幅度最大的是南京地區,5年間減少了11.53公斤/畝。田間農藥施用總量和單位量持續減少。從總量看,2011年太湖流域農藥施用總量為1.44萬噸,比2007年減少0.48萬噸,年均遞減率為5.61%。從單位量看,按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計,2011年農作物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為0.96公斤/畝,比2007年少施用0.34公斤/畝。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減少較快的是鎮江和無錫,5年來分別減少了0.51公斤/畝和0.47公斤/畝。

2.禁止秸稈焚燒,促進農業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

農作物秸稈是農村環境污染源之一,提高農作物秸稈還田率是綜合利用秸稈的重要途徑之一。環太湖地區農村秸稈粉碎還田機增長較快。2011年太湖流域地區擁有秸稈粉碎還田機12905臺,是2007年的3.64倍。由于農作物秸稈主要是糧食作物產生,這里按糧食種植面積計,2011年農作物每萬畝糧田擁有秸稈粉碎還田機6.86臺,比2007年每萬畝增加6.20臺。其中,鎮江地區增加量最大,5年來每萬畝增加了13.90臺。

3.綜合整治畜禽養殖場所,有效改善太湖水體環境

一是對規模畜禽養殖場所進行摸底調查,排出限期達標的重點整治單位。二是制定相應的治理方案。根據各個畜禽養殖場不同的生產規模和基礎設施條件,分別采取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的治理方法,實行關、停、整頓搬遷;采用了干濕分離、建造化糞池、沼液過濾還田等辦法,有針對性地開展糞便等廢棄物的綜合治理工作,基本上杜絕了污水直接進入河道污染水體。三是加大投入治理資金的力度,如蘇州市近3年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對全市排出的多家規模養殖場進行治理。

4.推行循環經濟模式,初步形成循環農業發展框架

環太湖地區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步伐不斷加快,逐漸形成了幾種循環模式:主要有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種養復合生態循環模式、農業面源污染生態攔截模式等。這些模式都有取得比較成功的典型,實施后獲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如: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淳化生態牧場開展的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通過糞水三級沉淀、曝氣發酵和生物凈化后用于飼料地、綠化地,形成“三圈一帶”自流灌溉的循環型生態體系。干糞經過堆積發酵,還可用作肥料還田還茶,加工后的有機肥每噸售價20元,每年給牧場帶來近6萬元的收入,整個牧場達到綠色環保目標。

5.加強品牌建設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城鄉居民身體健康,促進農業增效和可持續發展,環太湖區域農產品“三品”基地和認證工作穩步開展。2011年太湖流域農業“三品”基地面積為851.90萬畝,農產品“三品”認證個數為3639個。與2009年相比,三品認證個數增加了1145個。

二、太湖流域生態農業建設面臨的主要難題

太湖流域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傳統農業正在向現代農業轉變,受市場與環境的約束越來越明顯,圍繞太湖水環境治理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形勢更加嚴峻。在建設生態農業的過程中面臨以下難題:

1.水環境治理與農業循環利用目標難同步

自2007年太湖水危機爆發以來,防治水污染和修復湖區自然生態系統成為政府及社會各界關注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強化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態農業建設的緊迫性。為實現太湖水環境的盡快好轉,強制性的禁漁、禁養(畜禽養殖)、禁種(水稻種植)等行政禁令,在快速改善湖水周邊生態環境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態農業有機循環鏈條的斷裂,造成了農業各產業之間的關聯度降低,原有的種養立體循環模式被破壞,產業內部廢棄物重復利用的耦合性失去可能。例如,畜禽糞便本是農作物有機肥料的天然來源之一,對養殖業的普遍關停造成了生態農業投入成本的快速增長,人為地中斷了種養業內部的可持續發展。太湖流域的一些強制性治理措施帶來了農業經營者短期經濟效益的損失,導致他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誤區:一方面,重經濟效益、輕生態效益,為降低成本,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細作的傳統技術,更傾向于使用可快速帶來顯著效益的化肥、農藥。另一方面,重產品產量、輕產品質量,更關注提高農作物產量,以獲取較多的現金收入,不愿意花費力氣開發利用秸稈、人畜糞便等生物資源,通過較長期的改變土壤質量和產品品質,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共同改善。

