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育下課程建設的實踐
時間:2022-01-19 10:45:17
導語:網絡教育下課程建設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方式獲得了多向發展,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網絡教育模式進入越來越多的教育領域,并打破了傳統教育在時間、空間等多方面的限制,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得了迅速發展。從教育發展的角度來說,網絡教育方式代表著新的方向并影響了知識受眾獲得教育資源的寬度和廣度,但網絡教育模式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如何優化網絡教育模式,如何將課程內容與網絡教學的特點結合起來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基于此,文章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以期對讀者有所幫助。
對于網絡教育課程的建設工作來說,需要根據網絡課程的特點、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更為重要的是,網絡教學軟件和系統一直處于升級的狀態,所以網絡教學的主導者就應該關注網絡教育模式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受學者所需要的知識內容。從以上層面來說,網絡教育模式下的課程建設將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并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與此同時,教育工作還要關注網絡教育模式的平臺建設工作,并將相關的教學理論融入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
一、網絡課程教學的特點
1.以學生為中心的自我學習特點。網絡課程教學是傳統教學內容通過網絡平臺的傳播,主題仍然是學生,而老師則屬于知識的傳遞者和教學靈魂。因為網絡教學不同于現場教學方式,師生之間甚至缺少直接溝通的機會。這種情況下,教師的作用就是將知識系統進行全面地傳遞,而不針對任何有特殊需求的學生。當然,一些教育軟件可實現師生之間的溝通。例如“釘釘”就是一種即時通教育軟件,師生之間可通過這一軟件平臺形成互動。這一過程中,另一個問題就產生了———與教師溝通的學生學習時間的被占用。從以上層面來說,網絡課程教學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學生必須要形成自我學習的意識而不是依賴于教師的監督。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對于受學者起到引導、點播和解惑的作用。因此,在網絡課程教學中,師生之間還需要建立一種溝通渠道。相對來說,這才是學生實現自我學習并獲得知識系統升華的關鍵。2.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來自于感官刺激。在傳統教學中,課堂氛圍、課程內容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會影響到學生們學習的效果。同樣,在網絡課程教學中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也會受到關聯因素的影響。在網絡課程教學中,因為網絡存在延遲且學生的學習表現不可能被教師及時獲得。更為重要的是,在網絡課程教學中學生們學習精神狀態很難被及時發現。當學生們出現學習疲倦狀態或者是排斥某些知識內容時,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基于這方面的考慮,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學生們的感官刺激。通常情況下,圖片、色彩和動漫應用的比例較高。在初始時,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或很容易帶動,但長期采用這種方式,學生們就會出現感官疲勞狀態。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不斷變換感官刺激方式來激勵學生,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教師除了要發揮靈魂作用,還需要將學生們的思維進行延伸并鼓勵其進入關聯知識的思考中。3.網絡教學信息形成交互傳遞狀態。在網絡教學中,教學過程本質上就是信息的交互傳遞,并由此來推動學生知識系統的構建。當教學信息成為單向傳遞或者交互傳遞狀態不佳時,網絡教學的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例如某些網絡教育模式采用課程視頻回放模式,那么學生基于某些問題而需要與教師進行溝通的渠道就被破壞了。這種情況下,教師的知識傳遞方向與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方向就產生了偏差。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沒有信息的交互傳遞,重要的知識內容也就沒有了雙方的溝通。對于網絡教學的效果來說,這就意味著課堂教學的失敗。當前,很多網絡教學方式不被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缺少了有效的溝通交流。教師在無法獲得學生學習信息的條件下,其基于知識獨特性構建的課程系統也就失敗了。另一方面,網絡教學的信息是多層次的,來源點也會基于視角的不同而傳遞不同的知識信息。基于網絡教學信息的交互性特點,教學在網絡課程的建設中就必須要關注這些方面的需求。
二、網絡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過于突出。在網絡教育模式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且需要凸顯自主學習意識,但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過于突出就成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在沒有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方向就會出現偏差,甚至完全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例如在網課中,教師會布置一些作業,很多學生會將這些作業的完成要求當成網課的重點,忽視了其他關聯知識的學習。還有一些學生極少參與到與教師的互動中,而是一直埋頭學習。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不存在問題的,存在的問題是完全將自身設定為學習的核心,而忽視了網課教學的關聯知識系統構建。當學生自我學習意識過于突出后,其學習方式完全由自己確定且忽視了某些知識的思維層次。當然,這些學生也不可能抓住學習的重點,以至于不能理解知識內容。基于這方面存在的問題,網絡課程建設就需要加強教師的干預作用,并形成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2.網絡課程教學信息復雜,學生辨識程度較低。在網絡教學中,課程知識的來源不是書本知識的簡單構架,而是來自于整個網絡系統。特別是在沒有家長和教師監管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們接受知識的方向容易出現偏差,甚至是僅依靠個人的感官去搜查關聯信息。