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棉花稀植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04 10:57:00

導語:剖析棉花稀植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棉花稀植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摘要:本文介紹通過千棵千斤稀植高產栽培示范,總結出適合江淮地區高產棉花品種配套適宜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棉花;稀植;高產栽培

為了最大地發揮高產棉花生產潛力,探索高產棉花栽培模式,通過千棵千斤稀植高產栽培示范,總結出適合江淮區域高產棉花品種栽培技術措施,作為高產棉花品種配套適宜的栽培技術,最終達到最佳產量,為農民產棉增收提供科學依據。

1技術措施

以選用優良雜交棉種為前提條件,培育壯苗為基礎,通過提高移栽質量促早發,加強田間配套栽培管理為途徑,采取高肥水投入、全程化控等手段,以病蟲害綜合防治為保證,實現千棵千斤棉的高產目的。

2目標產量

2.1產量籽棉500kg,皮棉200kg。

2.2產量結構1000株/667m2,成鈴85個/株以上,單鈴重6g以上,衣分40%。

2.3肥料運籌采取穩氮磷、增鉀補微的策略,堅持前適、中重、后補的原則。每667m2棉田準備N:P2O5:K2O=35~40:7.5~12:32~35kg,移栽時基苗肥占總施肥量的25%左右;花鈴肥分兩次施用,用量占總施肥量的60%~65%,第一次初花期用量20%,剩余盛花期使用;8月上旬增施長桃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10%~15%。磷肥在移栽時一次性施入,鉀肥分2次,基肥和第1次花鈴肥各施50%。硼、鋅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在移栽時施入。

2.4耕作栽培方式采用育苗移栽,常規露地栽培。

2.5全程化控稀植千斤棉花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就是掌握化控時間、次數和用量。大多抗蟲雜交棉在蕾期就要開始系統化調,按照“早、輕、勤”和“前輕、中適、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

3田間管理技術

3.1選用優良抗蟲雜交棉種,適時播種,培育壯苗選擇雜交優勢強、增產潛力大、單株結鈴多、単鈴重高、抗逆性、適應性強的品種。

壯苗的標準:苗高10~15cm,真葉3~4片,白根盤滿缽,葉片清秀無病斑。

3.1.1苗床選擇背風向陽,排水條件好,無病害的田頭地角。

3.1.2營養土的配方營養缽要求氮、磷、鉀養分齊全。苗床的大小以寬1.3m長8~9m。肥料:過磷酸鈣4kg、三元復合肥3kg、菜餅4kg(無餅肥的,腐熟人糞尿一擔)。

3.1.3制缽備播①大缽育苗制缽器直徑6.5~7cm。②制缽的關鍵是水分,一般可直觀來判斷,常用的方法是手捏床土不沾、能成型,或手緊握成團齊胸落地松散為準。③提倡提前制缽,反對邊制缽邊播種。邊制缽邊播種,要上午制缽,15:00之前播完,再蓋好土,消毒,蓋膜。這樣才能保持膜內高溫,高濕,出苗快,出苗齊。否則傍晚蓋膜,膜內溫度低,出苗慢,第二天如遇到低溫陰雨天氣,影響出苗率。④缽土“三消毒”,一是制缽前的消毒,二是點籽前的消毒,三是對蓋籽土的消毒。

3.1.4適時播種與點籽俗話說得好:“清明早,立夏遲,谷雨出苗正當時”。播種時氣溫已穩定在15℃以上為宜,一般4月中上旬,“冷尾暖頭”搶晴天播種,上午點籽。

3.1.5苗床管理技術①高溫高濕催齊苗。播種至齊苗前,要嚴密覆蓋,高溫高濕催齊苗,床溫保持30~35℃。②散濕保苗。出苗70%~80%,床內溫度保持在25~30℃。為防止濕度過大、溫度過高,可在膜的兩側每隔2.5m左右揭開小口通風,高溫時兩邊掀開,兩頭通風散濕,采用晴天通風,晚上覆蓋方法,保溫保濕促苗生長。出真葉后,揭開膜曬床2~3d,曬白為止,同時進行藥劑防病,不能澆水,夜間蓋好。③煉苗與“蹲苗”。