2.發展需求與供給能力存在差異

生態農業建設不同于傳統農業,其設施性、標準化等高要求,需要獲得充足資金、先進技術、穩定土地等各種資源的協同保障。就當前而言,這些要素供給還遠遠不到位。從資金投入來看,生態農業資金缺口大。根據鎮江市“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測算,“十二五”期間,全市建設41.7萬畝高標準農田,投入資金總額達9.6億元,平均每畝需要投入2300元。其中用于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應用補貼、秸稈還田等耕地質量建設的投資總額有1.8億元,平均每畝需要投入434元。從技術保障來看,生態農業建設需要現代技術支撐與應用型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滯后的現狀存在矛盾。由于科研、教學、推廣與生產需求相脫節,生態農業的諸多技術尚未成熟,急需典型性強、效益好、易推廣的專項生態農業技術的普及和傳統技術的挖掘和提高,包括秸稈還田技術、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技術、小麥水稻收獲后的集中晾曬技術、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技術等。從土地穩定性來看,農業的弱勢地位導致農業用地因規劃頻繁變更,容易被工商業或公共基礎設施侵占。農業生產周期性較長,對土地的依賴性強。規模經營農戶往往還沒等到土地變成“熟地”就被收回了,配套建設的排澇、大棚等基礎設施也常因此遭到損壞,既不利于土壤持續改良,又動搖了農民對農業投資的信心。

3.經營主體素質與生態農業要求不匹配

目前農業經營主體的整體素質不高,難以達到從事生態農業所需的理念、知識、技術等水平。他們在生產及銷售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調整的各種風險打擊。部分地方政府、企業及農戶的生態環保意識不強,掠奪式生產屢禁不止,看不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開發的廣闊市場前景。以特種農產品為例,效益高的農產品生產一哄而上,缺少長遠規劃,在對市場競爭估計不足的前提下,產品營銷渠道不暢,價格變化頻繁,成本居高不下,優質品牌效應及品質差異無從體現,經營收益大打折扣,經營信心因此動搖。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勞動力的難題普遍出現。農業勞動力老齡化現象嚴重,缺乏青壯年后備力量。各鎮農業服務中心這樣有正規編制的部門,也難以招收到對口農業大專院校的大中專畢業生。工作在農村一線的往往是“40、50”后技術人員,隨著年齡的增長,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紛紛轉崗。在果蔬等農業產業園,采摘、施肥、打藥等生產過程仍需要大量勞動力,經常會陷入“招工難”的局面。

4.扶持政策初衷與實施成效相背離

首先,省級層面主要出臺導向性方針,多數措施以地方制定實施細則為主。因地區差異大,又以地方自行配套資金為主。有利的是更加符合地區實際,經濟發展快的地區推廣的快;不利的是對于經濟條件較差又必須實施生態種植業的地區推進力度顯得不足。加強統一標準的制定、加大省級財政支持力度,十分迫切。第二,已有政策或因時間演進效力降低,或因對實際狀況了解不足而執行力減弱。例如,一些污染治理工程或生產經營工程往往由非農業部門下達,因缺乏對實際情況的深入把握,造成投資大而收效微的后果。如面源氮磷流失生態攔截工程項目投資可觀,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萬頃良田工程需要大塊成片土地的整合,涉及宅基地、漁塘、工廠等搬遷整理,但復墾整理質量粗糙,很難作為農業使用。第三,還有些農戶急需獲得的政策尚未出臺。例如,推動生態種植業后期營銷過程的配套政策比較缺乏,有些優質農產品因營銷不到位而出現滯銷、虧本的現象,影響農戶或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又如,大型農業機械的投入不足。農產品收獲量大且收獲期短,如果遭遇突變惡劣天氣,無法及時收割存放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缺乏大型烘干設備和正規晾曬場所等問題依然突出。

三、太湖流域生態農業建設的推進措施加快太湖流域生態農業建設步伐,需要采取綜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1.建立生態農業長效投入機制

