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保護措施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3: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林地保護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林地保護措施

篇1

關鍵詞:林地;保護利用;對策;措施

1引言

孟連縣缺材少林,加之長期以來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火災及病蟲害的危害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使得該區域的森林資源嚴重不足,因此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日益重要。孟連縣的林業發展,需要保護好森林資源,并進行科學規劃和布局,合理經營和利用好森林資源。延長木材使用壽命,提倡節約消費,加強回收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把各類林地充分利用起來,保護好森林資源,對森林資源加強保護和集約化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科學地開發森林資源的利用和加工技術。從保護林地、鞏固森林資源基礎和促進經濟發展來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

2森林資源狀況

孟連縣國土面積1891970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237519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541%;非林業用地面積654451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3459%,全縣活立木總蓄積量9893190m3。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237519hm2,其中:有林地面積1139198hm2,占9205%;疏林地面積875hm2;灌木林地面積66732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9250hm2,苗圃地面積70hm2;無立木林地面積3715hm2;宜林地面積17679hm2[1]。

3林地保護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建設項目對林地需求量大,保護與利用矛盾日趨突出

近年來,孟連縣交通、旅游、城鎮等建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鎮、道路、水利、旅游等建設項目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建設項目的實施將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林地,造成林地面積、林木蓄積的減少,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因此,林地既要承擔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任務,又要承擔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的任務,林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日趨突出。

3.2工程項目建設使用林地面積預測難度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量建設項目的不斷增加,很多項目涉及征占用林地,但由于項目設計和建設具有較大的不可預見性,用地需求量難以預測準確。特別是縣境內的水電、風電、旅游資源較豐富,項目數據資料難以確定,年度占用面積不能準確、及時的提供,另外一些部門及行業沒有開展2010~2020年發展規劃,規劃數據及規劃地點難以對接,對規劃編制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3.3重點公益林地與重點商品地面積和比率動態變化問題

孟連縣已實施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的國家重點公益林、省級公益林、市(縣)級公益林及重點商品林地雖然規劃現狀和目標數已明確。但從實際來看,能源、水利、交通、旅游建設,森林經營調整都存在著動態變化,影響國家級、省級市(縣)級公益林的重新認定和重點商品林的調整。因此,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調整方案及規定,確保林地保護的分類及分等保護區域的相對穩定和目標數據的實現。

3.4整體林分質量不高,實現林地生產率目標需大量的資金投入及政策支持

孟連縣目前林分平均蓄積7979m3/hm2,如要實現林分平均蓄積1259m3/hm2的目標,有一定難度。只有通過加快中低產林改造、森林撫育、加快珍貴及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才能實現,而目前孟連縣宜林地造林、中低產林改造及森林撫育需大量的資金投入及政策支持。

3.5林地管理水平有待加強

林地管理的整體水平過于低下,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盡管當前的科技如此發達,但是并沒有較好的融入在管理當中,加上林地的使用以及管理都會面臨著較大的阻力與影響因素。因此,對于林業管理部門來說,一定要盡快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不斷的提高管理水平,為全縣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管理隊伍。

3.6公共財政對林地保護投入不足

林業建設和林地保護的本質屬于公益性事業,是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一項事業,是由各級財政部門進行資金的投入的。然而,長期以來,國家財政對于林業的投入力度非常的薄弱,嚴重的影響了林業生產建設的發展。

4對策與建議

4.1制度措施

4.1.1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對于用地單位需要使用林地的,一定要具備充足的項目批準文件,嚴格的堅持“不占或少占林地”的原則,嚴格的根據法律法規的內容執行相關的審批手續,嚴格禁止貿然更改林地的用途。

4.1.2建立林地總量控制制度

一定要嚴格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林地進行相應的管理,在對林地進行審核的時候,必須要嚴格的根據相關的指標進行控制,對于已經超過計劃指標的,不得審批,用地單位一定要嚴格的根據批準的具體范圍、具體的數量進行林地的使用。

4.1.3改善生態環境措施

(1)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和管理。生態公益林建設作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整治的重點項目,有利于提高環境質量,緩解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同時,進行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也能夠有效的促進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對于生態公益林的管理,必須要嚴格的根據“一主體、兩監督”的工作分工,始終嚴格的落實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制度,加大對于輪砍濫伐現象的處置力度,嚴厲的打擊損壞生態公益林的行為。

(2)做好恢復森林植被工作。加大林地植被恢復費用的管理力度,堅持實行專款專用的制度,必須要第一時間做好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等的改造工作,來最大限度的發揮林地的生態效益。

(3)強化水土保持和鞏固退耕還林工作。嚴格的根據限額采伐制度以及森林采伐制度作業規程進行工作,嚴格禁止超限額采伐森林以及沒有嚴格的根據采取作業規程工作現象的發生,嚴格禁止亂砍濫伐現象的發生,一旦發現,予以嚴厲打擊。

4.2管理措施

4.2.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責任機制

政府在追求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還必須要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能夠著眼于長遠利益,加大林地資源的保護力度,進行相關機制的建立,確保能夠從根本上做好林地資源的管理工作。

4.2.2做好法制宣傳,增強法制意識

相對而言,林地管理工作的起步比較晚,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不是很大,社會各界對于林地管理也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除了要將林地管理工作做到位,還必須要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組織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尤其需要加強關于森林法的宣傳力度,使得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林地管理的重要性,使得人民能夠積極的配合林地管理工作。

4.2.3明確工作職責,加強林地監管

林地保護與管理是一項綜合的工作,其具有著點多、面廣的特點,如何才能夠有效的提高林地管理的效率與水平,必須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基層林業服務中心的巨大作用,并能夠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基層林業服務中心的巨大作用,必須明確的指出林業服務中心的工作重點、工作所需要擔負的責任,并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建立起占用林地臺賬。加大對于林地監督管理的力度,確保能夠將林地保護和管理工作融入到各個生產單位當中,對于違法占地的行為,必須要嚴格的處置。

4.2.4加強隊伍建設,完善規章制度

對于林業責任部門來說,必須要注意到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重視到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以及法律知識的宣傳,進一步的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能力與技術水平。此外,還必須要嚴格的根據相關法律的要求,不斷地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使得林地保護以及管理工作能夠盡快的走向正軌。

