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學習鋼琴心理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06:05:00
導語:兒童學習鋼琴心理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經過大量的社會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習鋼琴的兒童是在眾多的壓力之下,同時又是在缺少愉快心理的過程中度過的。為什么聽起來美妙無比的音樂,學起來卻痛苦不堪呢?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兒童學習鋼琴的負重心理進行了分析,從而進一步提出了在鋼琴教學中減輕兒童負重心理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兒童鋼琴教學負重心理
經過大量的社會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習鋼琴的兒童是在缺少愉快的心理過程中度過的。由于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較低,這種負重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重復,到達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崩潰,以致終止學習。為什么聽起來美妙無比的音樂,學起來卻痛苦不堪呢?究其原因,除了教學體制、教學方法外,還有社會、家庭以及兒童自身的心理問題等等。
一、兒童學習鋼琴的負重心理分析
學習鋼琴雖然對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大有裨益,但是,我們又必須要用科學的態度來審視這一教育功能,找出其自身的規律,避免其盲目性。
第一,兒童自身的心理問題。準確分析兒童的心理活動,是掌握兒童學琴規律的最好方法。心理研究發現3-7歲的兒童,他們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就是缺乏自我意識。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易分清質與量、因與果、主體與客體、現象與本質等關系,他們絕大多數的主觀意識及認識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長及教師傳授的。所以這個時期的兒童對直接感性認識接受得較為積極,而對間接理性認識接受得較為被動。雖然鋼琴發出的美妙聲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訓練的過程中的確是理性因素居多。所以兒童們在欣賞鋼琴音樂時常常表現得較為主動,而學習鋼琴理論與技能時卻表現得較為被動。
第二,教學體制。目前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體系,絕大多數采用的是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的教學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過多地強調技能的訓練,而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會使人產生疲倦感,疲倦感的不斷反復又會給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壓力。高等師范音樂專業的學生很多都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過程中度過的,這種教學體制的模式已在他們的頭腦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在他們的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的也會是同樣的教學模式。
第三,教學方法。兒童天真活潑,同時也十分臟弱,心理承受能力較低。機械的反復、長時間的注意,都會使兒童難以承受。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由于多數鋼琴教師在教學中會重復自己在學校里的學習過程,即更多地強調與注重學生的共性發展,而忽視了個性的存在(忽視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例如:過分強調技術的訓練,很少注重兒童的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長。兒童由于教學方法上的不正確所帶來的厭倦心理,也會轉嫁到鋼琴學習上。
第四,家庭和社會。當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投資越來越大,教育備受關注已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現象。多數家長在選擇孩子接受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切實際的盲目心理與從眾心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學習音樂的天賦。只有提供給學習鋼琴的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使我們的鋼琴教育事業有一個健康的發展。
二、減輕兒童負重心理的基本途徑
針對兒童學習鋼琴的負重心理,我們在鋼琴教學中應該注重保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減輕他們的學琴壓力。下面,談談在鋼琴教學中如何減輕兒童的心理負荷。
(一)動機、興趣、情緒
動機、興趣、情緒是減輕兒童負重心理的內部動因,在學琴過程中,需要越迫切,興趣越濃厚,情緒越穩定,兒童的學習熱情就越高漲,學琴的狀態就越積極。
第一,良好的動機。動機是驅使人們活動的一種力量,鋼琴學習也直接受到一定的動機支配。有些孩子來上第一節課時,常常會帶著一種恐懼加被動的服從。通過詢問,我們可以發現原因是家長在學鋼琴前對孩子進行了一些不良動機的誘導。例如,“你平時太調皮了,學琴是為了讓你收心;學琴可苦了,你要好好練。”這些有害的暗示會使孩子覺得鋼琴學習是一種“可怕”的事,從而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荷,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從激發學習動機出發,應該讓孩子覺得鋼琴音樂很好聽,彈鋼琴并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父母能從孩子的琴聲中得到快樂,小伙伴也會因為有一個會彈琴的朋友而自豪等等。良好的動機是減輕兒童學琴負重的原動力。
第二,濃厚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一旦對某種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這種活動的效率,對學琴也是如此。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撉儆袧夂衽d趣的孩子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性跟一般孩子是不一樣的。兒童的興趣特點是易于變化,優美的音樂,有趣的圖片,動人的故事,好玩的游戲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所以,在鋼琴學習中,培養并保持孩子學琴的興趣是減輕他們負重心理的有效途徑。教師優美動聽的范奏、生動形象的講解、靈活多變的教法、和藹可親的態度,都能提高兒童學琴的興趣。
第三,愉快的情緒。在鋼琴學習中保持愉快的情緒是必須具備的心理狀態。任何斥責、強迫都會影響孩子學琴的積極性。如果一個孩子在上課之前剛好被父母罵了一頓,那么他在上課過程中一定是情緒消沉,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對兒童來說,他們的情緒很容易真實地暴露出來,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及時洞察孩子的情緒變化,調整相應的教學策略。鼓勵是使兒童保持愉快情緒的最好辦法,它可以使兒童在精神上獲得很大的滿足,增強自信,在獲得愉快心理體驗的同時對鋼琴的學習將投以更大的熱情。
(二)良好的學琴環境
兒童鋼琴學習的心理當然也極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創造良好的學琴環境來減輕兒童的負重心理。
第一,家庭環境。對一個琴童來說,能為他(她)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在生活中,父母自身對音樂的愛好,會吸引孩子。例如,早晨,輕松愉快的音樂、會使孩子精神振奮;晚上,悠揚動聽的旋律,會使孩子帶著微笑進入夢鄉……讓孩子多參加音樂會,多聽鋼琴演奏,會建立起對鋼琴的親切感。此外,家長對琴童的影響也不可低估,因為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學鋼琴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對自己能力的無法肯定,使他們感到不可抗拒的壓力。孩子需要一種感情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如果家長的態度是“叫你練琴就練琴,沒什么條件好談,”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心理摧殘。
第二,教學環境。鋼琴教師不但有讓兒童會彈琴、彈好琴的責任,還應該培養兒童愛彈琴、樂彈琴。在教學環境中,老師過于嚴肅的面孔,不耐煩的情緒,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荷。所以,教師要鼓勵孩子,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教學,只有讓兒童時時感受到一種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才能使他們消除學琴時的緊張感和負重感。此外,由于鋼琴學習的整個進程比較緩慢,在教學中往往會造成拔程度現象。其實,高度復雜的作業,必然會引起兒童緊張、恐懼加厭煩的情緒。因而,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除了要選擇一些生動、有趣的作品外,也應掌握教材的難易,在兒童的能力范圍內,選擇適合于他們彈奏的作品。
馬克吐溫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對于每一位琴童來說,無論他們將來從事專業工作還是增加音樂修養,學習鋼琴都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何減輕他們學琴過程中的負重心理,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只有發揮兒童自身的創造力、想象力,給他們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自由,才能真正使“要我學琴”變為“我要學琴”。
參考文獻
[1]丁祖蔭著.兒童心理學Cul.濟南:山東敏育出版杜,1986.
[2]沈豎,李山川著.兒童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3]應詩真著,鋼琴教學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4]丁誠之編著.兒童鋼琴訓練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5]馬良.兒童學習音樂負重心理分析[J].人民音樂.2003.4.
- 上一篇:聲樂演唱心理調控過程論文
- 下一篇:統計局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方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