首先,要加大省市縣(市)三級財政對蘇南太湖流域生態農業的投入。地方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應當高于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盡快形成生態農業建設資金的穩定來源。加大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農業的比重,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建設用地稅費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生態農業建設。其次是加快制定農村金融整體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業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額貸款組織互為補充、功能齊備的農村金融體系,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擔保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生態農業建設的信貸投放。再次是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抓緊建立支農投資規劃、計劃銜接和部門信息溝通工作機制,完善投入管理辦法,集中用于重點生態農業地區、生態農業重點項目,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要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工商企業、農民和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生態農業建設。加快農業投入立法進程,加強執法檢查。

2.制定以環境保護為導向的生態農業補貼政策

首先,增加生態型農業生產資料的補貼。要逐步減少直至停止對蘇南太湖流域地區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等農業生產資料生產廠商的政策性補貼,取消對農民購買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的農資補貼,增加農民購買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的貨幣成本。同時,對生產銷售商品有機肥、生物農藥、機械除草等農業生產資料生產廠商強化政策性補貼力度,并對農業經營者少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而多用農家肥料、商品有機肥、生物農藥和機械(或人工)除草的環保生產實行補貼,進行獎勵。促使農業經營者進行環保生產和清潔經營,使蘇南太湖流域地區過去遭受破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起來,增加生態系統對氣候的調節能力,使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得到優化。另外,以有機肥料替代無機化肥、用生物農藥和機械除草替代化學農藥和化學除草,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成分,增加土地肥力,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其次,增加生態型農業產業的生產補貼。一是加大以水稻為主的糧油生產的補貼力度。在工業化、城市化超前發展的蘇南太湖流域地區,由于水稻生產在保持自然生態平衡方面發揮的特殊作用,其生態和社會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已超越生產糧食的經濟功能。因此,要統籌城鄉規劃和空間布局,建立永久性的水稻生產區域。依托商品糧基地強化基本糧田保護,建立穩定的生產規模和綜合生產能力預期;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推進無公害和綠色優質稻米生產。對于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和保有程度好的區域實行獎勵,相反的給予懲罰。對于從事生態糧油生產(綠色、有機、無公害)的農業經營者給予更多的補貼和獎勵。二是加大荒山丘陵地區以造林綠化為主的生態修復工程的補貼力度。對于進行丘陵山區農業開發的企業和農民,地方政府要在資金、技術、人力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支持。三是加大“四沿”(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態公益林種植區域和沿江、沿湖濕地保護區的補貼力度。在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方案中,設立為禁種(禁止種植水稻、果蔬等)的區域,目前以每畝每年400~600元標準補貼農民,明顯侵犯了農民的土地權益。必須建立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態公益林種植區域的公平合理的補貼制度,其補貼金額建議以上一年水稻產量的市場價格為依據。四是開發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打造農業發展和旅游服務業新的亮點和經濟增長點,重點是建設規模較大、功能較全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基地,提高生態農業經濟效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再次,增加生態型循環種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補貼與獎勵。一是重視傳統生態農業種植方式借鑒與利用。蘇南太湖流域地區有許多生態農業種植方式,如通過不同作物的間作套種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將農作物的根莖葉、秸稈、雜草、人畜糞便漚制肥田,將河、溝、渠中淤泥清理還田等,增加土壤有機質。要支持獎勵農業企業和農業經營者加工利用上述廢棄污染物用作有機肥還田“變廢為寶”。要研究開發農作物廢棄物收集、加工、運輸、還田的一整套方法。二是推廣應用現代生態循環種植模式。蘇南太湖流域在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三大原則,初步建立了五種循環模式,即種養生態化模式、工業農業循環化模式、生活垃圾農業循環模式、蚯蚓生物處理循環模式和種養加沼氣復合型循環模式。要強化資金技術的支持,通過進一步的試驗、示范,加快推廣應用步伐。最后,增加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補貼與獎勵。對于農業廢棄物應提高綜合利用程度,通過機械方式或生物方式轉化為有機質,一方面減少農業廢棄物對水體環境和生活環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增加有機質的生產量,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如推進稻麥秸稈還田、以及蔬菜藤茬漚制還田,建設秸桿氣化站或有機肥料生產企業,進一步加速相關農業廢棄物的處理速度與處理能力,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特別是要多措并舉積極推進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與綜合利用,開展油菜、玉米等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與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與試驗示范。加快引進和示范推廣秸稈撿拾打捆機及配套的草捆裝運機等,為秸稈后續利用(如:秸稈氣化爐、造紙、發電、編織、制繩、菌菇養殖、飼料生產等)提供服務。積極探索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及綜合利用的機制及措施。

