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發展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9 12:55:00
導語:中國貨幣發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貨幣的歷史發展進行梳理和分析,總結出了我國貨幣在發展中的幾次重大演變。
【關鍵詞】貨幣發展演變
一、我國貨幣發展的階段
1.古代貨幣發展史
古代貨幣的發展史指的是從先秦到鴉片戰爭前期貨幣的發展史。中國的古代貨幣制度,與其它國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沒有主幣副幣之分,往往金、銀、銅、谷、帛以及后來的紙幣都同時不同程度地行使貨幣的職能,只不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有所側重而已。各個朝代的貨幣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也有種種變化和區別,敘述起來不勝枚舉。
在這一期間,我們大致將貨幣的發展分為先秦錢幣、秦漢錢幣、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代錢幣、遼金西夏、元明清階段,貨幣的發展由最早的貝幣到秦半兩、五銖錢、開元通寶以及北宋紙幣“交子”的出現等等。由于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在世界范圍內獨領風騷,所以此時中國貨幣形式的演變、貨幣理論的研究、貨幣制度的發展以及貨幣制造技術工藝的進步,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對古代世界上國際經濟交往,特別是亞洲各國貨幣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叢艷麗之花。
2.近代貨幣發展史
在此期間,主要指的是辛亥革命,民國時期,人民政權革命三個階段。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在海外發行了籌餉券,南京臨時政府發行了軍事用票和軍用鈔票,這些為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發揮了重要作用。民國時期,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縣,亦都相繼發行了各類眾多的鈔票,鑄行了多鐘金幣、銀元、銅元、鎳幣等貨幣。人民政權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組織,發行了銀銅紙布等貨幣,這些統稱為人民政權貨幣,這些幣在各個歷史時期,對穩定金融,推進革命形式的發展,擴大任人民政權的建立和公共,乃至中國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都發揮了重大作用。
3.當代貨幣發展史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當代貨幣的發展史大致經歷了國民經濟恢復,“一五”計劃時期,,國民經濟調整,和改革開放等六個時期。自建國以來,我國先后發行了四套人民幣,同時還在一些特殊的時刻發行了一定數量的普通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等;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后,還誕生了香港貨幣和澳門貨幣。在建國之初,人民金融業經歷了通貨膨脹的洗禮,通過“三平”政策,有效的抑止了10余年來的通貨膨脹;從58年至76年,人民金融事業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在“”時期,人民金融受浮夸和盲目發展的驅使;在60年代初的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它為把國民經濟推上協調發展的軌道做出了貢獻;在十年動亂中,它也保守破壞和摧殘,曾有兩次轉軌,又兩次受挫而被壓制下去。粉碎“”后,金融事業邁出了新的步伐。
二、中國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的重大演變
1.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關于中國貨幣,有人說,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有人說,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之所以會有不同的看法,是因為考證的標準不同。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眾所周知,海貝便是其中之一,海貝在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取得了實物貨幣的地位,這個約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事情。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在中國貨幣史上,最早取得支付手段的是一些自然物,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制海貝。銅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臺。
2.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
