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教育與文化自信思考

時間:2022-10-12 03:51:28

導語:視覺藝術教育與文化自信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視覺藝術教育與文化自信思考

摘要:面對現代科技文明、現代傳播媒介生成的當下視覺文化環境,面對即將到來的第四次產業革命給世界政治、經貿格局帶來的新變化,就中國視覺藝術教育現狀提出兩個問題:一、中國視覺文化的特點是什么?二、當下中國視覺藝術教育實踐的核心點是什么?由此,本文在中西跨文化比較的鏡像中提煉對中國視覺文化基本特征的描述;分析當下中國視覺藝術教學改革的核心點;解讀“新時代”中國視覺藝術教育文化自信建設的愿景與路徑。

關鍵詞:視覺藝術教育;中國特點;詩畫素養;跨文化理解力

一、看,現代文明中最敏感的文化行為

數字影像技術、互聯網、人工智能對當代人生活內容、方式的改變正持續加速,這一新趨勢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現代文明“越來越趨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視覺性的東西予以視覺化。”[1]由此,“美術教育”的內涵正在被時代生活建構為“視覺藝術教育”。美術,總是視覺的,所謂“視覺藝術”則強調了視覺審美活動內容與審美體驗范圍的擴張態勢與新變化,即其遠遠超出了傳統的“美術”活動主要集中在博物館、畫廊展廳、藝術品和藝術家工作室的有限范圍,現代視覺審美在當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信息交流方式、情感表達方式和城市時尚、鄉村環境等領域成為核心體驗,典型例子是今人對生活衣著、消費行為、日常用品的價值判斷,對都市、鄉村環境的建設與評價,往往首先突出的是審美態度、文化意蘊。可以說“審美”,成為社會物質產品、精神產品的重要價值體現。思想家們將今天這種有別于其他文明時代的“泛審美”現象稱為“日常生活審美化”或人類文明進入了“視覺文化”時代。在這一審美泛化、視覺主導的文明語境中,“看”和看的行為,與特定社會與人的價值觀、文化傳統與現展境遇,以及思維方式和生活追求發生了更加緊密、更加敏感的表征關系。現代符號學、比較文化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傳播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經從多個角度論證了這一點。如20世紀以來,我們對民間美術的“看”,就經歷了“與舊文人趣味對立的民間生命活力”(五四時期);“革命文藝宣傳借鑒的大眾喜聞樂見形式”(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面對西方現代性沖擊的尋根之鏡”(20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的本土符號資源”(20世紀90年代),以及世紀之交人類學“非遺”視野中的民族生活記憶……概言之,看,是現代文明中最具文化意義生產能量的敏感領域;視覺藝術教育,是意識形態文化價值觀培育的最基礎也是最前沿的領域。是在今天為中華民族實現強國夢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一代新人的最具開拓性前景的工作領域。