4.2.5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審核效率

對于林地管理人員來說,必須要牢固的樹立服務即是管理的理念,用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辦事效率。另外,林地管理人員還應該注意不斷的學習,確保能夠熟悉地掌握林地保護以及管理的相關政策。

4.2.6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林地保護

不僅需要加大林地管理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林地服務的水平,嚴格的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進行林地保護,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整治非法用地的行為。

5結語

在進行林地保護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樹立全局觀念,確保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林地資源的配置,并能夠熟悉認知到林地的利用方向以及重點,加強林地的管理力度,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使用好林地資源,更加綜合、更加全面地發揮出林業在各方面效益,進而不斷地促進縣城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嚴格遵守林地管理法律法規和新時期林地管理的方針政策,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以保護生態環境,保障發展為重點,依法依規、科學嚴謹地做好全鎮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提高林地資源對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則

本次規劃編制工作在“政府組織、專家指導、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前提下,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嚴格保護生態公益林的原則。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生態公益林保護各項措施。

2、堅持集約節約的原則。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堅持林地征占用限額制度,統籌安排各類、各區域占用林地定額,加強林地宏觀調控和用途管制。

3、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調整林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根據林地功能分區,實現占補平衡,保障林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4、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分析判斷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發展階段,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制定切合實際的規劃方案,突出解決規劃期內林地保護利用的主要問題。

二、規劃期限和基礎數據

以年為規劃基準年,以2020年為規劃目標年,林地利用現狀基礎數據采用年的資源檔案數據。

三、規劃編制的主要任務和重點

(一)主要任務

將我鎮林地和可用于林業發展的其他土地,分解到村并落實到山頭地塊,確定林地保護等級和質量等級,明確林地保護利用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強化對我鎮林地保護利用的宏觀調控;推進我鎮林地結構和空間布局的優化,指導我鎮林地保護利用的協調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學的林地保護利用體制機制。

(二)工作重點

1、客觀反映我鎮的林地保護利用現狀。規劃的基準年是年,以“十五”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為基礎,采用補充調查和逐年資源數據的更新資料,將林地保護利用的各項數據更新到年。

2、提出林地保護利用的戰略任務。根據我鎮社會經濟發展對林地的要求和國家以及省市規劃的宏觀需要,通過供求分析,測篇規劃期內各類林地需求、布局和發展趨勢。分析林地保護利用面臨的主要挑戰與機遇,提出林地保護利用的戰略任務。

3、確定林地保護利用的主要控制指標。按照省市規劃提出的相關目標和要求,確定全鎮2020年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森林覆蓋率、林地生產率、重點公益林地、重點商品林地結構和征占用林地定額等主要調控指標。

4、落實林地邊界。根據林地現狀和政府規劃的林地范圍,將所有林地小班落實到1:10000的地形圖上后,再疊加至最新的衛星遙感影像圖上,最后形成全省、全國的林地“一張圖”。

5、確定林地保護利用的區劃布局。在銜接省市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區域內林地保護利用區域布局,明確林地小班的森林類別、林地保護利用等級、林地質量等級。

6、確定林地保護措施。按照加強森林保護,嚴格用途管制,實行分級管理和差別化管理的要求,分別區域、類別、等級確定林地保護的具體措施。

7、確定林地利用措施。按照優化結構、保障重點、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要求,分別區域、差別和等級確定林地利用的方向和具體措施。

8、制定保障規劃實施的政策與措施。圍繞規劃的落實,制定有關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機制,落實行政領導責任制,確保規劃的實施。

四、工作安排和要求

(一)成立領導小組

為切實加強對規劃編制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鎮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周主任、徐主任任顧問,陳主任任組長,張主任任副組長,黨政辦、財政所、城建所、國土所、環保站、交通辦、民政辦、林業站、統計站、規劃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設在鎮林業站),由彭波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實施與協調,具體規劃編制工作由市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乙級資質)承擔。

(二)召開動員和培訓會議

召開相關人員參加的規劃編制動員會,部署工作任務,明確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基礎資料;召開技術人員業務培訓會,掌握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技術,確保規劃編制各項技術要求落實到整個編制工作過程和成果之中。

(三)制定規劃框架

由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召集成員單位提供各單位相關2010-2020年的規劃資料,及時進行資料統計、匯總,認真編制林地保護規劃框架,報上級審查,9月上旬完成。

(四)落實林地邊界

我鎮按照10個村(居)委會、連云山林場和金坑采育場進行落界(村名、面積、邊界以民政部門提供資料為準),明確林地小班的森林類別、林地保護利用等級、林地質量等級,制定林地保護和利用措施。合理安排三個約束性指標: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限量和林地保有量;三個預期性指標:林地生產率、重點公益林比率和重點商品林地比率。9月底完成外業,10月完成內業。

(五)內部評審和報批

林地利用規劃編制組在11月底提交初步規劃文本,由領導小組進行內部評審。內部評審后組織專家評審,再上報上級審核,上級審核通過后由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實施。

篇3

1合理規劃,分級保護,加強林地管理的基礎工作

規劃是根據林地生態的敏感性、林地區位的重要性、經濟社會對森林的影響性和其他相關因子,將全區現有1.36萬hm2公益林分為二、三、四級3個級別的林地規劃保護區。林地分級保護是林地分類經營和管理的基礎,重點區域保護為主,一般區域保護與利用并舉。

(1)二級林地保護區域0.91萬hm2,主要是東吳國家森林公園、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山森林公園和天平靈巖景區的風景林和自然保護區等國家生態公益林,實行嚴格保護,普遍封管,嚴格控制生產性森林經營活動。

(2)三級保護區面積0.45萬hm2,實行較為嚴格的保護。主要是越溪、橫涇、胥口、光福等鄉鎮的省級公益林,以及東山和金庭鎮的經濟林,經過批準允許進行一些以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或改善生態功能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撫育、更新采伐等生產性森林經營活動。