從商朝銅幣出現后到戰國時期,我國的貨幣形狀很多。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221年),由于諸侯割據,中國的貨幣文化呈現出自由奔放的勢頭,就青銅鑄幣而言,逐步形成了區域性的貨幣。不同地區的鑄幣,它們的器形、重量、文字標志、貨幣單位、合金成分都不一樣。中原地區的貨幣形制起源于工具刀削,稱之為刀幣;南部地區的貨幣形制起源于青銅貝。稱之為蟻鼻錢;中西部地區的貨幣形制起源于紡輪(或是玉壁),稱之為圜錢;大約在戰國中期以后出現了方孔圓錢。就目前掌握的資料,除了大量的青銅鑄幣外,有時我們還會發現鉛質的鑄幣。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還使用黃金,稱之為金鈑,也有人稱之為印子金。西方的秦也曾仿制過金鈑,中原也有過金貝、銀貝,還發現過銀幣。戰國中期以后,秦國的主要貨幣是“半兩”方孔圓錢。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秦統一中國后于公元前二一○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貨幣的統一,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3.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漢初,聽任郡國自由鑄錢,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文帝時“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于是“盜鑄如云而起”。這既造成了貨幣的混亂,又使富商大賈操縱鑄幣權,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五銖錢成為當時唯一合法貨幣。因為“錢重難行”,確立了法定銅錢重五銖的制度,第一次推行中央集權的政策,由上林三官負責鑄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此后,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王莽篡位以后,打出復古旗號,實際是推行大錢制度,收斂錢財,于是在中國貨幣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當千、當五千的大錢,并且恢復了布幣、刀幣等錢制。但它只是曇花一現,漢光武帝重建東漢政權以后,很快便恢復了五銖錢制。從此,五銖錢一直沿用到隋末唐初。
4.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辟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后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國通寶”。
5.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北宋時,隨著交換的發達,貨幣流通額增加,北宋太宗時,年鑄幣八十萬貫,以后逐漸增加。由于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二十五斤八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鐵錢。“交子”先是由四川地區的一些富商發起,政策在益州設“交子務”,并于第二年正式發行官交子,以取代私交子,這便是由政策發行的最早的紙幣。宋真宗時,在政府的許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戶共同經營。“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早期的紙幣,名目繁雜,制度也不規范,經過宋、金時期的實踐之后,到元朝,紙幣成為中國的主要通貨,這對西方也曾經有過很大的影響。到明朝,紙幣名稱統一為“大明通行寶鈔”。清朝曾一度禁行紙幣,到咸豐三年,因財政拮據,才又重新發行“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對于這些古代的紙幣,錢幣界統稱之為古鈔。中國的新式紙幣,出現于清光緒二十一年,即由北洋鐵軌官路總局和臺灣先后發行的銀元票。光緒二十三年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最早的銀行,從此中國才有了銀行發行的兌換券。
6.名目繁多的銀行卡業務
銀行卡是由銀行發行、供客戶辦理存取款和轉賬支付的新型服務工具的總稱。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記賬卡、智能卡等。銀行卡的出現,是銀行業務與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中,信用卡是銀行卡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信用卡是代替現金和支票使用的支付工具,發卡人是銀行,也可以是公司和零售商店。信用卡具有“先消費,后付款”的特點。發卡行還為持卡者規定一個透支限額,即可超過存款金額支付。信用卡在刷卡和透支使用時,已在某種程度行使了貨幣的功能,直接通過銀行終端支付,是現代社會貨幣發展的一個新特點。
7.網上銀行和網上銀行業務
網上銀行是一種基于網絡技術能向客戶提供類似傳統銀行業務的新型銀行,純網絡銀行沒有傳統銀行那種龐大的有形經營方式,許多人稱其為“虛擬銀行”。網上銀行業務則是傳統銀行基于Internet技術的虛擬銀行柜臺,這較之傳統的銀行經營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網絡銀行的出現具有許多明顯的優勢:方便、快捷、超越時空;成本低;拓寬了金融服務領域;從傳統銀行一般是單方面開發業務品種,向客戶推銷產品和服務轉變為以客戶為導向的傳統營銷方式,即可以按照客戶要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雖然網絡銀行好處眾多,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比如安全問題和法律規范問題等等。
縱觀中國貨幣的發展史,可以通過中國貨幣的發展反映出中國在相應時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高低。中國古代貨幣由于古代中國國力和經濟實力在世界范圍內的領先,較長時間內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世界貨幣的發展潮流;鴉片戰爭至民國時期,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貨幣發行權雖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實質上是聽從帝國主義國家的擺布;直至新中國的成立,才漸漸恢復和規范了貨幣發行權和管理權;改革開發后,中國積極和世界接軌,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推行法改革。可謂是在曲折中不斷的發展、進步和完善的。
- 上一篇:城鄉收入差距試析論文
- 下一篇:資本市場發展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