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小學科學課堂文化

時間:2022-02-21 09:31:06

導語:如何構建小學科學課堂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構建小學科學課堂文化

課堂文化是課堂的靈魂,是課堂發展的命脈。現代科學教育工作中,由于傳統教學思想的過分滲透,很多教師都忽視了課堂文化的營造,也沒有發揮出課堂文化的價值,整體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為保證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充分關注課堂文化的構建,要提高該項工作的關注力度與實施力度,對原有的課堂文化思想及課堂環境加以適當的優化調整,為教學任務的推進提供積極輔助。

一、挖掘科學教材,構建基礎文化

首先,教師要正確解讀教材的編寫意圖。教師一定要吃透教材,要認真理解教材。這種理解不單單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某一部分,而是要站在綜合的角度上,以單元或者一本教材為主要目標進行分析。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入縱向備課的工作思想,正確理解每一冊科學教材的主題,明確不同教材的根本目標,在合理目標的帶動下,游刃有余地構建課堂文化,發揮課堂文化的積極價值。其次,教師要合理選擇給予學生的探究材料。在科學課堂上,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而在此前提下,教師也要遵循科學原則,在課前通過多次實驗、對比,選擇最合適的教學素材,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增強課堂文化的生命力。為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應用這些材料,分析這些材料是否科學,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否能夠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最后,教師要合理把握探究中的各種問題,要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開展科學探究,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科學課堂上實驗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真實的體驗,能夠豐富自己的科學認識。而對于實驗過程中的各項操作,教師需要做好合理的設定,分析在每一項操作中應該分配多少時間,應該如何調節學習任務。教師要讓學生有目的地開展科學活動,增強其對于知識的掌握,構建科學課堂文化。

二、心系自主探究,構建生本文化

生本課堂文化的構建有助于學生認知能力、情感體驗、學習興趣、學習潛能的充分形成和發展。在構建生本課堂文化的過程中,學生的獨立人格可得到充分的尊重,自尊心可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而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要任務自然是配合學生,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能,展現自身的價值。例如,在科學實驗中,教師要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理解自主地開展實驗,根據教師提供的探究材料展開適當的分析。如果學生在實驗中出現偏差,教師也不能立即指出學生的不足或者對此進行評價,而是可以要求學生適當地對比自己的實驗與教材中的實驗,自己發現問題。

三、關注成長歷程,構建生命文化

教育不單單是學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是生命發展的重要活動之一。在課堂上,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生命的獨立性,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成長體驗,打造富有生命力的課堂,構建生命課堂文化。科學教學會涉及常識性教育,而在此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尊重生命的情況,比如為了研究魚類的魚鰭有什么樣的作用而剪掉魚鰭進行分析;為了研究植物的葉子有什么樣的不同點,學生便會紛紛摘下樹上的樹葉,導致樹干光禿禿的。現代教育要想讓學生正確地看待生命,珍愛生命,就要先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然而以上那些操作卻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虐殺生命,殘害生命,這顯然已經完全背離了教學初衷。因此,在構建課堂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生命課堂文化的構建,要追求正確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要滿足學生的精神訴求,要正確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使之能夠體驗生命的成長過程,在潤物無聲的狀態下體會到世界因為有了生命才變得豐富多彩。

四、模糊科學邏輯,構建生動文化

科學的最大特點在于實際,具有較高的實證意識和邏輯思維。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以及各種教學思想的出現,科學學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逐漸被拉遠。似乎提及科學,就帶著一股神秘、一股高不可攀的意味。在小學階段,學生所接觸的科學知識類型可劃分為幾大門類,分別為地球與空間科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等。不同的門類包含著不同的內容,體現出不同的特點。但是結合課堂教學現狀來看,整體的效果卻差強人意,很多學生對于科學并不能夠產生主動了解的欲望,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認知偏差。很多時候,教師會存在過度追求純粹科學的情況,忽視了學生當下的狀態,所提供的內容十分復雜,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訴求。另外,教師所提供的教學設計缺乏趣味性,很多時候,教師會把教材中的內容全部搬到學生面前。所以在構建課堂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模糊科學的邏輯,打造生態型的課堂,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調整教學動作、教學語言以及教學風格,讓學生能夠在健康和諧的狀態下了解科學知識,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把握科學魅力。

五、創建良好氛圍,構建生態文化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育要順其自然。如果教師存在揠苗助長、逆天性而為的情況必然會傷害到學生,也會違背教育的本質。現代教育倡導推進素質教育,在這一教學思想的引導下,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素養,要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滿足學生的精神發展需要。所有這些的前提是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打造生態性的文化課堂,因勢利導,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發揮出更高程度的創造力。同時,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緊張關系也能夠得到緩解。打造生態課堂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實自身的經驗,要提高個人的閱歷,要加深對學生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解讀教學要求,充分挖掘隱藏在教材深處的育人元素并加以適當地開發,借助科學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讓其能夠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在完整的生態鏈條下構建生態課堂文化。

六、聯系實際生活,構建生活文化

教師需要加強課堂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利用生活喚醒學生的認知思維。正所謂知識來源于生活,但也要服務于生活,生活與知識之間具有核心性的聯系。教師要將課本中的抽象信息體現在現實生活中,以具體化、形象化的體驗,加深學生的理解,升華學生的感受,使之在自我學習中完善認識,加深意識。所以,在打造科學課堂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聯系生活,構建生活性的文化,真正地實現課堂回歸生活的哲學本質。總的來說,教育本身具有較高的特殊性,是一種抽象的文化形態,教師對于教育所形成的認識,會衍生出不同形式的課堂文化。某種程度上來說,課堂文化就是教師的教學思想。而構建課堂文化,其本質也在于轉化教師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一定要正確解讀生活教育的內涵,重新思考評定何為科學課堂,打造合理的課堂文化,帶領學生深入挖掘科學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若想合理構建課堂文化,充分發揮課堂文化的價值,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認識,形成正確的教學價值觀,充分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同時,教師需要調整教學目標,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并能夠主動創新教學手段、深入挖掘教學素材、心系自主探究、關注學生成長歷程、創建良好氛圍、聯系現實生活以及優化課堂結構等。如此一來,教師才能構建出豐富多彩的課堂文化,打造完美的文化體系,充分發揮科學的核心精神與人文精神。

作者: 林雅斌 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湖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