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就業觀教育重在價值導向

時間:2022-03-19 09:47:00

導語:學生就業觀教育重在價值導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就業觀教育重在價值導向

摘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擇業觀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這其中正確的價值導向是最為重要的。教育大學生把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有機的統一起來,正確認識義和利的關系,艱苦創業和正當享受的關系,實現理想價值和職業價值的統一。樹立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努力開創新的人生道路,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擇業觀;價值導向;個人價值;社會價值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給予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到農村基層服務和參軍入伍,給予學費補償和代償助學貸款。鼓勵承擔重點項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吸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從事科研工作。企業吸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可按規定享受相關就業扶持政策。加快建設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1](P.3)把大學生就業問題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是史無前例的。一是說明當前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二是說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三是指明了大學生的擇業方向,希望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社會和學校要采取正確的價值導向,加以教育和引導。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擇業觀教育,解決大學生擇業觀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重視曉之以理、授之以義、明確正確的價值導向。

一、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無庸諱言,市場經濟是以承認人的個人價值為前提的,人的價值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物。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首先必須為他人、為社會提供需要,然后才能滿足個人的需要,個人的價值就體現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個人來說,離開了社會的需要,你所做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價值;離開了集體和他人的幫助,要想實現所謂的個人價值,無疑會寸步難行。正如恩格斯所說:“當一個人專為自己打算的時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才能得到滿足,而且決不是對己對人都有利。”市場經濟承認了個人利益和價值,是以上述內容為條件的。因此,我們在選擇和確立個人價值目標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個人、集體、國家三者利益的統籌兼顧,國家、集體應尊重、關心正當的個人利益,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條件。但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則必須服從或服務于集體和國家利益。當代的每一個大學生,在擇業時都應該具有這樣的觀念,這才是積極的、有意義的,才是值得大力倡導的。

二、義與利的統一

所謂義,指道義、正義、公理和道德以及一切有利于社會、國家和人民的事情;利,則是指個人功利,包括名譽、地位、權利、財富等等。“義利之辯”,一直是中國古代思想家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其爭論的焦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公利與私利、道德理想與物質利益的關系。儒學把義利對立起來,理學把義利割裂開來,都是錯誤的。馬克思主義者歷來是義利關系的統一論者,既強調義是在利的基礎上產生的,又主張在言利的同時必須講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把義與利統一起來,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只講義,不講利,就會使人祟尚空談,缺乏務實,不僅不利于社會的發展,所謂的義也無所依托;只講利,不講義,人人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爭利于市,爭名于朝,物欲橫流,就會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只有將義與利真正統一起來,人們在不損害集體和國家利益的前提下,追求正當的個人利益,才能既促進社會的發展,又滿足個人的物質需要。當義與利發生沖突時,則應當見利而不忘義,求利而不缺德。所以,義與利的統一,實質上就是要求人們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物質利益,用合法的手段來追求物質利益。那種為了追逐個人私利而不擇手段,損公肥私、損人利己、欺蒙坑騙、爾虞我詐的行為,是完全違背社會主義倫理規范和道德要求的。當前,我們強調義與利的統一,對大學生個人而言,就是在追求物質利益和美好生活的時候,不忘道德理想和國家大局,努力將個人奮斗和國家前途緊密結合起來。選擇職業時,考慮物質利益是合理的,也是應該的,但同時更應該考慮到國家的需要和社會的利益。

三、艱苦創業與正當享受的統一

追求享受,包括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人類的本性,不能否定。但是,這種本性必然受到一定生產方式和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因而不可能無限制地膨脹和發展。人要追求享受,必須艱苦創業,離開艱苦創業的享受是不存在的。即便在特殊的環境和條件下存在,那也是短暫的,不可能長久。艱苦創業和追求享受是一對矛盾,是相互對立而又統一的,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強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時,對人們追求正當享受宣傳重視不夠,傷害了廣大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弱化了勞動創造的原動力。因此.現在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使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優裕的物質生活和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是,這一目標不可能從天而降,它必須靠全體人民艱苦創業,大力發展經濟來實現。每一個人都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通過不懈努力,取得豐碩的勞動成果。從一定意義上說,一個人追求享受的滿足程度,與他的艱苦創業精神是成正比的。不少大學生想到經濟發達地區去,向往條件好、待遇高的單位和部門,其中有的人確實是從有利于發揮個人所長和有助于長遠發展來考慮的;有的則表現為貪圖安逸、追求享樂的思想,對此必須正確認識,并糾正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