這種情況下,學生可能面臨信息陷阱,甚至是瀏覽違法信息。更為嚴重的是,網絡信息中不健康的內容非常多,學生自我辨識的能力較差,因此一些刺激性的內容更容易激起他們瀏覽的興趣。從教育教學的目的來說,這種現象的出現對網絡教學的負面影響設計多層面,也會影響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環境中,家長不可能時刻在學生身邊,而老師授課的閑暇時間就成了學生的自由時間。也就是說,學生們利用這一時間自主學習的內容幾乎無法控制。學生在瀏覽關聯知識的過程中,還可能接受到錯誤知識的干預,因此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會打折扣。基于這方面存在的問題,網絡課程建設就必須要進行針對性地干預管理。3.網絡課程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不足。隨著電子科技的不斷發展,學生們獲得外界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獲得的信息也越來越多。一方面,手機這一即時通工具的出現,使得學生們獲得外界信息的效率也越來越高了,例如很多知識可以通過搜索來獲得答案。在網絡教學中,教師所傳遞的知識信息如果出現不能理解的狀況,這些學生會利用網絡來查詢答案。因此,在網課環境中,學生為了避免個人窘境或者是“面子問題”就放棄了與教師的溝通。當教師提問某些問題時,這些學生的回答是不存在問題,因此,這就從根本上影響了網絡課程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因為網絡延遲、教師關注不及時等原因,學生的注意力層面很難被準確界定。以上問題的長期存在,直接影響了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且拉遠了師生距離。正是因為師生之間的互動不足,所以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就難以實現。
三、優化網絡教育課程的措施
1.由教育部門主導網絡課程的開發工作。隨著教育產業化的發展,網絡教育課程也逐漸推向了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傳統的學校教育也開始進入網課模式。對于這些網絡教育課程內容,各個省區沒有明顯的界定,也缺乏強有力的監管。正是因為管理存在空白,且學校網絡教育課程的設置基本自主決定。這種情況下,網絡教育課程的內容是參差不齊的且水平也難以確保。針對這種現狀,各省市以及教育部應當加強對網絡教育課程的監管,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對于網絡課程內容的設置,教育部門必須要進行審核并設定層級管理責任者。當然,各地教育部門也可以制定具體的網絡教育課程內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減少問題課程的存在,保證教育內容的準確性。鑒于學生學習中對于手機等即時通工具的依賴,教育部門可適當增強學生上網的驗證工作,即針對學生群體進行上網驗證,且只能打開相應年齡段學習的資料網站。2.建立網絡教育課程的驗證推廣制度。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網絡教育課程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這種發展幾乎是無序的。多數情況下,學校、教學機構會制定各自的網絡教育課程,且在推廣的過程中沒有相關的驗證工作。也就是說,我國當前的網絡教育課程能夠得到認證推廣的內容不多,甚至不具備教育教學資格。針對這種現狀,網絡教育課程的建設就需要建立驗證推廣體系。當然,這項工作的主導者應當是各地教育部門。教育部門根據本地網絡教學的實際情況,對課程內容進行認證,認證以后的網絡課程可以進行推廣。這就需要相關工作者加強對課程內容的建設工作,將課件與教育理念、網課模式、教學方式等進行多層面的融合。在提高網絡教學課程水平的過程中,更要關注教學效果的實現。與此同時,網絡教育課程的使用平臺也要對其進行監管,以最大程度減少不健康信息的違法鏈接。3.優化網絡課程的內容,將師生之間的互動作為重點。網絡教育的效果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課程內容、學生狀態、師生互動等都是影響效果的重要內容。基于這方面的考慮,網絡教育下課程建設的重點工作就需要從以下層面展開:首先,優化網絡課程內容。將課程的內容進行多樣化設置,將知識形成體系,在學生可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升華。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激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其次,寓教于樂。在課程開場之前可是當設置關聯知識內容,迅速將學生的興趣點激發。提高課程教學內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學生可以獲得知識,且希望能盡快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中。第三,加強師生互動。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學生們學習的過程就是吸收外界信息并整理成為自身知識系統的一個過程;而教師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導、修正和激勵。因此在網絡課程的建設中就需要著重發揮教師的作用,通過師生互動來規范學生們的學習。
四、結束語
在APP教育軟件的廣泛應用下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教育模式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即傳統教育模式向網絡教育模式的演變發展。當前,多媒體技術與APP技術集合的層面越來越高,并解決了傳統教育方式受時間、空間影響的問題。與此同時,網絡教育模式通過圖片、色彩、動漫等方式對教學課程進行了優化。對于學生來說,教學課件內容的感官刺激的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此,網絡教育模式獲得了更進一步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在當前的新冠疫情條件下,網絡教育模式使得學習者的安全保障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網絡教育模式已經適應了當前教學工作的需要,其要求更豐富的內容體現在教學課程的建設方面。
參考文獻:
[1]王美林.開放大學網絡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實踐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02)
[2]許明.高職院校與社區教育融合發展實踐思考———以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為例[J].內江科技,2020(01)
[3]田冬.雙“三階動態循環”責任教育課程體系的架構與實施[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07)
作者:李延
- 上一篇:高校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探討
- 下一篇:文化產業發展方向與提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