(3)對四級林地保護區域實行國家、省級及當地的一般性林地保護措施,嚴禁非法征占用和毀林開墾等破壞行為。

2分區管理,構建公益林管理體系

根據保護規劃,采用公益林屬地鎮管理,吳中區林業站按鎮(街道)劃定生態公益林管護責任區,簽訂鎮(街道)生態林管理責任狀。各鎮各村護林員同樣落實公益林管護考核制度,形成一級管一級的生態公益林管理體系。

(1)落實管護責任。根據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區政府每年與11個鎮(場、街道)簽訂管護合同,逐級分解落實管護任務,各鎮(場、街道)與42個村級管護單位及護林員簽訂管護合同,明確管護四至界限、管護面積、管護時間以及管護要求。

(2)加強護林員管理。每年開展護林員上崗培訓,明確護林員職責,在護林員配備上平時按1000hm2山林配備15名護林員,防火期間增派人員按1000hm2山林配備30名護林員的要求全面落實,目前全區有248名常用護林員,護林員工資由區、鎮兩級財政共同承擔。

(3)加強監督檢查。區、鎮兩級定期不定期對公益林管護單位開展監督和檢查,落實管護責任、管護設施建設、管護報酬和獎懲措施等,努力確保各項管護措施落到實處。

3總量控制,完善征占用管理制度

為確保吳中區林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必須對林地資源消耗和利用進行總量控制。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是導致林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根據林地保護總目標,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完善征占用補償制度,強化征占用管理,杜絕亂占亂伐現象。

結合“十一五”期間吳中區各項工程建設征占用林地面積情況,依據吳中區確定的“十二五”森林覆蓋率奮斗目標,對吳中區規劃的近期和中遠期間林地需求與供給進行預測,在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提出如下征占用林地控制目標:

(1)2008~2010年的近期規劃。征占用林地總控制面積為54hm2,年平均控制面積18hm2。

(2)2011~2020年的中遠期規劃。征占用林地總控制面積為150hm2,年平均控制面積15hm2。

4分類經營,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林地

規劃將吳中區的林地劃分為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實行分類經營,合理利用。

(1)生態公益林。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區劃界定后,落實到地籍小班,實行小班經營管理,以確保林地面積的穩定,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或改變其性質、用途的,必須依法辦理征占用手續。同時,堅持等量置換的原則,保證生態公益林地面積的占補平衡。但是對有利于發展林業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林農收益的合理開發利用要予以支持,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商品林經營。是以市場為導向,從快速推進林業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要求出發,搞好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具有區域特點和競爭優勢的林業主導產業。突出發展碧螺春茶、枇杷、楊梅、水蜜桃等名特優經濟林、苗木花卉,目前林產品收入已成為山區農民的增收亮點。大力培育林業龍頭企業,創建名牌產品,拓展國內外市場,充分發揮森林景觀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以森林旅游為重點的第三產業。

篇4

關鍵詞:林地資源;林地保護;對策措施;瀘水縣

中圖分類號:F326.2文獻標識碼:A

1林地資源概況

瀘水縣地處高山峽谷,相對高差大,地形復雜,立體氣候突出。林業用地面積265 788.3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6%;非林業用地面積43 370.7hm2,占全縣土地面積的14%。生態公益林(地)面積141 670.8hm2;商品林(地)面積124 112.6hm2。兩類林地比例為53.3:46.7,宜林地面積為5 113.5hm2。瀘水縣林業建設以公益林建設為主,全縣森林覆蓋率71.3%,林地綠化率82.5%。全縣活立木蓄積量35 672 530m2,其中:喬木林木蓄積35 622 710hm2,疏林地蓄積6 680m2,散生木蓄積12 370m2,四旁樹蓄積3 077m2。全縣人工林與天然林總面積254 978.2hm3,總蓄積為35 672 530m3,其中:人工林面積11 259.0hm2,蓄積195 280m3,分別占人工林與天然林總面積、總蓄積的4.4%、5.8%;天然林面積243 719.2hm2,蓄積35 477 250m3,分別占人工林與天然林總面積蓄積的95.6%、94.2%;全縣年凈生長量902 250m3,生長量大于消耗量。

2存在的問題

2.1林地資源經營粗放

經營水平低,林分質量不高,單位產量低。特別是人工林造林質量不高,結構配置不合理,經營粗放,林地綜合利用價值低。宜林荒山未得到合理開發,林地利用不充分。

2.2林地資源保護意識不足

2.2.1沒有正確處理好林地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關系,沒有正視近期和長期利益的關系;

2.2.2依法規范使用林地資源的法制意識淡薄,隨意非法占用林地資源的現象時有發生,林地資源保護工作難度大;

2.2.3由于沒有合理的林地資源保護利用長遠規劃,使林地資源保護措施不到位;

2.2.4林地資源保護執法力度不夠,導致部分林地非法流失;

2.2.5林地資源保護措施科技含量低,無科學有效的監測監控措施,在林地資源保護上仍采取傳統的管理辦法。

3林地資源保護對策措施

根據瀘水縣林地資源概況和存在的問題,為使林業健康快速發展,保護林地資源迫在眉睫。

3.1認真做好林地資源保護利用長遠總體規劃

林地資源保護利用規劃,是對林地資源的分配和開發、利用、整治、保護的統籌協調和安排的戰略。應按瀘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林地資源的自然特性和地域條件,對林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整治、保護進行統籌安排,綜合平衡和計劃分配,以達到合理利用林地資源,提高林地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

3.2建立健全林地資源臺帳管理制度

按照林地資源保護利用的長遠總體規劃,建立健全林地資源的臺帳管理制度,不僅可以及時掌握林地資源數量、質量的動態變化規律,保持林地資源數據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利用它對林地資源利用及權屬變更進行監督。

3.3建立林地資源有償使用體系

鼓勵林農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林農優惠政策,對宜林荒山的林地資源進行有償承包,確保林地資源的流失。

3.4建立健全組織領導責任制

林地資源利用上決策部門要有長遠目光,在確保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應正確處理好林地資源與經濟發展、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重視林地資源的保護,加強對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建立機制,切實把林地資源保護管理的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3.5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法制意識