四、理想價值與職業價值的統一

在特定的生產關系條件下,每一個國家、民族和每一個階級,都有其自己的價值評價標準和人生價值取向。譬如,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等以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社會里,由于存在著階級剝削和壓迫,存在著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于是,人們普遍追求的理想價值就是財富、功名、地位、權力等。然而,對于絕大多數處于被剝削階級的人們來說,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實質是為少數剝削階級服務的,是不為社會所重視的。所以,在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社會里,人們的理想價值和職業價值是分離的。社會主義社會消滅了階級剝削,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成了社會和國家的主人,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是為了實現國家和人民共同富裕這一根本目標。因此,我們黨把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我國現階段價值實踐活動的評價標準,使人們的理想價值和職業價值從本質上真正獲得了統一。就社會總體而言,人的理想價值與職業價值相統一,就是要將個人從事的職業當作實觀自己理想價值和社會共同目標的基礎和手段,理想價值為個人干好本職工作,為體現自身價值提供原動力。但具體到每一個人來說,由于其思想覺悟、外部環境、個人經歷等不同,一些人的理想價值與職業價值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把理想價值目標定得過高,脫離現實,當擇業目標的實現遭遇困難和挫折時,就會產生不滿,進行宣泄。可見,將理想價值和職業價值統一起來,對于大學生正確擇業觀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高校學生就業制度的改革,為大學生自主擇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為他們實現理想價值與職業價值的統一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五、競爭意識與風險意識的統一

1隨著我國就業制度的轉變與競爭的加劇,大學生就業出現了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應樹立一種實力競爭的擇業意識。只有靠實力才能獲得成功。如果沒有廣博的基礎文化知識,沒有優良的綜合素質,在人才的競爭中肯定會失敗。首先,從思想上要轉變舊的觀念。國家包分配的制度己不存在,所依賴的“靠山”已倒塌,隨之而來的是激烈的競爭,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必須接納新的思想觀念,以自己的真才實學,塑造光彩照人的職業人生。其次,在認清擇業現狀的基礎上,應研究擇業的社會需要,勇于創新,建立較成熟的超前意識和風險意識:穩定心態,抓緊知識的積蓄和能力的積累,完善自己的身心素質,從意識上消除依賴、等待擇業等被動消極心態。同時敢于革故鼎新、兼收并蓄,使自身由知識型人才向素質型人才轉化。再次,要以待業意識為依托,并樹立勇于競爭的競爭意識,調整心態,務實進取。待業時,不卑不躁,主動完善、充實自己,并積極謀求就業機會。就業時,敢于競爭,主動推銷自己,敢于傲立潮頭。但是不管怎樣,心態一定要穩,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2大學生既要有善于抓住機遇、果斷決策、敢于創新、勇于開拓的勇氣,又要有受挫的心理準備。具有風險意識就要求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應預先把主要問題考慮得更周到、更全面一些,把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避免盲目決策、主觀臆斷、莽撞行動等原因帶來的風險。

首先,具有風險意識能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因為任何創新都隱含著失敗的可能,要擔風險,就得有過人的膽略和見識,不但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還要有與世俗偏見作斗爭的決心。倘若成功了,還會給后來者以某種啟示;若失敗了,也是前進路上的一次勇敢的嘗試,并會給以后走向成功所不可少的經驗和教訓。無論成功與否,對后來者都是一種無私的奉獻。其次,風險意識能促進社會進步,增添生活樂趣。如果沒有風險意識,大家都墨守成規,新的思想、新的辦法就無從實現,生活也就像一潭死水,絕沒有任何生機與發展;如果沒有風險意識,任何個人都只能走前人的老路,世界也將變得單調且停滯不前。再次,風險里總隱含著失敗的成份。具有風險意識就是要有失敗的思想準備,要有對不利因素的準確預計。如到“三資企業”就業,報酬可能豐厚,但被“炒魷魚”的危險要比在國企嚴重得多。因此,擇業決策時,一定要全面分析利弊,綜合考慮,這樣,即使出現風險,也有避險預案,以減少損失。

有競爭就會有風險,在風險中開展競爭,不能怕風險而不敢競爭。大學生要在競爭中開創人生道路,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前進中的障礙,把風險降到最小,把競爭和風險這對矛盾統一到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09-03-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