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法動態演進解析

時間:2022-02-25 05:16:53

導語:英語教學法動態演進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學法動態演進解析

一、前言

在百余年的英語教學法研究中,人們試圖從教育學、應用語言學、心理學等諸多視角尋找某種特定的方法以指導語言教學。2016年章兼中教授在《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中對英語教學法進行了歸類和整理,總結分析了翻譯法、直接法、自覺對比法、聽說法、視聽法、自覺實踐法、認知法、功能法。袁春艷在其博士論文中列舉了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系列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認知主義外語教學法、交際外語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內容型教學法的發展歷史和產生背景以及中國英語教學法的發展階段。然而目前對英語教學法的總結分析尚存在一定缺陷:一是僅聚焦于對現狀的梳理而缺乏對前沿教學法的探測和預測;二是總結分析中采用的方法多為案例和抽樣調查法,數據抽取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我們需加強對英語教學法的前瞻性分析,從而提升研究結論的價值

二、英語教學法動態分析

1.語法翻譯法。在18、19世紀外語教學處于萌芽階段時,學者們在探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堅持語言的研究依附傳統的語法結構邏輯,因此他們試圖研究語言的內部邏輯結構和分析語法,并且準確地提出了五大詞性,即名詞、動詞、連詞、冠詞和關系代詞,使得傳統語法教學孕育而生。“語法翻譯法”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對英語教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確立了自己在早期外語教學中的地位,是學習者自我學習的一種有效途徑。但是隨著人們對英語口語的要求,孤立的“語法翻譯法”開始退下英語教學的舞臺。已在教育學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的“語法翻譯法”以語言本位主義為主導,研究語言結構為基礎,教授過程以語法為主,以閱讀和寫作為目的,卻忽視了口語的訓練。立足于當下,在瞬息萬變、知識爆發的今天無口頭交流的英語是無法存在的,故孤立的傳統式“語法翻譯法”無法在當今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2.直接法。19世紀末,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英語口語的需求以及外語教學內部因素的不利影響,“直接法”開始興起。該方法不是要求學習者通過翻譯學習語言結構的內在邏輯,而是將事物和語言之間搭建起“聯想”的中介,用語言表達概念,以口語為目的。“直接法”以目的語作為教學語言,提出了目的語在意義和形式上的心理關聯,是對“語法翻譯法”的發展和創新。該教學法提出翻譯不是唯一的教學目標,并且將口語交際提到了外語人才培養的目標中,它是外語教學的一次飛躍發展。但是教學條件的限制使得這種教學思想很難全部展開。語言環境的局限,師資力量的不足使得“直接法”只能流行于個別私立學校,而廣大公立學校只能望而卻步。但“直接法”向我們展示了英語口語能力的重要性,相對于“語法翻譯法”更符合時代的發展。3.聽說法。行為主義代表斯金納在繼承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提出新行為主義。他認為人的反應性質不僅受到刺激的制約,還受到中介作用的影響,即人的內心活動。“聽說法”在這一理論的照射下孕育而生。“聽說法”注重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對于學習者而言能夠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語感。但是在發展過程中“聽說法”還是沒能擺脫形式結構的泥潭,只重視了形式,忽視了意義,所以在國際風云不斷變化的今天“聽說法”無法較好地找到合適的位置。4.交際法。“交際法”產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歐共體,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要目標。當中國閃閃屹立在國際舞臺時,英語作為一種交際的手段則呼之欲出。“交際法”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的的體系第一次為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新的教育理念促進了教學法的發展。交際原則認為讓學生在真正的交際活動中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完成學習任務,最終通過這一過程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交際法的出現使得中國掀起了一股新的熱潮,走出了傳統的方法,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同時也試圖將語義和語法,功能與語法連接起來。但是重心的轉變使得語法的教學出現了危機,從而影響閱讀和寫作,因此對于語言的輸入量和輸入形式成為了交際法的一個缺陷。5.任務型教學法。上世紀80年代,“任務型教學法”的產生旨在解決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之間的矛盾,是對“交際法”的繼承與發展。“任務型教學法”從關注學習者學習過程出發,提出任務,強調“做中學”的原則。教學過程中大量輸入語言,以明確的目標為任務,在交際過程中合理分配一定注意力給語法教學,彌補了“交際法”的缺陷。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結合,在很大程度上使語言達到平衡。但是“任務型教學法”在任務的選擇,排序上存在分歧,它過分依賴自然環境,潛意識,故也存在一定的缺陷。6.內容型教學法。外語教學法在歷經百年之后向著更復雜而又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內容型教學法”是歐洲目前廣泛推行的一種外語教學法,在中國,英語教學領域也開始踐行其理念和原則。“內容型教學法”的出現以主題教學為依托,將語言系統和內容相結合,恰當地處理了內容與結構,形式與意義地矛盾。斯干在1998年總結其特點是:(1)意義是第一位的。(2)學習者不是重復他人的話。(3)與真實生活中的活動有相似之處。(4)最重要是任務的完成。(5)評價任務是否完成主要看有沒有結果。它是交際法的批判和繼承,創造性地提出了功能性原則,遵循了人類語言發展的規律。但是,其發展特點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懂得多種學科內容的師資極其匱乏,所以教學法的道路上還有待進一步發展。