加強林地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提高群眾保護林地資源意識和領導對保護林地資源的認識度,為保護林地資源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3.6加強林地資源的保護執法力度

3.6.1由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配套政策尚未完善,林農對保護林地資源的認識不足,認為林地資源使用權歸為自有,毀林開荒趨勢上升;

3.6.2林地征占用未批先占,特別是一些政府工程“先上車,后買票”的現象突出。為此,保護林地資源在宣傳的同時,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征占用林地嚴格按照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程序辦理,堅決杜絕毀林開荒、未批先占或少批多占破壞林地資源的違法行為發生,確保林地資源的逆轉。

3.7結論

為了加快瀘水生態建設,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加強林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只有加強林地資源管理工作,才能實現“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生態瀘水”的目標。

4項目建設方面

4.1認真做好我縣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相關工作,努力推進配套改革工作。為我縣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強的林業技術支撐保障,為縣委政府當好參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推進怒江林業產業援區建設。認真組織力量、積極配合好鄉(鎮)黨委政府、縣法制局,解決好林權林界爭議的相關問題,為創建和諧瀘水作貢獻。

4.2 在現有特色經濟林的基礎上,繼續實施特色經濟林建設,按照縣委、政府的要求,將我縣建成核桃基地縣,大力發展漆樹產業,努力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協調服務工作,要加強造后管護工作,特別是對農戶的栽培技術、嫁接技術和后期管理(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的培訓力度要加強,引導農民做好林果產業建設后續工作,認真做好各項特色經濟林建設項目申報工作,努力打造特色經濟林產業大縣。2012年力爭全縣有4.67萬公頃的特色經濟林。

4.3做好退耕還林成果鞏固項目的順利實施,扶持退耕農戶后續產業建設,特別是對退耕地塊的補植補種,要適地適樹的選擇樹種,對以前退耕地塊進行跟蹤監督、管理,防止退耕地塊的“復耕”,并抓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各項目的實施,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

參考文獻

[1]左內林,左政文.林業可持續經營與發展方式的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07(04).

[2]雷洪玉,劉伶利.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J].現代農業科技,2010(01).

[3]刁繼彬,崔學臣.試論營林工作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8).

[4]夏望杉.做好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方法[J].北京農業,2011(15).

篇5

2004年正式啟動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以來,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經營和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國家級公益林面積共13.9億畝,中央財政累計安排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652億元。政策實施中,各地陸續反映國家級公益林無統一的管理政策要求,采伐、林地征占用和經營利用等管理無章可循,盡管部分省出臺了相關的辦法,但各地對國家級公益林寬嚴不一、差異很大,局部地方出現了一些不利于國家級公益林穩定和發展的問題。同時,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對公益林管理提出了以保護為主、兼顧其經濟功能和經濟效益發揮的要求。因此,在現行《森林法》的框架下,出臺管理辦法,明確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經營和管理的技術標準和程序,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起草,堅持保護生態和發展民生相結合,貫徹分級管理、分類經營理念,突出解決管理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注重管理實效。《辦法》共7章35條,主要是明確了各級管理部門的責任、林權權利人的權利與義務、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經營、監測與檢查等事項,并重點突出分級管理、林地保護、采伐管理、資源監測、檔案管理和績效考評等方面內容。

一是國家級公益林實行分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對一、二、三級國家級公益林,明確了相應的管理政策和經營措施,體現了嚴格保護和科學經營寬嚴相濟,對一級實行相對嚴格的保護措施;對二級以保護為基礎,兼顧民生,以嚴格的標準為準繩,允許適度經營利用;對三級重在增加植被、提高質量。

二是加強了對國家級公益林林地的保護??紤]到國家級公益林林地資源的特殊性,在嚴格執行占用征收林地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辦法》進一步規定,除國家和省批準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外,禁止占用征收一級國家級公益林林地,嚴格限制國家級公益林地轉為其他用地,禁止在國家級公益林地進行開采活動。

三是明確了國家級公益林的采伐管理問題。對一級國家級公益林原則上禁止林木采伐行為,對二級國家級公益林撫育和更新性質的采伐,明確了應具備的條件、應遵循的技術標準、采伐后林分應保持的基本情況等。同時,明確了火災和病蟲害林木的清理以及人工林經營等問題。

四是強調國家級公益林實行科學經營。規定了森林經營規劃應當將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經營和管理作為重要內容,通過編制和實施森林經營方案,落實國家級公益林科學經營措施。

五是強化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公益林管理。明確了重點國有林區二、三級國家級公益林撫育和更新性質的采伐,必須經國家林業局批準。

篇6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森林資源;保護措施

目前我國森林資源相對比較匱乏,再則由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得我國人均林地面積遠低于發達國家的人均林地面積。我國的經濟發展給我國森林資源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破壞,商業開采、亂砍濫伐、毀林開荒、沙漠侵蝕等人為或非人為因素讓我國當前的森林資源與森林生態系統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對我國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迫在眉睫。我國森林資源的增長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高速步伐,這也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國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緊抓環境保護,通過各種手段保護植被綠化,鞏固我國林業改革的輝煌成果。本文就當前我國森林植被的現狀做以闡述,并且結合我國發展的實際,提出了具有實踐意義的森林資源保護措施,對保護我國森林資源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1.我國森林資源的現狀

首先,森林資源總量偏低。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國的森林覆蓋率的全球排名是139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積0.145公頃,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積量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其次,森林資源質量較差。我國森林資源不但覆蓋率和人均占有率不及全球平均水平,并且我國森林植被資源質量較差,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平均胸徑僅13.3厘米,人工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僅49.01立方米。其三,林地保護壓力較大。目前我國林地轉為非林地面積雖然有所減少,但占用林地面積的做法仍然普遍存在。第七次林地清查依然依然有831.73萬公頃,林地轉為非林地面積377.00萬公頃,征占用林地有所增加,部分林地資源燒荒墾荒現象仍非常嚴重。其四,造林難度不斷增大。北方防風固沙工程在不斷開展,但隨著環境的惡化,沙地造林成本增加的同時還沒有在實際意義上增加林地面積,并且我國現有宜林地質量好的僅占13%,質量差的占52%;全國宜林地60%分布在內蒙古和西北地區。今后全國森林覆蓋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最后,林業資源增長較慢。我國森立資源目前存在管理難的窘境,使得林業資源投資不少,但是效果甚微。我國林業資源管理從造林到森林的后期管理與保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片面的追求造林數,使得造林質量并不好,造林效果很難體現,尤其在沙漠邊緣地帶形成造林、沙化、再造林的現象,不但使造林成本增加,并且使得造林的效果也不理想。雖然造林綠化面積看似很大,但森林覆蓋率卻增長甚微。在主伐和撫育采伐中普遍存在“采大留小”、“采好留壞”等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傾向,致使珍貴樹種、大徑級林木日益減少,森林質量不斷下降,生態功能日趨減弱。