3.減施化肥農藥

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一環。大力減少化肥農藥施用,推廣有機肥和農藥的替代品使用,應是今后生態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加強有機肥的推廣應用,減少化肥面源污染。對使用商品有機肥的經營主體,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力度。根據實際發展情況調節對商品有機肥生產原料供應商、生產企業和有機肥“零排放”農戶的三方補貼。強化有機肥與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有機結合,與培植基地種植大戶、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等有機結合,積極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加強農藥污染源頭控制,采用多項成熟的減少農藥用量物化技術,輻射到村。嚴格控制高毒、高殘化學農藥用量,在流域范圍內大力推廣使用低毒、低殘農藥替代了高毒、高殘農藥。化學農藥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具有高效、速效、方便的特點,這些特點導致農業生產中對其過分依賴,結果是農業環境污染嚴重。建議取消目前的農藥補貼,轉向補貼推廣綠色植保工程:如頻振殺蟲燈滅蟲技術、性誘劑誘殺害蟲技術、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等技術。大力推進專業化防治隊伍建設,加大病蟲統防統治力度。對連片50畝以上規模基地當年新添置防蟲網、殺蟲燈、性誘劑、誘蟲板、穴盤育苗、養魚網箱等先進生產設施。

4.培育生態農業經營主體

要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三大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主體的壯大來提升生態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以主體的力量引領現代生態農業建設。三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具體身份來源主要涉及五大類,即“投資農業的企業家”、“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基層創業的大學生”、“農村種養能人”、“農村干部帶頭人”。但他們幾類的個體特征、創業背景以及優勢劣勢卻不盡相同,因此,在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中,應根據“分類指導”的原則,為上述五類群體提供與其相適應的創業條件,并且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扶持政策。首先,從長遠發展角度看,要重點扶持“年富力強”的經營主體。“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是“年富力強”的農村創業者群體的代表,會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力軍”,從長遠看,應扶持這兩類“年富力強”的經營者。尤其重點鼓勵種養殖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投身農業,要在農業繼續教育、農業科技項目立項、農業成果審定等方面,享受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科技人員同等待遇;對承包土地經營的,縣級農業主管部門等優先提供擔保支持,農村金融機構給予貸款利率優惠等。其次,從經濟效益角度看,要大力扶持“強效輻射”的經營主體。由于在生產資本、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優勢,“企業家”是最有經濟帶動效應和輻射作用的經營主體。通常情況下,他們投資或開發的項目規模比較大、科技含量比較高、經濟效益比較好,因而對周邊農戶或相關產業農戶的帶動效應比較大。因此,從現實經濟效益角度看,政府應大力扶持這類經營主體從事生態農業生產,為他們提供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方面的便利,從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引導他們成為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生態農業龍頭企業。再次,從社會效益角度看,要積極扶持“土生土長”的經營主體。農村種養能人和農村干部帶頭人一般是來自于傳統農戶,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的轉型與發展不僅對現代農業發展,而且對農村社區的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常情況下,他們的經營規模和組織規模不是很大,但是他們的出現,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又可以維系一大批農業經營者的熱情。因此,從社會效益角度看,政府應當特別關注這類“土生土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鼓勵他們按產業布局,建立農業產業實用人才實訓示范基地;鼓勵他們組建能夠吸納分散小農的從事生態農業生產的合作社,并為他們提供包括信貸、技術、保險、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5.構筑生態農產品質量監督及流通體系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既是生態農業的重要屬性,也是保障農民利益的關鍵手段。各級財政每年統籌安排農產品質量管理專項經費,主要用于農產品質量監管、監測、追溯、宣傳、培訓及相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鼓勵和引導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對農產品進行包裝和標識。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和壯大農產品物流主體,建立現代型、多元化的農產品流通平臺,提升生態農產品流通水平。大力推廣“農超對接”和“農貿對接”等新型農產品供應鏈。促進城鄉超市和企事業單位與農產品生產基地直接對接采購生態農產品,最大限度地減少中間環節。

