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要素對西部民間美術的影響
時間:2022-08-30 03:06:34
導語:美術要素對西部民間美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民族信仰對西部民間美術藝術特征的影響
我國的民間美術的發展是在民族觀念以及造型藝術體系的影響下,繼而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民間美術反映出了特定區域下的歷史文化以及該階段人類的審美意識,因此民間藝術作品的創作者會將自己的審美情趣以及所思所感融入其中,這也就是民間美術作品會與創作者的生活環境以及文化背景存在較大的關聯性主要原因。在一定地理區域內有著與其他區域不同,但又與該區域相適應的文化活動以及文化事跡,而正是這些與該區域相適應的區域文化,給予了創作者更多的創作源泉,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理念。尤其是在我國的西部區域,農耕文化以及游牧文化有著交融發展的趨勢,而正是由于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交融碰撞,進而讓我國西部地區出現了多元文化一體化的文化發展形式。在西部地區人們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行為準則,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而在西部地區中有宗教信仰以及多神信仰的居民極多,因此由于民間信仰而延伸出來的民間美術也已經融入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人們在開展民族信仰風俗活動時,會充分借助民間美術來增加民俗活動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從古至今,人類在生活中都喜歡利用民間藝術展現民俗信仰,無論是生活中的生活器物還是開展的集體宗教活動中都展現了民間美術信仰。西部地區主要使用剪紙、木雕和磚石雕的圖案等對建筑進行裝飾,而且這些圖案都具有其使用的價值和含義,與民俗信仰有關,例如,回族人民的衣服刺繡圖案大部分是花卉圖形,主要是牡丹花、梅花、月季花以及芍藥花,這是伊斯蘭教獨特信仰的結果,美術作品中禁止出現人物圖案。正是在這樣一個信仰背景下,讓西部地區的民間美術具備特有的象征和形象,表現出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和宗教信仰。各個不同的宗教信仰展示出不同的民間美術風格,讓民間圖案表現出差異化和多樣化。另外,將信仰民俗結合和碰撞,使得民間美術被各個民族進行相互借鑒和結合,表現不同地域所有具有的統一性和特殊性,比如,幾乎所有的寺廟建筑外觀和其中的圖案類型都具有漢藏文化的含義在其中。
二、信仰民俗的功利性與民間美術的實用性相關聯
民俗信仰的出現受人們的利益驅使,可以個人利益,也可以是群體利益,比如預測吉兇禍福、祭祀祈福、避災遠禍等行為都與人們的一些利益有關,這些利益可以是健康、經濟等方面。以前人們進行巫術活動和宗教活動,都是借助原始美術將原始的宗教信仰觀念表現出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民間美術的價值沒有改變,還是為信仰和宗教活動提供服務,逐漸使得信仰民俗的功利性與民間美術的實用性相關聯。地區的信仰民俗中所使用的美術要素是人們用來表現對佛、神、鬼以及先祖的祭拜和崇敬,這其中也包括對一些神像、佛像在制作中的泥塑、磚石雕、壁畫、唐卡等,還有一些舉辦祭祀活動使用的供奉品和器具,比如神龕、金器、銀器、法器等。充分體現出西部地區信仰民俗的情況和特點,一般都是祈求錢財、祈求平安、消除災難、生命延續等,以及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如,因個人原因發生錯誤等,表現出很強的功利性。而民間美術則是其中的一種輔助方式,主要是為了體現出功利性的作用,然后再呈現出審美的特點以及藝術表現的實質。民間信仰要在眼前物質上的功效和利益基礎上,展現出民間美術神靈的影響力,可以使人們的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歸屬感以及滿足感,得到神靈的庇護,他們的信仰可以通過民間美術得到比較明確、真實的回饋,因而將宗教信仰轉化成一種清晰的、明朗的藝術表現形態,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展現出看不到、摸不著的神靈,包括,雕像、繪畫等方式,從而由比較抽象的民族信仰呈現出一種比較形象、直觀的形象,進而使民眾所信仰的事物可以有一種具體的托付形式,從而使信仰得到最大程度的繼承和發揚,特別是寺廟為了自身的發展,擴大受眾,不斷在強化佛經佛法,以一種人們可以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受眾,獲得更多人的信奉。宗教信仰一般都呈現出現代化的一種藝術表現方式,在心里可以領悟到其存在的公正性、科學性、權威性,從而在信仰表現上用美術作品來體現出來,如,雕塑、故事畫等,使抽象的佛教經典,通過創造以及思維想象,以高技術的繪畫手段生動形象的呈現在人們面前,從而無形之中感染著、教育著信眾。