二、比較視野中的中國視覺文化特點與現代性實踐

作為一個面向未來的教育實踐命題,在全球交流的視野中考察當下中國視覺藝術教育首先必須討論的問題是:中國視覺文化傳統的基本特點是什么?用比較文化學和鏡像理論方法,對中西視覺文化進行鏡像比較進而把握中國特點,這里提出一對概念來概括:呈現•差異(西)/托寄•交流(中)。呈現,以“形式”(form)為核心的視覺呈現,是西方視覺文化的基本特點。從古希臘神廟建筑、雕刻經典至文藝復興三杰和西方美術學院規范的建立,建構了西方視覺文化的古典法則,這一視覺美法則生成的文化哲學動力,是力求形式地呈現美的最高理念,并將這種理念理性化、知識化地落實為西方傳統美術學院的教育模式與形式規范。其后,從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至后印象主義、表現主義,藝術個性的風格化表達、生命本能的形式化表現,生成了西方視覺文化走出古典形態的新追求——差異。與傳統、與他人的形式差異性、陌生化表達,成為現代藝術創造的首要特征。在20世紀,形式美學與現代主義藝術將這種個體精神張揚的視覺呈現實踐為抽象藝術對世界本源的探索,消解了形象與自然的聯系,走向了視覺經驗的所謂“非人化”[2]。至二戰后,現成品藝術、波普藝術、行為藝術、概念藝術等,又讓視覺藝術承擔了對文化觀念、社會習俗、身份與性別、語言與政治的無限度批判與解構的功能,藝術經驗與生活經驗在這些以藝術名義踐行的視覺表達中擦平了界限。西方視覺文化的歷史與特點,鮮明體現出在主體/客體、個體/社會、當下/傳統、語用/法則等二元關系中,更強調個體性、當下性和藝術話語的差異化、解構化表達的文化“前衛”特點。到了20世紀下半葉,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所謂“晚期資本主義”階段。“這個概念指的是歷史上首次形成的一種‘無所不包的工業化狀態’,機械化、標準化、過分專業化以及勞動的集約化等,過去只在工業部門中的商品生產領域起決定作用,而現在則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農業、商品流通、娛樂消遣都采用了工業化的組織管理”[3]。如果說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前衛藝術的特征是拋棄古典美的傳統和藝術語言模式,以個性的、本能的形式創造表達了對新生存境遇的焦慮感,那么20世紀下半葉的后現代藝術,又是在資本全球化、產業全球化的背景中,展現出一種緊隨消費文化追求時尚與視覺刺激、放棄深度與個性的平面化符號拼貼特點。這一特點形塑了以現代資本大都市、現代大眾傳媒為基礎的西方現代視覺文化的基本形態,并經由二戰后美國的社會科學文獻,解讀為是人類世界現代性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后發的現代國家的榜樣與模板。與此同時,法蘭克福學派從另一個角度對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批判、讓-鮑德里亞對當代“消費意識形態”的批判等,則又集中揭示了這一產生自西方的現代視覺文化的種種現代性病癥。如讓-鮑德里亞指出,西方視覺文化從現代媒體和現代消費文化的結合中走入了一個“超真實”階段,數字高像素畫質、無處不在的廣告形象,將現實世界變成媒介終端里的“超真實”世界,阻隔了人與世界的認知關系而在人與世界之間建立了媒介霸權。“從今以后,那些通常被認為是完全真實的東西——政治的、社會的、歷史的以及經濟的——都將帶上超真實主義(hyperrealism)的類象特征”[4]。以“形式•差異”概括西方視覺文化的基本特點,也同時揭示了西方現代視覺文化的內在悖論:當追求無限形式個性表達的“差異”與現代傳媒相遇、與消費文化結親,藝術的形式創造卻淹沒在了由消費符號組成的“形式類象”的海洋之中。告別精神維度的“符號拼貼”成為“后現代主義目前最顯著的特點或手法”。[5]在這一西方鏡像下看中國:中國視覺文化的古典傳統特點是將詩情與畫意融合,在千年文明史中建構了以“成教化,助人倫”為價值理想,以“托寄•交流”的人文精神氣質和人生的審美化追求,而區別于西方的“呈現•差異”。所謂“托寄”,是儒道互補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乘物以游心”。中國傳統文化引導人將個體的審美情懷托于大自然的萬千變化;寄于對人文歷史的縱深體驗和懷古撫今的感悟。中國視覺文化沒有將“形式”作為世界本質的、靜態的載體,而是主張現世審美生活體驗的“文質彬彬”、審美情感升華的“得道忘言”,努力將個體的審美情愫融入歷史和自然中感悟生命的大節奏,“幽渺以為理,想象以為事,惝恍以為情”(葉燮《原詩•內篇》);“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所謂“交流”,是高度重視情感的藝術寫意表達獲得審美“知音”的可遇而不可求,將其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精神生活體驗,卻不是將個性藝術表達與傳統、與他人的形式“差異”、“陌生化”視作通過藝術走向主體性、自由意志之途。儒家文化的“詩言志”、“以意逆志”,借審美意象而思想交流,踐行“修、齊、治、平”,“興、觀、群、怨”的人生價值理想與社會教化擔當;道家智慧的“心齋、坐忘”,“法天貴真”、“大巧若拙”托自然審美意象于生命個體心悟之旅,塑造了中國視覺文化重“心性”、尚“內觀”的審美文化情懷。