作者:張玉慶徐曙東高珊曹明霞工作單位:江蘇省農業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第三篇

1新疆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農業用水制約性顯現

新疆農業用水占水資源總量的97%,從新疆水資源供給和需求的結構來看,2005-2010年,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為10.74%,第一、二產業平均增速分別為9.08%和12.62%,第二產業比重迅速增加,占新疆地區總產值的比例從42.4%上升到47.7%。與此同時,新疆的第二產業用水比重也呈上升趨勢,分別從2005年的2.07%到2010年的2.66%,且第一產業用水比例略有減少,第二產業與生活用水則略有增加,這與新疆“三化”發展速度一致(表1),隨著新疆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業用水將會進一步下降。

2節水生態農業發展成就

新疆兵團自2001開始節水技術推廣到目前為止,兵團節水灌溉面積已達73萬hm2,新疆地方節水灌溉面積達100萬hm2。建設無滲漏現代高效節水灌溉網絡,田間以有壓鹽作用,而且最節水的膜下滴灌為主,逐步實現微灌化,輸配水渠道管道化,河川徑流水庫化。加上膜下滴灌對耕作層的壓鹽作用,就會根治干旱地區農田的痼疾—鹽化危害;節約的水擴大灌溉面積種樹種草,建設綠洲高標準的防護林和田間林網,根治沙化;保持農田面積以維持生計,擴灌種草推行1∶1大比例的草田輪作,加快提高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根治農田肥力退化,根治了土地沙化、荒漠化、鹽漬化,為建設綠洲農林牧復合生態系統提供了前提[2]。

2.1節水生態農業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

由于綠洲農田幾乎全部處于干旱地帶,農田作物需要全生育期長年灌溉,農業總用水量達460億m3,灌溉水占可利用水資源的比例達97%以上,新疆目前傳統灌溉網灌溉水資源用量13500m3/hm2左右[2]。現新普遍采用膜滴灌模式,水資源用量只有4500m3/hm2左右。一般節水率都達到50%-60%左右。水的利用系數提高到0.52,提高了近50%。采用無滲漏灌溉網絡后,全新疆0.03億hm2灌溉面積節約總水量達到325億m3。若推廣應用現代節水灌溉技術,農業用水量可減少50%,把這部分節約的水用來在低產田地塊上種植飼草或退耕還林還草,發展林果業和畜牧業,既可以農養牧,以牧促農,形成種地養地相結合的良性循環,又實現了從“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的轉變,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生態平衡。這樣,一能增加農場職工收入。二能改善農田生態環境,更為重要的是能使農業內部種植結構更加優化合理,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走出一條快捷、有效、可行的新路。

2.2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常規灌溉的棉花平均產籽棉3450kg/hm2,采用膜下滴灌技術的棉花平均產籽棉4200kg/hm2-5250kg/hm2,平均增收約3450元/hm2。棉花是新疆兵團的主要種植作物,在棉花的生長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肥料、農藥、灌溉用水及人工。采用膜下滴灌技術,在施肥方面:通過人為合理科學的調控肥料,在灌水過程中把肥料放入其中,在灌水過程中同時達到施肥的效用,與傳統的施肥相比,可以節省肥料20%-25%左右。在農藥噴撒方面:與常規灌溉相比,滴灌水的輸送方式是采用管道進行運輸,可以有效避免了病蟲害通過水進行傳播,除此以外,地膜附近較干燥,缺少病蟲害生長的濕潤環境,可以節省一些用于除草、殺蟲等農藥的使用,據統計,可以間接節省農藥10%-20%[3]。在人工方面:采用膜下滴灌后,田間工作人員主要檢測田間水量,定期進行灌溉,與常規灌溉工作相比,他們主要觀測水量儀表,控制操作閥門,并且一些肥料、農藥都可以通過膜下滴灌進行完成。田間工作有很大的減少,人工管理棉花面積也從過去的2-3hm2提高到7-8hm2。

