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時間:2022-11-11 11:42:58

導語:水產養殖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產養殖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戰略,也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文章以地方本科院校內江師范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為例,通過對創新創業型人才教育內涵的強化,教學方法、實踐能力訓練形式、第二素質課堂、多元化師資隊伍建設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初步構建了水產養殖學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并取得了較好效果。該研究可為國內同等院校應用型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地方本科院校;水產養殖學

新時代,創新創業(“雙創”)教育是我國高校工作的重點之一[1]。開展“雙創”教育是我國地方本科高校發展轉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一次挑戰,也是一次重要的機遇。2015年國家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等文件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戰場”,亟需開展與“雙創”教育相適宜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管理體制改革,探索“雙創”教育的體系構建[2]。教發[2015]7號文件指出地方本科院校要向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轉變發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市場競爭力[3]。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入,傳統教學體系難以滿足當前社會對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畢業生人才質量的需求,因此主動適應市場需要,修訂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對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4]。本文以培養“雙創”型人才為宗旨,以地方本科院校內江師范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生源為高職生)為例,通過對水產養殖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實踐能力訓練形式、第二素質課堂、師資隊伍建設和體系保障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有效的人才培養新路徑,構建適合市場需求的水產養殖類“雙創”型人才培養體系(圖1),努力形成具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特色的水產養殖學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水產養殖學教研室在探索“雙創”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做了一些改革,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內涵

創新創業的核心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雙創思維和雙創能力,開展水產養殖學專業的“雙創”型人才培養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搞創造發明和自主創業,也不是把成功創業作為衡量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大小的唯一標準。換言之,“雙創”精神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意志品質;“雙創”能力是客觀判斷、獨立思考和逆境生存能力等方面的一種綜合素質能力[2]。

