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馬蹄3號無公害豐產培植技術論文
時間:2022-01-26 02:08:00
導語:剖析馬蹄3號無公害豐產培植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總結了馬蹄3號優良品種在陸川縣引種、示范、推廣成效以及馬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對陸川縣今后大面積推廣引種馬蹄3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利用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發展馬蹄產業,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關鍵詞:馬蹄3號;無公害;高產栽培
馬蹄又名荸薺,是一種果蔬兼用型水果,除作蔬菜外,還可作鮮果食用,制蜜餞、果糖及提取馬蹄粉,罐藏外銷等,深受消費者青睞,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的創匯農業蔬菜品種[1]。馬蹄3號優良品種引進、示范、推廣生態種植,是為陸川縣今后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充分利用低洼、易受大雨、洪水、澇災危害的稻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其他農作物輪作來提高經濟效益,充分利用資源,發展可持續生產的一項生態農業項目。為了進一步探索完善馬蹄3號優良品種配套栽培技術,做好全縣的推廣應用工作,陸川縣環保站、縣農業技術中心推廣站、縣植保站、珊羅鎮農業服務中心于2007年8~12月聯合實施馬蹄3號優良品種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經過2年的實施,順利完成項目各項計劃指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現總結如下。
1項目實施結果
項目在珊羅鎮長納村實施,2年合計實施面積14.60hm2,占計劃任務13.33hm2的109.5%,其中2007年完成試驗示范面積3.73hm2,2008年完成示范推廣面積10.87hm2,2008年11月24日由陸川縣農業局組織有關單位、有關專家驗收,平均產量34441.5kg/hm2、項目總產量502.8t,項目總產值57.32萬元(按田頭訂單收購價1.14元/kg計,下同),比種植水稻(按產量7500kg/hm2、產值8250元/hm2計),新增總產值45.275萬元,平均增產值31013.25元/hm2;新增純收入28.507萬元,平均增純收益19525.34元/hm2,比項目計劃任務平均產值增加4525.35元/hm2,超額完成計劃指標任務,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2采取的主要做法
2.1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
因是初次引進種植,農戶缺少經驗,所以采取多種形式,全面開展培訓活動,采取分散辦班,專題技術講座,現場示范培訓等方式對農民開展技術培訓,召開各種大小會議進行宣傳,在田間技術指導上,狠抓關鍵技術措施落實確保技術應用到位;提高技術應用水平,重點抓好適時購苗移栽、合理密植、施肥除草、科學灌溉等關鍵技術的應用。
2.2產業化經營模式
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與老板簽訂合同,實現公司興產業、產業帶基地、基地富農民的良性循環,保障開發產品種得出、收得上、賣得去、價格好,以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
2.3發動和組織農戶參與項目生產
應用高產高效新技術,發展特色種植,建設示范基地,以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3主要技術措施
為了提高馬蹄3號的品質,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嚴格按照技術規程操作[2,3]。
3.1基地選擇
實施基地在縣珊羅鎮長納村,6km以外無工礦企業,無“三廢”污染,光照充足,土壤為砂壤土的水田,表土疏松,底土堅實,耕作層18~20cm左右,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3.2整地施基肥
大田耕耙3次,最后1次耕耙時,施入基肥。基肥以遲、速效肥搭配,施菜籽餅900kg/hm2、腐熟人糞尿19.5t/hm2或豬廄肥30.0t/hm2、氯化鉀195~225kg/hm2。
3.3定植
選擇在每年8月初移植栽培。定植前,將購回的馬蹄秧苗,剔除葉狀莖簇生而纖細的秧苗,洗去泥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根1~2h,減少大田病害發生,然后定植。秧苗過高的,在葉狀莖30~35cm處剪去末梢,防止栽后風吹搖動植株,影響扎根或被風吹折。栽植帶球莖的秧苗以球莖入土中9cm深、根系搭著泥為適。栽植密度為:株行距80cm×80cm,栽植15630穴/hm2。
3.4田間管理
3.4.1灌溉。栽植時,田間灌淺水,馬蹄適于淺水環境下生長,從栽植到球莖成熟,應按不同時期保持在2~3cm,掌握水層深度;定植成活后,逐漸加深灌水。在分株和分蘗期間保持1.5~3.0cm深水,促發分株、分蘗,防止生草。每次耘田追肥時,先把水排干,而后施肥,待吸入土中再放水至原來的深度。球莖成熟后,于采收前2周排水,保持土壤濕潤。
3.4.2追肥。因定植規格大,生育期較短,所以除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第1、2次追肥,因苗疏采用圈施,施生物肥112.5kg/hm2、復合肥112.5kg/hm2、尿素22.5kg/hm2。第3次撒施生物肥112.5kg/hm2、復合肥112.5kg/hm2、尿素22.5kg/hm2、鉀肥60.0kg/hm2;第4次撒施鉀肥150.0kg/hm2、過磷酸鈣225.0kg/hm2。每次追肥時,放淺田水,2d后灌水至原來深度。
3.4.3中耕除草。從栽植到植株封行,中耕除草2~3次,時間在第1、2次分株期間進行,每次除草耘田之后,追肥1次。
3.5病蟲害防治
3.5.1田間環境。進行種苗消毒,加強管理,做到排灌分開,避免串灌或漫灌,注意田間調查,及時拔除病株,防止病蟲傳播蔓延。馬蹄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遺留的殘莖枯葉。
3.5.2桿枯病、球莖灰霉病。對桿枯病、球莖灰霉病,發病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遇雨天,及時補噴。
3.5.3馬蹄白螟。馬蹄白螟幼蟲蛀食莖桿,使植株變紅轉黃至枯死。在防治上一是采用燈光誘殺,二是在白螟2、3代孵化主峰后1~2d,用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3.5.4福壽螺。可用茶麩毒殺。
3.6適時采收
12月下旬球莖成熟后,地上部枯死,即可采收,采收期在12月至翌年1月。采收過早,肉質嫩,味不甜,表皮未全部轉紅,皮薄不耐貯藏;采收過遲,球莖對養分消耗,含糖量減少,表皮加厚,品質下降。球莖內含糖最高期為冬至到小寒。所以冬至前后,球莖變紅褐色,淀粉轉為糖分時采收為最佳最適宜。可于采收前1d排水,保持土壤爛軟,便于挖取[4]。
4參考文獻
[1]胡慧穎,寧有明,胡錦文.荸薺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科技,2003(8):22-23.
[2]周佩璋.無公害馬蹄栽培技術[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4,21(1):6-7.
[3]劉孝勝.馬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廣西園藝,2006,17(6):56-57.
[4]覃貴玉.馬蹄(荸薺)豐產優質綜合栽培技術[J].廣西農業科學,2003(3):73-74.
- 上一篇:略析網絡時期思想政治教改進路
- 下一篇:剖析花椰菜反季節豐產培植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