2.3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

新疆農業結構較為單一,結構性高耗水情況普遍存在。解決居民對糧食的基本需求,長期以來,灌溉農業基本上是以糧食及棉花為主的種植業。以2002年為例,農業種植比例中,糧食種植面積占作物種植總面積的43.43%,小麥、水稻的種植面又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59.59%,棉花種植比例40%。由于作物生育期的年耗水量,小麥在450mm-500mm,玉米的耗水量在600mm-700mm,水稻耗水量1000mm-1200mm,棉花耗水量900mm-1000mm[4],從農田水分利用效益分析,新疆農業處于一個結構性高耗水的狀況,部分灌溉作物的生產成本與產出基本相抵,農業水資源的短缺問題更加突出。這就要求加快發展以“節水增效、保護生態”為核心的節水生態農業,大力提高有限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新疆地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非常有利于作物光合產物的積累,有利于農作物產量形成和產品品質的提高。新疆是我國棉花、糖料、水果等農產品主要生產基地。新疆地區還有約有0.08億hm2未開發的在水源、耕作條件較好的河谷地帶,可作為農牧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田。通過大力發展節水生態農業,合理配置和開發土、肥、水、光、溫等資源,綜合運用科技手段,建立起農牧結合、糧經結合、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節水生態農業結構,提高農田產出水平,減少旱災威脅,走“節水致富”的良性發展道路,對促進新疆農業的多樣化生產,發展出口創匯農業具有重要意義。

2.4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膜下滴灌有效解決土壤鹽堿問題,改善植棉區土壤環境,促進棉田的可持續利用。棉花的膜下滴灌容易使棉株的根系周圍形成一個較低的鹽區,能極大提高棉花幼苗的成活率。膜下滴灌由于是采用的深層滲漏,可以減少水分蒸發,防止土壤板結并且提高棉苗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由于減少了灌溉用水,增加了向河道下游的下泄水量,一些已經萎縮甚至干涸的湖泊重新恢復活力。同時,利用節余下來的水種植芨芨草、紅柳等植物作為防風林,使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3不同區劃節水生態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的選擇

按照資源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和區位條件等將其分為生態資源較豐富經濟欠發達區、農牧業主產區、城郊經濟發達區、綠洲邊緣節水區和外圍的近沙區等五個區劃。每一個區劃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各具特色。

3.1生態資源較豐富而經濟欠發達區———生態資源開發模式

該區域主要包括新疆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喀什和和田地區,生態條件較好,屬于偏遠地區,區域經濟以農業為主,其農業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該區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態資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開發,區域的經濟主要是效益較低的傳統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要收益,并且農村區域內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極為緩慢,農牧民收入很難保證[5]。基于上述理由,該區域的節水生態農業現代化的重心是對生態資源的開發,通過開發當地生態資源來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重新對該區域的生態資源進行合理的定位,通過對當地資源環境的開發轉化為節水生態農業的增長優勢,從而促進現代農業的高效率發展,也其可采用生態標志型產品開發、生態旅游農業開發等生態農業綜合開發等模式。該模式的做法:一是確定地域內的生態資源類的主導產品。主導產品要根據當地的經濟、資源和區位等條件初步進行選擇,然后要結合市場的導向,政府的扶持政策等方面,最終確定自己的主導產品。二是對生態標志性產品進行認證,保護產品的競爭優勢。通過相關的認證部門對生態產品進行認證,既保護了產品不被模仿,又可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三是構建專業化的生態產品生產基地。通過對產品進行專業化生產,提高產品的規模效應,還能帶動當地就業,最終生產出符合標準的生態產品,進而生產出富營養、多功能、多系列的安全食品,實現生態標志型產品的規模效益。如和田的紅棗、青河的沙棘產品等已享譽全國。

