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技巧論文
時間:2022-09-17 10:28:00
導語: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技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分析課堂互動實例的基礎上,從課堂情景設計、指向性交流與輻射型交流,動態生成三方面探討如何提高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互動;有效教學
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重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發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或生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下實現教學的共振。而作為缺少充足的語言環境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有限的、有效的師生交流便成為了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最好的途徑。但是由于傳統的傳遞中心教學的種種影響,很多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還存在著無效或者負效現象。下面是筆者近期聽到的一節關于《牛津小學英語3A》第七單元第2課時的公開課的部分課堂實錄:
片斷1:
T:Classbegins.Howareyoutoday?
Ss:Fine,thankyou.Andyou?
T:I’mfinetoo.Sitdown,please.
S:Thankyou.
分析:這一片斷是教師在開始上課時與學生的問候,師生間的互動變為了僵化的條件反射,句型的機械操練,一句“Thankyou”更是仿佛讓我們回到了中文課堂。盡管學生聲音整齊響亮,教師親切熱情,但遠不如“Hello,boysandgirls”來的地道和真實。
片斷2: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世界名模的時裝秀。
T:Doyoulikeit?
S:(沒有反應)
T:Doyoulikeit?Yesorno?
S:Yes.(聲音較低)
T:(用手勢提醒學生大聲)Yesorno?
S:Yes.(大聲且整齊)
分析:教師本想用多媒體創設這堂課的整體情境——時裝秀。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并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的語言籠統,it指代的是時裝秀還是衣服不能讓人明白。從整體教學的理念來看,教師在這一環節里應該用語言結合情境給學生整體的感知,而本課涉及的詞匯是服裝類的,教師的語言變為了無效的輸入。而當學生因為沒有學過句型“Doyoulike…”,且對成人時裝表演不感興趣,未能與教師互動時,教師要求回答“YesorNo?”這種訓練大于領悟的互動是“教師中心”的體現,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片斷3:
在復習上一課所學內容“Lookatmy…”及回答“It’ssmart./It’spretty.”時,教師用服裝的圖片以及實物與學生展開了互動,并導入“Look,this’smy…”和“It’snice”的教學。
T:Lookatmydress.(圖片)
S1:It’ssmart.(教師指向黑板上的板書提醒)
T:xxx,cometothefront.Whichonedoyoulike?
S2:Ilikedress.
T:(暗示學生)Lookatmy…
S2:Lookatmydress.
Sothers:It’spretty.(教師指向黑板上的板書提醒)
同樣的方法再請其他三位學生練習jacket,shirt,coat。
T:(指向自己的外套)Look,this’smycoat.(豎起大拇指)
Ss:It’spretty.
T:(走到一名學生面前)Oh,yourcoatissopretty.Yousay“Look,thisismycoat.”
S3:Look,thisismycoat.
T:Oh,It’snice.
T:(走到另一名學生面前)Yourjacketisnice.Yousay“Look,thisismyjacket.”
S4:Look,thisismyjacket.
T:(豎起大拇指)
Sothers:It’spretty.
T:Oh,it’snice.
S:Oh,it’snice.
T:Showmeyourshirt,please.
S:(沒有反應)
T:Who’dliketoshowmeyourshirtorcoat?
S:(不明白)
T:(進入下一環節)
分析: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生成意義,交流意義的場所,英語教學中并不否認機械操練,但機械操練是為有意義交際打基礎的。且機械操練也要在盡量有意義的語境中進行。在這一環節里似乎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都在進行互動,但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對話都非常的單一,局限于所教句型和單詞,教師控制較多,輸入有限,學生有意義的輸出較少。另外,學生參與面較窄,除了個別學生充當了老師示范的工具,大多數同學只要跟老師重復答句。對于表示贊美的“It’ssmart/pretty/nice.”學生并未領悟到它們的實際作用。導致當教師希望學生能用所學語言展示自己的服裝時——“showmeyour…”,學生卻不明所以,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片斷4:
在教對話時,教師用多媒體把對話編成了一段卡通片呈現出來。
T:Lookatthescreen.Lookandlistencarefully.
