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外貿長期發展畢業論文
時間:2022-03-31 03:29:00
導語:優勢外貿長期發展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比較優勢變化的大致脈絡,勾畫出我國外貿發展的軌跡。
比較優勢的變化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
1.出口商品結構轉變。隨著開放政策的實行和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①工業制成品出口在我國出口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工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從1977年的46.4%迅速上升到1989年的71.3%,到8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出口商品結構由初級產品為主向制成品為主的轉變;90年代以來,工業制成品所占比重穩步攀升,到1997年已達86.9%。②出口產品高附加值化和多樣化取得重大進展。90年代以來,我國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明顯上升。機械及運輸設備出口所占比重從1977年的4.9%升至1997年的23.9%;機電產品出口所占比重超過30%,取代紡織和輕工產品,成為第一大類出口商品。③勞動密集型產品成為出口主導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所占比重從1978年的31.1%上升到1993年的56.8%;僅農產品、礦產品這類資源密集型產品出口比重就從1978年的53.2%降至1993年的9.2%。與此同時,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比重從1978年的15.2%逐步升至1993年的28.8%。
2.進口商品結構變化。我國進口商品結構一直以工業制成品為主、以初級產品為輔,但其間也有一些起伏波動。從“六五”、“七五”、“八五”時期,初級產品進口比重從24.1%降到17.4%和16.0%,工業制成品進口所占比重則從75.9%升至82.6%和84%。初級產品中,國內短缺的礦物燃料、動植物油進口所占比重從“六五”時期的0.5%和0.4%,分別上升到“七五”時期1.9%、1.1%和“八五”時期的4.2%和1.2%;而食品飲料、非食用原料進口比重則明顯下降。工業制成品中機械及運輸設備和雜項制品進口比重有明顯上升,而化學品、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進口比重則趨于下降。1993年以來,進口結構出現一些新變化,初級產品進口特別是國內短缺原材料和農產品進口增長相對較快,比重明顯上升;工業制成品進口比重有所下降,包括普通設備和先進適用技術設備進口增長顯著放慢,先進適用技術設備進口比重下降非常值得關注。
3.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反映我國產業升級重大進展。縱觀近20年的實踐,我國發展和重建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采取了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對現有國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以及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迅速發展我國輕紡消費品工業;二是通過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實現我國出口導向工業化,重建面向國際市場的輕紡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總體上看,這兩條路子都是成功的,通過努力,我國原的工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迅速轉化為出口優勢,促進了我國出口的迅猛發展和出口商品結構的高度化,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又大大加快我國產業升級的總體進程,表明我國出口競爭力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競爭力有了顯著提高。在對外開放過程中,我國原有工業結構調整也經歷了巨大的陣痛,但這是我國工業走向現代化必須付出的代價。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按照國際標準和參與激烈國際競爭的需要,重塑具有靜態和動態比較優勢的產業結構,并將我國的產業、優勢轉化為出口優勢、實現出口產業的不斷升級,是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擴大對外開放和深化改革的國策指導下,正視我國國有大工業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和意識的不足,通過進一步開放市場把更多的國有工業企業推上國際競爭第一線,在技術、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上全面創新,使大工業的優勢真正轉化為競爭優勢和出口優勢,在我國出口結構升級中真正發揮主導作用,使我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國際水平分工中掌握更大的主動權,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同時,也逐步拆除加工貿易和外商投資經濟與原有大工業的隔層,使其更好地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消除現存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形成整體合力,有力加快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進程,為我國最終奠定比較成熟的開放型經濟格局打下良好基礎。
