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方式的案例對比研討

時間:2022-04-22 04:32:00

導語: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方式的案例對比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方式的案例對比研討

[摘要]:本文以《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李四光》一課三個典型教學案例的對比研究為例,對“專橫牽牛式”、“趣味領羊式”、“科學策馬式”三種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分析了三種教學模式的基本特點和優劣,并對有效體現新課程標準和要求的的“科學策馬式”教學模式作了初步的研究。

[關鍵詞]牽牛領羊策馬個性

一、三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對比及策馬式教學的理論依據

近三年來,在新教材的實施過程中,筆者除了自己鉆研教材外,還聽取了各地區、各校不同教師的公開課,參加了課后的交流研討,經研究比對,目前的課堂教學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教學模式:專橫牽牛式——基本不變的硬性灌輸模式:牽著牛鼻子,硬拽著牛兒跟主人往前走。趣味領羊式——應用藝術引導的趣味灌輸模式:引導著羊兒們跟主人往前走??茖W策馬式——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新穎教學模式:鞭策馬兒們自由馳騁。

牽牛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沒有自主性,也無主觀能動性,只是一味的盲目地跟著教師走;領羊式作為有一定改革的引導型教學模式,學生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但自主性體現不夠充分,總體上依賴教師的引導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只有策馬式教學模式,是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通過設計不同的教學預案,以求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挖掘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張揚學生的個性,推動學生向著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奮勇前進的新模式。牽牛式和領羊式教學模式,屬于某個時期的產物,實際也順應了高考恢復初的應考和改革開放深入后的應用需求。本著21世紀世界協作創新發展的需求,分析現有教學模式,探討實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策馬式”則顯得尤為重要。

歷史新課標對歷史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規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學方式的轉變,倡導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必要的前提。”“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雹僭趯嵤┙ㄗh中提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歷史教學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逐步推進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現代化。學生要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在探究歷史問題的過程中善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實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雹谡沁@樣的課程理念促使筆者不斷的實踐、反思、探索教學的方式。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實施個性教育,推動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即:“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的差異性、獨特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志趣、才能、資質、特長和愛好,加以引導,促使個體和諧完美發展”,從而使教育不以領會和接受社會文化為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培養個性健全,人格獨立,富有創造性與開拓性的人才來滿足社會需要,以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與創新為目的”。③

有鑒于此,本文試圖通過《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李四光》(以下簡稱《李四光》)三種教學模式的案例分析,闡述“科學策馬式”教學的實施意義及注意問題,旨在真正實施新課標,體現新理念,培養具有個性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二、三種課堂教學模式的案例敘述與分析

(一)專橫牽牛式教學案例敘述

教學步驟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方法

導入新課

前兩節學了李時珍和鐵路之父詹天佑,今天將學習貧油論的挑戰者李四光

做好上課的準備

以舊帶新

講授新課

1.知道李四光出國學習的專業及目的

2.學四光愛國的品質。

一、留學歸來,報效祖國

要求學生看書本第124頁第一目并思考:

1.“李四光在哪些地方留學,先后學習了哪些東西”?

2.在留學期間為什么先后選擇學習造船、采礦、地質?

3.李四光為什么一定要回國工作?……閱讀課文,歸納概括:

1.日本和英國;學習造船,采礦,后改學地質。

2.甲午戰爭中國的戰敗,孫中山“努力學習,蔚為國用”的勉勵,選學造船專業。選學地質是想讓中國人自己開發自己的礦藏,免受外國的欺負。

3.當時中國地質科學迫切需要大量專門人才,報效祖國

一問一答

小結:本案例集中體現了教師“教教材”的傳統教學思想。教師緊緊圍繞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機械式的系統的落實了本課的知識,對于教會學生整理教材內容,形成知識體系,理解歷史概念,記憶有關知識,具有良好的效率,在知識立意的應考中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但顯然存在兩大缺點:學習興趣和能力素質的培養明顯不能體現。課堂上學生亦步亦趨地跟著,教師與少數學生呈現一種一問一答式的狀態,大多數學生成為課堂的“配角”和觀眾。教學環節的安排上環環相扣,但完全控制在教師的預設環節中,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學習探究。