二、“雙創”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一)探索適合“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多樣性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升“雙創”型人才培養質量。在加強“雙創”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要能夠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王萬山等合著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及教學方法改革研究》是研究雙創型人才培養及其教學方法的一部力作,強調了“對分式、討論式、實踐性、探究性”等教學方式對“雙創”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5]。近年來,內江師范學院水產養殖學教學團隊在省級和校級教學改革等項目的資助下對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與探索,團隊成員發表與“雙創”有關的教學方法改革論文累計20余篇。例如陶敏等[6-7]《養殖水化學》和《水生生物學課外實習》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中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李斌等[8]《魚類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結果表明,對分課堂(PAD)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求知欲,以及在提高學生學會思考、創新和知識構建等方面有積極作用;王永明等[9]對《魚類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表明,WPBL教學方法可明顯提高本魚類學實驗教學效果;鄒遠超等[10]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目標,對《魚類遺傳育種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成績考核等進行了改革;袁登越等[11]的《食品營養與檢測》課程改革強調了實踐訓練對“雙創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上述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經驗為雙創型人才培養積累了豐富的基礎資料。(二)探索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能力訓練形式。1.探索“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課程體系“雙創”型人才培養課程內容涉及面廣,需要對不同學科相關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將教學內容、“雙創”理念和方法等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理論意義及實踐價值的“雙創”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課程教學體系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雙創”型人才培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經過實踐檢驗的歸納總結,才能使“雙創”型人才培養的綜合質量得到提升。水產養殖學專業是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類教學課程在水產養殖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有重要比例(>50%)。為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的高素質水產行業人才,本團隊構建了以“雙創”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實踐課程體系。該體系包括養殖環境生物學、水產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水產營養與飼料學、水族科學和綜合實踐共六大模塊。每個模塊中,團隊成員對相關課程進行了有機整合,使實驗項目的延續性和應用性得到了加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在“養殖環境生物學”模塊中,《魚類學實驗》、《魚類生態學實驗》、《魚類胚胎學實驗》合并成《魚類學(形態、分類、胚胎和生態)實驗》一門課程;《水生生物學實驗》和《餌料生物學實驗》合并為《水生生物學與餌料學實驗》。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各實驗模塊中,任一門課程實驗項目中的“設計型實驗”設置比例不低于70%,其中與生產相關的實驗項目要求在企業或公司中開設。例如《魚類遺傳與育種實驗》課程中的大部分實驗項目均在當地的江龍水產有限責任公司中完成,形成了“課程+基地+企業”一體化的教學新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實驗模塊依據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進度依次開設。2.搭建“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實現“雙創”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學校明確了“深化校企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辦學理念。二級學院水產養殖教學團隊先后與重慶益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陽春天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海興農集團有限公司和隆昌縣普河鄉新盛泥鰍養殖場共同建立了生產實習基地;與北京漁美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西恒達蕾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禾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海興農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利洋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市東坡區魚太子魚苗繁育場共同建立了本科畢業綜合實習基地;與海大集團、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這些平臺的建設為進一步拓展本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三)探索適合“雙創”型人才培養的第二素質課堂。1.“雙創”基礎課程平臺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內江師范學院面向校內的各個專業開設了“雙創”型人才培養的通識課程,主要課程包括《創新創業形勢與政策》、《創新創業案例》和《創新創業指導》等。此外,二級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補充開設了一些創新創業課程,例如《創新思維與科學邏輯》、《電子商務》和《中小企業管理》等課程。為了進一步提升培養學生的創新核心能力,基于校內雙創孵化實踐平臺,把企業中各項真實的實訓課題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培養學生的技能素質和綜合水平。為了讓課程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產實際,邀請水產行業專家從認知、能力、素質三個方面進行現場教學,分析和解答實際生產中的相關問題。2.校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平臺學校籌建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園”為水產養殖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平臺。孵化園是由學校教務處、校地合作處、招生就業處和學校團委等多個部分聯合組建,設有創業區、孵化區、展示區和創客空間等多個功能分區,為學校立志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和舞臺。孵化園的創業指導委員會主要成員包括當地優秀青年企業家、就業指導老師和社會創業精英等。經過創新創業指導委員會審核通過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可享受稅務、融資、工商注冊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例如本專業2015級徐桂林同學的《蜀洋水產有限公司》以連續3年成功入住該孵化園。3.省級重點實驗室科研平臺內江師范學院“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為水產養殖學專業學生的學科競賽、科學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實踐平臺(圖2),助力于水產養殖學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學科競賽方面:首先,二級學院學工部通過競賽育人、競賽選人成立了專門的學科競賽組織;其次在學分上構建了“學分-比賽融合”機制,讓參加競賽的同學更多的被認同,從而在學生群體中產生示范帶動效應,吸引更多的同學主動參加各類創新比賽項目。再者,建立學科競賽經費保障制度,在保障了各項競賽活動正常運轉的同時,也對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同學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科研立項和創新訓練項目是學校團委和教務處為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專門設置的項目。學院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來鼓勵和支持學生申報項目,包括:開放省級重點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驗場地;邀請科研崗教師作為學生第一指導老師;成立了專門的“學術委員會”對項目申請、實施過程及結題進行把關。統計顯示,在2014-2018年期間本團隊的科研項目指導學生64篇;20余名學生參與了6項專利的授權,占水產養殖學專業本科生總人數的7.6%。指導學生學科競賽(生物與環境、創青春、挑戰杯等)獲獎27項,獲獎學生103人;其中《蜀洋水產有限公司》《魚與漁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反季節大閘蟹養殖與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三個項目分別榮獲2018年四川省“創青春”創業實踐挑戰賽金獎、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和村振興暨服務民族地區專項賽金獎;衍生科研立項20余項,參與人數59名,占比26%;衍生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5項,參與學生174名,占比77%。(四)探索適合“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師資結構教師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具有一支專業理論強、實踐經驗豐富、個人能力出眾的高水平和高素質的多元化教學師資隊伍,是推動教學體制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12]。創新創業教育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高,授課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學科知識,而且要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廣泛的人際交往能力。內江師范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采用送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培養師資力量。與企業合作,一方面聘請企業高級職稱以上的工程師定期來校授課;另一方面,派老師進企業掛職鍛煉,掌握市場動態及企業生產一線經驗。目前水產養殖學專業教師團隊結構較為合理(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人,以科研崗為主),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高級工程師1人(雙師型),中級工程師6人(雙師型),外聘企業教師3人,為水產養殖學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的師資保障。

三、“雙創”型人才培養的保障體系

建立“雙創”型人才培養領導小組。學校和二級學院進行組織機構建設和改革是“雙創”教學的前提性工作。在學校層面上,由學校頂層設計,各個部門(教務處、學生處、團委、人事等)聯動,建立了多元化、多層次的“雙創”型人才培育的領導體系;在二級學院層面上,建立了本學院的“雙創”教育工作體系,實行學院黨支部書記負責制,組建了專門的雙創項目工作指導小組,開展和指導本專業大學生的“雙創”工作。完善的經費投入保障制度。學校成立創新創業專項經費,建設了創新孵化園;二級學院對本專業大學生的優秀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經費給予配套。建立創新創業教育評價考核機制。學校和二級學院都把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列為年終工作考核的重點指標,并與教師個人的評職晉級掛鉤。政策制度。學校為創新創業團隊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財稅優惠政策,提供免費的咨詢與指導,并協助對接市場。

四、結束語

內江師范學院作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來堅持改革步伐不動搖,以建成地方性、應用型的高水平高校為全校師生的共同奮斗目標。水產養殖學專業是學校的一個應用型較強的專業,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教學成果,開創了“雙創”型人才培養工作的新篇章,在學校起到了一定的引領和帶動效應。接下來,水產養殖學專業教師團隊成員將根據學校和二級學院相關要求,繼續改革和探索以期形成更加科學和完整的水產養殖學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和效果;建立起立體化多層次,多學科融合的教育新體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雙創”型人才。

作者:李斌 陶敏 徐丹丹 熊小琴 王永明 李銳 單位:內江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