3.2農牧業主產區———“農—林—牧—加”復合生態農業模式

該區域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地區、博爾塔拉州地區,農牧業較發達,形成了優勢產業帶和特色優勢產品的基地,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40%左右,工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0%左右,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這一地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農副產品產品效益比較低,產品是深加工附加值不高,農牧民在增收方面不太容易,并且隨著當地經濟和人口壓力的增長,對當地的土地資源有很大的壓力。該區節水型生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路徑是在繼續發展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對這些產業進行生態化升級改造和產業化經營,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該分區采取的為“農—林—牧—加”復合生態運行模式:(1)以生態化的方式改造現有的比較發達的種植業。一是改善現有農田生態環境。利用滴灌節水技術對農田進行林網化改造,對區域內農田統一規劃,鋪設節水設備,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二是調整現有的種植業結構。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由傳統的糧食類生產或者糧食、經濟作物的二元生產結構調整為糧食、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三元結構,為區域內的畜牧業發展提供原料。三是實行林果、糧經立體生態套種的復合模式。依據作物不同的生長特征,在林果類前期的生長階段進行套種糧食、經濟作物等瓜果類。如在棉花地套種茴香,在果樹中套種打瓜等,通過這些復合形式的套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獲得更高的單位收益。(2)以生態化的方式改造現有較發達的畜牧業。一是實施林果—畜禽復合生態種養工程,在林地或果園內放養各種畜禽動物。放養畜禽應以野生取食為主,人工飼養為輔,以便達到生產出更為優質、安全的多種畜禽產品的目的。二是建立大型生態養殖場或養殖基地。其中,養殖應以畜禽動物養殖為主,輔以相應規模的飼料糧(草)生產基地,以此達到生產優質畜產品。同時,還應圍繞基地來對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和供給,積極引導產業集聚,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此外,還要通過對企業和農戶全過程的生態化生產和銷售,達到發展龍頭企業和綠色品牌,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進程[6]。

3.3城郊經濟發達區———都市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該區域主要分布在昌吉州、烏魯木齊地區,地區生產總值較高,城市化程度較高,農村人口較少,第二三產業較發達,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0%左右,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高的區域。這一地區的農業和農村的功能和結構比較傳統,農業投入大、勞動力成本高、產品無法滿足都市的需要。該區節水型生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路徑為都市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該模式是充分利用城郊地域優勢,結合高科技種植技術,多依靠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的形式,集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都市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1)根據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都市需要,圍繞著生態功能來對農業生產的目標和功能定位進行調整。使服務于基本生活保障的低級農產品的農業生產轉向服務于都市生活需求較高級別的農產品和服務的現代的、開放的農業生產。(2)用綠色健康的理念調整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實現農業生產的無害化和全過程的清潔生產。(3)根據都市目前的休閑的需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全面建設生態村,使這些區域不僅成為生態產業發達的區域,提升居住和消費水平,成為人居環境優美的區域,以便吸引城市人到這里居住、生活和休閑。

3.4綠洲邊緣的節水型生態農業現代化模式選擇———生態恢復和治理模式

該區域主要分布在阿克蘇地區,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生態系統脆弱,承載力有限,且地處偏遠,經濟不發達,主要以農業為主。該區由于環境因素,處于綠洲邊緣,生態比較脆弱,農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同時面臨經濟貧困的問題。因此,該區域在發展節水型生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主要選擇生態恢復和治理模式,通過引進生態恢復技術,重視生態環境的治理,保障農業生產,發展生態產業。主要是以自然保育、恢復為主,輔之以人工過程修復受損的生態功能。(1)通過建設灌排系統,引進優質牧草品種和科學確定載畜量等措施,以減少對天然草場的壓力。與此同時,通過對一些沙地或天然草場進行改良,為牧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優質的飼料,并在綠洲邊緣的草場建立防護林,防治由于風沙對草地生態系統的侵害,造成草場的退化。(2)繼續實施和加大退耕還林或退牧還草工程,在不適合耕種的耕地上種草或樹,以便達到恢復生態系統的目的。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采用草地圍欄工程。用圍欄把一些生態退化的草地固定起來,防止由于過度放牧造成草地的破壞,達到恢復草地生態系統的目的。二是采用輪放的方法放牧,避免由于過度放牧造成草場的超載,最終保障了區域草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3)以人工方式建設家庭生態牧場。這種模式是在綠洲邊緣把散養放牧方式固定下來,建立家園,不在采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目前,在新疆牧業發達地區已經采用這種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以牧業為主,同時利用當地資源和人工種草的方式固定下來,適度發展基本的農業生產。這種模式通過人工的方式提高牧業的產量和利用率,保障了生態的可持續性。