(二)我國工業制成品出口比較優勢分析從工業制成品出口在出口總額的比重及工業制成品出口內部構成的變化可以看出,我國工業制成品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比較優勢逐步顯現。
1.貿易競爭指數。據計算,1992年我國有三類工業品具有比較優勢,它們是:04類: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及其代用品;08類: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旅行用品、手提包等;11類:紡織原材料及紡織制品;1995年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類產品,即09類產品:木及木制品、木炭、編結材料制品、柳編品等。根據1998年國際貿易標準分類,我國初級產品競爭指數總體為負數、除食品及活動物外,其他也均為負值;工業制成品總體上為正數,其中化學制品及有關產品為-0.32,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為0.02,機械及運輸設備為-0.06,雜項制品為0.8。按若干典型商品劃分,紡織品為0.04,服裝為0.96,機電產品為0.02。這說明我國初級產品比較優勢明顯下降,而工業制成品比較優勢則有較大增強;作為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機械及運輸設備雖仍為負值,但已降到很低水平,機電產品的情況也基本相似,表明這類商品的競爭優勢已有顯著加強。紡織品競爭優勢指數下降較多,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在亞洲金融危機不利影響的前提下,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在相當程度上遭到損害。
2.進出口價格比。根據前述項目測算,1995年幾類主要產品的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比較情況是:出口價格接近或高于進口價格的有化學品類、制革及木草制品類、紡織品類、服裝、賤金屬等;出口價格低于進口價格的有建筑材料、機械電子產品類等。這說明從1995年情況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等的質量競爭力較高,而建材和機電類產品則明顯處于劣勢。
3.工業制成品內部結構變化。據計算,1980——1995年工業制成品內部構成也不斷優化。技術和附加值相對較高的機械電子及運輸設備類產品占工業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從9%上升到25%,1998年又升至30.8%。機電產品內部的出口結構也不斷改善,技術相對密集的機電產品及成套設備占機電產品出口額的比重1995年已達87.5%,而勞動相對密集的金屬制品在機電產品出口中的比重下降為12.5%。這反映我國制造業結構的升級和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趨勢。
4.改革開放以來大類商品貿易競爭指數變化。據計算,從80年代中期起,我國初級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表1)開始持續下降,到1995年變為負值,近年來負值進一步加大,表明其現在總體上已不具備比較優勢。我國機械設備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從總體上看一直呈現提高之勢。第一階段為80年代前期,該指數在1983年達到-0.355的最高水平,但此后幾年又有所下降;從1986年以后我國機械設備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呈現持續改善,1995年提高到-0.252,1998年升為-0.06。這表明我國機械設備產品出口正逐步具備比較優勢。其他工業制成品的貿易競爭指數,從1985年以來一直穩步上升達0.27,1998年進一步升至0.3,已經具備明顯的比較優勢。有專家據此認為,這種貿易結構的重大變化可能預示著我國已從發展中國家經濟階段轉變到新興工業化初級階段。
表11980—1998年中國三大類出口商品貿易競爭指數
競爭指數TC1TC2TC3
年份
19800.134-0.7170.014
19810.12-0.6870.137
19820.137-0.4350.132
19830.247-0.355-0.009
19840.329-0.381-0.08
19850.447-0.909-0.238
19860.332-0.878-0.049
19870.314-0.7870.06
19880.177-0.7160.031
19890.124-0.6490.07
19900.234-0.4210.207
19910.197-0.4650.186
19920.125-0.4060.206
19930.08-0.4930.144
19940.09-0.4030.25
1995-0.021-0.2520.271
1996-0.07-0.210.23
1997-0.09-0.090.31
1998-0.05-0.060.30
注:TC1、TC2、TC3分別表示初級產品、機械設備、其他工業制成品的貿易競爭指數。
資料來源:《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金碚主編,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6月;1996—1998年數據海關統計計算。
