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改革探析論文

時間:2022-11-03 02:02:00

導語:利率市場化改革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利率市場化改革探析論文

摘要:

利率市場化是指國家控制基準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開,由市場即資金供求關系確定。它不僅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而且要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引導,各種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層有效傳導的利率體系。利率市場化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化資源配置的需要是順利實施貨幣政策目標的內在要求,是我國金融間接調控的關鍵,也是完善金融機構自主經營機制提高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一、我國推行利率市場化的意義

1、有利于形成比較規范的金融市場環境。我國金融市場尚處于發育和形成之中,全國統一的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總體規模不大,市場主體單一,融資工具少,市場機制不健全,運轉效率低下,造成金融市場的壟斷和分割,資金不能在地區之間、行業之間、銀行之間以及各金融子市場之間有效進出和自由流動。特別是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分割與脫節,打斷了資金在社會再生產各個環節的有效循環,造成金融資源的剛性配置、結構性失衡和尋租行為。在加快我國金融統一市場建設,促進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中,利率的市場化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有利于促進國有銀行經營機制的根本性轉變。我國資金流通和運作的中心是銀行,銀行改革的成功與否對整個金融改革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我國銀行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商業化經營和企業化管理,這就要求在銀行體制改革方面合理界定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職能,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構建相應的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使商業銀行成為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在銀行經營機制轉換方面強化中央銀行對金融業的宏觀調控,實現由行政管理向市場導向管理的轉變,推動銀行經營理念、經營目標、經營行為、經營方式創新,以效率最大化為目標,以市場化發展為導向。在這種情況下,利率對銀行的特殊重要性更加明顯。

3、有利于完善貨幣政策的微觀傳導機制。金融機構參照中央銀行基準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動權是貨幣政策順暢傳導的條件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是以經濟手段為主的間接調控,其中又主要依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作來實現的。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經濟杠桿,對國家有效行使宏觀調控職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利率市場化,就不可能真正形成連接個人、企業、銀行、財政等金融市場主體的有效途徑,也不可能產生利率的形成機制、傳導機制和反饋機制,利率的杠桿作用就會完全失效,政府很難獲得真正的市場價格信號,任何間接的宏觀調控政策都可能遭受失敗。4、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加入WTO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要求。根據WTO金融服務協議的要求,WTO各成員方都要按照市場準入、非歧視性、公平競爭和擴大透明度的原則開放金融服務市場,實行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我國對加入WTO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做出了具體承諾和開放時間表,“入世”后兩年我國將對外資銀行放開所有人民幣公司業務、五年后放開所有人民幣零售業務。隨著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和外資銀行的大舉進入,國外銀行的現代管理水平和資金技術實力必然會給我國銀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為了盡快實現國內金融業的轉軌,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有效對接,客觀上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

二、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存在的問題

1、目前的利率調控體系過渡性特征明顯。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還沒有完全由市場決定,城鄉信用社貸款利率仍有上限管制,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雖有較大定價自主權,但貸款利率仍有下限規定,存款利率不允許上浮。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影響主要通過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的直接調控方式進行,致使央行利率變動對銀行存款利率影響較小。

2、銀行存款利率調整的有效性不強。利率調控體系不完善,就難以正確確定利率的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更難以體現市場對價格走勢的預期,再加之利率調整的決策過程較長、利率決定方式多樣,所以,銀行利率調整對投資,消費的影響不明顯,由于利率與居民儲蓄,消費之間的關聯性微弱,影響了利率調整的效果。

3、銀行間市場利率變動難以反映貨幣政策操作意圖。我國貨幣政策操作以數量調控為主,即央行通過調節基礎貨幣來調節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商業銀行則通過調整超額準備率來應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調整,這種數量調整不一定是對資金供求價格的反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貨幣政策操作的作用,使貨幣政策操作的靈敏度降低。

三、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對策

1、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完善央行利率調控體系。利率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傳導渠道,應強化中央銀行利率引導市場利率的作用,而且要通過貨幣政策工具間接影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改變直接調整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調控方式。

2、理順目前利率體系中存在的扭曲關系。由于目前利率決定方式的多樣化,利率關系扭曲現象存在,要通過金融市場的建設和完善,使利率水平和結構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以便利率政策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3、完善貨幣市場,提高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靈敏度。銀行間市場的交易主體以商業銀行為主,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交易份額較小;且交易主要表現為國有商業銀行向其他機構提供資金,交易主體單一,難以形成真正的貨幣市場,市場的流動性也難以回歸到正常水平,貨幣市場利率的市場性自然降低,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靈敏度自然難以增強。

4、繼續推進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提高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在貸款利率方面,除城鄉信用社以外的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已實現上限放開、下限管理,而對城鄉信用社仍實行上限管理。存款利率方面只允許下浮,不能上浮,并有存款起存金額限制,而存款利率市場化是對市場影響最大的一項利率制度改革,是利率市場化的關鍵。隨著經濟迅速發展,我國的商業銀行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但由于其自主定價能力較弱,勢必影響到它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因此,要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使利率形成機制中的非市場化走向市場化,最終實現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市場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