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流通業盈利模式及轉型分析

時間:2022-10-30 08:59:57

導語:商貿流通業盈利模式及轉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流通業盈利模式及轉型分析

企業盈利模式與企業經營管理、人力資源規劃、市場營銷等密切相關,盈利模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但需要調動企業內部的組織資源和人力資源以確保其能夠有效運作,同時需要綜合運用外部的宏觀經濟、法律制度、市場競爭格局和行業發展趨勢等因素保證盈利模式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就商貿流通業而言,盈利模式關系到商貿流通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傳統盈利模式下的商貿流通業盈利基礎較差,模式較為單一,屬于一種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優化我國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方式,需要通過優化企業盈利模式來實現,由于商貿流通業具備天然的供應鏈管理屬性,那么基于供應鏈場景的盈利模式將會是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方向。

國外商貿流通業盈利模式

國外商貿流通業大致經歷了六種盈利模式(見表1):第一種是進銷差價模式,這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模式,且在現在多有使用,盈利的根源來自進銷之間的差價和簡單的附加服務。第二種是連鎖經營模式,基于規模經濟規律的驅動而形成。該種模式對擴大經營規模、提升品牌效應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第三種是通路費用模式,即利潤主要來源于商品進場費、購貨折扣、物流費、倉儲費、新店贊助費、促銷費等。第四種是類金融模式,即利潤來自對供應商資金的占用,這種模式在我國諸多電商企業中都有體現。第五種是供應鏈模式,這種模式源自供應鏈管理理論的出現,極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第六種是增值服務模式,如設備的運輸、安裝、維修和更新等。國外的盈利模式發展與國內的盈利模式發展歷程大致相似,但國外的發展相對成熟且已經發展到新的階段。傳統盈利模式下進銷差價為核心,現代盈利模式更加注重綜合效應,由單一的、分散的產品服務走向集約化、系統化的產品服務供應體系。此外,現代盈利模式有一個很明顯也很關鍵的特點是金融業務的滲透,傳統模式下實體企業、金融服務機構兩者基本維持的是相對獨立的地位,而現代盈利模式下,企業的供應鏈的拉長使得金融業務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眾多企業開始擺脫對傳統金融機構的過度依賴,具有自我“輸血”的能力。盈利模式是一個企業建立和有效使用自己資源的方法(王祖強、陳新偉,2010),是商業模式的核心。從上述的國外盈利模式可以看出,商貿流通業盈利模式的轉變路徑形成了一種從單一經營向復合經營的轉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經營鏈條的擴展,由簡單的供銷演變為供應鏈系統;另一方面是資金運用效率的極大提升,資金的體內循環逐漸取代體外循環。這兩個方面的特點對我國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啟示,企業生產經營鏈條的擴展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行業發展規律,對商貿流通企業而言這種規律更加明顯。隨著產業鏈的聯系日益緊密,可供開展金融業務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廣,創新盈利模式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多。那么,我國的商貿流通企業在盈利模式創新上會有怎樣的表現,后文將會具體分析。我國商貿流通業盈利模式分析隨著我國商貿流通業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的貢獻度越來越高。商貿流通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馬強文、任保平,2011;黃炯華、孔燕群,2015),是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程度的重要反映。縱觀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盈利模式,基本上與國外的演變路徑保持一致,但在我國又有新的內涵。1992年我國流通改革后商貿流通業一直處于無序狀態,信息不對稱和信用的缺失導致物流運輸處在停滯狀態。進銷差價模式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眾多規模較小的企業占據主流,難以形成規模經濟。盈利渠道單一導致抗風險能力較弱,加之外資企業的不斷擠壓,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商貿流通業本身利潤微薄,降低成本對商貿流通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實際上我國商貿流通業由于受技術、管理、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上述問題是對我國商貿流通企業發展存在的普遍問題的概括,隨著盈利模式不斷創新,我國商貿流通業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區域經濟在發展層次上的差異為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隨著電商模式的崛起和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商貿流通業呈現出新的發展形態,特別是供應鏈模式開始成為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見表2)。廣義上講,供應鏈體現的是一種經營狀態,即不同經濟主體因某種業務聯系而同處于一種經營環境當中,彼此之間產生業務上的往來;狹義上講,需要將供應鏈的概念放在具體的產業或者行業內才具有現實意義。過往單純考慮價格和成本的經營決策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必需同時對價格和質量進行權衡,并在考慮競爭對手行為的基礎上對所在供應鏈的成員決策進行協調以制定最優競爭策略(肖迪、袁敬霞,2013)。現有供應鏈管理強調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協同關系,協同關系是供應鏈企業之間產生業務關聯和實現供應鏈轉型的基礎。供應鏈轉型本質上是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一種戰略更新行為(肖靜華、謝康,2015),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轉型而言,供應鏈模式逐步成為主導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方向。

