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0 11:24:00
導語:創造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開展創造或創造力研究時,需要充分研究與“創造力”密切相關的內容,即研究“具有創造性的人”“創造的本質和過程”“創造出的成果”“影響創造的障礙”“創造力培養的途徑”“創造力的提高”六個方面。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科學教材的開發和應用要“基于科學啟蒙,基于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創造力;創造性思維;科學;技術;教材
Abstract:Whenundertakingcreativeorcreativityresearchwemustmakefullresearchintosixaspectscloselyrelatedto“creativity”:creativeindividuals,thenatureandprocessofcreativity,productsofcreativity,barrierswhichlimitcreativity,methodsoffosteringcreativity,andtheimprovementofcreativity.Inintegratingthenewroundofcurriculumreforms,thedevelopmentandexplorationofscienceteachingmaterialsshouldbe“basedonaninitiationintobasicscientificknowledgeandoncultivatingcreativeproblem-solvingabilities.”
Keywords:creativity;creativethinking;science;technology;teachingmaterials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也曾在論述創造性問題時認為“人人都有創造性,至少有創造性潛能”。[1]隨著世界變化日益復雜,通過發現新方法和不同的方案或創造新事物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正變得日趨重要。社會需要的已不再只是知識的復制,而是新穎的構想、創造力和新的思維方式。智力的高低已不再是擁有知識的多少,而是遇見困難時如何行事。因此,通過多種途徑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提高交流與合作的技巧、增強獲取新知的能力更符合以人為本、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筆者擬結合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以來開展的課題研究,嘗試從理論和實踐層面詮釋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旨為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創造力培養提供參考。
一、創造力研究的模式
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日益受到重視之時,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創造力的內涵和外延,以及影響創造力的相關因素。為此,國內外一些學者總結出不同類型的創造力研究模式。在此基礎上,結合本人的課題研究,現提出創造力研究的“六角”模式,即以創造為核心的創造力研究涉及對具有創造性的人、創造的本質和過程、創造出的成果、影響創造的障礙、創造力培養的途徑、創造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研究。圖示如下。
圖1.創造力研究之“六角”模式
也就是說,關于“創造”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當我們在討論“創造和創造力”時,需要充分研究與“創造力”密切相關的六個方面內容,即在“六角”模式下進行研究。那么,如何理解“具有創造性的人”“創造的本質和過程”“創造出的成果”“影響創造的障礙”“創造力培養的途徑”“創造力的提高”?它們之間的聯系以及它們在創造力研究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我們可以做進一步的闡釋。
(一)以創造為核心的創造力研究
對于“創造”一詞,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或定義,牛津英語詞典把它描述為“富于想像力和創意,導致存在、發展和創新的過程”。簡而言之,我們可以理解為產生出以前所未有的成果的過程即為創造。所謂創造力,可以理解為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產品的能力。創造力是人類所特有的能力,是一種高級心理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潛在能力,即可以理解為人對每天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產生出新穎而實用的解決辦法和方案的能力。只要通過恰當地培養和開發,人類和人類個體都可以學會從事初級至高級的各種創造活動。因此,在研究模式中,創造與創造力占據著核心的位置,而創造力又是以創造為核心的。
(二)具有創造力(性)的人是創造的主體
歸根結底,人是創造的主體。因此在考慮創造或創造力時離不開對創造主體──人的研究。具有創造力(性)的人看起來與普通人一樣,只是他們思考問題時有所不同。具有創造力(性)的人表現出的品質或具有的素質如下。[2]
●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能夠發明出前所未有的或已經存在但自己從未知道的成果;
●能夠創造出新過程;
●能夠將現有的過程或產品應用到新的、不同范圍、領域或市場中去;
●能用新方法去思考、認識、看待已存在的問題(或事情);
●能夠改變他人對事物所做的判斷和思考;
●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頑強的毅力、勇敢的進取精神等創造性人才的個性品質特征。
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進行創造,因為我們每天都在不斷地改變想法以適應我們周圍的世界。需要提出的是,我們所指的創造并不都是最高層次的創造,或是改變世界的創造,具有偉大歷史價值和劃時代的意義;對我們自己來說,創造更是指產生新的想法或方案并付諸于行動。其實,當我們在改變自己的時候,世界也在因為我們的改變而改變。
(三)創造的本質和過程是創造力研究的關鍵