三、信仰民俗的類型決定了民間美術的造型藝術
從信仰民俗中美術的根本來說,可以具體的體現出抽象的信仰對象,這是社會群眾在長時間信仰中對信仰對象逐漸形成的一種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信仰對象通過通俗易懂的手段展現出來。在民間信仰中,美術實際上群眾對一些鬼神等信仰的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包含建筑、雕刻、繪畫等;比如雕塑、唐卡、圖案、壁畫等。社會群眾的生活經驗和觀念會對美術作品產生直接影響,根據信仰對象具有的特征可以賦予指定的形象、美術色彩以及造型,比如在繪畫佛像時就需要擁有嚴密的造型度量系統,其中包含造型規律和理念,在繪畫時一定要參照佛經上的規定進行,不可以隨便改動,更不能根據個人的意愿進行繪制,在西部地區的任何區域,無論經過誰繪制都會繪畫出相同的造型,擁有程式化的一方面,具有固定的藝術形象。假如信仰民俗中還未將某一個事物作為信仰對象時,就不會出現這個事物的造型。信仰民俗是西部民族地區民間美術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民間信仰經常出現在西部民族地區民間美術藝術創作之中。信仰民俗正在不斷創新和變化,西部地區的民間美術創作也在隨之改變,在民間許多藝術家都會以自己對信仰民俗的理解應用線條、用色等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大多數的西部民族地區中的民間藝術都是根據民俗信仰中人們對佛、神、鬼等的崇拜而造就的美術畫作,其中也包括宗教和民間人們信仰神的泥塑、雕刻、筆畫等以及宗教祭祀時的工具,如金銀器皿、法杖等,所有的民間藝術作品都是以我國西部地區民族信仰為基礎而創作出的,因此西部民族地區的信仰民俗的歷史軌跡對民間美術來講都具有一定的影響,而在此發展過程中信仰民俗影響民間美術的產生和發展,對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題材提供了基礎,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講,信仰民俗決定了民間美術的歷史發展走向。大多數的民間美術作品中都離不開信仰民俗的支持,在西部地區民間美術作品中大多數作品或多或少的都包含信仰民俗,西部地區民間美術作品中宗教藝術占絕大數,并影響著西部地區當地居民的審美能力。
四、結論
“一件藝術作品起到的藝術價值,取決于人們如何理解和如何使用”,民間美術作為一種通俗藝術表現形式,符合大眾心理的一種符號表示形式,而“個體對符號表示形式的欣賞,有助于形成一個共同體”。在審美經驗和審美快樂的影響之下,這兩種心理活動活躍的交互作用下產生了民間文化觀念。在長期歷史實踐中,民間美術作品也深深地烙印著民俗信仰。正因為民俗信仰存在差異,民間作品異彩紛呈,更能夠感染人。淮陽的民間美術作品布老虎、泥泥狗就與當地的信仰有著一定的聯系。雖然民間美術作品具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但是當前民間美術作品越來越少。追究其因,當下人們在市場經濟環境之下愈加追求經濟利益,將民間信仰拋擲腦后。在這種發展背景之下,民間美術作品的傳承人的數量逐漸減少。民間美術作品可謂是面臨生存危機。但是這并不代表著民間作品就一定會走上滅亡。從目前現狀來看,民間美術作品逐漸發吸收其他的文化,以此激發民間美術作品發展活力。不過,依靠其他文化重塑本民俗的文化的行為勢必會削弱民俗情感。假若把民間美術作品與民俗情感進行分割,那么傳承的民間美術既沒有文化特色,又沒有發展激情。如今,人們在傳承文化的過程中多是建簡單將其復制。這表示民間美術已經逐漸失去了最靚麗的色彩了,不能夠較好調動人們參與民間作品傳承活動了。猶如水失去本源一樣,民間美術看似“活著”,實際上已經“滅亡”。
參考文獻:
[1]朱香霖.東北民族民間美術在本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開發利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7.
[2]張晨暄.民間虎俗信仰下兒童虎飾研究[D].蘇州大學,2017.
[3]劉燕.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研究[D].山東大學,2016.
[4]趙振鵬.宮廷美術、士大夫美術與民間美術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15):267.
[5]左紅衛,李云.論新疆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地域特征[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07):16-17.
作者:梁宇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
- 上一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索
- 下一篇:本科專業教學團隊建設與實踐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