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2-21 09:29:26

導語:項目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項目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應用

小學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重要階段。小學生思維還不健全,同時缺乏耐心,所以對小學科學課程很難理解。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項目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所以項目學習法越來越受到小學教師的青睞。

一、項目學習的概念

所謂項目學習,是指教師在適當的教學指導下,以一定的項目主題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開展真實的實踐活動,參與項目設計、實施和管理的整體學習,并在此過程中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探索性思維、創新能力和綜合科學素養。這套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學活動,也是學生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因此,它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項目學習徹底改變了傳統課堂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充分發揚了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優勢,結合實際生活,助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在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完成教學成果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內化理解。

二、小學科學教學現狀

(一)內容設置不佳

首先,小學科學課程的內容設置不夠合理,學習難度遠遠超出了小學生的承受范圍。小學生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不能取得明顯的進步,自信心受到打擊,甚至產生自我懷疑,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到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其次,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與現實脫軌,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小學生學習到的都是“大道理”,而沒有看到所學習的內容在現實中的應用,因此可能認為科學教學無意義。

(二)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

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和針對性,一味地向小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導致學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一些小學教師在能力和素質方面也存在不足,專業知識掌握不扎實,學習意識不強,知識面窄,他們不能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甚至選擇逃避,這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使學生質疑教師的權威,導致其在學習中不能更好地跟隨教師,最終影響學習效果。

(三)課堂秩序松散,操作不規范

學生在科學實驗過程中表現出較差的自制力和自控能力,雖然他們能夠在簡單的實驗中成功地完成測試步驟,但隨著實驗難度的增加,學生就無法集中精力,在自由松散的狀態下進行無序的實驗,脫離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忽視真相狀態下的隨機活動。從長遠來看會影響學生的科學學習態度和學生科學能力的培養。許多小學教師在科學實驗教學課堂上仍然采用最原始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效率極低。很多時候,教師組織的小組實驗幾乎都是由個別學生完成的,其他學生只是抱著旁觀的態度,不想參與,這時就需要教師把科學實驗和生活結合起來,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夠感受到科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三、項目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選擇項目科學導入

首先,要合理設置項目,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后續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把握項目設置的基本原則,保證項目設計的可操作性和科學性。一方面,教師應加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項目落地,縮短項目與小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小學生更有參與興趣;另一方面,教師應加強與小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針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項目,提高項目參與率。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行星探索項目,讓小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和理解關于月球、地球、太陽等天體的知識。其次,合理介紹,為小學生創設情境。情境的創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通過PPT或者視頻來展示學習內容,小學生可以直觀地從圖片或視頻中感受和理解知識,并產生繼續探索的欲望。

(二)合理分組進行探究

首先,需要對小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前,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個性特點、生活狀況和人際關系,以確保分組更加合理。分組時,教師要確保每個小組中有能力強的人和能力弱的人,這樣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補充,確保項目學習能夠順利進行。與此同時,也有必要讓開朗的學生和內向的學生在一組,這樣內向的學生可以在開朗學生的感染下打開心扉,釋放自己。其次,教師需要控制每個組中學生的人數。數量過多可能會導致有些學生“摸魚”,太少可能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巨大。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試驗和研究,確定最合理的團隊成員和人數。最后,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究和摸索。在項目學習之初,教師應明確項目學習的目的和內容,使小學生對完成任務有更好的方向。同時,教師需要關注整個過程,及時提供幫助。畢竟小學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問題靠自己的能力很難解決,因此教師需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還應及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利用微信、QQ等平臺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幫助學生解答問題。

(三)成果的生產和展示

成果展示是對學生項目學習的總結,也是學生展示自我、獲得肯定的重要方式。教師必須重視成果展示的過程。一方面,教師要拓展成果展示的方式,如傳統的報告、海報、手冊、視頻、PPT等,使學生的成果得到充分的展示。另一方面,教師應擴大成果展示的受眾。受眾不應該只有學生,還應該讓學生家長參與進來,這不僅可以向家長展示出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使家長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從而更好地培養他們。

(四)做好評價和引導反思工作

首先,教師要做好評價工作,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成績。傳統的評價工作多由教師和其他學生組成,評價面相對狹窄;如今依托信息技術可以有效豐富評價群體,確保評價更加客觀、全面。例如,社會上的其他群體可以通過視頻、網絡、App等方式來評價小學生的表現。其次,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小學生在項目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不足,甚至會暴露出他們在學習和合作方面的不足。學生只有發現自身的不足,才能積極改進。教師應該記錄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將問題有技巧地、清晰地傳達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問題;積極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將項目學習的整個過程進行錄像,找出有問題的視頻片段,讓學生直接觀看,更直觀地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幫助學生取得進步。

四、結語

傳統小學科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內容設置不夠合理,較難或較易都會影響小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存在問題,專業性不強,無法更好地解答小學生的困惑。項目化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小學科學教學的困難。教師應合理選擇科學導入的項目,合理安排小學生之間的分工,督促小學生相互合作,鼓勵小學生積極展示學習成果。同時,教師要做好評價工作,積極引導小學生反思、總結,幫助其發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改進。教師只有充分發揮項目教學法的作用和價值,才能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

作者:雷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