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5 08:38:00

導語:美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是作者多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的摸索與總結,從美院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思想理論課教學的學科特色入手,闡明了藝術院校的教師應該如何做一名教學藝術家,通過精彩提問與對話交流、情通理達與情理融通、身形并茂與視聽多感官結合,建立教與學的互動機制,從而形成良性和諧的課堂氛圍。關鍵詞美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互動機制研究美術院校學生大多個性張揚但思維敏捷,自由散慢但情商超群;文化功底薄弱但興趣比較廣泛。而思想政治理論課過于抽象,理論深刻,比較枯燥。久而久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必然會產生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創新教學方式,形成互動機制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提升美術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所在。一、精彩的提問,對話交流,用腦互動機制在古代《學記》中早有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謂學問就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學問學問既要學還要問,學后方有問,問后才知學。依據“有意義接受學習”的理論,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教材中心問題,課前提問課后留問,使整個教學過程始于提問終于提問,通過教師啟發激思明辯,通過對話交流,教學相長;當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提出疑問、反問、設問,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通過學與思、學與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能力,并促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從而積極參與教學,教與學互動自如,整個教學過程有的放矢,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教學效果便可想而知。具體來講以下幾點值得研究:(一)提問的藝術與方式需要摸索。提問是通過教學藝術殿堂的鑰匙,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決定于教學成敗。“萬事開頭難”嘛,開課前好的提問就等于課堂教學成功了一半,可謂事半功倍。結課前的提問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發人深思。采用“提問”的方式一定得講究藝術,提什么問?怎樣提問,為什么要提出這一問題,必須準確清晰,切忌隨意盲目,必須面向主體學生,靈活互動。短小精焊的提問像磁石一樣吸住學生,引人入勝;開門見山的提問可直擊主題,一錘子敲在學生的心里,思緒萬千;案例分析后提出問題,耐人尋味,感慨倍出……總之,精彩的提問是一節課教學成敗的關鍵。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或以疑問開頭,或以創境設問或以故事反問等等,教師應當用心摸索,認真研究,但基本應該做到準確嚴密富于科學性;發散思維富于啟發性;通欲易懂,富于教育性;聲情并茂,富于感染性;幽默詼諧,富于趣味性;學有所長富于針對性。針對藝術院校學生喜歡表現,富于幻想的特點,根據他們各有所長,專業各異的不同,如何從不同的角度,找尋他們共同感興趣,可以產生共鳴的問題,用恰當的方式在恰當的時候提出,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講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價值規律一節時,我大膽地提出了一個通俗易懂但道理深刻的并且應該是他們都感興趣的問題——如何正確認識明星的身價。大多數學生頓時活躍起來,踴躍參與討論、各持己見,有的說是名人效應,有的說是市場需求,有的說是媒體妙作,還有說是明星作秀……,那么透過現象如果看待明星價值的本質呢?明星的身價到底由什么決定呢?這是否符合價值規律呢?眾所周知依據價值規律的基本原理是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按照價值量相等的原則進行交換,價格就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由價值決定,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很顯然歌星幾分鐘一首歌的出場費有時幾千有時幾萬,相當于普通人一年乃至于幾年的收入,很難理解價值規律。帶著這個問題如何正確理解歌星身價呢?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后學生們是懂非懂,在此基礎上老師小結:講清歌星的價值應該是一個價值體系。