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詞匯教學論文10篇

時間:2022-07-25 09:09:37

導語:英語詞匯教學論文10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詞匯教學論文10篇

第一篇:高職院校英語詞匯教學

一、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詞匯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搭配錯誤

詞語搭配是單詞出現和使用最常見的方式,搭配的關鍵除了語法規則,還有語義特征。因此,糾正學生英語語言中的錯誤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搭配的角度入手,糾正學生詞語搭配的錯誤。在實際英語詞匯教學和英語學習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較弱,在記憶單詞時仍習慣于單純的記憶單詞的發音、拼寫和中文含義,對詞語相關的語法規則和常用方法沒有充足的了解,學生在使用單詞時經常出現詞語搭配錯誤。語法詞匯搭配錯誤語法詞匯的搭配比較固定,一般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詞組的搭配由語言的內部要素決定,不能隨意對其進行變動。但是,對于相關語法詞匯搭配不夠熟練的學生,經常會在中心詞語與介詞、不定式、從句構成中出現搭配錯誤。詞匯詞語搭配錯誤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混淆一些常用詞的概念、用法,造成詞匯詞語搭配錯誤。

(二)受母語干擾的用詞錯誤

在中國的英語教學中,中文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較大,學生甚至老師在進行口頭或書面的表達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中文使用習慣的影響。由于中西方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的不同,在使用詞語搭配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學生往往是按照單詞的中文意思來選擇搭配,忽略了語言出現和存在的特定的環境,這就使英語詞匯的運用出現錯誤。

(三)對一詞多義把握不透徹

很多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的過程中,只是單純的記憶詞匯的表面含義,對于詞匯的多種運用方式和含義缺乏全面的理解。例如:blind意思是“盲的”,ablindperson意思是盲人,但是對于blindalley(死胡同),blindbend(急彎),blinddate(相親),blinddrunk(爛醉如泥)等詞的含義,學生大多缺少正確的理解。

二、改善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現狀的措施

(一)利用同義詞教學方式,豐富學生詞匯量

幾個不同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義的詞即為同義詞。在英語寫作過程中,為了避免詞匯的重復,學生可以使用同義詞進行替換。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時,可以對同義詞進行系統教學,注意將同義詞進行比較,了解同義詞之間的差異。

(二)豐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英語基礎不是很好,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詞匯教學相對而言又比較枯燥,教師更應當豐富教學方式,從語境入手,激發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能力和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例如,可以選擇《生活大爆炸》這一類的教學視頻,幫助學生在更加真實的語境中進行英語學習,更好地規避母語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干擾。

(三)教師結合語境對詞匯進行講解

學生對詞匯搭配以及一詞多義的把握不透徹的原因,除了對詞匯詞義的積累不足之外,還因為學生沒有結合具體的語境對英語詞匯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講解英語文章的過程中,對于出現的易混淆詞語以及一詞多用的單詞進行詳細解析,總結歸納,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有效詞匯。

作者:丁晶華 單位: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篇:多元智能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一、方法論

(一)目標對象

本項研究的70位學生來自廣東省肇慶市廣東工商職業學院,這些學生已有十多年的英語學習經驗,具有了基本的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技能。然而,在日常教學與生活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基本想法還是存在很大的障礙和困難。

(二)問卷設計

調查問卷包括14個問題。問題1和2是機械策略,問題3是語音策略,問題4和5是分類策略,問題6至9是相對意義策略,問題10是詞塊記憶策略,問題11是想象策略,問題12是視覺和聲音的策略,問題13是文化戰略,問題14是修改策略。每種策略分別從總是使用、有時使用、從不使用三個程度進行劃分。70份調查問卷共發放70份,上交有效問卷60份。本研究的價值率是85.7%。

(三)數據收集和分析

經統計,在總是使用策略中,33%的學生熱愛視覺和聲音策略,居首位;31.6%的學生使用詞匯組塊記憶策略記憶單詞,排名第二;平均24.4%的學生總是使用相同的學習策略來記住單詞。在有時使用策略中,61.7%的學生熱愛文化學習策略,居首位;58.3%的學生使用機械策略,排名第二;平均有49.5%的學生會使用各種策略,從淺編碼到深度編碼記憶單詞。在從不使用策略中,40.8%學生不熱愛分類策略,排名第一;語音策略占35%,排名第二;平均26.1%學生從來沒有使用一個以上的學習策略。

二、討論

(一)視覺聲音策略與視覺聲音智能

音樂智能有節奏、音樂和聽力。具備高水平的音樂韻律智能的人能夠辨識更敏感的聲音、節奏、音調和音樂。他們往往會利用歌曲或節奏學習和記憶信息,在音樂的背景下,能更好地學習和工作。調查結果顯示視覺和聲音策略在總是喜歡使用策略中排名第一,因此教師可以多運用各種視覺和聲音素材在為載體教授單詞,用美麗的圖片和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加強對詞匯的直觀理解和長期記憶。

