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

時間:2022-03-15 04:01:43

導語:海綿城市建設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海綿城市建設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城市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自然災害問題日益嚴重。為從源頭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國家提出了建設“海綿城市”的新理念,提倡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海綿城市強調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式”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重要保障。根據湖州市規劃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建設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海綿城市;城市規劃;生態環境;低影響開發技術

1海綿城市的內涵

海綿城市是指把城市建造成具有海綿功能的城市。通過低影響開發技術的系統運用,恢復傳統粗放型建設破壞的生態環境,保護原有的水生態系統,減少徑流,減輕暴雨對城市健康運行的影響。海綿城市理論與綠色基礎設施技術主要區別在于它的宏觀性。綠色基礎設施技術關于雨水排水管理方法側重于景觀設計以及相應的技術創新,缺乏對生態環境系統水平的綜合考慮。海綿城市理論強調生態優先,以整個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建設一個綠色網絡、水文網絡的系統梳理,支撐起了海綿城市的骨架。在水文網絡與景觀基礎上,將通過低影響開發技術,最終來實現海綿城市的建設。海綿城市是城市建設的一種新型理念,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形象概念,通過建設可滲透路面與綠地等方式,使我們的城市具有像海綿一樣有彈性,可以在降雨的時候吸水、滲水、蓄水、凈水,在需要的時候將吸收到的雨水釋放并加以有效利用,防止了城市洪澇災害,減輕徑流的污染負荷,從而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改善城市景觀和城市氣候微調等。將各種資源合理有效地統籌規劃,以降低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設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水循環系統。

2控制指標分析

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規劃控制目標通常包括了徑流污染控制、徑流總量控制、雨水資源化利用和徑流峰值控制等。湖州市作為一個平原城市,重點應放在徑流峰值與徑流污染控制目標上,徑流污染與徑流峰值控制來體現徑流總量的控制目標,基于以下3個方面:①豐富的水資源,河網間距在1.2~2km之間,排澇設施規模與河網布局現狀滿足排澇的基本要求。②已建好的雨水管道設計標準通常采用一年一遇暴雨重現期,部分舊城區管道的標準更低,城市管網的排水壓力很大,應該通過削峰來提升其防澇能力。③滯緩的河道水流,水環境容量很低,水功能區達標率現狀僅為16.9%,然而老百姓對水環境質量的要求卻越來越高,所以只有控制降雨徑流污染,才可有效改善城市的水環境質量。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成為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景觀用水和市政綠化等各種用水,采用就近雨水作為補充水源,可以大大降低城市供水的壓力。因此,應該根據水資源平衡分析,經技術經濟比較后,分區域確定雨水資源化利用控制目標。

3海綿城市理論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

以我國的湖州市為例,對海綿城市理論的實踐途徑進行分析,湖州市位于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內部水系統非常發達,水資源豐富,但仍然存在水容量限制等各種問題。

3.1水系濕地

水系濕地作為構建城市規劃的核心環節,對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河流和湖泊等水系是城市內天然的雨水凈化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湖州市在進行城市規劃時,首先要加強對現有水系濕地的保護,特別是其中低洼地區內的河溝等,避免盲目填補,增加內部的內澇風險。其次,應該結合城市建設的方向,實現對城市格局的合理規劃,應該充分利用河道與道路之間的綠化帶,設置地表泄水通道等,優化城市對雨水等自然災害的防治控制和凈化。

3.2綠地廣場

綠地廣場,是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綠地或新建的綠地和廣場等開放空間,實現對雨水的凈化,并將它打造成為城市徑流污染的處理中心,發揮臨時滯納空間的作用。在湖州市傳統的城市規劃當中,對公園、廣場、綠地等低影響開發相對較小,從而阻礙了城市抗洪澇能力的提升,也無法實現對徑流污染的控制。因此,湖州市在對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應加強基礎功能區的綠化廣場的建設,或加強對濕地公園的設計建設,實現對綠地廣場與周邊區域內空間關系的有效處理,做好對雨水出路等相關內容的詳細規劃,以促進城市規劃中的海綿城市理論的有效實施。

3.3城市道路

湖州市在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它的降雨量比較大,而且有較大的雨水徑流量,污染也比較嚴重。因此,必須通過有效的城市道路規劃,以保證城市內道路交通安全功能的有效發揮,實現城市道路資源的合理利用,最終對城市的合理規劃產生積極的影響。一方面,湖州市可以加強對下沉式綠地、LID樹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實現對雨水徑流量的調節,并對徑流的水質進行優化。另一方面,城市內也應當建設景觀綠化帶,可以有效地將地表雨水引入到綠化帶內,起到凈化、入滲的作用,同時緩解城市環境污染,為海綿城市的打造產生積極的影響。

3.4城市雨洪管理海綿技術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通過運用合理的城市水生態基礎設施規劃,發揮城市“海綿”的功能。以湖州市濕地建設為例,可以對雨洪災害進行有效的控制,并可以在濕地內規劃出雨水集合區域。通過對雨洪災害的綜合管理,形成了具有鑲嵌式結構的海綿綜合形式。因此,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個系統化的濕地系統,并對其進行統一的整合;其次,應當為濕地系統的生物提供基礎的生活環境,以確保不破壞它的生存環境,同時也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在濕地系統的建設中,要建設凈化水質、蓄水池和地下水回雨水等一系列流程,特別是對潛流整合功能的設置。通過對土壤及其周圍生態環境的凈化,并對雨水進行有效的凈化處理,使其被引入到濕地中,從而實現對地下水的補給。

4保障措施

4.1加強前期研究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根據自然條件、水環境質量與排水現狀等,開展基于低影響開發理念的雨水控制和利用專項規劃研究,特別是對地下水埋深、土壤滲透性與河網分布等存在的區域差異,應該分區域明確控目標體系和控制目標,并對各區域低影響開發措施的適用性進行分析。

4.2強化規劃管理

城市總體規劃和綠地、排水防澇、水系、道路交通等專項規劃,應該落實低影響開發的具體要求;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界定低影響開發設施用地,以及將低影響開發相關控制指標納入到土地出讓條件。規劃部門要加強監管,對控制指標不達標,配套低影響開發設施沒有落實的項目,不給辦理核實手續。

4.3統籌工程建設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城市規劃、國土、道路、水文、排水、園林、交通等多個相關專業,需要建立暢通高效的部門間溝通協調機制,以確保低影響開發設施的實施。

4.4強化管理維護

低影響開發設施的效益發揮,受到后期管理和維護的影響。城市道路、園林和排水等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對公共項目的低影響開發設施進行監管;其他的低影響開發設施,由該單位或其負責人負責維護和管理。

5結語

海綿城市理論在我國大部分城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為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城市規劃工作的開展,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建設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本文分析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和實現途徑;結合湖州市規劃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重點控制指標;基于水系濕地、綠地廣場、城市道路等城市空間,探討了海綿城市的實施策略,最后提出保障措施。

作者:何平華 單位:浙江天和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海綿城市的三大關鍵策略:消納、減速與適應[J].南方建筑,2015(3):4-7.

[2]陳義勇,俞孔堅.古代“海綿城市”思想———水適應性景觀經驗啟示[J].中國水利,2015(1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