三、英語教學法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中國的英語教學發展同許多西方國家一樣,也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中國著名的外語教學專家對外語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張正東教授從教學理念、目標、方法手段出發對中國的外語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比較和概括,將中國的外語教學劃分為譯學中心期、歐法中心期、東西跳動期和走向自立期四個階段。他是中國第一人運用縱向比較的方法,將中國外語教學的歷史和發展整合起來全面研究中國外語教學。他對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研究克服了某一階段外語教學法的片面性,對外語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以張正東教授為首的研究人員對于近20年外語教學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他們跳出了傳統教學的孤立性和單面性,從發展的眼光將將外語教學法的基本內容如教學理念、目的、方法、原則放在宏觀歷史中進行分析,結合國際研究的新領域試圖為中國尋找更適合中國國情的教學方法。英語教學法的發展推動教學法理念的不斷更新完善,英語教學法在這股潮流中也開始激蕩自己的光輝。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英語教學法領域的理念相互競爭,又相互依存,相互批判,又相互補充,讓我們看到了在新時代的潮涌中我們要從縱向發展的眼光來看教學法體系的構建,也要從橫向探索結合各個學科的內容,搭建符合語言發展規律的綜合式教學框架。首先,英語教學法體系的搭建應該以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和內容性教學法是教學法發展階段的創新和飛躍,但因為又存在其局限性,所以英語教學法的目標應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學科特點作為出發點,結合實際從教學目的,方法和手段,內容選擇,教學策略等多元因素著手,綜合考慮以上因素來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的教學法。其次,英語教學法應該立足中國國情,以英語發展的規律作為制定教學法的基礎。中國英語教育大環境,師資力量都應該是英語教學法發展的重要考慮因素。英語教學法不能孤立、片面,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探索出適合中國、地區乃至學校的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第三,英語教學法的發展依舊要以語言學發展的規律為基礎來探究教學法。

四、總結

借鑒歷史,放眼未來,立足現在,英語教學法正經歷著新時代的洗禮,向著未來在改革的潮流中乘風破浪。英語教學法的動態研究代表了科學家們所關注的最具活力的科學技術領域。在我國,盛立認為研究前沿是研究領域中為解決關鍵問題和突出矛盾的最新的高質量研究。通過英語教學法動態演進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為英語教學研究,甚至教育學和其他學科提供識別自身研究前沿提供方法論參考;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實英語教學法理論體系,豐富英語教學法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法創新和本土化構建提供理論借鑒。此外,在實踐上提供英語教學法動態形成及其遷移規律的整體圖景,并深層次挖掘其形成機理和機制有助于為英語教學管理策略與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鑒;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國英語教學研究者研究方向確立、甄選適合的可用于教學實踐的教學法,由此提高我國英語教學研究水平、提高我國英語教學質量。

總之,分析英語教學法發展動態,以期前瞻性地洞悉先進的英語教學法,為適應我國英語教學改革,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本土英語教學法提供數據支撐和方法論借鑒。

【參考文獻】

[1]馬承,蘭素珍.英語三位一體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雪芬.中國英語教育變迂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杜,2011.

[3]陳艷君.基于本土視角的中國英語教學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4]袁春艷.當代國際外語教學法發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6.

作者:王琴芳 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