(二)復習策略與內省智能

內省智能包括反省和自我反思能力。復習策略是內省智能的體現。“根據米勒的實驗,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通常是5-9模塊(7加或減2),存儲在短期記憶的信息通過充分的接觸和合并可以成為長期記憶中的信息”。因此學生通過復習檢測不僅能夠把已掌握的詞匯合并成長期信息,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還沒掌握的詞匯。因此,教師應制定檢測鞏固詞匯進度,既促進詞匯習得,同時發展學生內省智能。

(三)文化策略和交際智能

人際智能是與他人互動的策略。擁有高人際智能的人往往都性格外向,能靈敏地感受到別人的情緒、性格和動機,他們容易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理解,通常是通過合作而學習,經常喜歡討論和辯論。調查結果顯示,文化學習策略在有時喜歡使用策略中排列前茅。他們愿意通過國內文化與外來文化異同比較的方式記憶新單詞。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習者這一優勢調整教學戰略。教師可以收集有趣的外國文化材料,把新詞匯編排到材料中。例如,當教授“圣誕”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收集關于耶穌、信仰、祈禱、救主、圣經、和十二門徒等詞匯或故事進行教學。

(四)分類策略和邏輯智能

邏輯數學智能包括邏輯、抽象、推理和數字,強調傳統的數學能力、推理能力、科學思考和探索。分類策略是數理邏輯智能的實施方案。分類就是根據詞綴、派生詞、上級、下級、同義詞、反義詞、同義詞所顯示邏輯思維過程。問卷調查顯示,40.8%的學生從不喜歡使用分類策略,這說明學生的邏輯思維尚未得到合理培養,故對詞綴、派生詞、上級下級詞、從屬詞不感興趣。邏輯思維是科學學習和研究的核心方法,教師應嘗試把數學邏輯智能引入詞匯教學中,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建立適當的詞匯邏輯系統。

(五)語音策略與語言智能

語言智能指的是口語或書面表達智力。語言智能高的人顯示出詞語和語言表達的準確度。語言智力高的人學習外語相對容易,因為他們有較高的口頭記憶的能力,能夠更容易地感悟語言的語音、語調、語法和結構。語音策略是言語智能的體現。但調查卻顯示35%的學生從不喜歡使用語音策略,他們對語音不感興趣,不喜歡用語素、輔音、元音、音節、或重讀記憶單詞。部分原因是英語語音規律與漢語存在差異性,并且語音教授過程機械枯燥無味。但英語是一門語言,應該利用語言智能促進英語詞匯習得。語素、發音、輔音、元音、音節和重讀是語言的元素,教師可以充分按照語音規律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并通過各種方法如游戲、比賽途徑去教授詞匯,使枯燥的語音規律活躍起來。

三、結論

多元智能理論關注學習者不同的智力,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學習。因此,英語教師根據學習者的多元智能優勢和學習策略調整其教學策略。只有詞匯教學與詞匯學習的結合,找出適合學生的多元智能水平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指導學生掌握詞匯。

作者:陸文坤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第三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一、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及現狀

首先,教師缺乏正確的詞匯教學技巧:(1)詞匯講解平鋪直敘,不突出重點。(2)詞匯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不少教師習慣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其次,學生缺乏對詞匯學習的正確認識,從而造成詞匯學習缺乏系統性和規律性:一些學生過分依賴母語,影響了對詞匯的準確理解和掌握。一些學生脫離語境,孤立地學習、記憶詞匯。機械地去記憶,很容易讓學生缺乏成就感,甚至失去學習熱情。

二、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

在話語分析理論的發展中,單獨從語言的角度已經不能對話語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非語言因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交際不再是利用一種感官進行,而是用兩種或者多種感官同時進行,以這種交際方式產生的話語就是多模態話語。多模態話語的最合適的理論模式是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它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的一種新型話語分析方法。多模態教學可理解成教師(或學生)在多媒體環境下充分調用多模態,如視頻、圖畫、實物、道具等。教學過程中,各種符號資源如語言、視覺圖像、聲音、顏色、空間結構等被用來完成意義表征,實現教學目的。

三、應用

1、視覺模態的應用

首先,書面語言符號:書面語言符號包括由粉筆成的語言符號和通過PPT等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呈現的書面語言符號。其次,圖像符號:如果我們利用一些形象的圖示或具體的例句進行詞匯教學,就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最后,肢體語言符號:肢體語言符號主要指課堂中教師在通過語言傳遞意義的同時伴隨的肢體動作、姿勢、表情和眼神等視覺符號。

2、聽覺模式的應用

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適當地使用錄音、錄像、音響、歌曲等聽覺模式,可以把所學的新的詞匯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以豐富的內容和形式予以再呈現。

