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6-09 08:47:57

導語:植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植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論文

1植物學實驗課現狀

1.1準備不足

不少學生對實驗課重視不夠,課前沒有充分預習理論知識,實驗過程中不清楚實驗內容.在顯微鏡下已經觀察到卻又不知道是什么結構的尷尬現象在植物學實驗課上普遍存在.這類學生對于實驗課很茫然,感覺無從下手,實驗報告通常照抄教材上的內容.

1.2不愿參與

部分不愿動手操作的“看客式”學生常從事與實驗無關的事情,如翻看手機或在實驗室內走動等.當其他學生完成操作后立刻圍攏過來湊熱鬧或直接抄錄觀察結果.這類學生可能會寫出漂亮的實驗報告,從而得到較高的實驗成績,但實際上沒卻有參與到實驗中.

1.3考核方法不合理

當前多數教師以實驗報告作為成績評定的重要指標,而植物學實驗報告主要以繪圖的形式完成.這通常導致沒有準備甚至沒有動手參與實驗的學生抄襲教材或其他學生的實驗結果獲取了較好的成績,部分動手能力很強但繪圖能力一般的學生反而實驗成績較差的現象.實驗考核方法的不完善,難以全面、公正和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性和真實水平.

1.4教學設備落后

植物學課程是傳統學科,在學校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設備更新緩慢,幾臺老式顯微鏡作為主要實驗儀器的現象在不少地方院校植物學實驗室還普遍存在.由于植物學實驗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實踐課,陳舊的設備通常會導致學生對大學教育產生失落感,進而對實驗課失去興趣.

2植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2.1優化實驗結構

植物學實驗內容廣、項目多,但課時有限,必須對傳統的實驗內容進行取舍.實驗設置應按照“突出重點、壓縮一般、刪除重復、強化實驗技能、加強綜合性訓練和設計性實驗”的原則對內容進行改革,將單一性的驗證性實驗模式轉變為驗證性、技能性、綜合性與設計性四個層次的實驗教學模式.如在形態解剖學部分,壓縮顯微鏡使用、細胞的基本結構及種子萌發等與中學重復的實驗,突出根、莖、葉的結構觀察,并在實驗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觀察、繪圖和徒手切片等實驗技能.同時需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有所創新的培養.如馬鈴薯淀粉粒的觀察實驗,通常是在馬鈴薯塊莖上刮取少許汁液,做成涂片觀察.有些學生將馬鈴薯條進行徒手切片,觀察到每個細胞內分布有多個淀粉顆粒,這就加深了對淀粉粒是細胞內代謝產物的理解.在系統分類實驗中關于植物科屬特征,不拘泥于理論課的內容,可以根據當地植物的生長期有目的地將學生帶到校園或郊區現場觀察、總結.將實驗課轉移到實驗室外,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2.2建全實驗流程

實驗前,讓學生復習理論課中的相關章節,預習實驗教材,熟悉實驗原理、方法和步驟,做到目的明確、原理清楚、做法明白.如在植物根的觀察實驗過程中,可以隨機提問學生單子葉、雙子葉根的初生結構特征及它們之間的差別等.教師根據學生預習報告的完成質量及回答情況,對實驗預習環節給予評分.實驗中按“提問——觀察——記錄——給分”的基本程序完成工作.如教師提出某種植物根初生結構是幾原型、初生木質部導管發育有何特征等問題,要求學生觀察,然后點名回答并根據回答情況再次提出相關問題,進一步抽查部分學生到電視顯微鏡上顯示自己觀察的裝片,指明相關結構的位置.最后根據每位學生的表現打分.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減少課前不預習、課堂不參與的狀況,促進學生融入學習中.

2.3完善考評體系

實驗是一項復雜的表現性活動,與之相適應的應該是明確的評定標準,靈活的評定方式以及有效的評定結果.成績評價標準充分體現學生鉆研精神、動手能力與創新素質的差異,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第一次實驗課要向學生講明考核制度和評分方法.合理的植物學實驗考評體系應涵蓋課前理論知識的預習準備、實驗操作、發現與解決問題、實驗報告和創新設計等內容.與理論課考試不同,植物學實驗考核應注重學生每次實驗的表現,在權重的分布上應側重于平時成績,最終實驗成績=平時成績(60%)+期末考核成績(40%).平時考核不是單純看實驗報告書寫得好壞,而且要看學生的學習態度、實驗操作技能、實驗結果及對所出現結果的合理分析.平時成績=考勤及課堂紀律(10%)+預習準備(8%)+實驗操作(12%)+發現與解決問題(5%)+實驗報告(15%)+創新設計(10%).期末考核成績(40%)=實驗操作(25%)+實驗理論(15%).期末考核實驗操作可以是傳統式的,如觀察給定的材料或裝片,繪出相應的結構;也鼓勵開放式的,如提供一定的實驗材料,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步驟并完成報告,這類操作可以適當加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性.2.4更新實驗設施植物學雖然是傳統學科,但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也應不斷更新實驗教具,有條件的應采用多媒體實驗教學.在大學擴招、實驗室超負荷的情況下,陳舊的實驗器材影響實驗的順利進行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微觀結構,無論教師如何描述,有些學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狀結構,常常會感到枯燥無味.如果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加深學生對實驗操作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理解,提早引導學生學習教學技能,為將來做一個高素質的生物教師打好基礎.快速涌現出來的先進的教學設備及實驗平臺,如數碼顯微交互教學系統打破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顯微觀察無法通過共有界面接受教師指導或相互討論的局限,有效地實現了組織結構觀察方面的互動教學.利用學生喜歡翻閱手機的習慣,建立植物學實驗微信平臺,上傳每次實驗涉及的顯微圖片,供學生預習和復習,同時還能根據瀏覽人數了解學生的參與情況.

3結束語

植物學實驗是一項復雜的教學過程,對于學生而言,要在實驗前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實驗中要認真操作和觀察,實驗后及時總結,這樣才能真正學有所得.對于教師而言,要合理設置實驗內容,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實驗成績.對于學校管理部門而言,提高對傳統學科的重視程度,適應現代化教學的步伐,更新實驗設備,提升實驗課的質量.

作者:王長寶 劉德財 王仲 張守平 張海軍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