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28 03:23:20

導語: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論文

一、是服務收入還是補助收入?

按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理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體現了政府對民眾的福利政策。醫療衛生機構獲得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收入,從本質來說,是政府代表城鄉居民,按統一購買價格支付的衛生服務收入;政府補助的是需方而不是供方,只不過補助的方式是間接的。因此,對提供服務的機構來說,通過提供基本公衛服務獲得的補助收入與提供醫療服務獲得的市場補償收入,性質是相同的,本質都是服務收入,而不是財政補助收入。明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的性質,為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據。只要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了符合政府要求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府就應按事先約定的付費標準支付服務費用,即撥付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經費。撥付的補助經費按服務收入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

二、是基本支出還是項目支出?

在具體組織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時,各級財政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是項目的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實施方案、經費管理、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等;各級疾控中心、婦幼保健所和衛生監督所負責技術指導工作;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是項目的實施單位,根據各自分工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其中村衛生室承擔約40%的工作。不同機構在項目實施中發揮的作用不同,對項目經費核算和管理的要求也應區別開來。對項目管理機構和技術指導機構,項目經費必須作為財政專項補助經費,專賬核算,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專款專用;相關支出必須作為項目支出核算管理。對項目實施單位來說,通過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獲得的補助收入本質是服務收入,應作為服務收入核算,實施單位發生的相關支出應作為基本支出核算管理。因此,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應實施分單位管理。財政部和衛生部(原)制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雖然規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補助收入,但是明確規定納入基本支出補助收入,年度收支結余直接轉入業務收支結余;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收入只能轉入財政項目補助收支結轉(余)。說明無論是實行項目經費撥付制還是報賬制,只要實施單位提供了符合質量要求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就應按約定的服務價格撥付項目經費或允許實施單位在獲得的服務收入額度內報銷基本支出,包括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而不應按財政專項補助的某些規定限制實施單位“這也不許報、那也不能支”,以保證項目經費及時撥付和報銷。值得注意的是,強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的性質和分單位管理,并不意味著可以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沖抵財政應補助的人員經費。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沖抵人員經費是造成地方項目經費配套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基層單位積極性不高、服務縮水,甚至弄虛作假的根源所在。

三、是服務經費還是工作經費?

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資金被挪用的主要形式是某些地區按一定比例從項目資金中提取或直接切塊安排部分工作經費,用于項目管理機構和技術指導單位為組織管理項目實施而發生的監督檢查、考核獎勵、會議培訓等相關支出。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第2條明確規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專項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第13條規定了具體使用范圍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相關的人員支出以及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的耗材等公用經費支出。第14條規定:不得將補助資金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設施建設、設備配備和人員培訓等其他支出。安徽省財政廳、衛生廳(原)《關于印發安徽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提出:市、縣(區)政府對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等工作可適當安排經費予以支持。可見,項目補助經費是服務經費而不是工作經費;同時,工作經費應由地方政府另行安排。工作經費多少為宜,雖然原則上根據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但是為防止地方政府以種種借口不予安排,建議盡快明確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總額的1%~3%安排工作經費。

四、是直接支付還是授權支付?

從理論上說,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可以實現財政資金的集中統一管理,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支付效率。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單從資金劃撥的角度來看,國庫集中支付的確減少了中間環節,但是從整個資金支付的流程來看,不但沒有減少中間環節,反而增加了許多審批環節,同樣一筆經費甚至要審批多次才能撥付,大大降低了支付效率。目前有的省份,縣區年度第一批補助資金下撥時間在當年4月以后,有的甚至在6月以后,補助資金在縣區平均停留時間為5個月。國庫集中支付有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兩種方式。直接支付是由財政部門簽發支付令,交銀行將資金支付給收款人或用款單位;授權支付是由預算單位根據財政部門的授權,在批準的預算額度內,自行簽發支付令,交銀行將資金支付給收款人。授權支付的效率明顯高于直接支付。因此,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應積極爭取財政部門的支持,盡可能采用授權支付,簡化審批流程,減少重復審批和不必要審批,提高項目資金撥付效率。

五、是注重實效還是流于形式?

當前,項目經費績效考核指標設置過多、程序過于繁雜,同時,考核跨度大、時間長、成本高,極易造成考核不及時,流于形式。因此,必須本著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積極探索簡便易行的考核方式,削減考核指標,減少考核次數,宜采取雙月考核或季度考核;適當安排考核專項經費,利用衛生信息化建設成果,調動考核單位積極性,提高考核的及時性、準確性。六、是多級考核還是兩級考核?項目經費撥付與績效考核掛鉤,堅持“多勞多得、優勞多得”,是保證項目有效實施的重要措施。但是這種掛鉤目前僅限于鄉村兩級。一般來說,年度項目實施結束后,縣級財政、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將年度項目經費撥付到鄉鎮;同樣鄉鎮根據縣級撥付的年度項目經費總額,撥付到村衛生室。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規定,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按“當年預撥、次年結算”的辦法下達。當年按服務人口、人均經費標準預撥補助資金,次年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情況結算。省市財政補助資金也按同樣的方式與績效考核掛鉤撥付。但事實上,“當年預撥”是根據上年常住人口數乘以人均補助標準計算的,“次年結算”是根據當年度實際常住人口乘以人均補助標準計算的,并未與績效考核掛鉤,而僅僅和常住人口掛鉤。其結果就是不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如何,年度項目經費都要全部撥付;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建議盡快研究建立從中央到省、市、縣分級考核獎懲的具體辦法,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質量。

作者:倪世樹單位:安徽省肥西縣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