3、網絡語料庫的應用

語料庫是指一個由大量的語言實際使用的信息組成的,專供語言研究,分析和描述的語言資料庫。運用網絡語料庫,為詞匯教學提供過來及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研究思路。首先,網絡語料庫為詞匯提供了真實的語境。其次,通過網絡語料庫可以進行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第三,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分析,概括目標詞的搭配語義特點及學習者中介語的特征,模式及其發展規律,提高詞匯搭配能力及其語用能力。最后,為教師測試學生提供了語料來源,教師通過語料庫進行檢索,找出要測試詞匯的相關資料。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多種模態的協作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這樣才能避免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喪失興趣和接受能力。多模態化詞匯教學模式不僅增加了詞匯學習的趣味性,也在提高詞匯習得效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四、結論

詞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但傳統的詞匯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從多模態話語分析的角度出發,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充分地調用多媒體資源和多模態符號,使教師自身的言語、姿勢和多媒體所呈現的多模態符號和諧的整合,以更多有聲、有形的豐富形式和內容來幫助學生實現對詞匯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從而達到更理想的英語詞匯教學效果。

作者:李晶敏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第四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一、詞塊理論的介紹

所謂詞塊理論,就是研究英語學習的理論知識,對于小學生學習英語有非常大的幫助。構成語言的中心因素是詞匯,詞匯由詞塊組成,而詞庫又是由詞塊組成的。詞塊有很多種組合方式,每一種組合方式都會構成不一樣的語言性質。例如,詞塊的有機組合就會構成語言中的句子,很多邏輯排列的句子就構成了整片篇章。由詞塊理論可知,學習英語的中心內容是基于詞塊的詞匯,并不是對語言進行運用的語法。詞塊的使用是基于慣用語和自由搭配詞語之間的。慣用語的使用規則不可以改變,其使用方法有嚴格規定。而自由搭配詞語卻不同,其使用方法沒有嚴格規定,其詞匯可以任意搭配,最后只要構成句子就可以。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構成語言的三要素是語音、詞匯和語法,這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的英語教育工作中,把語法作為掌握英語的整體框架,把語音作為語言學習的基礎,把詞匯比做學習英語的填充內容,這樣的比喻看似沒有錯誤,但是從長久的教育經驗看卻是極不可取的。一味認為只要掌握較多的英語詞匯就可以學習好這一語言,最終的結果是消耗了大量精力,卻始終無法精通這種語言。這樣的現象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常見。小學生在在日常英語教學中,被大量詞匯填充,看似掌握了較多英語詞匯,實則不然。學生一旦運用起來,就會發現之前學習的詞匯無法使用,運用英語交流更是語言生硬、語法漏洞百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授英語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先掌握詞匯的讀法,在掌握了該詞匯的發音后,給出該詞組的意義和例句,然后介紹與該詞匯相關的詞組。這樣的一個學習詞匯的過程看似沒有錯誤,然而,這樣的學習英語的過程只是停留在學習表面,忽略了學習的內容實質。這樣的學習過程忽略了中文和英文詞匯涵義對比,也忽視了不同單詞之間的相互聯系,最終導致學生在對英語的具體使用中出現問題。例如在運用口頭英語時對于使用哪個單詞猶豫不決,出現詞匯亂用的現象。二是學生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嚴重脫節。隨著教育步伐的加快,小學生的學習任務日益繁重,學生在這樣一個教育環境下,不得不加大英語詞匯量。加大英語詞匯量本身沒有錯誤,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單個詞匯,卻忽略了詞匯的相關運用,則最終仍會造成南轅北轍的結果。詞匯的學習不單單是認識這個詞語,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詞匯的相關使用,例如詞匯的固定搭配、詞匯的習慣用語等。

三、詞匯理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詞塊在小學英語詞匯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詞匯是詞語語法和詞語預警的有機綜合。教師在幫助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掌握詞匯理論教學方法。在運用詞匯理論教學時,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種教學方法完整地講給學生,讓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有一個大體了解,并有一個心理準備。教師要把詞匯以詞塊方式做成教學方案發放給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進行課前預習掌握、理解。在具體的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要扮演一個指導的角色,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要給予及時幫助,這樣學生才會始終保持學習的高漲熱情。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要提倡學生在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時,嘗試發現學習內容中的詞塊。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嘗試,對于學生的學習意義是重大的。任何重大的發明或發現都是在不斷探索、嘗試中出現的,學生在對詞塊理論有了一定掌握后,就會逐漸由教師的引導學習變為自主學習。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會自主學習。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英語材料進行通讀。這種通讀不是走馬觀花,需要學生做到認真、反復地讀、寫,最終實現對英語材料的掌握。

四、結語

隨著世界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在交流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對于學生的英語教育工作不可懈怠。詞匯理論學習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逐步掌握學習英語詞匯的正確方法,最終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作者:劉娟 單位:遵義縣南白鎮和平小學

第五篇:英語詞匯教學反思

1.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

從我校實際招生的生源來源來看,有一半學生來自鄉鎮中學,由于鄉鎮中學極度缺乏英語專業教師,也就缺乏系統的英語教學氛圍,因此造成大量學生發音不準確。這是外在原因;同時也存在內在原因,因為有些學生生活在偏遠地區,他們的發音受方言的影響,發音不準甚至有些音發不出來。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生一些必備的語音知識,例如音標的正確發音,音標中音節的劃分,開音節和閉音節等。這樣學生才會對單詞的發音和如何記憶單詞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們在學習單詞時心中才不會茫然。