由此,中國文化中的藝術表達理想,總是將主體的情感通過托寄于自然景物、歷史回聲而完成審美體驗,“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論語•子罕》》。這種總是將個體藝術表達與前人經典相聯系,將情感的深度體悟與宏觀的歷史反思和當下的生活激情相融匯的藝術情懷,正可謂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孔子《論語•述而》)的生命價值擔當和“百年枉作千年調”(徐渭《六如居士全集•卷二》)的藝術生命托寄與追求……同時,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藝術審美精英化品質,也使其通過視覺審美的“托寄•交流”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建構為階層區隔的文化符號,如神/逸、雅/俗、宮廷/民間、文人/畫工……其也頡頏于現代民主、平等的社會文明。如此,在20世紀初推動中國文化現代性變革的“”、“新文化運動”,就采取了引西方的“德先生”、“賽先生”為武器而變革舊文化的實踐。進而,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的引領下,偉大思想家、革命家提出了“藝術為人民”的現代中國審美文化建設的新道路。在改造舊文化、開拓社會主義新文化的實踐進程中,中國視覺文化傳統的“托寄•交流”特點發生了現代性的內涵變革:托寄,由傳統的個體心性修養,升華為對民族國家現代復興之夢的審美追慕;交流,由審美意趣的個體知音默契,提升為“為滿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需要”的文藝服務于社會公共文化建設的多樣化、多層次的現實主義創作實踐。從“新文化運動”起步,經“延安”、“新中國”、“改革開放”不同歷史時期不斷建設的中國現代審美文化,在今天又恰逢21世紀人類世界第四次產業革命即將到來的歷史大機遇。這一新歷史機遇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作為前三次工業革命起步與發展主力的西方世界及其文化價值觀,在這一次新產業革命中將不再是一家獨大傲視全球,中國及其他非西方國家在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中不可忽視的突出作用和貢獻的強勁推動力,將借新的科技媒介和產業新形態的出現而以新的文化氣質參與再建人類現代文明的新格局。在本文討論問題的視域中,新時代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關懷建構了中國現代視覺文化建設的問題意識。具體來說,與西方建立在主體/客體、感性/理性、抽象/再現、生活/藝術等二元對立關系中的視覺文化演變邏輯比較,中國視覺文化中“以意逆志”、“乘物游心”的人文傳統;側重在言/意、形/神、象/境的二元融合中求美善統一、心物相通,進而抵達境生象外之審美化境……這種東方文化哲學精神及其現代性實踐,將給人類世界的現代視覺文化帶來新的精神生產動力和話語實踐活力。這一愿景可概括為3點:1.中國儒家文化精神不將視覺化的“形式”看作是對世界本源、生命本能的個體經驗凝結與形式自律呈現,而看作是語言個體與世界交流關系的審美經驗中介,“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論語•雍也》),“圣者含道應物,賢者澄懷味象”(宗炳《畫山水序》),“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藝術語言運用依托個體感性又超越個體局限而踐行究天人之際的大情懷托寄。2.在人與圖像符號的關系中,以老子哲學“事大于人”[6]的時空意識,道家哲思養育的審美胸襟,開啟不執于“形物”而力求“見境”的審美直覺,阻擊現代“消費意識形態”在人與客觀世界間建立的“象征交換”符號系統,以“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惟恐是畫,是謂能畫”(龔賢《龔賢山水冊》)的藝術生命體驗,保持藝術個體感悟與人文理想托寄的創造活力與語言實踐張力。3.以“藝術為人民”的中國現代審美文化道路建設,超越建立在晚期資本主義基礎上的消費文化主宰一切的西方現代視覺文化形態。利用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引發百年未見之大變局的機遇,發展以讓廣大人民有獲得感為方向的市場規律與國家體制合力建設的中國特色審美文化新形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用中國道路貢獻與人類現代文明。在此,在直面人類現代文明引發的諸多問題中,中國視覺文化傳統及其現代社會主義審美文化道路建設在當下所生成的新視角,既是中國視覺藝術教育的現代實踐的基礎動力,也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立場上從中國哲學文化出發對人類現代性范式的再更新、再建設的使命擔當。