(三)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出口商品比較優勢新變化利用出口優勢變差指數分數(表2)來分析主要出口商品類別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比較優勢格局的變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出口商品未來動態優勢的走向及存在的問題。該指數是將各類商品出口增長率與出口總額增長率進行比較,以確定一定時期內何種商品具有更強或更弱的出口競爭力。其表達式為:
i商品的出口優勢變差指數
g=(Gi-Go)×100
式中:Gi為i商品出口增長率;Go為出口總額增長率。根據g的數值,可以區分為4類:
第1類:g>10,為強競爭優勢;
第2類:0≤g≤10,為弱競爭優勢;
第3類:-10≤g≤0,為弱競爭劣勢;
第4類:g<-10,為強競爭劣勢。
從1998年的情況看,列入弱競爭劣勢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我國傳統上曾有一定優勢的紡織品、服裝和鞋類、鐘表、陶瓷等輕紡類產品,而列入強競爭劣勢的產品主要是鋼材、水泥等基礎工業產品和競爭力較差的汽車、機床等機械工業產品。列入競爭優勢(包括弱競爭優勢和強競爭優勢)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以及少數新興輕工類產品如家具、燈具等。與1997年出口優勢變差指數相對比,1998年出口中從強競爭優勢和弱競爭優勢變為弱競爭劣勢的商品有:服裝、陶瓷、紙制品;降為強競爭劣勢的商品有汽油和汽車。而從強競爭劣勢和弱競爭劣勢變為有競爭優勢的出口商品主要有電話交換機、有線通信設備等高科技產品和電視機、錄音機、電風扇等家電類商品和燈具、自行車、輪胎、集裝箱等部分輕工類產品。
上述情況表明,面臨一系列外部競爭壓力特別是受亞洲金融危機后形成的特殊國際競爭格局的影響,我國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進入一個較為劇烈的變化期,對我國產業升級和外貿長遠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象征意義。它既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是我國向新興工業化中期階段邁進的標志,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我國外貿未來發展的方向。
成因及潛存因素
(一)亞洲金融危機:出口比較優勢變化的表層原因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東亞有關國家、地區貨幣大幅貶值,并引發全球性貨幣貶值,隨著去年以來東亞乃至世界經濟的復蘇,已對我商品出口形成全面的競爭壓力。
1.東亞貨幣貶值與出口商品價格下降情況。據統計,東亞貨幣兌美元匯率最低時貶值幅度達20%~85%不等。從去年以來,東亞貨幣有所回穩,但到4月份跌幅仍為15%~72%不等。根據中銀集團一份研究報告測算的數據,由于本幣貶值及激烈競爭,東亞有關地區以美元計出口價格較危機前大幅下跌,從15%到30%不等。這一數據表明,這些地區出口相對價格競爭力也相應上升15%~30%不等。根據中銀集團的研究,以內地出口香港產品和經港轉口產品價格指數計算,兩者在1999年1月的指數分別較亞洲金融危機前下降9.6%和6.4%,也就是我國出口價格較亞洲金融危機前下降約6%~10%,說明由于國內各種因素使我國出口競爭力提高6%~10%。據測算,我國1997年出口商品價格指數為98.6%,1998年為92.6%,由此可知1996~1998年,我國出口商品價格總體下降9%左右,一般貿易價格下降12.3%,與香港統計的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情況相近。
表21997-1998年主要工業制成品出口優勢變差指數分類
年份19981997
類別
第一類家具類、燈具、輪胎、集日用瓷、美術陶瓷、
g>10裝箱、顯像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器、家具、
強競爭優勢電線電纜、蓄電池、起重鋁材、汽油、塑料、
機械、電話交換機、計算染料、船、蓄電池、
機、有線通信設備、空調計算機、照相機、空
器、吸塵器、音箱。調器、吸塵器、錄像
機、音箱、電動工具
第二類帽類、計算器、玩具、鋁
0≤g≤10材、塑料、染料、農藥、服裝、玩具、紙制品
弱競爭優勢醫療器械、船、發電機、、汽車、電線電纜、
照相機、自行車、電風起重機械、發電機、
扇、錄音機、電視機、各種銼和刀
錄像機、電動工具、
銼和刀
第三類紡織品、服裝、日用瓷、紡織品、鞋、燈具、
-10≤g≤0美術陶瓷、地毯、鞋、銅材、醫療器械、
弱競爭劣勢紙制品、鐘、表、銅材、金屬切削機床、自
抗菌素藥、各種鉗行車
第四類綢緞、地毯、帽類、
g<-10綢緞、鋼材、水泥、汽鐘、表、鋼材、水
強競爭劣勢油、化肥、汽車、金屬泥、化肥、農藥、
切削機床輪胎、抗菌素藥、
集裝箱、顯像管、
電話交換機、有線通
信設備、電風扇、錄
音機、電視機、各種
鉗
資料來源:根據海關統計計算。
2.相對其他國家的出口競爭力狀況。從東亞地區貨幣貶值與競爭力提高的系數關系看,除印尼因發生惡性通貨膨脹,出口競爭力提高幅度不到貨幣貶值幅度的一半以外,其他都超過50%,新加坡、臺灣甚至超過100%,平均為80%。而實際上歐盟、日本、拉美、大洋洲、中東歐等地區的貨幣相對于美元也普遍貶值10%~40%,除拉美一些國家存在一定程度通貨膨脹外,其他國家物價增幅總體上低于東亞,歐盟和日本物價漲幅更低甚至是負增長,因此其貨幣貶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刺激效應應當高于東亞。即使按最保守的方法,即東亞的簡單平均系數估算,其出口競爭力提高幅度也均在8%~30%之間,出口競爭力平均比我國高10%以上。
去年年初以來,國家采取包括提高出口退稅率在內的一系列措施來增強出口商品競爭力,出口商品退稅率提高5個百分點和物價下降等項因素,大約彌補了我國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差距7%~8%,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我國出口商品在價格競爭力的不利處境;同時,尚存的價格競爭力差距則需通過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和提高出口商品技術含量、附加值來彌合。
