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學前教育
時間:2022-06-15 05:17:00
導語:探析學前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一句廣告語的誤導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被很多家長視為真理,因此即使有些幼兒園的花費要超過大學的花費,有些家長也會在所不惜。有意思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既不是教育專家或學者提出來的,也不是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提出來的,而是武漢健民藥業龍牡壯骨顆粒的一句廣告語。其原文是“治療兒童缺鈣,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原意是讓幼兒擁有強健的身體,并不是指腦力開發。著名作家鄭淵潔寫道:“近年來,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于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灌輸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
2正確看待一些學前教育機構
曾有人提出這樣的質問:學前教育還是“教育”嗎?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原因是市場化運作下的學前教育正在走向“非教育”甚至“反教育”。①自從學前教育改制以來,政府鼓勵民間資本辦學,一方面使得學前教育發展繁榮,一方面也出現了重盈利而輕教育的態勢。音樂、美術、舞蹈等各種各樣的藝術特長班,奧爾夫音樂、蒙氏教具等名目繁多的教育以及識字、雙語、珠心算等訓練班,其中有多少機構是披著美麗的學前教育外衣,進行的卻是“非教育甚至是反教育”的訓練。國內有機構宣稱“早教市場,黃金萬兩”,越來越多的貴族幼兒園、天價幼兒園讓人明白學前教育市場有利可圖,有些學前教育機構為了爭取生源而不惜迎合家長的需求,公開喊出“一切為家長服務”的口號,而全然不顧學前教育是為幼兒服務的宗旨。
由于學前教育還未被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也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來指導約束學前教育市場,導致學前教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民間資本。我們從經濟學角度得知,資本的本性是追逐利益,而資本對于稀缺資源的競爭必然會導致一定程度的混亂,所以像上述高喊“一切為家長服務”口號的學前教育機構誤導甚至欺騙望子成龍心切而又不明真相的家長也是在所難免的。
3對相關腦科學研究成果的誤解
在某網站,一套兒童學習材料售價698元,旁邊還標注節省130元。如此高昂的價格,相信很多收入不算高的家長寧可省吃儉用也會給孩子購買。美國的家長們為培養“聰明寶貝”每年用于購買CD、DVD、各種玩具及產品的錢也不在少數,根據《財富》雜志的數據,僅2005年,花在這方面的錢就多達25億美元。②很多早期教育產品都在渲染所謂腦科學研究成果,且價值格不菲。但美國的一個最新報告顯示,這些努力很多都將注定失敗,因為它們建立在對腦科學研究的誤讀和誤用之上。
當然,0—3歲是嬰幼兒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是沒有爭議的。很多人喜歡用0—3歲嬰幼兒腦重量的增加來說事,但腦重量的增加跟生理的發育更近而與教育的關系較遠,“盡管嬰幼兒腦部的神經連接在早期發展迅速,但讓他們從小聆聽貝多芬音樂或玩益智積木并不能使他們更聰明或將來更成功”。印第安納大學的一位認知科學教授也持有相同的觀點,認為事實上并沒有客觀證據表明,給孩子放莫扎特的音樂或讓孩子觀看《小愛因斯坦》這樣的DVD有什么效果。
還有一些決定論者認為,如果孩子的大腦在3歲之前沒有得到足夠的刺激,將來會有不可挽回的損害,其實不然,其實人腦的適應性非常強,一直到老年都還在發展。盲目夸大腦科學的研究成果,或假借腦科學研究成果之名銷售學前教育資料,從長遠來講,將減弱家長們對所有類(下轉第139頁)(上接第105頁)型的學前教育投資的支持和投入。
簡而言之,腦科學研究還處于發展中,科研成果還不是特別確定,還不足以為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具體的建議,而學前教育或者早期教育是關乎一個家庭和幼兒終生發展的大事,用不確定的腦科學研究作為具體教育項目的證據實在是冒有太大的風險。
4回歸學前教育的本真面貌
學前教育的本真面貌是謀求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素質教育,旨在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因此,不能把學前教育簡單的等同于幼兒的智力開發。學前教育除了發展智力,還包括健康衛生、情感態度、良好行為習慣、探索創新能力以及幼兒主體性與社會性的培養、發展與訓練。那么為了回歸學前教育的本真,為了真正實現幼兒的健康和諧發展,特此向政府和家長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是政府方面,《規劃綱要》中提到:“到2020年,全面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各級政府除了要投入大量的財政支持,還要盡快制定出學前教育法來規范學前教育的發展,積極大力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教、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
其次,家長在進行學前教育的時候要堅持三大原則。
第一,游戲應該是幼兒主要的活動。幾乎所有學前教育專家都建議,兒童應在玩中學習、玩中成長。也許很多家長會說,讓孩子游戲之后看不到孩子有什么進步,但讓孩子識字背詩之后卻有立竿見影的收獲。其實,這種重智力甚至是重死記硬背而輕全面發展的教育方法實際上是對幼兒的一種“戕害”,尤其是在3~5歲的年齡段,是幼兒發展社會感情的關鍵期,而這種“非教育”往往把孩子本來存在的創造潛力淹沒了,有時甚至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如果讓孩子快樂地游戲,并加以科學引導,對孩子智力開發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教育必須在生理成熟的基礎上。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表明,教育必須在生理成熟的基礎上才能接受,過早的環境壓力,過度的能力要求,是無謂的努力和對幼兒的傷害。有些幼兒早期被強迫灌輸很多死記硬背的知識,上學后他可能會有一種恐懼、厭惡感,甚至干脆拒絕。
第三,教育內容必須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學習跟他年齡相符的知識和技能。幼兒學習活動的內容必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來源于幼兒的實際需要,為幼兒的現實發展服務,并與其將來的生活相聯系。而這個原則的衡量標準是:“一是呼應內在需要。二是支持興趣愛好。三是關注特定事件。四是解決真實問題。”
總之,目前的學前教育市場存在魚龍混雜,濫竽充數的現象,所以我們要有一雙慧眼,深刻看清哪些才是真正的學前教育。并且要抓住學前教育的本質,為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家庭的幸福生活,為國家的發展強大服務。
- 上一篇:引進培養優秀人才實施細則
- 下一篇:法律援助宣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