2.森林資源保護的建議及有效措施

首先,強化森林資源的管理與保護。我國森林資源的現狀是強化造林、弱化管理,目前對森林植被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工作非常嚴峻,保護和發展我國當前森林資源是林業工作者的核心任務。雖然,我國的林地轉非林地轉化率在不斷下降,但形式不容樂觀。更有個別的地方政府和部門領導法制意識淡薄,對我國森林資源進行非法買賣或改建,這種以犧牲森林資源進而中飽私囊的現象確實存在,因此對林業資源的管理工作應放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去,嚴禁以改革和發展為名,行違法破壞森林資源之實,讓林業發展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各項林業事業才能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其次,堅決杜絕林地的非法征用與買賣。我國對林地征用或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在征占林地資源時,有著非常嚴格的審批程序。對我國林業資源的保護,在克服審批過程隨意性和盲目性的同時,還要堅決杜絕對森林資源的私自買賣,從法律層面立法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強化占用征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復費征收、繳庫和使用管理,凡多收、減收、免收、緩收或者隱瞞、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的,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責令其改正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要堅決打擊林地私有買賣行為,加強對林業產權的劃定和管理工作,對公共林業資源進行合理保護,杜絕非法的林業資源買賣行為,同時倡導和鞏固退更換林的工作,認真做好山林權屬糾紛處理工作,在糾紛解決之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進入爭議地區采伐林木和從事基本建設或其他生產活動,也不準發放林權證和林木采伐許可證,對違反者要依法嚴肅處理,追究責任。其三,對林業資源的使用與消耗進行有效管制。林業資源最重要的保護手段就是禁制亂砍濫伐,對森林采伐的企業或個人,要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進行有效管制,對申請辦理采伐的企業或個人應嚴格把關,對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的企業和個人應該給予嚴肅處理,涉及領導責任的必須予以追究。要實行林木采伐許可證上山制度,采伐者必須攜帶林木采伐許可證進行伐區作業。要強化林木采伐管理的各項措施,加大森林采伐檢查力度,嚴把伐區調查設計、撥交和驗收關,堅決制止超范圍、超強度采伐林木。林業執法機關要對林業資源加大管理力度,加大對林業采伐企業的清理整頓工作,掌控林業資源的使用和消耗,對非法的采伐機構予以取締,對合法的業主給予積極的保護。林業主管部門要抓緊對本地區林木采伐、運輸和經營加工方面法規、規章的修訂工作,清理本地區已經制定的規章制度,對與《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相違背的規定,必須立即糾正、廢止。其四,加大森林保護的執法與宣傳力度。我國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有待完善,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嚴抓森林資源保護的執法與宣傳力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隊伍建設,加大木材檢查站、林政稽查隊、森林公安等林業執法單位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切實改善其工作條件,提高其執法能力。林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保護森林資源的職責,嚴格執行違反規定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責任追究制度和重大行政案件報告制度。對違法開采者要嚴厲打擊。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將處理結果,在報紙、電視和廣播等新聞媒體上進行曝光,以震懾犯罪分子,教育和警示廣大干部群眾。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大力宣傳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法律意識。

3.結語

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迫在眉睫,這是造福子孫的頭等大事,因此我們再對森林資源的管理與保護上要更加切實的落到實處。對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進行非法采伐與買賣的,要依靠相關法律進行嚴厲打擊。深切貫徹科學的發展觀,強化以林富民的思想,讓林地資源為百姓造福,努力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強森林質量,努力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當前林業資源匱乏的局面,維護國家林業生態資源的安全與穩定。

【參考文獻】

[1]王文.安徽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現狀與對策[J].中國林業.1999.11.

[2]何怡.森林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關系探析[J].林業建設,2008.10.(時間:2012-01-05).

[3]李梅等.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導論[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篇7

關鍵詞: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The forest resour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s the material bas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so in the related forestry work time to focus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as the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end point. Are related to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cultivation, protection, the forest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These are very fruitful management will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 forest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 DF4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當今社會,人們將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人們普遍面臨著保護和改善環境等各個方面的艱巨任務。所謂的建設一個可持續的生態文明即為實現人類與自然界的和諧共處,實現物種的共同繁榮與發展。森林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資源,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承擔著維護生態平衡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任務和使命。在進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掛歷過程中要充分保證森林資源的數量和品質,進而能夠有效發揮深林的多功能效益。因此需要切實保護相關的森林資源處于永續利用的良好狀態。由此我們得到結論,為了能夠有效解決林業可持續發展,就要進一步擴大森林資源,充分利用各類的林地,切實保護相關的森林資源,加強對于森林資源保護以及集約化管理等工作,同時還要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地利用,同時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森林資源。進一步鞏固森林資源的基礎,促進我國林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1森林資源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加森林資源的總量和質量

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同樣是實現森林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如果沒有相關的資源作為保障,就很難從根本上實現森林經濟的生態與物產的可持續發展。