(二)我國出口比較優勢變化內在原因
1.機電產品貿易競爭優勢的增強。由于我國機電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機電產品貿易競爭指數出現轉折性變化。1980年和1986年該指數分別為-0.60~0.77,說明那時機電產品出口從整體上還非常不具備比較優勢,但1991年以來該指數不斷趨于改善,1997年指數為0,1998年指數為0.02,說明機電產品已經開始成為我國有一定競爭優勢的出口大類產品。
2.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變化。90年代以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表現出高成長的特點,按去年調整后的口徑1991-1998年年均增長32.1%,比總體出口增長高一倍;按調整前的口徑(1998年出口112億美元),年均增長21.4%。去年前3季度,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70.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6%。
從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競爭指數變化趨勢看,近年來也有明顯改善。該指數1991年為-0.53,1993年為-0.55,表明此時還是強競爭劣勢部門,但以后逐年改善,1998年為-0.18,已接近成為有比較優勢的出口商品。另外,從該類商品出口在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下仍能保證高速增長和其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表3)上升看,其出口已具備一定競爭力,將逐步成為我國有比較優勢的出口產業門類之一。
表3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占進出口總值變化(%)
年份1991199219931994
類別
出口占商品出4.04.75.15.2
口總額的比重
出口占工業制5.25.96.26.3
成品出口比重
進口占商品進14.813.315.317.8
口總額比重
進口占工業制17.415.917.720.8
成品進口比重
年份1995199619971998
類別
出口占商品出6.85.15.311.0
口總額的比重
出口占工業制7.95.96.112.4
成品出口比重
進口占商品進16.513.613.920.8
口總額比重
進口占工業制20.316.617.424.9
成品進口比重
資料來源:科技部
3.對外開放是我國新興出口產品比較優勢增強的重要動力。外商投資企業是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的重要動力。外商投資企業占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988年和1990年的7.3%和12.6%,穩步提高到1998年的36.2%,外商投資企業機電產品出口在機電產品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提高更快,1998年已達60.3%。與國際市場接軌程度較高的加工貿易出口快速增長是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的另一動力,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從1986年和1990年的18.2%、40.9%提高到1998年的56.9%,而加工貿易中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比重提高更快,其技術檔次和附加值明顯高于一般貿易出口,目前技術資本密集型產品比重已超過40%。
另外,通過技術引進和多種形式的對外技術合作與交流,很多國有企業提高了技術水平,加快了產品更新換代步伐,促進了國有企業新興產業出口的擴大。從去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統計看,采取加工貿易方式出口148.3億美元,占87%,三資企業出口129.3億美元,占75.9%,也說明對外開放在促進出口產業升級中的作用。
4.制度與政策因素的影響。從更廣范圍考察,一種經濟體制或具體管理制度將對一國的貿易環境優劣和交易成本大小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通過改革開放從總體上為增強出口競爭力創造了日益有利的條件。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響,我國貿易、投資環境、也有不少不盡如人意之處,“三亂”問題更是直接增加了交易成本;近期某些政策的調整在磨合期也客觀上給出口企業帶來不便,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尚待進一步提高。東亞及有關地區貨幣大幅貶值對我國出口形成沖擊,也凸現我國有關政策還缺乏應有的出彈性。這方面因素的負面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我國某些傳統產業的貿易競爭優勢特別是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盡管我國勞動力成本比絕大多數東亞國家、地區低甚至很多,但不少輕紡出口產品在與相關國家競爭中已處下風。
出口競爭力的突出問題
(一)國內企業和產業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的能力較差比較優勢是由一國資源稟賦和交易條件決定的靜態優勢,是競爭優勢的基礎;但比較優勢只有最終轉化為競爭優勢,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競爭力。只有同時發揮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才能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而競爭優勢是國際競爭中更具能動性的因素。