2.改變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巧記單詞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詞匯教學中找出規律巧用方法,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從而進一步突破高中詞匯的難關。

2.1準確地讀出單詞

我們從聽說讀寫這個順序可知,準確記住單詞的讀音是單詞教學的第一步,讀的對不對,準不準決定了學生對生詞能不能聽的懂,能不能拼的出。因此,準確記住單詞的讀音是相當重要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他們愿意去讀、主動去讀。

2.2巧妙地記住單詞的拼寫

有了單詞的正確讀音作基礎,下面就來嘗試以下一些方法巧妙輕松的記單詞。(1)根據拼讀規則。當一個單詞讀出后,我們可以根據讀音與拼寫的關系寫出音節的開頭和結尾以及輔音字母,預測元音字母。這樣拼寫單詞的準確度大大提高,記憶的負擔也減輕了。例如:pollutioneducation中都有tion。(2)分解單詞也是可行的方法。很多學生面對較長的單詞非常害怕,其實我們可以把較長的單詞按照這個單詞中元音的個數分成小塊,如population可分成四塊po/pu/la/tion。實踐證明分解法是記長單詞的好方法。(3)詞根法或聯想法。聯想可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心理學認為,教學中利用英語詞匯本身的關系和各種媒介,讓學生展開聯想,力求在腦際建立相互依存的知識結構,可使學生戰勝遺忘、增強記憶。根椐詞匯間的不同關系,聯想可分詞綴聯想、對比聯想、接近聯想等。詞綴聯想在詞匯教學中使用頻繁,因為英語中有很多的派生詞。例如,由courage可以想到encourageanddiscourage。由strong可以想到strengthandstrengthen。(4)前綴和后綴法。有些生詞去掉頭或尾后就是我們學過的詞。如disappear去掉dis剩下appear,helpful去掉ful剩下help。這時我們就要總結這些前綴和后綴。

另外,讓學生溫故而知新,有計劃地進行記憶復習也是很必要的。人的記憶遺忘規律一般是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材料最初幾個小時遺忘最快,如果四到七天不復現,就有可能完全忘記。因此,引導學生有計劃的進行復習英語單詞,可以克服遺忘現象。例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鐘口頭聽寫單詞,兩課學完后全班學生集體筆頭聽寫一次。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我一直在實施上述教學法,我和學生都收獲很多。

作者:劉志艷 單位:安徽滁州明光中學

第六篇:制藥工程專業英語詞匯教學

1制藥工程專業英語詞匯構詞法

制藥工程專業英語詞匯相當龐雜,難于掌握,但掌握了構詞法可以有效地擴大專業英語詞匯量,取得專業英語學習上的突破。

1.1詞綴法

詞綴法是通過在詞根上加詞綴組成一個新詞,詞綴分前綴和后綴兩種。大量的制藥工程專業詞匯是通過詞綴法構成的。例如:bi-意為“生命、生物”的意思,由該詞根通過詞綴法構成了一系列新詞:biology生物學;biosphere生物圈;biota生物群;bioassay生物鑒定;bioavailability生物利用度;biocatalyst生物催化劑;biochemical生物化學的;bioreactor生物反應器;biosynthesis生物合成;biotechnologic生物技術的;biotechnology生物工藝學等。

1.2復合法

復合法是把兩個獨立的詞合成為一個詞。在制藥工程專業詞匯中有不少詞匯是通過這種方法構成的,這類詞被稱為復合詞。例如:drug-resistant耐藥;bubblecap泡罩;sexhormone激素;greenhouse溫室;alanine-glucose丙氨酸葡萄糖;residencetime滯留時間;sideeffect不良反應;reverseosmosis反滲透;biologicactivity生物活性;intravenousinjection靜脈注射等。

1.3縮略法

縮略法是構成制藥工程專業詞匯的一種重要方法,構成的詞主要有縮短詞和首字母縮略詞。縮短詞是去掉一個單詞的一部分產生的詞,例如:glycine-gly(甘氨酸),tyrosine-try(酪氨酸);professional-pro(專業的);laboratory-lab(實驗室);influenza-flu(流感)等。字母縮略詞是取每個單詞的首字母,然后按字母讀音發音。例如:MAPK=mitogen-activited-protein-kinase(有絲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USP=UnitedStatesPharmacopeia(美國藥典);PNDA=PaperNewDrugApplication(書面新藥申請);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SOP=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標準操作規程)等。

