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育運動實踐論文

時間:2022-08-31 09:30:00

導語:學生體育運動實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體育運動實踐論文

論文摘要:體育新課程;合理運動負荷;要求;實施

論文摘要摘要:我國青少年體質連續多年下降,和體育教學實踐中追求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不重視運動負荷有關。因此,必須樹立合理運動負荷的思想,正確熟悉和布置教學中學生的合理運動負荷并遵循一定的要求,做好課前合理運動負荷的設計并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控運動負荷,將學生的合理運動負荷落到實處,以增強學生的體質。

在當前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認為,應當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只要學生在課堂上玩得快樂,就是成功的體育課,而不必重視運動負荷。近幾年,在體育和健康課程改革的有關專業書籍和期刊中,也很少提到“運動負荷”。那么,體育新課程是不是已不再需要運動負荷?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下面,筆者依據新課程理念,并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體育新課程運動負荷的再熟悉。

一、必須樹立合理運動負荷的思想

“體育和健康課程標準”中對體育學科性質是這樣闡述的摘要:體育和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體育和健康課程中“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體現了體育學科和體育課的特征,說明了體育課是以學習運動技術和體育鍛煉為主要內容和主要形態的課程,說明了體育課要有適宜的運動負荷和必要的練習密度,也說明了體育課是“具有健身、鍛煉程序和效果”的課程。

2004年12月和2006年11月,由教育部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司、中國教育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現場觀摩研討會把“合理的運動負荷”作為評價優秀體育課的一條重要標準。由此可見,體育課程和教學堅持合理的運動負荷,不但是新課程實施體育教學的必備因素,也是評價一節體育課成功和否的重要因素。

2006年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連續20年呈下降趨向,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超重及肥胖檢出率呈上升趨向,甚至征兵體檢合格率逐年下降。這一狀況已經引起了黨和政府的極大關注。總書記對此專門做出重要批示,強調了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2006年末,召開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要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其后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為落實國家有關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要求,增強學生的體質,在體育課程和教學中樹立合理的運動負荷思想顯得非凡重要。

二、正確熟悉體育課合理的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是指身體練習過程中,人體所承受的生理負荷,簡單說,即機體的用力程度和緊張程度,機體越用力,越緊張,負荷也就越大。衡量負荷的大小一般用兩種數據摘要:一種為物理數據,例如運動時具體負荷重量、速度和距離等;一種為生理數據,例如運動時的心率、心血輸出量、肺活量、肺通氣量、最大耗氧量和血乳酸含量等。

運動負荷包括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影響運動量的主要因素是練習的次數、總時間和總重量等。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練習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影響運動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時的速度和負重量。

體育課運動負荷所依據的測定數據主要是全課平均心率和全課練習密度及心率曲線圖。全課平均心率和全課練習密度能較為全面地反映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強度,因而成為測定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兩個重要指標。

新課標要求全課平均心率要達到130次/分左右,這是有其合理性的。因為有氧鍛煉的心率區間是110~150次/分,其最佳的心率區間為120~140次/分。平均心率130次/分正好位于最佳有氧代謝區間的中點,這是具有有氧代謝特征的指標。而青少年的心肺功能是學校體育發展的重點,因此,該指標可作為衡量體育課運動負荷強度的通用指標。但對激烈的球類比賽和跑步,心率一般會高出130次/分;以太極拳為代表的養生運動,負荷強度較小,不宜以平均心率130次/分為指標,以單雙杠和投擲等為代表的肌肉力量性運動,對心血管系統要求較低,用平均心率難以反映其負荷強度;以發展平衡、靈敏、柔韌、協調為主的運動,因為以神經肌肉協調控制為主要特征,用平均心率也難以反映其負荷強度。

新課標要求全課練習密度要達到30%,這也有其合理性。這是和體育和健康課程中“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要求相一致的。對以下兩種情況應根據實際需要另行確定指標摘要:部分以把握知識技能為主的體育課,其練習密度不能達到30%;速度型和力量型爆發力的練習,如跳遠、跳高、投擲、引體向上,其肌肉牽張強度大,練習時間短,其練習密度也不能達到30%。

常態心率曲線圖從正常心率開始,逐步升高,達到一定高度并持續一段時間,再逐漸下降。這是符合人體運動規律的,同時也反映了體育課三個階段的合理性。心率曲線圖還有雙峰型、前高后低型和前低后高型等模式。

三、合理運動負荷的基本要求

1.合理運動負荷要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

學生運動負荷過大,輕易造成身體疲憊,甚至引起傷害事故,使學生感到厭煩和畏懼,并使欲望受到壓抑;運動負荷偏小,則達不到鍛煉身體和增強體質的目的,學生也很難在運動中體驗到運動的內在魅力及練習過程中的快樂。教師要根據人體的生理變化規律和心理變化規律,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合理確定運動負荷。對此,要著眼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合理運動負荷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學生運動負荷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要保證合理的運動負荷,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并采用脈搏測量、詢問和觀察等方法測量運動負荷,重視學生的主觀感受,準確地了解學生所承受的運動負荷的大小,以便適時調整。在此基礎上,教師要不斷總結,積累經驗,以增強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對運動負荷的調控能力,盡可能使每節課的運動負荷趨于合理。

3.合理的運動負荷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對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過程中,可選取一部分中等體育運動能力的學生為基準,對全班進行分層教學,使學生所承受的運動負荷體現出差異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要對不同的主體進行具體測量,并適時調整,從而做到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都能達到合理的運動負荷。

4.合理的運動負荷應能激發學生的運動喜好

適宜的運動負荷,在有效地增強體質的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并在運動中體驗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價值感。教師在布置合理的運動負荷時,應有意識地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喜好,使學生從運動中體驗到動作的內在魅力和練習過程中的愉悅心境,促進學生形成運動喜好和專長,促使學生自覺和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并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

四、合理運動負荷的實施

1.授課前合理設計運動負荷

教師在備課時,要設計合理的運動負荷,必須綜合考慮教材因素和學生因素。由于不同的運動項目要求不同的運動負荷,因此,只有運動負荷符合運動項目的特征,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跳高、跳遠屬速度型爆發力項目,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強度完成特定練習,因此,在備課中要布置較大的運動強度和一定的運動量。不同的教材內容對學生的身體發展有不同的功能。武術和短跑兩種教材內容,一個是為了發展靈敏性和協調性素質,一個是為了發展速度素質。在布置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合理搭配不同性質和不同強度的教材內容。例如,將強度較大的跑和跳躍和強度較小的投擲、韻律操和舞蹈等內容組合。教師還應做到對每位學生心中有數,根據學生性別、體質狀況、運動能力等方面合理分組,布置相應的運動負荷。要兼顧教材和學生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2.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控運動負荷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通過脈搏測量、詢問和觀察等了解學生所承受的運動負荷,并適時調控,才能真正將合理的運動負荷落到實處。根據學生當時所承受的負荷,教師可以通過改變練習的重復次數或強度要求、延長或縮短練習時間或間歇時間、變換練習內容或組織形式等,將其負荷調整至合理的范圍之內。

綜上所述,體育新課程必須堅持合理的運動負荷。在當前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堅持合理的運動負荷更有其現實意義。只有正確熟悉新課程中的運動負荷,并在實際操作中將其落實到位,才能真正增強學生體質,全面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才能將體育課程改革繼續引向深入。

參考文獻摘要:

[1]體育和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體育和健康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摘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牟先濤.在體育教學中合理解決運動負荷的思索[J].體育教學,2007(2).

[3]顧淵彥.體育課運動負荷測定有待完善[J].體育教學,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