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納教育資源下的特殊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30 03:42:35

導語:全納教育資源下的特殊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納教育資源下的特殊教育論文

一、全納教育理念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市召開了“世界特殊教育大會”,在大會上頒布了《薩拉曼卡宣言》,并明確提出了“全納教育”理念。每個兒童都擁有受教育的權利,那些有著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必須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并且普通學校要有容納不同需求學生的能力[1]6。全納教育理念追求社會公正、機會平等和民主參與,特殊教育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有了全新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推動了特殊教育事業的前進與發展,特殊教育發展經歷了“隔離式教育”——“回歸主流”——“一體化”——“全納教育”四個階段。這一發展歷程從教育領域反映了人們對人權、公平的不斷追求。全納教育已成為當今國際教育研究新領域,受到各國的關注,但各國對全納教育的定義到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托尼•布思認為,全納教育是加強學生參與的一種過程,要促進學生參與附近學校的文化、課程和團體活動,并減少對學生的排斥[2]19。美國全國全納教育重建中心將全納教育定義為:給所有學生(包括嚴重殘疾的學生)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機會;為了培養學生作為社會的正式成員來面對未來的生活,在就近學校適齡班級中,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幫助和支持[2]19。Allan認為全納不僅僅指特殊需要的兒童,更重要的是確保學校和專家的轉變不使一個兒童被排除在外[3]。我國學者黃志成認為,全納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一種持續的教育過程,它接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排斥,促進積極參與,注重集體合作,滿足不同需求,建立全納社會[4]。全納教育定義的差異源于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雖然各國對全納教育的定義沒有形成定論,但對于全納教育理念基本一致,即強調教育的公平性、尊重個體的差異性,主張將特殊兒童納入到普通學校之中,反對教育排斥與隔離。全納教育價值取向相對一致,即注重教育公平性,學校接納所有兒童,使其得到應有教育。全納教育價值取向從關注一部分學生轉變為關注所有學生、從關注個體轉變為關注集體、從關注知識轉變為關注合作[2]17。全納教育以平等、自由、多樣化的價值觀念為基礎,倡導“零拒絕”的哲學理念,認為特殊兒童有權在普通學校接受高質量、適合他們自己特點、平等的育,普通學校應該為社區內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適合不同學習特點兒童、沒有歧視的教育[5]。

教育公平是一種教育理想[6]。教育公平的理想與教育現實之間存在差距,教育公平性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要求與評價標準。全納教育背景下,教育公平性體現出當代社會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目標和評價標準。然而教育的客觀差距與差異也是不容許忽視的。不同地區經濟、文化、人與人之間個體差異的存在,導致了教育無法實現絕對的平等。絕對的教育平等也不符合社會現實。即便是在全納教育中,教育公平也是相對存在的。教育發展的關鍵是在眾多差距中找到教育平衡點,適應所在地區的發展。全納教育理念指引當今教育公平由理想走向實踐。教育公平是全納教育的本質和核心內涵[7]。教育公平在理念上追求全納教育,在社會物質層面上希望實現對教育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全納教育理念實質上是社會弱勢群體對教育壓制的反抗,是對社會契約的修訂。這一矛盾直接推動教育理念的進步,推動世界各國教育的發展。而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為各階層之間的流動注入活力。教育的公平性為人的良好發展提供保障。全納教育理念是一種追求對生命尊重的教育理念。它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性,轉變教師本位的傳統教育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全納教育潮流中實現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平衡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公平,這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關鍵所在。全納主義者在宣揚全納教育、尊重差異性、“異質間平等性”以及多元化的同時,走向了極端主義。在《薩拉曼卡宣言》中強調“每一”、“必須”,追求一種完美式、絕對化的教育平等。Will認為,人的個別差異是自然存在的,用正常、異常的標準劃分兒童的做法是武斷的;全納教育打破教育中的等級劃分,使普通學校成為所有兒童學習、成功的地方[8]。全納教育的哲學反思可以讓我們對全納教育有一更為深刻地認識。Kauffman認為,如果說西方對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會運動(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美國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民權運動等)奠定了全納教育的社會文化基礎,那么建構主義以及后現代主義思潮則孕育了全納教育的哲學理論基礎[9]。后現代主義者追求多元化、尊重個體差異、進行公平的對話與交流,對權威、科學理性進行徹底批判。因而,對于全納教育應有較為客觀的認識。全納教育者認為,教育要打破等級差異,使所有兒童在平等的環境中學習;國家應構建全納學校、全納社區,進而構建全納性社會。Kauffman認為教育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安置形式,只存在盡可能大發揮學生才能的多樣化的安置形式[10]。鄧猛、肖非等人主張在西方全納教育者宣稱全納教育超越任何經驗或實證研究的時候,我國特殊教育研究需要克服個體經驗式和純哲學思辨式的兩大流弊,加強實證研究的規范,使特殊育學科體系建立在科學經驗研究的基礎上[11]。

