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時間:2022-01-12 09:11:19

導語: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過程的影響

(1)積極影響。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咨詢都是公開的,這使得大學生對心理健康存在著思想上的偏見,也導致了許多大學生在出現心理問題時不愿意向身邊的同學以及老師求助,這就使心理健康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但“互聯網+”的環境不僅能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虛擬、開放以及匿名的平臺,還能讓學生通過網絡去查詢自己想要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各類信息,教師可通過互聯網有效地整合資源并給予大學生正確的建議,以幫助大學生疏導排解心理問題,緩解其憂慮情緒。(2)消極影響。雖然在“互聯網+”的大環境能提供給學生許多關于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但也不能避免大學生接觸到反動、色情等網絡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同時,部分大學生在面對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時并沒有培養出正確的選擇傾向性,而是全盤吸收,這就使得“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更易受到網絡環境的負面影響。也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面臨著比以往更為復雜繁重且艱難的教育任務:不僅要教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書本上的相關知識,還要讓學生們學會正確面對網絡文化的沖擊,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獲取網絡文化中精華的方法,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建議

構建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新起點,既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對教育新模式的重要探索。(1)構建“互聯網+”核心,創建大學生創建心理健康狀態評估及協調互助機制。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高校應該為大學生創建心理健康狀態評估及協調互助機制。首先,應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協調中心部門并組織好相應的師資隊伍,并將具有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教師組織成一個研究團隊。“互聯網+”背景下構建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的過程中,需要協調各個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部門之間的工作。除協調中心外,建立一個能有效評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及教師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準確評估的條件是對大學生的一系列表現以及言行舉止進行仔細觀察,有觀察以及交流才能及時發現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給予正確的引導。(2)將網絡與現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在“互聯網+”環境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現實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在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的同時,還能提高教育的實時性。但“互聯網+”使得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因此教育者只有提高自身的網絡技能水平,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教學與現實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在充分展示網絡教學優勢的情況下完成現實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當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和教師根據現階段大學生網絡心理問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使用傳統的現實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深入,同時教師還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并結合教學內容使大學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并且在發現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時給予循序漸進的針對性指導。(3)建立一個良好的網絡監督機制,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信息氛圍。各個高校應該為學生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以及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因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其自身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困境,還需要一定的環境與關懷的氛圍。在“互聯網+”環境下,利用網絡發起一些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活動,如網絡心理在線考試、網絡心理輔導、網絡心理學習競賽等。充分引導大學生,讓其有選擇性地進行理解和掌握。同時,高校內的教師以及輔導員也應時刻關注大學生并經常對學生表示出關心,才能及時發現和疏導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并引導大學生走出自身的心理困境。

3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教育者應認識互聯網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以及消極影響,并且學會充分運用各種網絡中的先進手段和方法,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相結合,才能構建出更好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而保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進而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阿勐,史倩,孫磊,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3):72-73.

作者:趙曦 單位:成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