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家庭教育下的兒童教育
時間:2022-01-14 02:57:58
導語:芻議家庭教育下的兒童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前兒童在家庭教育視角下的實際需求
總體上家庭教育趨向極端化.一是搶抓“教”教育,表現為早學,多學,深學;二是“教”育代替“養”育、關心、關愛,輕視了的身心關懷和撫育。即便是關心層面的,家長也常常用“教”的方式進行。那么,現實中在家庭教育視角下學前兒童的實際需求是什么呢?(一)約1.5周歲之前階段的學前兒童1.5周歲作為分水嶺的依據是此前的學前兒童對母親有絕對的依賴,這個時期的家庭教育重點是關愛其生理健康需求,避免與事物接觸中所產生的恐懼心理;盡量讓學前兒童與親人一起生活,培養親情;同時盡可能多地讓學前兒童與生活環境接觸,提高適應環境能力。(二)約1.5周歲至入幼兒園階段的學前兒童此階段的學前兒童具備簡單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有一定的認識觀念,有自己喜好的生活環境,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更為生動,依賴父母動機更為復雜,比如愛與同伴一起玩,愛戶外活動,愛玩玩具,對新事物愛觀看、探問和模仿等。實踐證明,這一階段的學前兒童有了“你”、“我”、“他(她)”的概念以及萬物(它)的意識。那么,家庭教育不能不顧及學前兒童智力成長的發展,減少“家長判定式”教育,從而盡可能多地讓學前兒童從玩耍及生活中體驗家庭教育。(三)幼兒園階段的學前兒童入幼兒園后,學前兒童對家庭教育看法和態度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學前兒童對教師、同學、學校等概念有自己的認識后,家庭教育的權威性漸漸削弱,學前兒童傾向于探索好奇事物、選擇和偏好某一衣食、與同伴交往、展示自我等。此時,家庭教育不能忽視他們的興趣,否則就會挫敗孩子們的積極性,就會降低家庭教育的權威性。因此,這一階段是學前兒童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階段,事事都得小心,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到學前兒童的智力成長與身心狀況。
二、“關愛+適度教育”相結合
家庭教育模式基于家庭教育“兩個極端”和“三個矛盾根源”的現狀以及學前兒童的現實需求,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向著科學、實效的“關愛+適度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模式發展已成必然趨勢。(一)“關愛+適度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模式“關愛”不是簡單的“關心和愛護”,而是關心、關切、關注學前兒童的身心,即生理和心理。換句話說,要從身體和心理來關心、注意、關懷、滿足、撫養學前兒童,超越了單純的身體關注或單純的心理關懷,突出“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視?!斑m度教育”不是盲目地進行學前兒童的學識教育,而是要結合學前兒童的成長綜合因素來考量學前兒童的教育種類和深度。其綜合因素主要包括學前兒童心理承受力、智力承受力、成長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等實際情況,還包括衣、食、住、行、喜好等。(二)“關愛+適度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模式的科學性與實效性1.“關愛+適度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模式,不是簡單的“關愛”+“適度教育”的結果,而是“關愛+適度教育”綜合能量的考慮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對學前兒童成長綜合因素有充分認識,即在“關注身心”的基礎上獲取認識信息,選擇與學前兒童成長綜合因素相一致的家庭教育內容展開教育。同樣,“關注身心”也得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滲透,不是單純的關懷,是關懷中有教育,即“溫暖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家長陳舊教育觀念與學前兒童成長規律不適應的矛盾慢慢地緩解。一方面家庭教育重視了學前兒童的成長特點,滿足了學前兒童的成長實際需求,體現了實效性;另一方面結合學前兒童的成長特點進行了家庭教育,采取學前兒童樂意接收的教育方式和內容,不僅提高了學前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增長了學前兒童的學識和推動了學前兒童智力發展,體現了科學性。2.踐行“關愛+適度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模式,能打破現實社會中家庭教育走“兩個極端”的局面首先,關心不再是一味地滿足物質財富,而是在身體和心理共同關注下對學前兒童進行物質和精神滿足。其次,教育不是以成人的主觀判斷來設置種類與活動形式,而是打造更加天真童趣的教育形式和內容。這樣,學前兒童能保持恒定的學習興趣和擁有健康的身心,為今后學校教育生涯奠定基礎。
作者:潘軍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 上一篇:機械設計課程的設計與探索
- 下一篇:探究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