它不僅表現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長時間復雜勞動的積累價值,還表現在路徑依賴或是市場認可、商業運作或是炒作過程、顯形或是隱形成本等產生的過去勞動時間的總量價值,最后還表現為壟斷價值,有些歌星與眾不同、無人能比,屬于稀缺人力資源,其個別勞動時間就等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價值取代了社會價值,所以具有較高的壟斷價格,此外價格還受供給與需求的影響,當所謂的追星族、粉絲群體盲目崇拜,市場活躍需求旺盛之時,價格就會大大偏離價值形成價格扭曲現象,尤其是當市場供給不足時必然會有供不應求的假象,各種造勢做秀就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經濟現象,一個不成熟的“市場失靈”就會出現,因此就會有美聲歌手價格不及通俗歌手價格的不正常現象,市場需要正確引導消費群體,理性消費,國家需要宏觀調控,監督管理。當全社會的消費群品位提高,素質提升了,文化市場穩健繁榮,歌星的價格就會回歸價值,良性和諧的市場才會出現,這就是價值規律。因此各人效應在市場上往往僅是曇花一現,市場它不是萬能的,但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最基本永恒的規律,它不僅貫穿于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始終,而且體現在社會再生產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各個領域,調節著商品經濟的全部運行過程,決定著商品經濟的整個發展。不論在什么社會形態中,凡是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地方,價值規律就存在并發生作用……。最后在下課前再留下思考問題:運用價值規律如何理解當代藝術品的天價?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帶著看似懂非懂的問題思考著進入課堂,注意力集中;揣著含混不清的問題思索著離開教室,心有懸念;回到寢室經常是挑燈夜戰,討論熱烈、辯論激烈,其樂無窮,不同凡響,求知的欲望愈來愈強,到課的狀況愈來愈好,聽課的效率愈來愈高,一種良性的教學秩序已經形成,師生熱情高漲,一個和諧的課堂開始出現,教學互動酣暢,思想政治理論課由原來的最不喜歡的課程可能變成最感興趣的課程,產生了質的飛躍。(二)總結經驗研討提問方法。通過多年的教學研究我總結出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提問互動教學方法,除比較體統的承上啟下提問法、比較式提問法、有趣故事提問法之外,比較新穎的扣人心弦的提問法還有引著經典重難點提問法,案例分析知識點提問法等引著經典重難點提問法是引用經典著作中的重點段落,在講述、講解、講讀的基礎上深入淺出,發散思維,它包括遞進式提出問題和演繹式提出問題兩種方式,前者多為縱向,目的在于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后者多于橫向,目的在于開拓思路,融會貫通。例如講到商品經濟的發展時,我就引用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一個段落:在商品經濟的發展中,隨著商品世界及其交換關系的擴展,人們對于自己曾經創造和熟悉的勞動產品,一旦轉變為商品之后,卻是感到十分的陌生,“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件很簡單很平凡的東西,充滿了形而上學的微妙和神學的怪誕。”馬克思在揭示“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秘密”時,曾經講過一個“中國和桌子開始跳起舞來”的故事:“用木頭做桌子,木頭的形狀就改變了,可是桌子還是木頭,還是一個普通可感覺的物,但是桌子一旦作為商品出現,就變成了一個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了,它不僅用它的腳站在地上,而且在對其他一切商品的關系上用頭倒立著,從它的木腦袋里生出比它自動跳舞還奇怪得多的狂想。”所以,“我們想起了當世界其他一切地方好像靜止的時候,中國和桌子開始跳起舞來。”從這段故事里老師先提出問題“桌子開始跳起舞來”寓意何在?然后講解原文的歷史背景:當時歐洲國家在政治黑暗而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一些貴族們熱衷于降神術,特別是桌子靈動術,以此乞求神靈的保佑。“中國開始跳起舞來“則是指中國當時爆發了太平天國的革命運動。繼而再提出重難點問題:怎樣理解“可感覺的物”“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用頭倒立”“自動跳舞”“奇怪的狂想”等關鍵詞如何揭示商品秘密?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知識發散思維,充分想象,也可以狂想,比如為什么有的桌子標價2000元,有的桌子標價20000元,為什么有的畫買幾千有的幾千萬……啟發誘導、對話答疑,分析或討論;學生帶著疑問聽課,老師針對疑問講解;教學過程井然有序,有的放矢。當然恰當的啟發,精辟的講解也是提問教學是否圓滿的重要的一環,正如“平庸的教師只是敘述,良好的教師靠講解,優異的教師則示范,偉大的教師善啟發。“一節課下來重點突出,難點易懂,受益無窮。[1][2][][]案例分析知識點提問則是教師先進行案例分析,然后根據學科的內在聯系設計出一系列的層層遞進,相互關聯的知識點題問,引發學生思考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一種提問方式。它是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過程,學生聽得明白,記得牢固,用的自如,可謂學以致用。