我們認為:創造的本質是新想法、新產品的涌流,也就是運用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其中創造性思維可以理解為當人們在產生新想法時所利用的方法和過程。它是將他人或(和)自己的已有想法融合在一起以建構新的想法。創造性思維過程可以是突發的,也可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或正在進行中的。
關于創造的過程,國外一些學者曾提出四段式、六步式等,我們通過研究和實踐,提出創造的過程或者說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環節:明確挑戰(或任務);根據挑戰探尋相關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頭腦風暴等途徑產生新想法新方案;經過評價與反思,擇定最佳方案;根據最佳方案準備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并付諸行動。在創造活動過程中又會遇到新的挑戰,開始新的創造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下圖表示:
圖2.創造的過程
創造的本質和過程是創造力研究的關鍵,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過程的各個環節做進一步的解釋。
1.“明確、理解遇到的挑戰”是創造的前提。創造機會、形成問題。明確挑戰的任務和目標是創造的前提。心理學研究表明,超過創造主體現有能力的、過高的挑戰可能引發人的憂慮,低于創造主體現有能力的、過低的挑戰可能引發人的厭倦。因此,根據主體的能力,設計或提出恰當的、最佳的挑戰,可以激發創造主體的興趣和注意力。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一個人所處的學習環境能夠為他恰到好處地提供挑戰,就能激勵他去探索、理解、不斷學習。在這種情況下,人通常會體驗到一種高度享受感。我們把這種積極的生物反饋叫做暢流狀態[3]。很多科學領域的研究表明,這種狀態也正是學習效果最佳的狀態。將這一研究應用到課程教學改革中,設計最佳的挑戰、創設恰當的情景,為學生進行創造提供前提和保障。
2.“探尋與挑戰有關的信息并進行分析”是創造的基礎。通過多種途徑,將各種來源不同的觀點、信息集中到所明確的任務或挑戰中最重要的內容上,考慮自己已知的或想要知道的,找到問題的核心。此環節是創造的基礎。
3.“產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創造的核心。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創造性思維,發揮創造力,利用頭腦風暴、聯想等方法產生出盡可能多而新的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方案。這是創造的核心環節,也是發散思維的階段,更是發揮創造主體綜合能力的體現。
4.“做出決策”是創造的結果。制訂評估標準,利用批判性思維對產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或方案進行評估,思考并調整自己的想法,選取最優的或通過改進和完善產生出最優的一、兩個想法或方案。這是集中(或歸結)思維階段。它是創造的歸納總結環節。
5.“付諸行動”是創造的結果。根據已做出的決策的需要,準備恰當的工具和材料,制定操作步驟和程序。試圖嘗試自己選擇的想法或方案是否可行。在這一環節中,可能會在實踐中遇到新的問題,可以通過改進完善方案的辦法來解決,同時也可以作為新的挑戰,開始又一輪的創造過程。剖析創造的過程,明確各階段的心理和行動上的變化發展,掌握各環節的特點,有助于人們在各自研究領域的創造。
根據上述分析過程,可以找出創造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之間的區別,從而更適當、適時地加以運用。
(四)經過創造產生成果
具有創造性的人,通過創造活動,經歷創造的過程之后必將產生出成果。在前面的解釋中,我們已經闡明產生出前所未有的成果即為創造。這里所指的成果實際上是一種形式的思維結果,可以分兩類:一類是指一種新概念、新方法、新過程、新觀念、新理論;另一類是指一種新產品、一項新技術、新工藝。無論哪一類,都突出一個“新”字。同時,創造出的成果應該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通過對模式中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從創造的主體、過程與本質以及成果角度理解以創造為核心的創造力研究。通過實踐發現,僅此三個方面是不夠全面的。在研究創造力時,還要關注哪些因素可能對人的創造形成障礙,哪些途徑和方法可能有利于培養和提高人的創造力,也就是說,要關注“六角”模式中的另外三個方面的研究,這樣才能從不同角度更全面開展創造力的研究。
(五)影響創造或創造力增長的障礙
通過實踐發現,有些人在進行創造時往往會遇到一些障礙,如缺乏信心,思維定式等,歸納起來表現在五個方面,即知覺、情感、智力、文化及環境上的障礙。
表2影響創造或創造力增長的障礙
此處只針對“影響創造的障礙”加以闡述。至于創造力培養的途徑和如何提高創造力,可以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此處不贅述。
二、創造力研究在新課程教材改革中的應用
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從業者盡可能發揮自己創造力的今天,剖析創造的過程和本質,理解創造的成果,克服、戰勝并消除影響創造的障礙,從多種途徑培養提高自己的創造力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士,肩負著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和勞動者大軍的使命,更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特別是中小學科學課程教材改革,[4]應用對創造力的研究結果,在小學科學教材的開發和教學實踐中,我們提出要“基于科學啟蒙,基于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要把培養學生創造力放在重要位置,面向全體學生,創設廣闊的創造空間。
(一)設計恰當的任務,使學生進入流暢的學習狀態
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讓學生置身于充滿趣味性、刺激性、挑戰性的活動中,主動去探究知識的奧秘。學生積極地開展科學小觀察、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也是知識在他們大腦中建構的過程。[5]剛剛獲得的知識使他們有能力尋找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又獲得更多的技能、更多的知識,從而形成一個學習知識、積累知識的良性循環。在這種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學到的知識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在科學教材開發和實際教學中設計多種活動,努力讓每個活動中任務與挑戰的難度更符合(或稍稍高于)學生的能力,激勵他們去創造,去發揮想象力,設法完成自己面臨的挑戰。
