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引導探討論文
時間:2022-05-25 10:50:00
導語:主動學習引導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獨立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任務之一,是新世紀教育改革大趨勢。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的規律和聯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教學過程的實質是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建構的過程。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主動探索、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呢?幾年來,我在這方面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一、提供契機,促進主動學習
要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地學習,就必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為他們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例如,我在教學《圓的周長》這一課時,先把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個學習小組,各小組同學把課前準備的直徑不同的四個圓,通過量、繞、滾的方法測量出各圓的周長,再用計算器把測量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系算出,各小組填好一張報告表,觀察數據發現倍數關系,由“是--也是--還是--總是”,最后概括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過程中,周長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了然于胸。這樣把學生推到探索新知的“第一線”,向學生提供探索的契機、設計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主要途徑。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主動思索問題,并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實現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發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創設情境,促進主動學習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恰當地創造情境,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如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課時,我讓一位同學上臺來給全班同學當模特,然后向學生提問:你們能否找到使這位同學左右完全相等的一條直線?先讓學生找出眼睛、耳朵等的對稱軸,學生發現鼻梁這條直線就是這位同學頭部的對稱軸,再找手、腳等的對稱軸,然后引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這樣創設情境,使教學內容增加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現實性,使學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同時也激起了大膽探索的興趣,又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三、運用遷移規律,促進主動學習
遷移規律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學習的目的不是把知識貯存于大腦之中,而是最終要化為能力,去解決不同情境的問題,這要通過遷移來實現。數學知識中相似點越多,越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因此教學中教師出示新的學習內容時要盡量揭示它與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數學知識的相似相通之處,這樣學生就能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主動學習新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
例如我在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時,就把以前學過的工作問題的應用題知識遷移到工程問題中來。我先出示了三道工作問題的應用題作為準備題,讓學生在解答準備題時先復習運用下面的三個數量關系式:1.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3.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學生根據數量關系式解答好準備題后,我把題中的工作總量的具體數值去掉,變成了三道工程問題的應用題。這時再引導學生用分數來表示工作總量,把它看成一個整體,用單位“1”來表示,再根據第二個數量關系式得到工程問題的工作效率=1÷工作時間。學生理解了工程問題的特征就是把工作總量看成單位“1”,工作效率=1/工作時間。接著就引導學生利用數量關系式對照準備題的解題思路把三道工程問題解答出來。運用遷移規律教學,不僅使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了工程問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而且有利于把數學知識化深為淺、化難為易,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利用遷移規律,促進自我發展的能力。
四、運用操作實驗法,促進主動學習
運用操作實驗法可以讓每位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索活動中來,并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變“師生關系”為伙伴關系,減少壓力,增強協調、合作的和諧氣氛,也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好勝心,使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可感、可知,生動有趣。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教師起著引導作用,學生親自動手,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將12個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擺成各種不同的長方體。讓學生邊操作邊判斷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并把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寫成連乘式,再用數塊數的方法說說這些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學生都爭著匯報不同的試驗結果。教師用板書記錄下各種結果:
長寬高
3×2×2
6×1×2
2×2×3
4×1×3=12(立方厘米)
3×1×4
2×1×6
12×1×1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算式和相應的圖形,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連乘積和體積的關系,從而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通過一系列的操作、觀察、思考、推理,不僅使學生理解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知道長、寬、高三個量,還牢固地掌握了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五、運用自學輔導法,促進主動學習
所謂自學輔導法就是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心理規律,以教科書為依據,借助參考資料、工具書等,學生獨立或半獨立地掌握新知識獲得技能的課堂教學。它的基本程序是:基本練習--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新課--運用練習--當堂小結。
例如我用自學輔導法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的例1:計算1/2+1/3÷2/3,
(一)基本練習:1.脫式計算:46+570÷80,2.說一說學過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二)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思考題:1.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比,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2.請你按照運算順序讀出例題。3.想一想:這個算式里含有幾級運算?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怎樣確保計算準確?(三)自學新課。1.學生先獨立完成例題。2.老師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行訂正。3.修改后,讓學生帶著自學思考題分小組討論,由小組長匯報自學情況。4.挑疑討論。(四)運用練習。(略)。(五)當堂小結。1.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3.怎樣才能保證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正確率?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獲得的知識,掌握得必然更加牢固。學生體會到探索的樂趣和成果后,將會更加努力,更加主動地學習。
提供契機,設計過程,創設情境,運用遷移規律,運用操作實驗法,運用自學輔導法等讓學生自己探索,不但掌握了基本知識,而且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探索機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 上一篇: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論文
- 下一篇:全市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轉段動員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