二、特殊教育資源概念

(一)資源與教育資源

資源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最初,資源是指物資、動力的天然來源[12]。資源,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13]。《辭海》將資源解釋為:資源,指資財的天然來源,一國或一定地區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物質要素的總稱[14]。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寫道:“勞動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轉變為財富。”[15]現代資源觀擴大了資源概念的外延。20世紀90年代將資源劃為三類:自然資源、經濟資源、人力資源。這意味著將非自然的因素納入到了資源的范疇之內。教育資源概念的爭論相對較小。一般而言,教育資源指在教育活動的一定時間內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教育大辭典》將教育資源定義為:教育資源亦稱“教育條件”,(1)通常指為保證教育活動正常進行而使用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教育資源投入多少,及其利用效率高低是評價教育效能的標準之一;(2)教育的歷史經驗或有關教育信息資料[16]。教育資源“三要素”論認為,教育資源是用貨幣形式表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成為教育資源[17]。教育資源“四要素”論認為,教育資源除了人力、物力、財力外,還應包括教育信息及教育經驗。教育資源是一個動態的、相互聯系和作用的有機整體,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社會的多種因素交互作用,保證教育活動的正常運行[18]。教育資源概念的界定逐步體現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作用,其外延范圍也隨社會發展而擴大。教育信息化成為教育發展進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計算機技術發展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信息化成為世界教育領域流行術語。但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沒有得到一致性認可。當談及“教育信息化”這一概念時,人們往往會將其與“信息教育技術”這一術語混在一起。何克抗認為“教育信息化”應當是“信息與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和教育、教學部門的普遍應用與推廣”[19]。網絡技術與多媒體的發展,給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1年4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率先啟動了開放式課程項目(OpenCoursesWare),開啟了學習資源發展的新時代。它倡導的是一種“開放共享”的理念,目的就是為世界各國學習者、教師等提供免費的教育資源,促進世界教育資源開放共享,推進全球知識傳播[20]。“開放教育資源”是指“通過信息與通信技術向教育者、受教育者、自學者提供的,基于非商業目的的”[21]。具體包括:(1)開放存取的教育內容,包括課程資料、教材、多媒體視頻、多媒體應用、博客等材料;(2)開放的標準與協議,包括知識版權保護協議、軟件的使用協議、資源的開發與存貯標準等;(3)開放的工具和平臺,即開發、、應用OER的工具[22]。這種教育理念適應社會發展,在數字化、信息化時代構建新的教育模式。