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森林植被培育的發展要依托于科學技術的進步。林業的發展要嚴格按照《全國生態環境規劃》的相關要求和規定,充分利用和發展現代林業經濟,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是在新時期發展林業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林業的管理運營過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相關手段切實保障林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積極采取科學的辦法,既可以充分解決我國林業資源總量較少,質量水平較低的眾多問題。在進行管理工作過程中,工作的重點可以從下面幾點采取相關的措施,例如進行分類的經營和管理,進行造林的規劃設計,提前進行整地,提倡無性繁殖經濟手段,適地進行造林,重點選擇合適的良種和壯苗,進行抗旱造林,集約進行經營,加強相關的幼林撫育工作,同時積極采取相關的現代栽培技術,進行林業資源的定向培育,通過這些措施即可以在林業發展的技術和管理方面實現突破,同時能夠充分提高林業科技盡快轉化為相關的生產力。此外還要充分加強對于現有林業資源的撫育工作,同時多低產林以及殘次林等森林資源進行充分改造,將樹種和樹齡進行合理的組合調整,這樣即可以充分提高森林產業的發展,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水平。

2對森林產業進行科學的經營和管理工作,實現深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總體而言,林業活動的生產發展需要以森林資源作為發展的物質基礎。例如森林資源的數量、質量、種類,對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能夠對社會和林業相關功能的發揮以及社會經濟和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著密切的影響作用。擴大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充分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積極保護森林資源,能夠為森林相關功能的實現和利用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在進行森林資源的管理過程中要采取一系列的相關手段,首先要建立相關的森林資源檔案,積極掌握森林資源的有關數據,同時進行科學的規劃,分類進行經營,建立較為完備的法律和科學的相關規章制度,進而建立起一個較為完善的森林資源的技術體系。其次要加強對于森林的利用管理工作,科學進行規劃,有效地對森林資源的利用進行組織,對森林資源的消長進行宏觀的控制。最后是加強對森林資源管理的監督檢查工作,同時完善相關的法律、行政、技術以及經濟手段,充分加強對于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

3加強對森林資源的林政管理工作,是一個能夠促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

相關的林業執法部門要積極利用相關的法律手段,對林業資源進行宏觀調控,同時林業作為具有生產和公益功能的性質特點,對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林業由于自身的經營特點,因而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眾多阻礙作用,因此亟需采取一系列的法律手段,加強對于林業發展的保護工作,這同樣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手段。具體而言,可以采取下面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

3.1,積極采取措施對采伐限額進行管理,嚴格進行對采伐限額進行執行,減少對于森林資源的不合理消耗。

第一將相關的采伐限額進行分解,充分落實到各個部門,同時對各項采伐工作和任務進行認真的審核,嚴格進行把關,對森林資源的采伐利用方式和采伐強度進行嚴格的審核,然后報請有關上級部門進行審批。第二,要對伐區的設計進行科學的設計,同時在撫育采伐過程中,做到砍壞留好”、“砍大留小”。同時在森林資源采伐過程中進行檢查和驗收工作,此外還要強化憑證采伐的有關環節,在整個環節中,憑證運輸,憑證進行經營和加工,規范相關的利用環節,對違反相關管理制度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處理懲罰。

3.2,對限額采伐進行嚴格的控制,充分解決相關的林地逆轉問題。

在森林資源的培育、發展的相關管理工作中,常常忽略對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一些企業常常局限于短期的利益,不能進行長期的規劃和設計,對于森林資源的管理落實不力,最終造成了限額采伐的超限,這樣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茂盛的林地轉化會稀疏的林地,而稀疏的林地甚至會轉變為無林地,林地的退化和逆轉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作用,針對上面的行為,可以采取林權發證的管理手段,對相關的責任進行明確,建立相關的責任追究制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極為加強對于征占林地的相關審核和審批工作,杜絕相關的非法占用林地的行為,避免毀林開墾現象的發生。對于相關的低產林,稀疏林地,林業部門可以積極進行相關狀況的調查工作,同時還要加強有關的執法力度,積極進行林地保護工作的規劃,積極采取有關的林地保護措施,嚴格進行林地資源的用途的管理。綜上的手段,能夠有效促使解決林地資源的逆轉現象。

3.3,加強對于相關木材加工點檢查和監督的力度。

在經營過程中要對相關的木材經營加工單位定期進行清理和整頓,對于那些沒有經過林業局批準的單位要依法進行取締,對于已經批準的單位要嚴格進行木材來源的審查。

3.4,建立較為完善的監測體系。

農場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森林資源監測體系,3s技術已經應用到了森林監測體系之中,對于相關的人造林、森林采伐、殘次林的更新以及征用林地等進行科學化的監測。對造林綠化成效管理以及林地保護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對于林地保護的力度,加強對于林地資源的檔案管理,同時對森林資源的消耗進行控制。

3,5,加強相關的執法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林業執法隊伍的人員素質

第一,相關的資源林政執法人員要有著嚴格的要求,政治作風要過硬,作風要正派,同時對相關業務要精通,嚴格進行管理和執法活動。第二要建立相對完善的內部監督和約束管理機制,對相關的違反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充分保障執法隊伍的純潔性,加強相關的執法力度。第三要充分改善相關的執法條件,增加相關的執法經費。促使執法隊伍的穩定性。第四要充分帶動和引導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創造良好的群眾基礎。

4總結

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只有充分加強對于資源林政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促進林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進而能夠將農場打造成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為此相關管理部門要狠抓落實相關的管理工作,積極進行農林牧等的協調發展,積極增加農場的儲蓄量,這樣才能夠積極對生態環境做出改變,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資料

1 任仲夷;談談遼寧東部山區建設問題[J];新農業;1980年Z2期

篇8

關鍵詞:生態環保;社會發展;重要農業;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70

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發展更加注重生態效益。現代農業能夠有效的涵B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進而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在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環保觀念應運而生,現代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因此,現代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逐漸被人們重視,現代林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1 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1.1 現代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

林業建設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眾所周知,森林能夠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氣質量,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可有效治理荒漠化?,F代林業的建設,能夠起到涵養水源,減少水分蒸發,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為生態文明建設打好基礎工作。

1.2 現代林業是生態產品的主要陣地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生態產品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大,但由于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生態產品數量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生態產品供不應求。想要解決上述問題,就要積極推進生態產品的生產,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植樹造林,推進現代林業體系的建設,推動生態產品的開發,提升生態產品的產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2 推進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

