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化辦學下職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02 05:46:39
導語:集團化辦學下職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資源依賴理論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DependenceTheory)認為,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是自給自足的,組織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與環境中其他組織進行交換,以獲取必要的資源。資源依賴理論顯示,任何一個組織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在與其他組織相互依存、相互關聯之中。資源依賴理論表明,組織的發展離不開外界資源的支持,這為我們為什么要進行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提供了理論基礎。職業教育和企業行業之間存在著資源的相互依賴、相互補充關系,在當前環境下,單純依靠職業教育內部資源進行獨立辦學不合時宜,也難以取得辦學效果。必須依靠與政府、行業、企業等其他組織合作才有可能在社會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優勢。資源依賴理論告訴我們,要善于利用政府、行業、企業等社會外部資源,促成社會外部資源與學校內在資源的有機結合,以發揮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效能的最大化。
1.2利益相關者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Theory)是產生于20世紀60、70年代的一個重要經濟學理論,是西方經濟學家在研究公司治理時提出的一種理論主張。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任何公共和非營利組織成功的關鍵是使主要的利益相關者感到滿意。只要存在多個組織的合作,就會存在多方利益的復雜關系。職業教育集團是一個利益相關者組織,其中會涉及復雜多樣的利益關系和利益沖突。利益相關者理論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內部管理、外部協調、制度建設以及各辦學主體的責任與義務的統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利益相關者理論要求在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辦學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并根據這些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制定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發展策略。
1.3合作教育理論合作教育產生于20世紀初,1906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赫爾曼•施奈德(HemanShneider)最早創建合作教育模式。1946年,美國職業協會在《合作教育宣言》中指出,合作教育是一種將理論學習與真實的工作經歷結合起來的教育模式。可見,起初的合作教育更多地是強調人才的培養模式。后來,校內校外、學校與社會合作的教育模式逐步呈現。合作教育理論顯示,與社會緊密結合、共同合作是培養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專門人才的有效途徑。從內部因素來看,合作教育是學校和產業部門共同實施的人才培養過程,以適應現代生產第一線的需求為目的,以學校與社會緊密結合作為手段;從外部條件看合作教育,合作教育是校內校外的結合。[2]合作教育理論為制定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整體原則與人才培養思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它告訴我們在發展職業教育時,突出合作的原則與理念,要注重人才培養合作,注重辦學合作。為職業教育利益相關者合作參與職業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提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內部凝聚力、合作長效機制建設等方面提供理論指引和建設思路。
1.4系統整體性理論系統論的創始人貝塔朗菲(L.V.Bertalanffy)用亞里斯多德的名言“整體大于部分之和”論述了系統的整體性,提出1+1>2定律,指出系統是各要素的有機集合而不是簡單相加,系統整體具有不同于各組成要素的新的功能和屬性。系統整體性理論認為,多個組織結合在一起,彼此以各自優勢產生的正效應,能彌補其它組織的劣勢所產生的負效應,從而使系統整體的正效應不斷增強。系統的整體性理論為我們探索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發展方式的設定、體制建設的系統分析提供了理論參照。它讓我們明白,把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等多個組織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職業教育集團發展共同體,通過各主體的優勢互補,產生系統優化效益,獲取1+1>2的整體性功能,實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協同發展局面。
2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究
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都比較晚,近年來,在政府的倡導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不斷體現在政策文件中和職業院校的發展規劃中。許多職業院校紛紛成立職業教育集團,努力往集團化辦學模式上轉換。雖然在一定范圍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集中表現為有些職業教育集團帶有一定的形式性、集團成員權責關系不明確、集團組織過于松散、集團運行不暢,職業教育集團辦學是否發揮了應有的功能和成效,值的深思。由此可見,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從全國范圍來看,職業教育集團數量比較多,但精品稀少,其真正發揮的實際效能有限。究其原因,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2.1合作的觀念沒有被廣泛理解和接受合作發展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性特征。但在我國,職業教育辦學長期囿于教育領域之內,人才培養更多的是教育內部的事務,校內外合作發展的觀念還沒達成共識,合作的思路還不夠清晰。雖然一些職業院校感覺到了合作發展的必要性,但對企業行業等其他利益相關方來說,沒有太多的觸動和太高的熱情,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辦學過程中參與度不高,缺乏持續穩定的實質性投入,難以在職業教育決策、組織實施和質量監控中有效參與。由于合作觀念沒有被廣泛理解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團化辦學的進程,使當前的集團化辦學仍處在嘗試摸索階段。
2.2職業教育集團成員的責、權、利定位不清晰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涉及到職業院校、政府、企業、行業等多個相關利益主體,在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初期,職業教育集團內部各成員的角色地位和作用還沒有真正體現,職業院校、企業、行業及政府在職業教育集團化運作過程中的責、權、利關系不夠明晰,職業教育集團內部管理還不夠規范,相關管理體制還未建立和完善,集團成員之間主要依靠個體情感與信任來維系,校外成員單位參與集團化辦學的熱情度和參與度普遍不高,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功能和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3資源合作配置規則的缺失目前,我國現有的職業教育集團大多是實行松散的理事會制,沒有形成統一的合作載體,從資源整合、資源合作配置到合作制度規則的設定都沒有形成可操作的規范化措施,政校行企各辦學主體在人、財、物等方面很難進行相互融合,集團內成員的聯系與合作缺乏必要的規則約束,關系較為松散。在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運行中,集團化辦學資源優化配置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監督等規則規范都比較缺乏。在國家大力倡導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形勢下,雖然一些職業教育集團設有集團章程,但大多數是形同虛設,一些職業教育集團僅僅是成員單位的簡單組合與羅列,注重的是職業教育集團中有多少成員單位,體現的是成員數字的疊加,但各成員的參與度有多大,貢獻度有多高,值得深思。這樣的職業教育集團,帶有一定的形式主義和應對性質。由于組織結構松散,資源合作配置的規則沒有建立或被普遍遵守,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還沒有發揮應有的集約效應。
2.4合作的配套政策相對缺乏政策出臺的配套性和連續性是影響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成功的重要因素。配套的政策才能使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全方位地持續推進。然而,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進行規定和規范的法律法規,沒有將行業和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納入到法律法規范疇之中。在落實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統籌管理和發展責任時,缺乏相關的制度規范和應對策略,這樣,使得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還未達到應的發展水平和應有的實際效果。
3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路徑研究
多學科的理論原理,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提供了理論指引。多層面的現實問題分析,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提供了現實思考。在明晰理論闡述和現實不足的基礎上,應采取合適的策略來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深入發展,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實踐探索最佳的實施路徑。
