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閱讀教學中的語言品味法

時間:2022-04-18 02:41:00

導語:透析閱讀教學中的語言品味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閱讀教學中的語言品味法

摘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語言的品味,引導學生通過咬文嚼字、誦讀賞析、比較替換、結合語境等方法品味語言,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言品味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要求中有這樣的概括: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中的意義和作用。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是語言的精神實質,因此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和工具,思維必須憑借語言來表達和深化。品味語言是為了更好的感知語言、運用語言和發展語言,是一種積極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語言的品味,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何指導學生品味語言呢?

(一)咬文嚼字,揣摩語言的情韻,培養學生感知語言能力教學中,對一些字、詞、句進行藝術的“咬”文“嚼”字,能創設聯想情景,讓學生在領悟語言文字所創造的意境中,揣摩語言的情韻,培養學生感知語言、品讀文章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韻”時,要讓學生注意關鍵詞句,注意有特殊語序的句子,注意重復出現的詞句,注意語言短路等特殊語言現象,并把自己的揣摩結果旁批在書中的空白處。

如《濟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點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巧妙地對雪山的溫靜、秀氣作了贊嘆,隨后對小雪點染下的山進行了擬人化的描寫。記得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交流讀后感受時說:“老師,我覺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寫得像一位在春風中追逐夢想的美麗少女一樣”。學生此言一出,課堂沸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表達自己的讀后感。又如文中有這樣三句話:“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無情物,作者卻說它們“睡著”,還能被春風“喚醒”,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老城寫活了。“山坡上臥著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臥”不僅表示存在,還傳神地、勾畫出了小村莊、房頂上的雪的神態,它們像有靈性的人,在舒服地躺著。文章的重點語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總結點,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點,或是文章的主旨,我們把握好對這種關鍵句的理解,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誦讀賞析,揣摩語言的意蘊,培養學生品讀語言的能力“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韓愈《進學解》)。文章要誦讀,在誦讀中才能感受語言。學生通過對精彩文段的反復誦讀,可以感受語言的豐富性,領會語言表達的規律性,從而增強對語言的規范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文章不是無情物”,一句話甚至一個詞就是作者情感的觸發點。以朗讀為突破點,讓學生充分朗讀文章,才能讓他們體會出文章的音韻美、節奏美、氣勢美,領會到語言的無窮魅力。我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時,首先通過初步閱讀感知分析,找出文章的感情基調。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濟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一句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不僅是對全文的總結,也是作者情感的激發點。文中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由衷的喜愛,贊美之情。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通過學生分析得出要放慢語速,“這”字不僅要停頓,還要重讀。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各自然段應怎樣朗讀,采用在各小組內試讀、自由朗讀等多種朗讀方法,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領會字里行間蘊含的豐富情感。當學生完成了誦讀和賞析后,沉浸在一種情緒體驗之中,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解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一種最可貴的境界。

(三)比較替換,揣摩語言的精妙,培養學生辨析語言的能力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較是語言品味中最常用的辦法。韓雪屏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已經將語文課堂上的各種比較法很精辟地概括為:增、刪、移、換這四個字。確實,語言的比較都可以在這四種方式下得以實現。而正是通過對語言的比較和揣摩,學生才感知到語言的精妙,領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語用詞上“無可移易”的道理,從而產生對語言的敏感,逐漸滋養準確精妙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原稿中有這么兩句詩:“不信,請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后來編入教材時刪掉了“那怕”。筆者指導學生品味這兩句詩時,將“那怕”重新加入詩句,進行比較,不難發現“那怕”是一種猜測的語氣,去掉“那怕”更能表現詩人大膽的肯定和浪漫的理想。將“天上的明星現了”中的“現了”,換成“亮了”好不好?通過比較品味,得出星星本是恒星一直在發光沒有由暗到亮的過程,只有由隱到現的過程的結論,由此更能領悟出作者錘煉詞語的精妙。再以《散步》為例,作者介紹一家人散步時寫道:“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去掉“我的”,也很通順,但語意有何改變?通過比較體會學生不難發現文章開篇基調就定得很莊重、很嚴肅,作者是借散步這件小事講一個生命傳承的大道理。大詞小用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所以引導學生朗讀這一句時要莊重、嚴肅,對順利體驗文本的情境極有幫助。

(四)結合語境,揣摩語言的弦外之音,培養學生理解語言的能力。“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這話已成為理解語言的口頭禪,也成為理解語言一大原則。根據上下文意或情境意義迅速而準確地判斷詞句含義,才能“撥開云霧見青天”,才能精析出文章的弦外之音,獲得句子的隱含信息。事實上,離開語境,望文生義,哪怕某些詞語是字典詞典的解釋,有時也會出現誤差,甚至還會鬧出笑話。例如曹禺的《雷雨》一文,魯侍萍和周普園彼此知道真相后,周普園反復訴說自己的思念,又再施他那虛偽的騙局,用虛假的舊情來軟化侍萍。侍萍說了一句:“(談一口氣)現在我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這些話請你也不必說了。”如果不聯系上下文,還以為是侍萍原諒了周普園。其使者一句話的潛臺詞是:我早就認清你的真面貌,你別再欺騙我。所以品味語言的表現技巧必須抓住語言環境。另如《茶館》吳祥子對王利發說:“我們不看簿子,看人!”言外之意,不一定反映登記者的真實情況,再說你王利發也可能沒按真實情況寫,所以不看簿子。漢語言的豐富性,決定了品味語言的形式的多樣化。上述方法的運用并非孤立單一,有時幾種方法交融使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