(二)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產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創造的核心,因此在開發教材時要以引導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指導,每個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包括能力、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尤其是重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揮創造力,利用頭腦風暴、聯想法等方法產生出盡可能多的假設、解決問題的新想法和新方案。例如“有幾種方法能讓小球動起來”,“由‘電’一詞你想到了哪些?”“暢想未來通訊”“設計一個磁控開關”等,這些問題和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在開展科學課教學時,制訂恰當的評估標準,開展多種評價形式、多主體參與、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活動,鼓勵學生利用批判性思維對產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方案或成果進行評估,選取最優的或通過改進和完善產生出最優的方案和成果,評選出小發明家、小設計師等。
(三)注重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的結合
在技術教育中,強調以設計為核心,這是培養青少年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在教材開發和教學中,要體現“做中學”的理念,實踐證明,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在這種富有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有助于從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解決開放性的問題,感受創造的神奇和魅力,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去創造,并把想法動手搭建出來,例如,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利用一些材料和工具,設計“無噪聲書房”、設計新食品、設計制作仿生產品、設計未來校園、設計制作太陽能小車、設計有特殊功能的機器人等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技術與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關注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從小樹立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緊密聯系的觀點,為學生今天的科學課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使他們的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四)創設寬松而富有創造性的環境,充分利用相關資源
在科學教材開發和教學中,應盡量消除影響創造力增長的障礙,包括學生自身存在的和周圍環境造成的障礙。營造學生心理健康、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建立平等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支持、鼓勵不同想法和觀點的存在和產生,對一些新穎、獨特的設計或作品給予表揚。積極開展建設性的批評,及時捕捉不同思想碰撞時產生的火花。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坦誠、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對話、協商、理解、建設性伙伴合作關系。另外,在對教室、校園、家庭以及社區內建筑物、雕塑進行設計、裝飾與布置時,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探究和想象的興趣,為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留下空間。同時,經常組織學生參觀科技場館、博覽會(如汽車、建筑、電子產品、藝術博覽會等)、科普展覽,參加各種形式的創新作品大賽(如機器人設計大賽)、創造力大賽,與設計師、工程師一起,參與一些項目的設計工作,包括一些大學開放的實驗室項目,利用網絡完成一些互動活動,聆聽專題講座等,打破校內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史,科學家的工作過程,激發他們關注科技發展、親身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使青少年的創造力乃至科學素養得以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天梅,楊小玲.論羅杰斯的創造觀與創新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3,(11):9—12.
[2]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中國科普研究所.青少年創造力國際比較[Z].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68—103.
[3]LearningByMarking[EB/OL]./education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08—152.
[5]萊斯利·P·斯特弗,杰里·蓋爾.教育中的建構主義[M].高文,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4—31、295—308.
- 上一篇:縣紀檢委書記的述職報告
- 下一篇:鄉鎮財政所年終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