2制藥工程專業英語詞匯的思維導圖教學策略

2.1利用思維導圖-蛛網圖和英語的詞根、詞綴來記憶單詞

專業詞匯雖然冗長復雜,但是絕大多數是通過詞綴法構成的,記憶英語單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詞根、詞綴來記憶。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通過詞根、詞綴來拓展進行詞匯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先指導學生熟記制藥工程專業中一些出現頻率較高的詞根、詞綴及其含義,然后畫出可以由該詞根或詞綴構成的分支單詞,并在分支的基礎上畫出與其相關的更加細化的知識點,進一步對其進行拓展和延伸。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和記住專業詞匯,并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大提高專業詞匯的識別能力,很多專業術語甚至不需要查閱有關詞典即可推斷出含義,使枯燥乏味的專業詞匯的學習變得輕松自如,從而確切有效地提高專業英語的水平。

2.2利用思維導圖—層級圖來記憶單詞

思維導圖—層級圖的特點是:單詞和單詞之間具有等級關系,如從屬關系、上下位關系等,因此,單詞間的位置不可隨意更改。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層級圖可對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整體認識。將單詞之間的關系理清,輕松掌握單詞本質,在頭腦中產生一個網狀立體結構,有效提高單詞記憶效率。

2.3思維導圖—利用圖解式圖來記憶單詞

思維導圖—圖解式圖的特點是將關鍵詞直接以一張圖片或一個圖形來表示,分解這個詞,進而推導出更多單詞。例如壓片機compress,以一張壓片機的結構示意圖作為中心單詞,用單詞描繪出壓片機的各個結構,非常生動直觀,有助于更好的記憶這些單詞。

3結語

制藥工程專業英語詞匯的學習是相對枯燥、不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的內容。筆者就詞匯的構詞特點進行分析,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幾種思維導圖式教學,發現它確實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快速記憶、高效運用制藥工程專業詞匯。

作者:陳秋月 洪海龍 高媛媛 李瀟 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

第七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反思

一、框架語義學概述

框架語義學出自經驗主義語義學理論,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語義框架,強調語言與經驗之間的連續性,并將經驗主義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用語義框架的形式得以展現。按照框架語義學的理論,通過構建概念結構,利用該概念結構為相應詞語或單詞在語言中的運用背景和運用原因做好相應的鋪墊,同時,也便于理解語言中特定詞語的含義和意義。其中,語言框架可以是任何概念體系,在該體系中的各個概念和詞語之間存在一定聯系,只有在理解整個語義框架體系的前提下,個別概念的含義才能得以理解。

二、目前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搭配錯誤

詞語搭配是單詞出現和使用最常見的方式,搭配的關鍵除了語法規則,還有語義特征。因此,糾正學生英語語言中錯誤的最好方式就是從搭配的角度入手,糾正學生詞語搭配的錯誤。在實際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和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記憶單詞時只是單純地記憶單詞的發音、拼寫、中文含義等,對于特定詞語在語言中的運用以及使用該詞語時所需要的語言環境不夠重視,對詞語相關的語法規則和常用方法沒有充足的了解,因此,大學生在使用單詞時經常出現詞語搭配錯誤。

1.語法詞語搭配錯誤

語法詞語的搭配比較固定,一般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詞組的搭配由語言的內部要素決定,不能隨意對其進行變動。但是,對于相關語法詞語搭配不甚了解的學生,其語法詞語搭配錯誤經常出現在中心詞語與介詞、不定式、從句等組成的詞組中。

2.詞匯詞語搭配錯誤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容易混淆一些常用詞的概念、用法,造成詞匯詞語搭配錯誤。

(二)受母語干擾的用詞錯誤

在中國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中文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較大,學生無論是在對英語單詞、短語或者句子的使用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中文使用習慣的影響。由于中西方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的不同,在使用詞語固定搭配的過程中,其使用方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框架語言學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一)同義關系理論

在語義學中,幾個具有相同或相近含義的詞即為同義詞。在英語寫作過程中,為了避免詞匯的重復,防止語言的枯燥,學生可以使用同義詞進行替換。但是,在實際寫作過程中,由于學生缺少對同義詞足夠的積累和理解,往往很少使用同義詞,而是重復地使用同一詞語進行寫作,不但使文章寫作水平降低,而且使文章內容枯燥乏味。

(二)上下義關系理論

上下義關系亦稱語義包含,表示個別概念的詞包含在表示一般概念的詞中。下義詞包含于上義詞中,并受其支配。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我們經常使用的有關語義關系的詞多數為同義詞和反義詞。根據上下義關系理論,詞匯可以在一個共同概念的支配下結合在一起,在這個共同概念下,上義詞是指同類詞的概括詞,下義詞就是相對具體的詞,如上義詞sport(運動),其下義詞為tennis(網球)、badminton(羽毛球)等。在學習這些詞匯時,學生和教師都可以運用上下義關系理論的方法,將具有上下義關系的詞語進行統一劃分,使學生既掌握了生詞,又復習了已學過的詞匯。