(二)趣味領羊式教學案例敘述

教學步驟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方法

導入新課1.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

2.凸顯教學主線.1.出示一段文字:“你不能選擇生命的長度”配樂朗讀。

2.引出課題:李四光怎樣進行人生選擇。學生體會產生共鳴,明確教學主線,進入學習狀態

情感渲染

探究新課1.知道李四光出國學習的專業及其目的。

2.在選擇的過程中感受愛國的品質。出示兩段材料(略),在聲情并茂配以手勢的朗讀中設問:

1.面臨選擇一:出國學什么?

2.為什么李四光選擇學造船采礦地質而不選擇其他學科?

3.引導學生認識:李四光學習專業的變更選擇說明了什么?閱讀課文第一目,思考作答:

1.學造船采礦地質。

2.學造船立志為國造一流艦船;學地質希望中國人能開發礦藏

3.說明李四光把自己的選擇與國家命運緊系在一起,是愛國的表現。

教師講述

問題探究

1、認識到李四光選擇回國的原因

2、再現李四光的愛國品質1、出示印度好友的電報和北大校長蔡元培的一封信(材料略),提問:“面臨選擇二:留在國外還是回國?”

2.引導學生從“外國與中國的條件對比”“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對比”中思考:李四光為什么作出回國的選擇?又說明了什么?……閱讀課文材料思考:

1.選擇回國,到北大從事科學研究,為祖國培養地質人才。

2.兒時報效祖國的志向和祖國的需要使他選擇回國。從中看出他愛國的品質。

問題探究

對比研究

1.準確列舉李四光科學研究的重大成就。

2.知道李四光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突出貢獻。

3.學四光敢于挑戰權威的精神。出示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國的開采結果、斯坦福大學教授和的話(略),突出中國貧油論斷。引出“面臨選擇三:輕信權威還是挑戰權威?”,后出示地圖,引導學生思考:

1.李四光說“中國陸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2.地質力學理論是怎樣創立的?李四光運用該理論進行了哪些實踐?……閱讀材料、小組討論,發表見解:

1.根據自己研究的地質力學理論

2.梳理教材內容概括理論的形成(略)及其理論指導的實踐。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回歸主題,啟味人生再現“你不能選擇生命的長度……”啟味人生:該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呢?談感想: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學習

小結:本案例中教師緊緊圍繞李四光人生面臨的選擇這一主線,凸顯愛國這一主題來組織引導學生探究新課,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邏輯的推理,體現了教師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體現出教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濃厚的情感渲染和抑揚頓挫的語言,使師生洋溢于情感的海洋之中,也顯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喜愛歷史課,還能讓學生充滿趣味地學習歷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啟發學生思維、分析理解綜合性問題具有一定的影響。

(三)科學策馬式教學案例敘述

教學步驟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方法

導入新課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1、欣賞臨安天目山冰川石寨景區;

2、出示李四光原話“西關石寨溝為華東地區古冰川遺跡之典型”。1、欣賞圖片

2、認知李四光發現西關石寨溝

結合鄉土

探究新課

吸引學生,再次激發興趣暑期學生利用QQ與我交流如何開展人物研究,現在把那個學生的QQ名取為“錢王后人”,本人就是蕭然隱士。接下來我與大家共同幫助錢王后人研究李四光。尋求主動參與

明確研究價值1.錢王后人:研究李四光有什么現實意義?

