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育改革與人文主義的關聯性
時間:2022-06-12 09:12:22
導語:計算機教育改革與人文主義的關聯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教育的兩極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自教育伊始,一直爭論不斷,但二者始終存在片面教育的局限性。取其精華,將二者有效整合為科學人文主義教育,有效地補足了各自的劣勢,為教育邁進新的方向提供了理論支撐。
1.科學人文主義
視科學為基礎手段,人文為最終價值取向,既尊重科學,又崇敬人道,科學人文主義教育在追求物質和精神的道路中,找到了平衡點,在相互協調補充中攜手并進。在信息爆炸時代,學科教育呈現了綜合化發展的趨勢。科學課程和人文課程需打破固有的分界線,在交集和融合中,幫助學生吃透各個學科的精髓,打破原有的僵硬化的學科框架,科學性與人文性并存。另外,幫助學生用人文的視角去解釋自然現象,將科學思維回歸于社會生活,打破課堂生活和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是科學人文主義教育觀的另一要義。培養理性與感性并重的全能人才是科學人文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這也意味著除了技能與文化知識外,學生的個性需求也不容忽視,需要達到科學精神培養和人文精神培養雙管齊下,聯合培養的目標。在科學技術中融入人文關懷,有利于掙脫傳統科學教育的教條束縛性,融入人文關懷的科學技術,代表著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協調發展。科學人文主義教育觀為推進現代化課程的改革與實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對課程改革給予科學性和人文性的雙重重視,是全新教育觀念的基本做法。
2.高校計算機教育的現狀
盡管大部分學校對計算機課程給予了充分的重視,除了必修基本課程外,甚至對計算機等級證書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我國的計算機教育在現實中仍面臨諸多考驗。2.1科學性不完善。過度注重實操性,缺乏對計算機工具性的深入了解是高校計算機教育科學性不完善的具體表現。在高校的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中,一般的上課流程是,首先老師講解相關計算機知識的相關原理,接著老師實際操作一遍,然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相關作業,課程結束。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基本的步驟,但是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知識缺乏深入系統的了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會應用計算機的系統解決一些操作上的問題,而不是計算機工具性的全部內容,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索精神,以技能為基礎,主動進行科學創造,樹立正確的科學精神,才是計算機教育的核心訴求。計算機的科學性還體現在,對當前計算機技術發展資訊的掌握。利用上課時間玩游戲上網的做法,既浪費時間,也扭曲了計算機教育的目的。2.2人文精神缺失。在大多數的高校計算機課堂上,教學的唯一目標是學生對計算機原理以及技術上的掌握。客觀上,這對教學方式對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甚至也達到了社會對學生計算機能力的要求。但是,換而言之,計算機淪為機械性、缺乏活力的訓練工具,學生也是流水線式的受訓對象,人文精神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嚴重喪失。人文精神在計算機領域的缺失也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計算機黑客橫行、數字化犯罪、電子流氓層出不窮和垃圾信息泛濫等。提高計算機人文精神培養是我國高校計算機領域亟待解決、刻不容緩的事情。為有效提升計算機被賦予的文化象征意義,要全面看待計算機教育,重視計算機的實用操作當然必要,但學生的個人需要也應給予關注。純粹追求技術的實用性和功利性,非常不利于學生對計算機學科的科學領悟,只能淪為技術灌輸而已。計算機教育的人文性必須保證計算機教育的個性、社會性、時代性,才能培養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學生。
3.1學生是計算機教育的根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轉向學生的需求,是計算機教育改革的根本。事實已經證明,學生被計算機程序牽著鼻子走,是不可取的做法。人類的智慧讓我們明白,技術是能力的延伸拓展,不是全部。科學人文主義教育指導下的計算機不是僵硬的技術手段,學生主動去探索獲取的主觀能動性應得到充分發揮,竭力避免學生被動接受計算機程序,淪為其奴隸。學生在計算機科技和技術中應成為主導者,除此之外,對計算機教育的前沿性也要做到與時代同步,正確認識利用互聯網,與生活社會共同進步。3.2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現代生活的必備工具,為人類服務是計算機的基本功能。在計算機教育中的主要目的是培養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如今正處在信息高速膨脹的時代,我們也生活在信息社會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充滿了信息文化的痕跡。正是處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我國高校希望在培養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而何為信息素養?學生只是在課堂中學習和應用計算機網絡是具有缺陷性的,他們不僅要學會專業知識的應用,還要能夠將自己很好的融入到信息社會之中。因此,我國高等計算機教育應該放眼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而不是只停留在知識層面的單項傳授。3.3整合科學性與人文性。科學技術課程作為傳統計算機教育課程的主要課程,可是課程內容卻停留在技術理論和操作層次。這個課程設置遠遠不能滿足所提出的科學人文主義教育觀,應以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作為我們的教育目標,在學校中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科學知識,將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教育價值的方向,幫助學生達到學習計算機科學的最終目的,滿足自我開發與發展并且最終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高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提升人文價值的地方。
4.結束語
保證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學科的前沿,思考挑戰性的問題;其次,加強計算機教育人文課程建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精神,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在教育的過程之中,要時刻關注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徐偉 冷靜 單位:湖北警官學院
- 上一篇:職業競爭力導向課程改革與實踐
- 下一篇: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