作者:于歡歡 單位: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

第八篇:輸入輸出假說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一、理論依據

(一)輸入假說

輸入假說理論是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它探討了人類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即人類是如何學會一門語言的。輸入假說強調“可理解性輸入”是人類語言習得的一個必要條件,這種“可理解性輸入”可以理解為難度略微高于學習者目前的語言知識水平的語言材料,如果用i代表學習者當前的語言知識水平,用1代表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那么“可理解性輸入”可以用公式表示為i+1。克拉申認為,當學習者能夠理解這種輸入,且這種輸入的量又足夠時,學習者就能夠學會這種語言。克拉申還進一步指出了理想的語言輸入應該具有以下四個特征:能夠被學習者所理解;對學習者來說是有趣味和關聯的;該種輸入不是按語法順序安排;輸入的量要足夠。

(二)輸出假說

Swain指出,單憑“可理解性輸入”仍然不足以使學習者全面學會一種語言,要做到這一點,學習者還需要對該門語言進行可理解性輸出,這種輸出除了能幫助學習者提高語言學習的流利程度和準確性,必要時還會促使學習者將自己的語言表達得更加連貫。Swain還進一步指出了可理解性輸出在二語習得中有三個主要功能:第一,引發注意功能。語言輸出能夠幫助學習者注意到自身中介語的缺陷,亦即發現語言學習中的問題,并及時加以糾正;第二,驗證假設的功能。二語習得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所學習的語言不斷進行假設驗證的過程,這個過程正是通過語言輸出來完成的;第三,元語言功能。學習者通過對所學語言進行分析,能夠形成對語言的形式、結構的認知,這種知識被稱為元語言。Swain指出,當學習者反思其所學語言的用法時,輸出可以起到元語言的作用,促使他們控制和內化語言知識。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輸入假說與輸出假說理論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是否具有指導作用,對學生習得詞匯是否具有促進作用。

三、研究對象和材料

筆者以我校2013級法學系1班(24名學生)和2班(22名學生)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材料為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版)第二冊。在整個學期的實驗教學中,2班沿用之前的傳統詞匯教學方法,1班則在輸入假說和輸出假說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詞匯教學,通過觀察一學期(2014年上半年)下來兩個班的學生在課堂上對詞匯學習態度所發生的變化和對比兩個班詞匯習得的結果(形式為三次單詞聽寫)來分析證明這兩個假說是否對詞匯教學有促進作用。

四、研究步驟

(一)輸入假說的運用

傳統上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一般是把課本的單詞表中的單詞逐一講解,給出單詞的意思、詞性,偶爾用例句加以說明。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孤立,無法提高學生掌握應用這些單詞的能力,也不能很好地提起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筆者根據多年的觀察,發現不論用怎樣的方法教授詞匯,語境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眾所周知,英語單詞的意思具有很強的延伸性,俗語云,一個英語單詞的意思只有在語境中才能被確定,因此學習者只有在語境的幫助下學習詞匯,才能真正理解單詞的具體意義,達到掌握詞匯的目的,這就是輸入理論中所說的關聯性。人們常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其實,除了語境的關聯性外,注重挖掘詞匯的文化內涵也是詞匯教學的一個有效突破口,這樣的教學就把關聯性和趣味性融入進去了。筆者在實驗中發現,凡是能夠從文化層面展開的詞匯,在教學中學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原本枯燥無味的詞匯教學一下子變得生動又富有內涵,這就是輸入理論中所說的趣味性,比如“the”這個詞在英語中可以說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其實仔細挖掘一下,這個詞的本意是指“神”,這和西方的宗教文化是密切相關的,這個詞加個否定意義的前綴“a”,再加個尾巴“ism”就表示“無神論”的意思,這樣是可以非常好讓學生記住“atheism”這個看似難記,其實又非常富有文化內涵的詞。在可理解性方面,筆者原來一次課講完一個單元課文A和B的所有生詞,實驗中每次只講課文A或B中的新單詞,保證學生課堂上能夠對所講詞匯進行理解和消化,同時對于難度較大的、容易混淆的單詞會重點給以解釋,幫助學生理解。例如,classic(經典的)和classical(古典的)這兩個詞的意思是很多學生一直容易混淆的,筆者告訴學生,詞尾上有字母“A”的意為“古典的”,因為ancient(古代的)就是以字母“A”開頭的,這樣學生就能輕易地記住。當然,每次課教授的詞匯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學生無法吸收,少了也不能幫助學生有效學習詞匯。

(二)輸出假說的運用

我國的英語教學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存在輕輸出的問題,這是造成所謂“啞巴英語”重要原因,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是很多的,多年來以考試為中心的考察方式使得老師們把大量時間放在了如何提高考試分數上,對于詞匯教學而言,沒有科學的理論來作指導,沒有輸出,其效果一定不會太理想。詞匯輸出的方式多種多樣,關鍵在于教師要靈活地運用這些方式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一般來說,口語和寫作是輸出的兩種常用的形式,在本研究中考慮到這兩種形式牽涉到語言學習的其他因素,所以筆者在實驗中以翻譯這種形式為主、兼顧口語和寫作進行輸出,這種方式簡單,易于操作和分析,可以對每個詞匯學習的效果進行直觀定量的評價。對于意思比較固定單一的詞,要求學生以機械記憶為主,對于那些意思延展性比較大、意義比較豐富的詞則要求學生翻譯句子,尤其注重那些意思豐富的核心詞匯的翻譯練習,這些句子都是筆者事先設計好的,旨在幫助學生掌握重點詞匯的多種意義和搭配用法。對于有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的詞匯上課時老師會分別講解,要求學生一并記憶。