3.2提高移栽質量,縮短緩苗期,促苗早發總的原則是“一看二分”,看產量目標而定;分品種、分地質;目的是發揮個體優勢,發揮雜交優勢。每667m2密度在1000株,實行“寬行窄株,等行移栽”的模式,行距120cm×55cm(130cm×50cm),走“小群體,大個體”之路,充分發揮抗蟲雜交棉的個體優勢。

3.2.1適時移栽,做到“三栽、三不栽”①苗齡不到不栽(30d以上),真葉3~4片為宜,一般30d以上的棉苗抗逆性強,發根力強,易于成活,緩苗期短。②氣溫不穩定在20℃不栽(溫度過低,僵苗不發),③土不爽不栽(濕土移栽,根系濕度大,氧氣少,會僵苗不發,尤其是寒潮過后的第二天上午,不能移栽),有“寧等一日遲,不搶一日濕”的說法。

3.2.2高質量移栽技術棉花緩苗期是棉花移栽后的正常現象,但緩苗期的長短是可以人為控制的。基肥至移栽前后,大田667m2施45%三元復合肥15kg,尿素5kg,鉀肥10kg,餅肥25kg,進口硼肥250g,加少量鋅肥,混合,開溝埋施;移栽后,缽面要低于地面1~2cm,先埋土2/3,隨即澆活棵水,待水下滲后,再將土蓋平,缽體不能露肩。

3.2.3巧施、輕施提苗肥早施、輕施提苗肥,促平衡生長。苗期如遇干旱天氣,應及時補施提苗肥,3kg尿素,3kg鉀肥澆潑一次,離根10cm左右,或雨后撒施于行間。總之,苗肥要早、輕、勤,看苗看天,適量為準。

3.2.4開好“三溝”“三溝”配套可降低地下水位。

3.2.5淺中耕鋤草破土增溫,通氧、通氣,有利于棉苗根系深扎擴展,提高吸水吸肥能力,減少雜草與棉苗爭光爭肥;適當減少免中耕化學除草次數,防止土壤板結。這些管理都是防止后期早衰的重要措施。

3.3蕾期栽培管理蕾期管理要以調節好肥、水為中心,配合中耕、化調、整枝等措施,合理運用促進與控制技術,促控結合,實現發棵穩長,搭起豐產架子。在水肥棉田要以控為主,控中有促。在旱薄棉田要以促為主,天控人促。

3.3.1穩施蕾肥由于蕾期要求棉株穩長,因此在施肥上要適當控制,特別是要控制氮肥的施用,要以有機肥、磷、鉀肥為主。

3.3.2及時清溝瀝水,降低地下水位“水是棉花的病”。要及時開好“三溝”,降低地下水位,促根深扎,擴大根群,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減少枯、黃萎病和缺鉀性生理性病害的發生,防止“水控花”和“水發花”的發生,促進棉苗“旺”中有“穩”,長而不瘋。

3.3.3搞好中耕培土,防除雜草,破板結蕾期中耕對控制棉苗徒長,促進根系深扎、發棵穩長、防止早衰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蕾期中耕松土2~3次,深度5cm。中耕可以結合施蕾肥進行。蕾期養根是防止早衰的關鍵。蕾期至初花期應結合中耕進行培土。棉花高培土(10~13cm)是一項高產栽培的農業措施,它的作用是提高地溫,增加活土層,有利于微生物活動,提高保肥能力;有利于保墑、抗旱、排水;增強抗風防倒伏能力;有利于行間通風,減少爛鈴。

