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思索

時間:2022-10-12 08:16:00

導語:提高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思索

摘要: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的整合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提高教師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保證,是學校教學改革的需要。通過探討信息素養的內涵,分析了影響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誤區,著重探究了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信息素養;大學英語教學;提升;策略

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我國大學英語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而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者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該環境應能支持實現情境創設、啟發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并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教師信息素養能力的培養是學校教育信息化順利進行的保證,也是教師自身信息素養和職業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信息素養是時代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保證,是學校教學改革的需要。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

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車可斯基最早提出了信息素養這個術語,他將信息素養定義為“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美國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提出有信息素養的人必須能夠認識到何時需用信息,能夠評價和使用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并將信息素養定義為“個體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能夠檢索、評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綜合能力”。

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第一線教學人員——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四種信息素養:

1.較強的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人們對信息能動的反映和認識,是對信息的敏感性、洞察力、分析判斷及決策的能力。對信息有較強的敏感度,認識到獲取信息資源對教育與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意識到學習或教育工作等問題能夠通過獲取信息來解決。英語教學內容和實踐不能離開文化信息而存在,因此大學英語教師的文化結構應當是開放性的,對一切有價值的文化信息開放,通過對最新語言文化信息的不斷接納和吸收,使自己的文化結構不斷完善。隨著英語教材的改革,教學內容中文化信息的滲透較之以前加大。

2.信息檢索和利用的能力

包括信息的獲取、檢索、表達、交流等技能以及對已獲得的信息用于信息問題解決、進行創新思維的綜合的信息能力。教師應能根據英語學科的教學要求,快速有效地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將海量的信息進行分析篩選,判斷其可信度,對信息進行取舍,把選好的信息、知識傳遞給學生。

3.合成有利于英語教學的各種資源的能力

教師對信息進行利用的基礎是對信息資源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信息資源的分布、傳播渠道、媒體形式、類型及評價等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獲取教學資源后,能夠結合英語學科內容以及上課需要,開發制作出利用開展教學、使學生容易掌握的教學軟件。

4.良好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人們在整個信息活動中的道德規范。教師在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中,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有用的、有正確影響的信息進行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學生的信息,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獲取信息、運用信息的道德意識,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影響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誤區

由于大學英語教師對提高自身信息素養與能力的目標不清楚,對其內涵不了解,對其方法掌握得不理想,使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很多誤區,使得教育信息化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誤區一:片面地將信息素養理解為信息的搜集和獲取。

很多教師錯誤地將信息等同于知識。信息是指事實和數據的某種集合,并獨立于認知主體而存在;它是靜態的、外在的,易復制、易傳播、尚未具有明確的意義。知識則反映了事實和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它根植于認知主體并內化到個體的認知結構中;它是動態的、內在的、有感情的、富有意義的,所以認知能用來指導人的行為。信息只有內化到個體的認知結構中,并對個體的思想與行為產生影響后,才能稱為知識。在教學中,很多教師設計了很多讓學生在網上搜集信息的活動,而沒有問題和任務的設計,也沒有要求學生對所搜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比較、評價等。信息的搜集與獲取只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一個方面,對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培養還應注意訓練他們在短時間內對大量信息的快速瀏覽能力、把握文章重點的能力、提煉主要觀點的能力、評價分析綜合表達的能力、下載信息的能力等。

誤區二:混淆了教師與學生的地位。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改變教師、學生之間的地位,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但是有些教師卻把課堂變成了放任自流的課堂,過分弱化了教師的作用。讓學生在網絡中自學而不進行監控,讓他們在討論區中自由發言而不圍繞主題,網絡自主學習變成了上網自由活動,這不但使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優勢沒能發揮出來,甚至連基本的教學目標都難以達成。

誤區三:過分依賴多媒體。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中,不少教師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認為對多媒體的使用越多越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顧實際教學的需要,盡可能地多運用各種設備,反而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更有甚者,到了沒有計算機設備就無法上課的狀態,嚴重背離了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初衷。適當地運用多媒體,可以方便教師創設出與本課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當前教學內容上來,從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也更有成效。然而,情境的創設并非僅是依靠多媒體一種途徑,由教師講一個與本課主題相關的故事、案例,提出一個問題,或者朗誦一首詩,唱一支歌,都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三、提升大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策略

1.提高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優選能力

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師可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學習的需要,開拓多媒體教學空間,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教學軟件等手段,直觀、感性地介紹英語語言知識和影響跨文化交際的顯性和隱蔽的交際文化,讓學生“浸入”到英語國家的語言文化氛圍當中;挖掘適合學生水平的英語網站,指導學生認識和理解異域文化、建立起開放合理的認知、理解和吸取英語語言和文化的文化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大學英語教師對這些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恰當使用,將能有效活化英語言語交際的真實感,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情趣。

2.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提高信息素質的定期培訓

參加定期培訓,是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徑之一。其中,校本培訓是以本校為培訓基地,培訓內容適用于本校實際,直接服務于教師,服務于教學的培訓活動。教師一邊接受培訓,一邊進行教學實踐,一邊開展教學研究。校本培訓能夠充分利用本校的特色和優勢,發揮本校的教育信息技術資源,從而獲得最佳培訓效果。

除了參加定期培訓,教師還可以利用閑暇時間研讀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書刊,利用網絡資源自修自學,與專家、同行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切實提高教學實踐能力。

3.建立完善的評估考核機制

目前,國內外針對學生信息素養與評價體系的研究較多,而針對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及評價體系的研究較少。建立教師信息素質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上要結合本校情況,借鑒其他院校的成功經驗,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信息素質教育評價標準,作出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其目的是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鼓勵和督促教師反思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總結教學心得。在評價中要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充分調動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提高信息素養的積極性。

四、結語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生力軍。廣大高校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要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優良教風,提高業務水平,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因此,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能力已成為是否能夠肩負這一時代重任的關鍵。教師必備的信息教育技術素養及將其應用于教學的技能,是實現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最終目的的前提和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