2.師:學生回答后總結……思考發表看法:學習愛國,敢于挑戰權威的精神?!瓗熒?/p>

確定研究方式1.錢王后人: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在學生商討的基礎上,錢王后人決定寫《李四光小傳》。討論研究方式:

人物傳記、調查報告等。師生互動

小組討論

擬寫《李四光小傳》的提綱

……1.研究人物要尋找分析很多史料,今天將以課文提供的材料為主進行研究,想想小傳的撰寫可以從那幾部分入手?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擬寫的五個部分。(略)……討論發表看法:

留學生涯、理論成就、對國家發展的貢獻、可敬的精神等

……師生互動

小組討論

根據材料編寫小標題錢王后人:簡述留學經歷與回國前后的情況(略)后,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取題目。閱讀材料,編寫標題:

留學歸來報效祖國

自主學習

認識李四光的科學成就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貢獻錢王后人:撰寫第三章找油找礦貢獻卓著時,應該如何撰寫?

小組討論,發表意見:先列貢獻,后分別敘述。第三小組認為應突出找到油田的重大意義。……師生互動

小組討論

1.感受李四光的精神

2.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1.錢王后人:第五章地質之光精神永存。李四光身上體現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撰寫的精神。

2.錢王后人:能否找一些李四光的典型言行來詮釋他的精神?(史論結合)

1.獨立思考,發表意見:愛國熱情、創新精神等;

2.小組討論,闡述意見:專業的選擇、歸國的選擇體現了愛國……。

合作交流

論從史出

根據本課學結歷史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流程與方法師:再現《李四光小傳》的五個篇章,讓學生歸納歷史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1、確定課題:價值性、可行性

2、收集資料:圖書館資料、網上資料、社會調查、訪問

3、成果展示:小論文、人物傳記、調查報告等

嘗試總結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方法

歸納總結

課后練習學寫人物小傳記師:根據愛好選擇一位人物試寫小傳記。學寫人物傳記自主學習

小結:本課的教學設計考慮了學生的生活環境、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在課堂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強,課堂多次出現互動的局面,氣氛熱烈。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了研究性學習和歷史學習的一般方法,真正體現了教學不單是“授之以魚”,而且要“授之以漁”的思想。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圍繞培養學生能力素質這個目標,揮動“馬鞭”——課堂教學設計藝術,策動“馬兒”自己奮蹄,展示自己的實力個性,共同參與設計,共同探討目標,師生在探究中一起尋獲最大的有效值,體現真正的有效教學,形成長效影響。

(四)三種教學模式的綜合分析

1.牽牛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反思——牽牛默默走:一是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設計都由教師進行安排;二是學生處于被動被迫接受知識的地位;三是學習過程和學習環境相對封閉、保守和緊張,完全控制在教師的預設環節中,學生、教師所接受和講授的知識均不超出書本范圍。例如《李四光》案例Ⅰ的得失:知識點落實情況良好,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

2.領羊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反思——領羊悠然游:部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能讓學生部分的體會到主動學習,自主探究,但學生仍是表面上的學習主體,教師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實際主導者,教學過程實則掌握在教師預設的框架之內。例如《李四光》案例Ⅱ的得失:讓人感嘆授課老師獨到的教材處理、語言的抑揚頓挫、激情的教學引導的同時,也不免發現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明顯不足。

3.策馬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反思——策馬糾然奔:在此教學模式下,學生完全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設計、課堂教學的開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圍繞著是否真實的貼近學生的實際和是否有利于學生更主動、更多樣、更有效地學習來進行的。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擔任的是組織者、幫助者、鞭策者的角色,教師的作用在于為學生創造一種有利于主動學習和發展的環境和條件。整個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環境是開放的、自由的和相對寬松的。例如《李四光》案例Ⅲ中,有三個方面的設計貼近了學生的實際:貼近鄉土史——李四光發現了臨安天目山冰川石寨景區;貼近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方式——選擇一個QQ聊天的互動方式開展教學;貼近課堂結尾的延伸拓展,讓學生思考應該如何繼續李四光的事業,解決中國目前石油短缺的問題。三個貼近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彰顯。

通過三種教學模式特點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各有其優劣。牽牛式教學模式“知識性強,主體性弱”,注重對書本知識的傳授,對于形成系統的知識目標有一定優勢,但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思維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領羊式教學模式“藝術性強,探究性弱”,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但不利于每個學生潛力的挖掘和能量的釋放,探究內容相對較少。策馬式教學模式“探究性強,知識性弱”,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機會和自由選擇的空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驅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自主探究,使得每個學生朝著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自由馳騁。

