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多元識讀教學法論文

時間:2022-04-11 10:19:28

導語:英語多元識讀教學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多元識讀教學法論文

一、多元識讀教學法述略

1.相關概念的界定與特質。

(1)英語教學法。教學法就是教師在實施學科教學過程中所普遍采用的教學規律與經驗,并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一整套系統化的教學理論。英語教學法,即是關于英語學科的教學規律和經驗,教育教學理論的升華與總結。

(2)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NormanFairclough,JamesGee和GuntherKress等十位研究學者組成的新倫敦團體(NewLondonGroup),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多方支持下,在申請設立的國際多元識讀研究項目(InternationalMul-tiliteraciesProject)中首次提出的,并將其作為新的理論基礎來指導與識讀國家語言文字。他們認為多元識讀是指人們在多媒體互聯網時代,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利用語言成分、視覺成分、聽覺成分、姿態成分、空間成分等多模態的表達形式組成的副語言符號資源,進行網絡編輯、處理、傳輸和理解各種模式的話語和信息,培養與他人合作意識、互動意識和養成批判性思維,發展跨文化意識。

2.多元識讀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多元識讀教學法在1996年被新倫敦團體提出后,便將社會符號學(socialsemiotics)作為研究項目的理論基礎。該教學法的教學理念是科學、規范、合理地設計建構意義,強調設計建構意義是一個積極的、動態的過程,而不是被消極、靜態的規則所控制。其理論框架包括可利用的設計(availabledesigns)、設計過程(de-signing)和重新設計(theredesigned)。

3.多元識讀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本質區別。它們的本質區別在于完成教學任務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截然不同。傳統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主體,以運用語言為中心(Language-centered),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英語語言知識,完成教學過程。而多元識讀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運用各種社會符號資源,干預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向學生傳授英語語言知識,完成教學過程。傳統教學法側重于進行教學結果評價,即只看重教學結果而忽視教學過程;多元識讀教學法側重于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的雙重評價,既看重教學過程也注重教學結果。運用多元識讀教學法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角度,調動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實施多元識讀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課堂教學設計要有實用性。為了讓學生在幾個月、幾個星期,甚至幾節課或更短時間內充分體會到完成英語學習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首先,要考慮這些教學設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考慮內容的鮮明性、豐富性和新穎性;再次,要考慮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溝通以及交流的機會;最后,還應考慮到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地區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英語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性,合理安排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

2.課堂情境要有真實性。為了確保學生學習英語的扎實性和有效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為多元識讀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真實情境。課堂情境的真實性包括組成副語言的資源符號要有廣泛流通性,及學生掌握與接受副語言符號資源的容易性;教師把副語言符號制作成教學用具,在設計上與制作上要具有可視性與易懂性;教師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教學用具的使用上要把握好恰當性和緊湊性,從而獲得學習的有效性。教師需熟練掌握和使用副語言制作教學用具。在當今,借助計算機和軟件設計與制作教具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

3.課堂主題要富有趣味性。平淡的、乏味的、空洞的、千篇一律的課堂主題會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心理學角度講,趣味性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保證學生持續學習英語的高漲熱情。趣味性也能助推教師時刻保持高度熱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因此,教師或教輔人員在課前準備富有樂趣的課堂主題尤為重要。

4.課堂活動要有連貫性。課堂活動的連續性要做到教學設計連貫統一、教學設備完好、教學活動安排緊扣主題。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內容與形式安排上一定要貼近教學目標。

5.參與主體表達要富有情感。一直以來,傳統的英語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培養出來的英語人才多強于筆試而疏于口語表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雖然通過引入外教來保證師生在語言交流中詞語發音的準確性和情感表達的到位性,但外教的來源地不同,發音音準參差不齊。因此,教師或教輔人員在選擇教學資源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這一點。

三、多元識讀教學法的應用

受新倫敦研究團體將多元識讀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啟示,筆者在高職學生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教學模型分為情境操練(situated)、明確指導(overtinstruction)、批判性框定(criticalframing)和改造式操練(transformedpractice)四個步驟。如在英美文學課教學中,遵循多元識讀教學法的基本原則,教師事先把緊扣學習主題的學習材料裝入多媒體內,繼而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經過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的學習材料——副語言的刺激,輔以教師的語言傳授,極大地調動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情境操練。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多元識讀學習材料,播放次數的多少由教師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加以掌握。在學生看完學習材料后,教師把班級的36名同學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6人。分組時盡量使小組內成員間在生源地來源、性別、民族、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成績優劣、社會文化需求、個人背景、知識和經歷等因素上存在差異,促使他們在分別扮演不同角色時所獲得的感受存在區別。分組操練有利于小組內成員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相互幫助,還可實現小組間的相互幫助,從而使每位成員都沉浸在西方語言和文化構建意義的操練之中。

2.明確指導。明確指導是指教師的正確引導和積極干預。當每個小組都完成情境操練后,依據表現,教師針對每個小組及每個成員存在的不足給予正確指導。此時,教師發揮的是爬上高樓所用的云梯或是腳手架的作用,目的是讓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自覺探索新知識,并用新知識理解和掌握更高程度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培養他們獨立探索、協同學習的能力。

3.批判性框定。筆者在英語教學中將批判性框定人為地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自主性批判;二是引導性批判。自主性批判是指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價值取向、所處的社會地位、對西方歷史文化熟悉程度、對西方政治和意識形態的了解等對西方語言和文化自主性地進行批判性的理解。引導性批判是指在學生進行自主性批判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就整體和局部、局部和個體、預期受眾、語言和文化生成的背景、語言特點、語篇形式和社會語境等進行系統指導以后,學生再對西文語言和文化意義產生的影響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與理解。

4.改造式操練。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同一設計原則應用于不同語篇的不同語境,生成新的構建意義的操練。

四、多元識讀教學法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啟示

1.能有效提升高職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多元識讀教學法能讓學生協同教師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各種資源開發學習軟件、設計情境操練,從而開拓學生思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能極大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促進其積極投入到英語語言和文化的學習中來。

2.能有效提升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強大決心和自信心。學生輔助教師或獨立設計學習軟件和情境操練過程的機會越多,主動接觸語言和文化的機會就越多。不論是教師在課堂上積極有效地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情景操練過程,還是學生輔助教師設計學習軟件和制作教具,抑或是學生征得教師同意后獨立設計學習軟件和制作教具,這些手段都有利于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參與性。

3.能有效提升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有效性和實效性。當前,就衡量教學質量高低的教學評價體系而言,英語學習的實效性是依據結論性評估來完成的,即把學生成績的高與低視作教學的成敗。僅就這一點而言,從對比不同程度學生的考試成績很容易看出多元識讀教學法的實施是成功的。但我們也應清楚地意識到,語言交際水平和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并不是英語語言和文化學習的最終目的,而是應該放眼于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深層次追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多元識讀教學法是順應網絡信息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語言和文化多元融合的潮流之下而誕生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是英語教師突破傳統的簡單以語言為中心向運用各種社會符號資源干預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轉變的教學模式,應該得到廣大高職英語教師的充分認識和高度重視,并在實際教學中得以廣泛探索和應用。

作者:韓卓劉春波楊健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