我國商貿流通業盈利模式的轉型方向

以不變價格計算,我國批發和零售業發展較為平穩,如表3所示。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國商貿流通業逐步表現出明顯的供應鏈經營趨勢,出現了以京東、淘寶、蘇寧等為代表性的電商企業。商貿流通實現了從線下到線上的經營,既有單純的線下經營,也有單純的線上經營,同時也有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企業的經營已經不再是單店模式就可以生存發展的,企業規模的提升依賴經營范圍的擴大,主要就是業務鏈條的延伸。(一)供應鏈經營。供應鏈經營模式下的盈利模式是多種傳統盈利模式的組合,單一的盈利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水平。企業上下游的業務關系是一種子供應鏈系統,將這些子系統組合起來就是供應鏈系統,子系統的組合催生了具有現代意義的供應鏈,供應鏈系統創造的價值遠遠要大于子系統的價值。供應鏈模式下,電商企業如果依靠第三方物流提供配送服務(見圖1),會增加物流成本,同時在效率上不具備優勢。這種模式并非是一種完全閉合的盈利模式,中間諸多環節產生的收益由系統內的不同經濟主體分享。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應鏈系統具有如下特點:從物流運輸成本角度考慮,可以避免企業自建物流中心的成本投入,對經營規模不大的商貿流企業而言具有成本上的優勢;從風險管理的角度考慮,企業能夠降低對物流中心的經營風險,可以集中企業內外資源發展自身核心業務,走專業化經營道路;第三方物流模式下企業能夠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專業服務,避開業務陌生空間,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也能夠實現合作效益。而對于自建物流中心的供應鏈系統而言(見圖2),具備核心地位的電商平臺通過打造閉合系統而將供應鏈上的企業納入自身的經營體系當中。這種盈利模式對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所產生的規模效應是巨大的。具體而言,基于自建物流中心的供應鏈系統具有如下特點:能夠將物流運輸業務納入企業的整體業務范圍之中,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延伸了對產業鏈的控制范圍,可以有效收集行業內信息;避免了與第三方合作可能帶來的經營風險和法律風險,有助于維持企業市場定位和保持市場競爭力;自建物流中心的模式適用于具有廣闊市場空間和市場競爭力、尤其是對產業鏈控制力強的企業。(二)供應鏈金融。供應鏈經營脫離金融的支持是無法運轉的。供應鏈金融是指金融機構或企業基于綜合性電子信息平臺提供的一系列貿易融資服務(謝世清、何彬,2013)。供應鏈金融的作用在于:一方面是將供應鏈系統內的企業聯系起來,實現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是供應鏈金融本身作為一種融資模式,可以產生收益,擴大企業盈利范圍。表4統計的是供應鏈金融融資規模的增量數據,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雖然供應鏈金融融資規模增量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比例較低,但卻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增長趨勢。一直以來,供應鏈金融是一塊藍海,業務規模并沒有呈現出爆發性趨勢,傳統融資模式下的供應鏈金融發展緩慢。由于傳統金融制度下的大銀行壟斷了資金資源,對中小企業構成信貸歧視(盧峰、姚洋,2004),在傳統融資模式下金融機構沒有創新的動力和需求,因此基于傳統金融制度下的供應鏈金融發展較為緩慢。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崛起,互聯網金融機構開始充分發掘傳統金融機構所忽略的市場空間,并不斷侵蝕傳統的市場份額,這使得傳統金融機構開始主動求變,但原有的盈利模式難以在短時間得到有效改變,這就出現了傳統金融機構積重難返而互聯網金融快速拓展市場的局面,同時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保護也使得互聯網金融開始出現新的發展難題。隨著我國商貿流通業的不斷發展,該領域的供應鏈金融將會呈現出新的格局,供應鏈金融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貢獻將會越來越大。供應鏈金融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體外資金循環,即資金來自供應鏈系統的外部,通常以商業銀行為資金的主要提供方。這種方式是目前我國商貿流通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主要方式。另一種是體內資金循環,即資金來自供應鏈系統內的核心企業,由核心企業主導資金周轉,形成內部的資金循環系統,如圖3所示。這種模式以京東、阿里巴巴等知名電商為代表,它們通過搭建自身的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供應鏈金融一方面擺脫了對傳統金融機構的過度依賴,提高了融資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構成了循環系統。供應鏈金融可以將商貿流通產業鏈內的企業有效聯系起來,從原材料生產到物流運輸,再到產成、半成品生產以及最后的消費環節都能夠得到供應鏈金融的服務,獲得企業生存發展所需的資金支持,因而從整體上提高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效率。

作者:鄭惠尹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