五、研究結果和數據分析

(一)情緒變化

實驗之前的上一個學期,兩個班的學生對詞匯學習基本持消極態度,只有個別英語基礎好的學生比較認真,其余大部分則比較消極。筆者在運用輸入輸出理論指導自己的的詞匯教學后,發現1班的學生表現出了明顯的積極性,參與課堂回答問題的機會明顯增多,相當一部分同學開始把詞匯學習當作一種樂趣,而不再是之前那樣當成一種負擔,而2班的學生則沒有什么變化,依然對詞匯學習有抵觸情緒。1班的學生利用詞匯進行翻譯的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以前只會機械地根據課本上單詞表給出的意思進行翻譯,其結果有時候令人哭笑不得,經過一學期的實驗之后,這個班的學生基本上能夠按照具體的語境去挖掘單詞的用法,尤其是老師課上重點講過的單詞。

(二)數據分析及結論

在整個學期的實驗教學中,筆者一共對實驗對象(1班和2班)進行了三次單詞測試,測試采用看單詞寫意思的方式進行。每次測試的單詞數目為50個,每個計2分,滿分為100分。三次測試的單詞分別選自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二版)中的第三單元課文A和B,第5單元課文A和B和第7單元課文A和B課后的生單詞表。在單詞的選擇上,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際,考慮到了難度系數的問題,選取了難度大致相當的單詞進行聽寫。分別列出了傳統詞匯教學和輸入假說和輸出假說指導下的詞匯教學單詞測試數據,學生每次單詞測試錯誤的數目、每次測試總錯誤量和平均得分。

六、結語

輸出和輸入相結合共同促進二語習得已經成為外語教學的共識,詞匯教學也應當如此。詞匯學習是外語學習中基礎的基礎,詞匯教學的最終目的無非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為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在輸入詞匯時盡量融入可理解性、趣味性和關聯性。同時,在學習詞匯時要注意輸入與輸出的結合,著重培養詞匯的運用能力。筆者認為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是能夠幫助擺脫學生“記了又忘,忘了又記”的怪圈的,那么輸入輸出假說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作者:宋孝廷 劉紅 單位:湘南學院

第九篇:職業學校英語詞匯教學

1職業學校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職業學校學生入校時平均英語水平并不高。來到學校后,英語作為非專業學科,常常被學生忽視,課堂教學難以展開,課后作業難以完成。作為英語學內容的詞匯更是難以在課內外得到學生足夠的關注。

1.1學生學習動機低下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缺少升學壓力,職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并不高。他們認為學習英語主要為了通過平時的考試,獲得學分,除此之外并無其他學習英語的動力。非英語專業學生大多將精力投入到專業課的學習當中,常常把英語課當作休息課或休閑課。內部動機缺乏,外部動機又無法被調動的情況下,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可想而知。

1.2教材詞匯量不足

多數職業學校的英語教材強調聽說與互動性,不注重詞匯積累。以往的職校英語教材多以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教材為藍本,文本內容難度高,詞匯量大,不適合職業學校學生水平。改革之后的職業學校英語教材多強調職業引領與英語語言的實用性,大量增加聽說互動內容。詞匯方面,教材除了提供簡單的詞匯表與練習題,并未提供其他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這樣雖然增加了教材的實用性與趣味性,卻降低了詞匯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并不利于學生的持續發展。

1.3詞匯教學形式單一

詞匯教學方法雖然眾多,但多數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和習慣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由于班級人數眾多,為了便于管理和方便教學,多數情況下,教師只幫助學生掌握單詞和發音、中文含義以及用法,并沒有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記憶并靈活運用詞匯。課堂練習也多強調語法,忽略詞匯本身的記憶和鞏固。

1.4詞匯的學習效果不佳

部分學生雖然通過機械記憶掌握了一定詞匯的拼寫和中文含義,但無法自如地運用到實際交際當中。學生僅僅滿足于能夠默寫單詞、朗讀單詞和完成書本練習題。學生養成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依賴于教師和課本,無法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詞匯。有些學生只要更換例句就無法理解詞匯的含義或者只能通過中文機械翻譯句子,完全不顧中英文表達習慣差異。