三、當下中國視覺藝術教育建設的兩個核心點

在上述中西視覺文化特點的比較視域中,當下中國視覺藝術教育實踐的核心點可概括為兩點:詩畫素養;跨文化理解力。1.“詩畫素養”。中華民族是“詩性民族”,中國文化是“審美文化”,是中外許多思想家得出的較一致結論。美學家陳炎曾概括中國“詩性文化”的主要特征為:“(一)在所有的藝術產品中,詩歌具有主導和擴散的地位;(二)在所有的文化產品中,藝術具有主導和擴散的地位;(三)‘禮樂文化’的行為準則使人們的言談舉止均具有藝術的特征;(四)‘世俗文化’的信仰空缺使藝術具有了準宗教的功能;(五)屬于漢藏語系的民族語言所具有的模糊性、多義性和音樂性特征與藝術的表達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和關系。”[7]本文開頭提到的現代文化產業、數字圖像和互聯網技術生成的現代視覺文化的“泛審美”特點,是否可以在助現代人走出“超真實”囿限而重建人與世界的詩性審美關系的意義上,借助中國傳統詩性文化進行某種跨時空的異質同構創造?今天,將資源豐厚的中國詩性文化銜接于現代生活的視覺藝術教育之中,則構成了現代中國視覺藝術教育的文化自覺之途,也是中國視覺文化與西方視覺文化的質性差異之點。在視覺文化研究的意義上,“詩畫情懷”是在藝術思維、藝術體驗、藝術表達中力求以“詩情畫意”作為創作、評判、欣賞的基本標準。認為缺少“詩情”之象,是沒有審美意境的平庸之作——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在視覺藝術教育中強調“詩畫素養”的培養,就是要在現代視覺文化語境中塑造具有中國文化素養的人文胸襟、藝術智慧,去自信、創新地表達現代人的生存感受,用具有中國文化氣質、氣派的趣味、情操、意境,去體味自然、彰顯個性、解讀世界。在此,如何在現代電子媒介技術條件下、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語境下,建構一個“詩畫素養”育人的中國的、現代的、直面世界的,而不是簡單懷舊的、囿于狹隘地域性資源之中的新視覺藝術教育課程體系,是當下一個有著突出人文價值的教育研究課題,也是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育實踐創新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針對這一問題,就目前中國視覺藝術教育的現狀來看,學術共同體還有許多工作要做。2.“跨文化理解力”。顯然,只有立足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實踐跨文化理解。一個有主體性自尊的人,才能在社會交往的復雜情境中合理應對他人的各式態度與交流應答。這里重點提出的觀點是:如果說中國詩畫傳統構成了我們視覺藝術教育的文化內涵,那么自20世紀以來以歐洲文藝復興、啟蒙思想為內涵的西方文化藝術影響與對話,則構成了我們對“現代性”想象的底色,正是通過貝多芬、巴爾扎克、畢加索我們認識了與中國傳統農業文明不同的西方現代工業文明、都市文明;進而自20世紀80年代始,美國的大眾文化和后現代藝術又對中國審美文化的現代進程產生了影響……如此,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作為視覺藝術教育的又一重點,是基于這樣三個思考:首先,這是由中國現代視覺藝術教育要在人類現代性進程中貢獻自己的哲學智慧與文化創新力的實踐需要,是以中國文化自信去參與世界多元對話與交流的基礎育人內容,也是中國現代視覺藝術教育走出以西方模式為現代性唯一標準的21世紀創新之途的必做功課;其次,這是由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現代性建設借力西方資源的歷史進程所決定的。作為后發現代國家,借鑒人類文明的多樣化成果走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進而以自己的積累、創造去影響世界是我們的方向選擇;最后,在藝術教育提高人的素養的意義上,如果一個人只理解、偏愛一種藝術樣式或審美趣味是正常的,審美的偏好不是問題,是生命個體的自然。但從視覺藝術教育的學科建設目標看,在今天全球互聯的視覺文化中,能以現代審美文化的高眼界接受、欣賞、鑒別人類視覺文明的多樣化遺產與多樣化現代創造成果,才是審美教育追求的寬眼界。“寬眼界”的背后,是一顆以文化自信的眼睛觀看世界、批評世界的健康、博大心靈。當下中國視覺藝術教育正亟須培養在藝術素養上具有文化自覺、自信,在審美眼界上具有跨文化理解力、知己知彼的能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新型現代人。

參考文獻

[1][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視覺文化導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5.

[2][西班牙]何塞•奧爾特加•Y•加塞特.藝術的非人化[A].福柯等.激進的美學鋒芒[C].周憲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38.

[3]單世聯.現代性與文化工業[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459.

[4][法]讓•鮑德里亞.類象[A].道格拉斯•凱爾納、斯蒂文•貝斯特.后現論——批判性的質疑[C].張志斌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135.

[5][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遜.文化轉向[M].胡亞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3.

[6]葉秀山.我讀《老子》的一些感想[A].中西智慧的貫通——葉秀山中國哲學文化論集[C].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53.

[7]陳炎.中國“詩性文化”的五大特征[J].理論學刊,2000(6).

作者:孫兆俊 孔新苗 單位:1.山東師范大學 2.濱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