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的特征及重要地位
時間:2022-05-20 08:26:00
導語:林地的特征及重要地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林地既是土地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林業發展的基礎。保護和發展林地資源,關系到國土生態安全,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直以來,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人均森林資源的占有量都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數量少得驚人。這樣的一個林地資源狀況也難逃因片面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帶來的厄運:大量的林地資源被破壞和流失。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對各種資源的揮霍、浪費,導致資源的減少,已經影響到國家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了林地的特性及其所處的重要位子。
關鍵詞:林地林地特性林地重要地位
0引言
林地管理直接研究的對象是森林里森里資源。林地的概念各有其說,通常人們把樹木成林的土地稱作林地,這只是最簡單的概念。目前我國的林業工作者所稱林地,不僅是有林地,而且林業用地中的無林地(宜林地),統稱為林地。《森林法實施條例》中規定:“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小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的宜林地。”一些學者和林業專家認為,從生態觀點而言,林地是由一個氣候、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類活動所組成的林地生態系統,它是自然、經濟的綜合體。因為林地是活立木的載體,是林木和森林生長的基礎條件,是構成森林的基本要求,所以說林地是森林資源的重要部分。
1林地的特性
在人類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產品、林地占有特別的重要地位。林地在林業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業生態發展中,林地是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能量循環轉換和物質循環的必要環境條件。可以說,沒有林地,也就沒有林業和林業生產建設。
1.1林地是自然本身的產物一些生產資料,多半是勞動的產物,而林地這種生產資料,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產物,另一方面人類可以在土地上營造人工林。從森林在生態效益上發揮的作用看,人工林(特別是人工純林)與天然林相比,這類林地具有改變土地種類的特性,這就啟示我們既要珍惜和保護自然森林資源,又要利用和改造土地資源。
1.2林地的有限性由于土地受到地球表面陸地部分的限制,所以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土地的面積都是有限的,而林地的面積更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林地,不斷提高集約經營程度,從而使有限的林地生產出更多的木材和林副產品,以滿足整個社會的需要。
1.3林地的永久性人類往往使用一些生產資料過程中,常常至陳舊、直到報廢。但林地只要在使用過程中,利用和改造的得當,就會成為永久性的生產資料。相反,違反自然經濟規律,不合理地利用林地資源,將導致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使林地失去它的作用,而變成荒山禿嶺。因此,必須按照自然經濟規律,對林地資源合理規劃,合理經營,使林業建設保持繼續發展。
1.4林地位子的固定性其他生產資料可以移動,而林地則是固定的,不能隨意移動。因此,林地的利用和改造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必須依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地組織林業生產,調整森林結構,持續發展林業事業。
1.5林地的可變性林地經自然或人為破壞,而形成跡地,由于自然環境或人類不干預,而形成“不毛之地”,則就不成為林地。相反,土地具有適宜自然環境空間或人類干預,則它又可恢復成為林地。因此,要掌握林地的可變性,充分發揮林地的生產力作用,將對林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林地的重要地位
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兩個重點課題。保護好林地和森林資源與保護環境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人類經過漫長的奮斗歷程,特別是從生產革命以來,在改造自然和發展經濟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得到了顯著提高。而另一方面,傳統的工業化生產,高投入高產出,先污染后治理、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森林資源),造成了全球性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構成了日益嚴重的威脅。林地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及其深遠的影響。因此,林地與木材供需,林地與農業的建設,林地與環境、生態的關系,集中反映了當代林地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2.1林地與木材供需的關系人類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產品以及間接林產品,都依賴于林地的供給。因此,人類對林地的依存關系,將日益增強。我國是少林國家,林地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林區,包括山區,林地數量不僅不能減少,而且應當有所增加。非林區域在國家整體規劃下,大力營造人工林、防護林,以增加森林覆蓋率,從而生產各類木材和林產品,以緩解木材供需的矛盾,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
2.2林地與農業等建設的關系林地對農業等各項建設起著重要作用。林地是森林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具有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減輕洪澇災害等功能。保護好林地和森林資源,對農業豐產增收和國民經濟各項建設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正效應。森林生態環境是農業生產和人類生存發展的安身和立命之本,更是農業和農村環境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保障。長期以來,由于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及農村再生能源的短缺,導致對林木的亂砍濫伐,造成森林植被的嚴重破環,加劇了山地農田的嚴重水土流失、土壤有機質下降、耕地肥力衰弱、土地生產力下降,嚴重制約了農村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林地的重要地位不能忽視,只有加強林地和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建設完整良好的森林生態體系,才能促進農業生產結構優化和資源合理利用,使農業環境與社會經濟逐步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2.3林地與環境、生態的關系從林地概念出發,林地本身也是環境,是一個林地生態系統。土壤、森林等都是林地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這里所說的林地與環境、生態的關系,是指林地生產力的保護和破壞對其他環境條件的影響。林地與環境條件之間存在著互為作用的關系,這種聯系是通過它們之間的物質、能量的循環流動來體現的。物質和能量流從外界環境如大氣、太陽能和動物遺跡等向土壤不斷輸入,并通過土體內遷移轉化,引起土壤成分、結構、性質和功能的變化,從而促進林地生產力不斷提高。同時,物質和能量流從土壤向環境輸出,導致環境成分、結構和性質的改變、從而使不斷改善。林地和環境條件的這種相互作用,使各類森林的結構和生長發育不斷加速。但是,當物質和能量流的循環系統的某一環節,受到自然因素或認為因素的不良影響時,則循環系統的自凈作用將受到破壞,使林地的生產力受到破壞,進而生產環境受到污染。因此,要合理利用林地,保護林地生產力是改善環境和保護生態系統的重要關鍵。為此,要加強林地的管理,嚴禁盲目的毀林開荒,為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森林和青山,保持林地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為林業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新年.林業生產規劃[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胡繼平,楊君臨.當前林地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林業資源管理.2005年04期.
[3]李彥華,付長捷.在全國實行使用林地總量控制制度有關問題的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2年01期.
[4]孫德友.林地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浙江林業科技.1997年03期.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