(二)特殊教育資源概念及其內涵

目前學界對特殊教育資源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基于文章需要所給出的規定性定義。如鄭權、陳琳將特殊教育資源定義為:特殊教育資源是教育資源的一個分支,特殊教育資源主要是指按資源的表現形式所呈現的軟、硬件信息化特殊教育資源[23];一種是描述性的解釋,邢光認為,特殊教育資源是指促進特殊教育發生和保障特殊教育正常運行的各種社會、經濟、政治因素,是特殊教育各項事業得以高效運行的各類資源的總和[24]。全納教育研究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全納教育的討論方興未艾。本文基于以上對全納教育理念的闡述,把握特殊教育資源與教育資源、資源之間的邏輯關系,試對特殊教育資源做出新的闡釋,望引起學者對特殊教育資源及其概念的關注。全納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資源的定義:在全納教育背景下,基于各國社會歷史條件,對特殊教育具有信息、功能和價值作用的,并運用到特殊教育活動中的一切存在。對這一定義可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1.特殊教育資源從全納教育理念出發,更要基于各國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

全納教育追求完美式的教育理念,目前這種極端式的多元化、“異質間的公平性”、尊重多元化的理念,在各國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踐,即便是美國、英國,“完美式”的全納教育尚未真正落到實處。全納學校、全納社會的建設需要一定時間。各國的教育事業發展都離不開本國具體社會歷史條件,在具體社會歷史條件下實現教育的相對公平。我國的“隨班就讀”在一定程度上很好適應了現階段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解決了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地區特殊兒童受教育問題。當然這一模式還有待于完善。

2.特殊教育資源應促進特殊教育運轉與發展

特殊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為保證特殊教育正常運轉,實現特殊教育公平性目的。離開特殊教育的運轉與發展,特殊教育資源的價值與意義也就無從談起,更稱不上是特殊教育資源。其最終目的是實現教育的公平,使特殊兒童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機會、過程、結果公平的權利。

3.特殊教育資源要在特殊教育活動中得以體現

這涉及到特殊教育資源的外延問題。全納教育的傳統根基是實用主義,因而全納教育注重教育的實證性。特殊教育資源離開現實而談理想便失去其應有的價值與意義。在全納教育理念下,特殊教育資源包括服務于特殊教育事業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信息等資源。可以從實體性物質資源與非物質實體性的信息、經驗等資源來談。實體性物質資源包括:服務于特殊教育的場所、設施、設備、資金、人力資源等,如特殊學校、資源教室、接納隨班就讀學生的班級及學校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特殊教育的社區資源。特殊兒童的學習不只局限于課本知識,更要學會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寧波達敏學校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對于智障兒童教育的達敏學校社區課堂教學模式。非物質實體性的信息、經驗資源有:特殊教育資源網站建設,特殊教育課程資源開發,特殊教育思想、辦學理念、校園文化等。隨著開放教育資源理念與實踐的發展,全納教育的發展更為便捷化。特殊教育網絡課程開發將會使課堂教育真正延伸到家庭、社區,全納教育理念就不會局限于狹小的空間。

4.特殊教育資源信息化建設能夠在實際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四化四性”:即教育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多媒體化以及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協同性[25]。教育信息化最終要實現教育的社會服務目標。特殊教育信息化既包括教育性和過程性,也包括社會性和服務性。社會應從全納的角度和社會發展角度正視特殊教育信息化發展。特殊教育對象的異質性特征,決定了特殊教育信息化應當加強對不同類型特殊兒童專用設備的建設,滿足特殊兒童教育的需求。通過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的人性化原則,體現全納教育對于每一個兒童需求的尊重。