3.1政府應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基于政府在發展職業教育中的統籌、規范和主導作用,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提倡合作辦學思想,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通過合作倡導、統籌規劃和制定政策等方法,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創設良好外部環境。一是從宏觀層面統籌規劃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決定》中明確提出,“研究制定院校、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共同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支持政策”。雖然,這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指明了政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政策導向作用。然而,這僅僅是一個決議文件,具體的制度安排和落實,仍需要政府進行更多、更細的規劃。因此,應運用政府的力量,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進行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切實解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關鍵問題。從源頭上治理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中統籌不力、主體不清、一廂情愿的狀況。[5]二是國家層面出臺相關法律,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各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等,營造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良好法律環境。三是地方政府依據國家政策法規,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制定相關配套的法規政策,把激勵和約束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的法規政策落實到位。四是建立健全政府引導機制和監督機制,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運行發展進行必要的引導和規范,促使其科學、規范、持續、有效發展。
3.2選擇合適的合作辦學對象選擇好合作伙伴,是事業合作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上企業、行業眾多,職業教育集團在選擇合作對象時,并非來者不拒,如果這樣,可能會出現濫竽充數的情狀。而是要基于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不同性質和辦學定位,有針對性選擇合適、有效的合作辦學對象,而并非拉攏一些企業、行業來“充數”。要充分利用政府、職業院校、企業、行業等各自的資源優勢和特色性質,積極調動、有效甄別社會多方資源參與到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之中,吸納其優質資源,制訂資源合作配置規則,在職業院校教育資源與社會各辦學主體教育資源的互動與整合過程中,使職業教育的資源儲備通過交流、合作、共享,擴展為整體的能量儲備,形成職業教育集聚發展能力,突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聚合效應。
3.3協調利益相關者各自利益職業教育集團是一個涉及諸多利益相關者的大系統。由于各個利益相關者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價值的認識以及自身在職業教育集團中所處地位的不同,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利益訴求也各不相同。政府希望通過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能夠為社會發展培養不同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院校希望通過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能利用更多的社會資源與社會力量,促使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與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行業希望通過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能優化行業結構,滿足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希望獲得自身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由此可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是不相同的。因此,在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過程中,要考慮眾多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協調好各個參與方的實際利益和潛在利益,激發各參與方的辦學熱情,用利益杠桿激勵各參與方積極投入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共同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進程,實現合作共贏。
3.4加強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組織建設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en)曾說:“有效開發社會資源的第一個條件是有效的組織結構”。組織建設是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健康運行的主要保障。要實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良好有序地運行,必須要在組織構建方面多下工夫,力爭實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組織化、有序化管理。要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集團董事會、理事會、專業指導委員會等相關組織,并協調好各組織的任務、權力和責任,創建靈活、創新、互相協同和互相合作的組織形式,發揮各個組織的管理、協調、服務功能,確保組織目標的有效實現,最終獲取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效能的最大化。
3.5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保障和規范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健康、持久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然而,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制度建設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因此,要大力加強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制度建設。基于我國的職業教育環境特點和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剛剛起步的實際情況,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制度建設應從內外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政府對職業教育集團的管理,即職業教育集團的他治(外部制度)。通過外部制度建設,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創造必要的外部制度環境,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良好運行提供適當的制度規范和實踐指引;二是職業教育集團的內部管理,即職業教育集團的自治(內部制度)。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內部制度建設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集團章程。通過章程規定,明確集團內部的管理體制以及集團成員的權利和義務,并對集團成員的行為提出規范性要求。二是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內部管理體制。通過內部管理體制的制定和不斷完善,規范內部管理行為,提升內部管理的執行力,增強內部管理效率,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科學化、規范化、有序化發展。
4結語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我國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的新方向。基于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涉及到政、校、行、企等多方利益,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同時,當前還處在實踐探索的初期階段,因此,要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索。通過理論基礎分析,進一步了解和把握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原理和規律;通過實施現狀分析,準確地把握問題之所在,為優化實踐路徑提供反思,從而更有效地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踐。只要我們善于把握和遵循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發展規律,不斷反思并解決實踐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將取得良好的辦學效益,職業教育也將由此而實現新時期的大發展。
作者:吳地花唐高華單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社科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
- 上一篇:家庭教育音樂教育論文
- 下一篇:變革中等職業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