2.1 重視林業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隨著人們對現代林業重視程度的增加,林業相關工作部門也加大了對林業的保護力度,林業保護措施逐漸完善,林木質量逐年提高,在有效促進林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基礎。在林業保護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在經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對林業的造成的破壞,一些地區森林面積逐年遞減的情況依然存在。為改善當前森林保護工作中的現狀,必須充分認識森林對生態的重要作用,加大森林保護管理的力度。提出具體的保護方案,嚴厲打擊非法毀林、占林的行為,嚴格遵守“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政府還要積極推進林地保護工作的考核工作的落實,切實將林地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納入各部門和個人的考核標準之中,保證林業保護工作的有效落實。

2.2 加大對林業發展的投入

林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投資大與效益回報周期長的矛盾,政府應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林業發展資金的充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政府要出臺具體的林業保護制度,提高林業保護資金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證發展資金的持續供應和穩步增長;政府要加大林業基礎設施的資金支持,做好林業基礎工作,切實將林業苗木,防蟲妨害,以及防火工作納入政府的整體規劃體系,并在資金上給予支持,保證林業保護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要通過政策支持或是資金扶持等措施,促進公益林和防護林建設,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林業發展保護工作,為林業發展作出貢獻[1]。

2.3 重視現代林業科學技術運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切實提高林業發展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就要加強科學技術的運用,在林業生物能源、提高林業資源利用率等方面進行研究,攻克技術難關,為林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要提高科學技術的利用率,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構建完善的林業技術推廣體系,搭建林業技術推廣平臺,加快網絡平臺的建設,加強實驗室、實驗基地地建設[2]。

2.4 注重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治理

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森林環境質量的高低,也會影響森林的發展和保護,因此,要提高環境保護工作質量,盡量避免生態破壞、水土流失等情況的發生;要及時處理環境污染問題,促進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3]。

3 結語

林業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也是提高生態產品質量和數量的必經之路,現代林業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作用,必須通過促進現代林業的發展,推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要重視林業資源的建設,加大林業發展的資金投入,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和污染的治理。通過以上措施,促進林業發展,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孫晶.現代林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1):196,199.

篇9

關鍵詞:林業資源 資源現狀 監測重點

根據我國第五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我國的森林面積占有15894.09萬公頃,森林的覆蓋率為16.55%。我國的森林類型分為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葉與落葉闊葉的混交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及熱帶季雨林等多種的森林類型。我國的森林蓄積量居列世界的第七位。而且近年來,我國的森林面積和蓄積一直保持著雙增長的趨勢,總的來說我國森林資源的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與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有一點的差距。

1、我國森林資源的現狀及特點

1.1 我國森林資源覆蓋率低,森林分布不均

我國地廣人多,森林蓄積量雖居列世界的前幾位,但是由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產的生活所需,森林資源的總量卻不足,森林的覆蓋率較低,分布也不夠均勻,人均占有量較小、森林的質量不高。換句話說,我國用占世界不足5%的森林資源來滿足占世界22%的人口的生產與生活。由于森林資源的分布不均衡,制約了森林整體功能的發揮。同時由于受到自然條件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等因素,我國森林資源地域分布極不均衡,有些地區森林覆蓋率超過40%,而生態環境急待改善的西部地區,森林資源卻十分稀少,有的地區森林覆蓋率不足1%。由于我國的森林資源分布不夠均衡,同時森林的結構也不合理,造成了生態環境雖然局部得到了治理,但整體趨向惡化。

1.2 森林結構不合理

我國的森林資源中的防護林、特用林以及薪炭林的比例都偏低,林木的低齡化問題較為突出,有些地方甚至出現采伐幼中齡林木的現象,對后備資源的培育構成了比較大的威脅。此外,原始林向次生林演變和替代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林木的單位面積的蓄積量較低,林分平均的胸徑也逐年下降,自然枯損的數量也在明顯的增加,很多指標都遠遠于世界林業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1.3 森林的可用資源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林的增長速度的加快,森林的用材林可采的資源不足,經濟林的培育質量也不高,名特優等新品種較為短缺?,F階段我國的可采資源大部分都分布在江河上游,以及高山峽谷等偏遠山區,大多屬于具有重要的防護作用的森林。隨著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進一步實施,實際可采用的林木資源的數量也極其有限。

2、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我國森林資源的超額采伐現象嚴重

由于我國的森林資源總量,森林的破壞較為嚴重,增長也較為緩慢。尤其是在當前國民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發展水平與之極不適應,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尤其是超限額采伐森林的現象頻頻出現,屢禁不止。尤其是福建省、江西省和甘肅省等地區的林業企業,超采伐的限額現象特別的嚴重。

2.2 林區損失以及林地被征用的現象的出現

由于我國各類工程建設的發展,每年都有一定量的林地被改變用途或者征占改變為非林業的用地。有些地區由于林地信息的更新不及時,造林后的經營與管護跟不上,現有的林木保護措施不能落實,加上亂征亂占以及毀林開墾的現象出現,很大一部分的人工林面積被抵消了,森林資源的總量以及森林的覆蓋率增加較為緩慢。長此以往,濫批亂占林地的現象會導致森林資源毀于一旦,各地破壞森林資源的問題引起了國家林業局的重視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2.3 森林林木的質量在下降

森林效益的發揮要是以森林的質量為基礎,如果沒有森林的質量,就無法談到森林的效益?,F階段我國有很多的天然林已經向次生林轉化,大多數都受到了人為的破壞,還有相當的比例已經成為低質林,森林的功能明顯下降。同時有些林齡的結構低林齡化,超過一半的采伐蓄積來自于中齡林和幼齡林,對后備林木的資源造成了浪費。此外我國的林木徑階也逐年下降,林木自然的枯損率也在增加。

3、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措施

3.1 要堅持林業總量的三大檢查

要想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和管理,首要繼續要堅持開展三總量的大檢查。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各地區的監督機構要進行林區的三總量所執行的情況進行檢查,國家的林業局也根據每年檢查的結果,把檢查的情況進行通報,并督促相關的部門堅決依法進行嚴肅的處理。據統計,上世紀的最后十年共查出超限額以及超計劃的采伐木材多達120多萬立方米。