三、全納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資源定義對教師、教育的啟示

(一)轉變教育理念,突出學生主體性

全納不等于“只接納”,教育公平不等于“一律平等”。全納教育理念強調保障學生受教育的權利,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機會,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是一項人的基本權利,也是建立更公平的社會之基礎[26]。這種理念主張打破隔離教育的教育模式,為特殊兒童提供平等的機會,幫助特殊兒童在普通學校中滿足教育需求。全納教育環境下殘疾兒童比在隔離環境中表現出更積極的社會情感、溝通技巧與行為[27]。特殊兒童及弱勢群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的學習與生活,在集體成員的相互幫助與學習中消除歧視與偏見。“隨班就讀”似乎較好地實現了對全納教育理念的闡釋。將特殊學生接納到普通班級中,但卻并沒有制定適合這些學生的教育計劃和干預方式,使得這些隨班就讀的學生為“隨班就混”。這樣的教育并沒有實現對學生進行公平的教育,只是將其視為普通學生的陪讀生。將特殊兒童納入到普通班級不是追求一種教育形式,而應視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個別化的教育干預計劃與普通教育融為一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時要“走下講臺”為學生提供引導與幫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特殊兒童與普通學生融入到共同的學習與生活集體。

(二)尊重學生差異,從統一轉向多元化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為個體差異性提供了心理學支持。個體的差異是由于智力組合差異造成的,這種組合沒有優劣之分。[28]學生之間的差異既受生理差異的影響,又有文化對于個體的影響。信息化社會使得信息以爆炸式、多元化形式呈現,統一化、批量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現代社會要求轉變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學生評價方式,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全納教育理念注重在公平、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受教育的需要。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教學應從學生實際需求安排教學活動,實現教學活動的多元化,突出教學對多元文化的兼容性,而不是單一式的為教學而教學。學生的評價也應突出差異性,突出對學生評價的人文關懷。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注重學生的成長,從多個角度評價學生,找到學生發展的優勢。教師可以建立每個學生的檔案袋,及時記錄學生的發展,從縱向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應把握每一學生的認知風格,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身價值的實現。

(三)共享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網絡教育資源

建設各級各類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應針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設數字教育資源[29]。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設將成為未來全納教育發展重要基石。開放教育資源是基于資源開放共享的現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其目的是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免費開放,提高教學質量,將教育資源轉化為網絡化形式并加以呈現。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要實現高等院校、專門特殊學校的教學視頻、資料信息共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突破由于特殊教育對象個體異質性強而造成難以提供及時、有效干預的難題,幫助家長盡可能多地掌握教育,干預信息,進而實現學校、社會和家庭的有機結合,實現全納教育這一理念。特殊教育的信息資源主要指建設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設施、軟件信息資源平臺、各類特殊學校的教學資源、專門的學科網站,進而為各類特殊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獲得相應的特教知識,為干預技能提供平臺。

(四)融合學習資源,實現學校與社區資源對接

全納導向的普通學校應克服歧視態度,創建開放社區,建立全納社會,滿足所有人的受教育權利[1]7。實現學校與社區融合是全納型社會基本的形式。傳統學校教育將學校與社區割裂,而全納理念導向的普通學校打破學校圍墻,使學校課堂與社區課堂結合。社區化的教育理念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全納教育研究中心認為全納教育應:提高學生的參與,減少由于文化、課程、當地學校社區原因而造成的排斥;強調學校在建設全納社區中的作用,在取得成績同時強調全納價值[30]。學習型社區的建設既是全納教育建設導向,也是終身學習、學習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例如寧波達敏學校建設社區大課堂,使用生活活教材,居民以及教師開展社區化教學,實現特殊兒童的生活自理、社會適應、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質量的目標。[31]特殊教育網絡資源的發展推動了開放社區建設,特別是網絡課程、數字化圖書館、信息交流平臺使教學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現代化的學習型社區不再是一種想象。

四、結論

全納教育成為教育界新的研究領域,對于特殊教育及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全納教育追求教育的多元化、差異性、公平性,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全納教育的哲學基礎——建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對權威、科學理性的挑戰尚未結束。激進全納主義者的極端完美式教育追求的局限性,使全納教育蒙上了理想化的面紗。特殊教育資源應從本國具體歷史條件出發,突出對特殊教育運轉和發展的信息、價值、功能作用,并應將之用于特殊教育實踐活動當中。

作者:郭強1馮建新2工作單位:1.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陜西師范大學民族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