3.5外圍近沙區———沙區生態產業化模式

該區域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地處庫姆塔格沙漠的近沙區,是綠洲和沙漠的過渡帶,水資源較豐富,荒漠化、鹽堿化較重,選擇耐鹽堿的植物建立喬灌草復合帶,不僅利用了綠洲生產廢水(農田排出的微咸水),有效防止了綠洲次生鹽漬化侵蝕,還形成了巨大的綠洲生態屏障,改變了傳統綠洲防護(農田防風林)格局,有巨大的生態效益。這一地區生態農業現代化路徑為發展沙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沙區生態產業化模式。該模式主要是立足當地的水土光熱資源,充分應用科技手段,形成沙產業發展的“生態—產業—技術”模式。(1)建立荒漠生態保護區,發展荒漠生態旅游業;該模式的做法指一些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游的資源的地區,根據各自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和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項目,達到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的農業與旅游業合一的新型產業模式。如新疆兵團150團的駝鈴夢坡荒漠生態旅游。(2)配合“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大造防風固沙林帶,封灘育林育草,加大“綠色生態屏障”規模。(3)大力實施“白色革命”,推廣溫室技術,發展地膜糧食、棉花和溫室大棚蔬菜瓜果等現代設施農業。(4)大力發展以中藥材為主的沙產業。自從20世紀80年代,錢學森提出沙產業的構想,為我國防沙治沙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沙漠也是一種資源,它的光、熱等資源為一些如肉蓯蓉、甘草、鎖陽等中藥材原料提供生長的空間。如新疆兵團149團建立人工種植滴灌梭梭肉蓯蓉667hm2示范基地,接種肉蓯蓉200hm2,目前已經有所成效,單產鮮肉蓯蓉150kg/hm2—3000kg/hm2,產值在30000元/hm2—45000元/hm2,并且是一次播種多次寄生,一次寄生多次采割,經濟效益可持續5—8年。在保護生態效益的同時農戶又有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極大促進的近沙區節水生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4節水生態農業現代化發展保障措施

4.1節水生態農業與環境“一體化”政策節水生態農業與環境政策的“一體化原則”是指在制定農業政策時,將環境保護政策納入其中,環境與農業發展綜合決策。一體化的環境政策要求人們在制定和實施農業經濟政策的早期就對環境問題加以考慮。由于一體化是一個雙方過程,制定和實施環境政策時也應全面考慮它們對農業經濟發展的潛在影響,要求政策制定者按其政策對其他所有部門目標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考慮,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4.2政府應加強對節水生態農業的政策扶持,構建節水生態補償機制在新疆綠洲發展節水生態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必然要加大對節水生態農業各方面的建設,如購買節水灌溉的設備和引進節水先進技術,這些都會加大新疆綠洲節水生態農業現代化的成本,最終會轉嫁在農戶身上。為了彌補農戶在發展節水生態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損失,政府應該對節水生態農業提供扶持政策,建立生態補償機制[7]。為此,要首先健全節水生態農業補償投融資體制,既要堅持政府主導,努力增加公共財政對生態補償的投入,又要積極引導社會各方參與,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態補償方式,拓寬生態補償市場化、社會化運作的路子,形成多方并舉,合力推進。然后成立一個節水生態農業生態補償資金的運營機制此外,遵循分類補償原則,逐步完善農業生態補償措施。

4.3水利政策法規建設制度是節水的重要保證。節水也成為新疆農田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新疆水行政主管部門積極配合自治區人大、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部門相繼出臺了一批有關水資源管理、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管理、漁業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頒布實施了《關于大力加強水利建設的決定》、《自治區實施<水法>辦法》、《自治區實施<水土保持法>辦法》、《塔里木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自治區河道管理條例》、《自治區水文管理暫行辦法》、《自治區取水許可制度實施細則》、《自治區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實施暫行辦法》、《自治區鑿井管理暫行辦法》、《自治區湖泊管理暫行辦法》、《自治區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自治區水土保持防治費和水土流失費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規定》、《全疆農業節水灌溉項目管理辦法》、《自治區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自治區水利工程價格核算辦法》等細則辦法,初步形成了水利法規政策體系。為開展大規模節水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4.4不斷深化水權、水價改革水權明晰,節水才能有積極性,建立水權市場,規范水價管理秩序,使灌溉水價達到供水成本的70%。近兩年在天山南北推廣的“供水到戶”,增強了每一位農民的節水意識。改變過去水管站供水到村(連),按用水總量收費,喝“大鍋水”,澆地不管多少,最后按地平均的作法。

作者:張紅麗1方賓偉1郭永奇2工作單位:1.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農業現代化研究所2.南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