三、科學策馬式教學模式實施方法探討

1.知馬——對“馬群”的了解:“策馬者”要鞭策“馬群”,首先需要對“馬群”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既要知道他們的基礎能力、個性差異,又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志趣愛好,還要了解他們的相互情誼、協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策”時注意不同的力度和方法,在總體鼓勵的前提下,加上“圍”“驅”“推”“引”等因個性差異而使用的手段,使“馬群”在奮力奔跑中不掉隊、不離群、不迷失方向。以《李四光》一課為例,經過課前小范圍的調查發現,學生對李四光并不怎么熟悉,更別提對我國的貢獻,好像也沒多大興趣?;谶@一點考慮,在設計時筆者首先想到用生活中的場景引發學生對李四光的學習興趣。于是就選擇了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一些圖片,其慘不忍睹的畫片再次撞擊了同學們的心,與此同時,筆者發出感慨如果能像預測天氣一樣預測地震,那該多好!準確預測地震就今天的科學水平來說還不能達到,但是每個國家都在研究,新中國成立后,在地震多發的現實背景下,就有一位科學家獨排眾議,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科學家李四光。你們知道他是利用什么理論預測地震的嗎?這一理論對我國的建設還有哪些貢獻……

2.知途——對“馬群”奔跑前行之路的勘察:策馬者根據黨和國家的教育目標、方針,新課程改革的培養目標、宗旨等,對自己策動“馬群”前行的總方向、總目標首先要非常清晰,同時也要基本認定前行道路上的情況:是平川?是陡坡?或是山谷?是大河?是戈壁沙漠?是沼澤?……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和把握驅動的力度、速度、角度的方案,使之能縱馬平川,勇攀陡坡,翻越山谷,橫渡大河,穿行沙漠,涉過沼澤……以《李四光》一課為例,教材的結構線索比較清晰:留學生涯、科學理論研究、理論研究的應用價值三部分,其人物生平成就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總結歸納為主;對于李四光這一歷史人物體現的精神以學生討論為主,要求史論結合;對于科技知識的專業術語,以學生課前和課后查閱資料為主。

3.知控——對“馬群”客觀控制的各種準備:由于“馬群”在前奔行,“策馬”者在后,控制時需要有各種應急處置的預案,這可以避免馬群中“離隊”“掉隊”“迷失”,最終導致失控現象的出現。例如,對于速度較快者要發揮領頭作用,但也要防止其獨力前行,不顧及團隊合作;對于過慢者,則要挖掘潛力和掌握方法,努力推動其跟上“馬群”的隊伍;對偏失方向者,則既要保持其個性的張揚又要糾正其錯誤的方向;對個性特點明顯者,則加以引導、鼓勵等等。盡力促使“馬群”整體前進。例如在筆者教的班上有一位很思維敏捷、喜歡發言的同學,其特點是老師一提問,他就開始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影響和擾亂了班級大多數同學的思考,在上《李四光》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環節——你說我說大家說李四光(評價李四光),我首先提了一個想法:先由班級其他同學發言,最后請他做點評,既照顧了其他同學的思維和教學參與,又發揮了這位同學邏輯性強、思維敏捷的特長,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亮點。

然而現實教學中,實施策馬式教學模式面臨的困難還很多,如何因人施策并有效地發揮策馬式教學模式的實效,還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實踐與反思,這也是筆者今后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注釋:

①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頁

②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頁

③齊健趙亞夫等著《歷史教育價值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頁

參考書目:

①劉軍著《歷史教學的新視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張靜李曉風等著《歷史學習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劉宏武主編《新課程的教學方法選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④朱迪思•H•舒爾曼主編《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⑥劉宏武主編《個性化教育與學生自我發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⑦齊健趙亞夫等著《歷史教育價值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