(看完后)Who’dliketocomehere.?
S1&S2:Look,this’smycoat.
Oh,it’snice.
T:Verygood.Let’sgivethemapraise.Good,good,verygood.
分析:這一環節的對話教學本該是一個體現課堂實效性的亮點,但師生間的互動只停留在毫無意義的表層,看似效果顯著,其實教師的身份和作用只剩下了發指令,而學生間的互動只局限于幾名學生的有準備的沒有生成的機械對話。而無緣無故的表揚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將是負效。
片斷5:
教師在最后一環節設計了一個任務——時裝秀,讓6位同學到前面來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并穿上展示。
T:Let’senjoythefashionshow.(音樂起)
S:((六名同學一一展示)Look,thisismy…
Sothers:Oh,It’snice.
T:Doyoulikethiscoat.?
Sothers:(沒有反應)
T:Pleaseputupyourhands.(做舉手姿勢)
Sothers:(有5人舉手)
T:(在黑板上記下數字)
同樣的方法去統計其他的服裝,最后總結Whoisthewinner?并表揚。
分析: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保證學生通過學習有足量的語言輸出,展現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是課堂中的互動僅僅變為了六名同學與全班同學的固定句型的對答。沒有“Lookatmy…,沒有其他的贊美的語言,也沒有任何的異議,而教師的統計方式也變為了指令“putupyourhands”。可見學生并未能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同化知識,讓學生從不知到知,從未知到已知。
結合這堂課,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開展主題突出,真實的課堂互動教學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表明,學習者的語言系統是通過有目的的交流活動發展起來的,因此英語課堂教學能否為學生提供大量互動、交流的機會成為掌握英語語言的關鍵。而課堂情景創設邏輯性強不強,情景遷移自不自然是影響課堂互動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上面的這位老師之所以在交流中與學生有很多障礙,原因就在于情景創設邏輯性不強,遷移跨度較大。如果在教學中教師的情景設計多運用真實互動,如自己的新衣服,學生的新的或者漂亮的物品(文具,服裝等)甚至學生畫的畫,展開交流,那么師生間的互動將在情感上產生互動,達到語言真實交際目的。公務員之家
2、指向性交流與輻射型交流有機結合
這里的“指向性交流”特指教師常用的“指名回答問題”,“分組討論匯報”等以學生個體指向學生全體的交流方式;而“輻射型交流”特指“小組討論、同位交流、競賽“等生生互動,參與率高,信息覆蓋面廣的交流方式,兩者的有機結合將能提高教學效度。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很弱,注意力也比較容易分散,當自己的想法不能流暢的用英語表達時,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教師的語言是有感染力的,因此必要的教師講解領讀反而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這種指名回答據調查用在課堂前15分鐘是最有效的。當學生的參與數逐漸下降時,盡可能多采用集體互動的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率,如上面的那位老師在練句型時可以開展四人小組活動,學生自己交流,使點面有機結合,或者在學對話時,利用同位互編互練對話來鞏固句型,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另外一些強刺激物如錄像,實物,競賽或游戲都能激勵和保持課堂互動的效率。
3、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調控作用,促成動態生成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學習活動的指導和調控。好的指導和調控要看學習指導的范圍和有效程度及教學過程調控的有效程度。也就是說教師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傳授者,學生也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限量的輸出。如同樣是“It’snice”這一課,另一位老師在課堂中就用自己形象生動的表演,美與丑的對比,讓學生明白了句型的作用,當拿出一件破舊的上衣時,教師問“Isitnice?”學生便真實地回答“No”,當小組表演時,一名小女生穿著漂亮的小洋裙擺了一個Pose,并得意洋洋地說:“look,thisismyniceskirt.”全班同學各抒己見,表示贊美的句子在教室里響起。當教師給獎品時說“Giveyouanicepresent”學生自然說出:“Thankyou.It’snice.”我們可以看出,在教師的指導和調控下,精彩生成在互動中。
- 上一篇:廣播劇運作發展的思考論文
- 下一篇:剖析企業做好成本控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