3.2 要加強對林地管理的監督力度

要合理對我國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各地的監督機構要把對林地保護管理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作為監督工作的重點來抓,依法對林地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對各類文件進行清理和林地的清查、退耕還林等項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檢查。各地的林業監督部門要針對本地違法征占用林地等問題進行專項的治理和整頓,同時也對相關的案件進行查處,進而推動國務院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及落實,促進林地的保護管理。

3.3 開展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實施情況的監督

此外,要想合理對我國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和管理,要開展對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各地的監督部門要圍繞工程調查規劃是否科學的合理的管理和使用,組織專項的檢查,同時結合造林實績的核查工作,要對生態公益林的營林質量以及管理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督促主管部門糾正工程規劃和實施中所遇到的問題。于此同時要加大對林政執法的監督力度,針對當前林業資源管理中所出現的突出問題,各監督部門要加大對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案件的監督和查處力度,有效打擊各種林業犯罪行為。

總之,為了實現我國林業的跨越式的發展,同時要保證森林資源的持續和快速的增長,保證森林資源的持續以及快速的增長,除了要加大森林資源的培育和保護之外,還必須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和林政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森林資源;采伐作業;環境影響;保護對策

引言:適度的森林采伐不僅不會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造成破壞影響,反而有助于林區內部林木的生長和更新,促進整個森林的健康發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各種現代化的機械采伐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森林采伐的速度和數量也呈現出幾何倍數的增長,森林資源數量銳減,并且引發了諸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問題。文章首先概述了森林采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隨后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幾點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的可行性對策。

一、森林采伐對環境的影響

1、對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森林中的樹木、動物、微生物等共同構成區域生態系統,森林中林木種類越豐富,則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越高,反之則會導致森林生態系統脆弱,容易爆發病蟲災害。在經過森林采伐作業后,森林中的林木數量相應減少,即便是后期及時采取了有效的苗木種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時間的林木生長真空期。在這一段時間內,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會顯著降低。尤其是在每年的春夏兩季,由于生態穩定性下降而導致的病蟲災害發生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在一些管理相對缺乏的林區,盲目采伐、濫砍濫伐等現象也十分嚴重,而且林木更新工作沒有及時跟進,以至于出現林地等生態破壞現象,這些區域的生態抵抗能力下降,也會加劇生態問題的出現。

2、對林內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森林采伐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下兩個方面:第一是對林內植物多樣性的影響。通過以往的營林造林和林內管理工作經驗可知,森林內植物多樣性越豐富,則林木發生病蟲害的概率越低。近年來,我國人工林的面積不斷增加,但是人工林的林木種類較為單一,而在采伐作業后,林木的多樣性也會受到直接影響,森林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第二是對林內動物多樣性的影響。動物作為森林內部的消費者,是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森林采伐會破壞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而動物種群的減少,也會破壞森林食物鏈的正常運轉。

3、對林內水分養分循環的影響

森林內部的水分循環是保證林內動植物正常生長的關鍵,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經過植物蒸騰作用,將體內游離的水分子以氣態的形式釋放出去。在森林采伐后,由于林區內部樹木的數量減少,導致林內水分循環受到影響。森林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正常生長完全依靠森林內的養分循環來調節。而過度的森林采伐作業會干擾林內的養分循環,從而直接影響林地的土壤環境與生態環境,降低土壤肥力與含水量,使植物吸收土壤中各種養分的效率大幅降低,而對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

二、森林環境保護措施

1、改善采伐方式

在森林的采伐作業過程中,現階段較多使用的是機械采伐,這種采伐方式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森林生態系統產生較大的損害。因此,在實際林木采伐過程中,應該針對不同林區的具體情況,采用合理的采伐作業方式并提高采伐作業的技術含量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采伐區的生態環境。在選擇采伐機械時,應選擇快捷高效的采伐器械,以保證在采伐的過程中對立地內地表及幼苗造成的傷害降低到最小。同時,還要注意引進使用采伐新技術。例如當前集材架空索道開采技術已經得到了發展與完善,且人工林與天然林擇伐集材索道技術都取得了顯著成果,這種技術不僅能夠避免采伐過程中對幼樹產生損害,還能夠有效減輕采伐過程中對林地土壤的損害。

2、保護保留木

在森林的采伐作業中要注重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同時還需要加強保護保留木。在保護保留木的過程中,采伐前應合理選用機械設備,采用定伐等操作性強的伐木方案,合理控制采伐強度。同時,還應該加強對采伐人員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加強采伐人員的森林保護意識,避免在采伐過程中對保留木造成不必要的人為破壞。此外,在采伐作業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打楔子與快速拉鋸的方法使被采伐木在倒塌的過程中準確倒伏,減小采伐作業中對保留木與周圍其他樹木造成的傷害。

3、完善清理方式

通常在林木的采伐作業中,選擇不同的清理方式會對周圍幼樹的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選擇適宜采伐區的清理方式對森林環境的有效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造林的總體成活率。在采伐區的清理作業中,現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煉山,采用煉山的方式進行伐區清理效率相對較高,但是會增加土壤的地上覆蓋物,從而減小林區的土壤肥力,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所以,在現代化科技含量水平較高的森林采伐作業中,要將伐區清理方式精細化,盡量將采伐后的殘留物覆蓋在土壤表層,通過采用這種清理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積蓄養分的能力。

4、完善采伐制度

在制定森林采伐措施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林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技術含量高的采伐措施與采伐制度。同時,森林主管部門還要做好采伐的總體規劃設計,制定采伐制度的總體綱要,并讓各森林主管部門積極吸收、借鑒其他森林主管部門的成功經驗,制定m合本地區的林業采伐監督體系,通過使用現代先進技術,對森林采伐區與采伐清理現場進行實時監控,確保采伐區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

結語:有效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不僅能夠維持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并且能夠提供很高的經濟效益。在森林的采伐作業中,不僅需要注意采伐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并且要并從長遠利益出發,合理有效地安排采伐作業,減小采伐作業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維持林區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文劍,張紅霄,徐靜文.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護森林資源的作用:一個文獻綜述[J].中國農村觀察,2016(2):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