2智能手機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智能型手機(smartphoneorsmartphone),指具有獨立的移動操作系統,可通過安裝應用軟體、游戲等程序來擴充手機功能,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于傳統功能手機的一類手機。大部分智能手機還擁有高分辨率觸摸屏和網頁瀏覽器,從而可以顯示標準網頁以及移動優化網頁。通過連接Wi-Fi或者移動網絡,智能手機還能實現高速數據訪問。在網絡背景下,智能手機相當于一臺聯網電腦,完全能夠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不同于電腦的是,智能手機便于攜帶,它的體積與重量與臺式電腦甚至是筆記本電腦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同時,學生中智能手機的占有率幾乎是百分之百。這使得智能手機成為了理想的學習輔助工具。智能手機在學習詞匯中的使用方法非常多元化,本文主要使用在線學習、安裝App學習、錄音糾正和隨時測試四種方式。

2.1在線學習詞匯

學生可以通過連接Wi-Fi或者移動網絡,將智能手機當作電腦一樣使用。能夠連接網絡的智能手機為他們學習英語詞匯提供了無限的資源。幾乎每個學生都擁有手機,學生會隨身攜帶手機,但并不一定會隨身攜帶詞典或者電腦。無論在學習新單詞或者是復習單詞的時候,學生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查閱單詞。在線詞典能夠提供發音,中英文解釋和例句以及用法說明,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單詞。同時,學生在閱讀或練習中也能夠隨時查閱,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和完成練習。

2.2安裝App學習詞匯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由于智能手機的流行,現在App多指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詞匯教學與其他英語方面的教學不同的一點是,它需要學習者通過重復來記憶單詞或詞組。普通學生對于簡單的機械記憶往往缺乏興趣,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專業課的壓力下,更是缺乏主觀能動性,記憶詞匯對于他們來說完全是一件苦差。學生可以通過在智能手機中安裝App的方式,增加詞匯學習的趣味性與互動性。有些App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制定詞匯學習內容,學習進度。除了提供發音、意義、例句之外,有的App還能夠提供單詞相關的音頻、視頻材料,幫助學習者鞏固詞匯學習。

2.3使用錄音功能糾正發音

教師上課時沒有機會糾正每一個學生的單詞發音,這樣會使得學生錯過一個重要的學習機會。也有學生因為怕受到同學的嘲笑而不愿意朗讀新單詞。這個問題完全可以由智能手機解決。通過使用智能手機的錄音功能,學生能夠將自己朗讀的單詞記錄下來,與正確示范比對,發現自己發音方面的不足,加以改正。既不必等待教師來糾正,也不必擔心受到同學的嘲笑而錯過學習機會。

2.4隨時測試

使用智能手機,學生可以隨時測試自己的拼寫,即便沒有教師或者同學幫助,也能夠獨自進行聽寫、翻譯等練習。有了智能手機,學生不必抽出專門的時間測試詞匯,只要利用排隊、等公交車等零星時間就能夠完成詞匯測試。也不必擔心測試結果不佳,被教師批評或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也節省了時間。

3教師的作用與思考

智能手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能夠起積極作用,但職校學生在使用手機時還無法完全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學生可能使用手機玩游戲,與同學聊天,或做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時就需要教師的介入。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備課時規劃課堂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學習單詞的時間,提前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明確手機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保證學生僅將手機用于學習,而不是娛樂。教師應對每一節課使用手機的頻率和時間作出限制,不能任由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通過智能手機查找單詞的活動,引導學生將智能手機作為學習工具而非娛樂工具。課外學習中,教師可以推薦一些較為有效的詞匯學習App,對學生如何使用App進行指導,幫助他們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工具,節省搜索時間。同時,教師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單詞測試,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向不習慣或不愿意使用智能手機學習單詞的學生展示其他同學的進步,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詞匯學習。智能手機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它的便攜性和擴展性都能夠幫助教師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只要使用得當,學生和教師都能夠從中獲益。

作者:魏昕 單位:南京財經學校

第十篇:英語詞匯教學研究

1語言理論和語言學習者

1.1語義場理論

語義場理論始于這樣的前提:一門語言的詞匯不是由一長串任意的單詞組成,而是由許多相互聯系的詞與詞之間的關系網絡所組成。這些網絡稱為語義場。

1.2成分分析

詞語如果具有某些共同的意義,就可以說成屬于同一語義場。同時,它們又幾乎決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語義。例如,“walk”和“run”都是描寫有腿有生命的人移動方式的動詞,十分相似,但又有區別。“run”表示比“walk”更快的腿的移動方式。成分分析提供了描寫這些相似點和相異點的系統方法。換言之,成分分析就是把一個詞或詞組的意義分解成稱之為語義成分的不同成分。

1.3詞匯練習

一旦語言學習者明白了語義場理論、成分分析和搭配等概念,他(她)便會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場合正確使用一個單詞。他(她)需要有機會來運用該詞匯,因此,充分必要的詞匯練習便成為確保系統詞匯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

2結語

語義理論英語詞匯教學法并非解決詞匯習得所有問題的唯一方法。學習者的困難既是語言的,又是非語言的。另外,對于人的記憶是如何活動的,我們現在仍知之甚少。不管怎樣,文中所述的方法是向前邁出了積極的一步。它不僅考慮到實際學習者的需要,也考慮到語言學研究和心理學研究的相關方面。

作者:田麗明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