不少國內企業和產業尚欠缺足夠的競爭優勢。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主要甚至完全依賴價格手段,非價格競爭能力極為薄弱,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更低。要重塑國內企業的競爭優勢,除要大力推進企業的制度創新之外,還必須相應推進各類企業的組織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國際市場營銷創新,逐步走上品牌化和差異化經營軌道。非價格競爭包括商品質量、檔次、品種、花色、款式、服務、信譽、市場適應性和銷售網絡等方面,而這些最終都體現在產品的品牌上,創出一大批名牌企業和名牌出口商品是增強我國競爭優勢重要舉措;增強非價格競爭力也要求各類出口企業逐步走上以質取勝的軌道。
(二)加快出口產業升級仍面臨艱巨任務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技術革命蓬勃發展,知識經濟初現端倪,世界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發達國家科技與產業飛速發展,據OECD統計,其主要成員國的知識經濟已占國內生產總值50%,高新技術產業在制造業的比重不斷提高,目前已接近30%;出口商品結構逐步轉到以高新技術產品為主的方向,OECD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目前已接近40%;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發展迅速,到2002年OECD國家此類服務出口將占其服務出口總額的一半左右。根據世界銀行《1998年世界發展指南》的資料,1996年一些新興市場高新技術產品占工業制成品出口達到相當高水平,新加坡為71%,馬來西亞為67%,愛爾蘭為62%,韓國為39%,墨西哥為32%,以色列為30%,而我國臺灣省目前已接近50%。世界科技革命及全球產業結構的深刻變化,使我國面對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市場科技與產業巨大優勢的競爭壓力,是影響出口的一個深層次原因,表明我國長期出口競爭力將面臨外部嚴峻的挑戰。
因此,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快我國出口產業的技術創新,全面增強國內出口企業的競爭優勢,是我國外貿跨世紀發展的重大課題。當前,我國應加快相關政策的調整,全面深化貿易制度和相關體制的改革,并將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結合起來,全面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振興和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新的國際競爭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三)傳統出口產業比較優勢被削弱需引起重視根據我國資源稟賦條件,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依然存在,在加快發展新興出口產業的同時,盡量保持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的穩步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意義。目前,傳統出口產業比較優勢的削弱一部分是由于外部因素導致,另一方面也與國內貿易投資環境和政策選擇有關。這些都不是不可改變的。首先,要正確認識和對待這一現象,充分認識到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在我國存在的必然性和長期性,決不要因為強調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對其置之不理,應為其創造必要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其次,要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加快傳統出口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步伐,并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傳統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產品更新換代,不斷增強傳統出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第三,應大力優化貿易和投資環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政策部門的效率,完善外貿信息服務促進體系,為各類出口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第四,在相關進出口政策的安排上。要兼顧傳統出口產業發展的需要,為其調整和升級創造必要的過渡期,使其既能感受到市場競爭的壓力、杜絕新的重復建設,又能順利轉型。
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對外貿易又一次站在一個新的起點。為適應知識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的需要,我國外貿發展戰略從比較優勢導向轉向以競爭優勢為導向的軌道,實為必然的選擇,相關外貿制度與政策設計有待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我國外貿發展理論也正面臨一次重大創新。
- 上一篇:建筑安裝招標合同
- 下一篇:尋租理論改革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