3.3.4全程化控,肥促化控大多抗蟲雜交棉在蕾期要開始系統化調,按照“早、輕、勤”和“前輕、中適、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沿江棉區蕾期正值梅雨季節,科學合理化調,爭取蕾多、蕾大,減少蕾鈴脫落,增結伏前桃和伏桃;同時要穩搭豐產架子。具體做法是:在主莖8~9片真葉期(6月15日前后)667m2用縮節胺0.5g進行第一次輕控,并單獨使用。噴大苗不噴小苗,噴高苗不噴低苗,噴旺苗不噴弱苗,快速噴霧,做到長中有控,控中有長,真正達到肥促化控,合理化調的作用。雨水多的年份,7d后用同樣的劑量在噴1次(加次不加量),保證葉片變色而莖稈不變形的安全施用。三類苗或遇長期干旱年份,則不宜進行化控,要以促為主。

3.3.5及時整枝及時整枝可以控制營養生長,減少養分消耗,調節營養物質的運轉與分配,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減少后期爛鈴等。一般6月中下旬,能分清葉枝和果枝時,將第一臺果枝以下的葉枝去掉。

3.3.6病蟲害防治蕾期蟲害主要有盲蝽蟓、紅蜘蛛,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缺鉀性生理性病害。病害以預防為主,增施有機肥和鉀肥,降低地下水位,增強棉株抗逆性。蟲害應根據當地農技部門的病蟲情報進行防治。

苗期棉薊馬在防治盲蝽象時兼治。蕾、花期棉薊馬打藥時每次加入20%定蟲脒或吡蟲啉防治。

在棉花生長前期,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田地中鋪設3cm左右厚的麥草或稻草,防止下雨后土壤板結,可使土壤保持疏松,起到減輕枯、黃萎病病的效果。

3.4中后期栽培管理棉花中后期田間管理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結合化調、整枝、病蟲害防治等措施,確保棉花高產。初花期以促、控相結合,盛花期后以促為主,加強后期管理,增后勁,防早衰。目標做到“四保,三增,三防”,即保根、保葉、保花、保蕾;增鈴數、增鈴重、增衣分;防早衰、防爛桃、防貪青。

3.4.1早施、重施花鈴肥,普施蓋頂肥,補施壯桃肥花鈴肥要分2次施用:第一次在初花期(7月上旬,以見花為準),以有機肥、鉀肥和少量氮肥為主。一般餅肥25kg,鉀肥15~20kg(鉀肥全部施完),尿素10~15kg,混合淺埋;第二次結鈴始盛期,棉株有一二個硬桃時,一般7月下旬,667m2施尿素15~20kg,淺埋或撒施。花鈴肥做2次施,既滿足開花結鈴早的需要,也滿足結鈴峰期長和成鈴多的需要,防止“隱性”脫肥。普施蓋頂肥,在打頂后1周(8月中旬),667m2撒施尿素10~15kg左右。長江中下游無霜期長,秋季降溫慢,秋桃多,高產棉田在8月下旬應補施壯桃肥,每667m2撒施尿素8kg左右,是壯桃,防早衰,奪高產的重要措施。葉面噴肥(也叫根外追肥),花鈴期后,根系吸收能力減弱,可結合治蟲,進行葉面噴肥。一般氮、磷、鉀等化學肥料都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3.4.2合理化控,適時打頂花鈴期后要進行二三次化調,第一次在初花期,7月上旬末(在蕾期化調10~15d左右),667m2用縮節胺2g;第二次在7月下旬,667m2用縮節胺3g左右,此次要看長勢長相、天氣進行,遇伏旱要少用或不用。第三次在打頂后(7~10d),當頂部果枝長出二三個果節時,及時進行化學封頂,控制無效花蕾,一般667m2用縮節胺4g左右。

適時打頂:棉花適時打頂,可控制頂端優勢和株高,避免出現無效花蕾,減少養分消耗,使中下部和內圍的蕾鈴得到充足的養分,提高成鈴率和鈴重,增加霜前花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