然而這種提問法的關鍵在于找尋合適的素材或案例,這一點對于美術院校的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大多是即興而發,有感而為的強感性人類,喜歡直觀感知視覺效果,形象思維敏捷,比如說法律是沒有感情的,一板一眼的,剛正不阿的,那么講解法律基礎時應該如何產生效果呢?通過大量的實踐驗證法律基礎可同樣可以講得生動活潑,激情飛揚,當然課前的準備可能是最關鍵,精心選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經典案例是重中之重,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今日說法》的重點片段,《律師視點》的重點節目,還有文字歸納的典型案例,借助多媒體使每個案例清晰呈現,教師分析并留下相應的知識點問答題供學生思考,效果的卻不錯。例如在講授著作權法律制度時,一則案例“何某在日本辦畫展,期間一日本商人看中了他的作品《落葉》,欲購買此畫,何某也有意畫展結束時將此畫賣給日本商人,雙方商定了價格并準備簽訂合同,但是對于該畫出賣后著作權如何處理的問題何某有疑問。提出問題:1、該畫是否屬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如果是其保護期限有多長?著作人是誰?2、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屬什么權利?展覽期間應該由誰享有?3、美術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是否視為作品著作權轉移。這個案例中很顯然何某是藝術作品的權利主體,享受著作權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權的保護期一般字作品形成之時至作者死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為止。美術作品的展覽權當屬著作權的財產權,美術作品原件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但是其他作品原件的展覽權仍由著作權人享有,也就是說其他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要展覽作品原件,必須征得著作權人許可。此畫賣出的只是著作權的財產權,它包括復制權,表演權、播放權、展覽權、發行權、攝影電視電影錄像權、翻譯權、許可權及獲得報酬權等;著作權的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一般而言著作人身權具有永久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剝奪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作者的上述人身權,除非依法律規定給予適當的限制。綜上所述,一個簡單的案例分析有效地串聯了幾乎一節課程的全部知識點并很好地形成了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從中學到有關著作權法律制度的幾乎全部內容,條理清晰,理解透徹,懂得什么權利是無法放棄、不能剝奪的,學會如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并尊重他人的權利,受益終生。二、情通理達,情理交融,用心互動機制“情”即情感情境。情感投入是在表達思想、表白觀點時投入真情實感,以情感人;情境則可以境育情,指的是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師生環境,形成健康的情感友誼,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理”即“理智”、“理性“道理“。理智表達指的是以理性的態度,思考分析,用判斷推理的邏輯方式來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態度,達到以理服人的教學效果。具體說來理智是一種思維活動,與情感原本就相互交織,只要人們有意識的加以控制便會自然融合。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過于理論化,并有較強的科學性及政治導向性,所以教師切忌感情用事,信口開河,應當高度理智,然而結果便是枯燥無味,難已形成效果,教師的教學可謂嚴謹認真,學生真的頭腦昏昏。怎么辦呢?“用心”教書是關鍵,“用心”就是理智與情感的交融。如何做到“用心”呢?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親其師而信其道”,“身教勝于言教”是任何教學方法都無法比擬的教學方法。其次就是走近學生,以情容情,用“眼神”去洞察學生的心靈,去表達對學生的情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他們的期待與滿足。當代大學生大多出生于80年代后,獨生子女偏多,他們集萬般寵愛于一身,難免嬌生慣養,教師如何走進他們的內心,解讀他們的困惑,以真誠的情感打動學生,達到情感通達,情理交融的效果,做到心照不宣、心心相映或心有靈犀一點通呢?心誠則靈靈則感人。我們都知道美術院校高昂的學雜費及學習費用,使部分學生面臨經濟困難,他們不得不半工半讀才能維持生計,說實在的從思想政治課的角度來講應該提倡勤工儉學,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但他們經常因為打工掙錢,而曠課或不守紀律,怎么辦呢?老師當然要以一個教育者兼父者的身份,關心他們,首先是力所能及地幫助其經濟困難,解燃煤之急;其次是共商解決矛盾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最后還可以通過一些哲學、經濟學、法律等知識幫助他們適應市場,增強生存能力,自我管理和保護的能力,告訴他們作為當代藝術院校的大學生一定要珍惜大學生活,學會“用心靈去美化天物”,要懂得生活是創新之源,情感是創新之魂,責任感是創新之力,道德是創新之本,一切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是感情的結晶,啟迪他們的智商、情商以及財商,可謂一舉多得。總而言之藝術最本質的東西是以情感人,激情是一切藝術之母,要想成為一名藝術院校出色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富有激情是必備條件,否則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頂多也是一位教書匠,成不了教學藝術家。激情教學源于由感而發,源于情真意切,源于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源于對學生的愛……教師必須敞開心扉,情通則理順。只有情滿則意深,情馳則無逐,情異則法別,而情是智慧之神,智慧才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三、聲形結合,圖文并茂,用視聽多感官互動機制“聲”指語言聲音,聲情并存,富有感染力,語調變化,抑揚頓挫,聲聲入耳。“形”指形象、形狀、形態萬千。聲形結合是以語言的信息傳遞與直接感知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述、講授、講解的過程中采用實物或直觀教具的演示活動,或是結合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參觀的活動。一般說來,語言信息的傳遞是人類的抽象思維,它往往借助判斷推理、概念假設等理論形式表達思想觀點,其特點表現為間接性、有序性、能動性和深刻性,往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各種事物的“形態”則是生動的、具體的、可感知的東西,具有直觀性、具體性、行動性,往往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能迅速形成一個整體的形象認識。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特點,它集科學性、理論性、方向性、深刻性于一體,明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教學過程中若能科學地運用演示方法,常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借助教學媒體手段,將所講授內容制作成各種實物、模型、圖線或掛圖,圖文并茂,一目了然,學生聽課目的明確,教師講授思路清晰,邊講解邊指導邊觀察,形象生動,教與學達到了高度的和諧互動,視聽藝術完美的結合,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因為根據實驗表明,人們僅通過聽覺獲得知識只能是記憶的15%,通過效覺能獲得記憶的25%,而視聽結合則能夠達到記憶的65%,不僅如此,這種有機結合還能夠擴大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節省教學時間,大大提高有效時間的利用率。尤其是對于美術院校的學生來說,注重視聽結合更是其它方法無法可比的。因為他們有感觀視覺的天賦,比較注重形象思維,對視覺傳達的領悟性一般高于一般普通高校學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主題適時播放一些教學輔助篇,穿插播放電視系列教育片,通過形聲結合,視聽互動往往能夠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震撼力。通過這種多感官的協同活動達到追尋記憶,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精心選取了與教學主題相符的《對話》案例電視片段,通過鮮活的經濟學家、企業家、教育家等社會精英人物的所思所想所為,以及他們觀察世界風云,駕馭市場經濟運勢的能力,可謂有血有肉,學生們能迅速進入角色、身臨其境,如見其形,用心體會;眼耳并用,心腦振蕩,產生頓悟,從而引起思想共鳴,能夠從社會名流身上感受到時代的脈搏,感覺到時代對他們的期待,真正地感悟人生、感化心靈,并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人生缺陷,從而達到洗腦的作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來說,這無疑是任何優秀的教師僅憑一張銅牙鐵嘴所無法說教的,它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深奧的哲理形象化了;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了,無休的說教人物化了……真的是不可多得的教學輔助方法。綜上所述,教無定法,但必須得法,面對藝術院校公共課十分復雜困難的局面,探索出在新形勢下行之有效地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徑和新思路顯得格外重要,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互動機制更是重中之重,但愿我們能夠共同努力,銳意進取,不斷創新,探索出一條通往思想政治理論課終極目標的人的全面發展的教學新思路。參考文獻1.石云霞.“兩課”教學法實踐探索.湖北人出版社,20022.石云霞.“兩課”教學法研究.湖北人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