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性的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5 02:39:00
導語:國民性的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民性”一詞引入中國已有一百余年的歷史了,在這期間,關于國民性話語一直存在著眾多爭議。因此,厘定“國民性”的有關基本屬性是進行國民性研究的先決條件。
[關鍵詞]國民性;源起;爭議;含義;特點;影響因素
Abstract:Morethanonehundredyearshaspassedsincethewordof[WTBX]NationalCharacter[WTBZ]wasintroducedintoChina.Thecontroversiesexistedduringthisperiod.Therefore,clarificationontherelatedbasiccharacteristicsof[WTBX]NationalCharacter[WTBZ]istheprerequisiteforitsresearch.
Keywords:nationalcharacter;origin;controversies;connotation;character;influentialfactors
“國民性”問題曾是20世紀初被熱烈討論的話題,進入50年代后一度沉寂,近二十年來有關“國民性”問題的研究又日漸升溫。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溫元凱與倪端著《改革與國民性改造》、鄭欣淼著《文化批判與國民性改造》與沙蓮香編著《中國民族性》(一)、(二)等幾部代表性的研究國民性問題的專著,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并成為后學者參閱引述的重要資料。20世紀90年代,又有任劍濤著《從自在到自覺:中國國民性探討》和俞祖華著《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研究》問世。近幾年,王德復著《民族復興新論:國民性重鑄與改革》和袁洪亮著《人的現代化——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等作品陸續出版,更加豐富了國民性研究的內容。此外,還有學者編輯出版了《反省中國人:文化名人剖析國民性》、《東方人與西方人:各國國民性格管窺》、《國民性面面觀:中國名人論中國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國民性》等書籍。還再版了如《西方的中國及中國人觀念(1840—1876)》、《文明與陋習——典型的中國人》、《E·A·羅斯眼中的中國》、《真正的中國佬》、《1897年的中國》、《中國人的性格》等早期西方人士觀察描繪中國的論著。這些均成為研究中國國民性很好的借鑒材料。
至于相關論文的發表,較之專著更是層出不窮。其中如中山大學的袁洪亮、魯東大學的俞祖華兩位學者的論文數量較他人尤其為多,見解也頗為深刻。諸多的研究有以考察近代國民性思想的演變規律、發展脈絡為重點的;有對梁啟超、嚴復、陳獨秀尤其是魯迅等歷史人物的國民性思想進行翔實的個案研究的;有將國民性與科技、教育、文化等不同學科領域結合起來加以探討的。
但在這濃厚的學術氛圍中,也有著美中不足,即有關國民性問題研究仍然存在眾多的分歧和爭議,每一個學者的觀點都并非無懈可擊,以至有人說“從事民族性研究是一件注定要受指責的事?!盵1]這種分歧與爭議使國民性研究始終不能形成一種思想的共識和實踐的力行,也導致了“整體研究水平還不高”[2]。
針對這些分歧和爭議,筆者在參閱了大量專著和論文的基礎上,對國民性的一些基本的屬性進行了解析,希望對其他研究者有所幫助,起到借鑒之作用,切望方家批評指正。
一、“國民性”的源起
“國民性”一詞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譯用的西方詞匯,是英語nationalcharacter或nationalcharacteristic的日譯,由梁啟超等晚清知識分子從日本引入,用來發展中國的現代民族國家理論,屬于所謂“先由日本人以漢字的配合去‘意譯’或部分的‘音譯’歐美語言的詞,再由漢族人民搬進現代漢語里面來,加以改造而成的現代漢語外來詞”[3]。
二、“國民性”話語的爭議
在近三十年的國民性問題研究中,存在很多爭議,主要表現如下。
1.“國民性”與“階級性”的關系問題
這個問題是上世紀80年代初國民性問題解禁時最先被觸及的話題。因為依此前的觀點,“國民性”概念與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觀點相悖,“國民性”是以資產階級“人性論”為基礎的,是一個資產階級的思想概念。
對于不認同階級理論的人來說,這二者相悖的觀點是無從談起的。即使認同,這兩者也并不矛盾。“國民性”并不否定“階級性”,二者只是從不同角度而言的。一個人除了具備“階級性”之外,也同時具有“國民性”。階級性是該階級區別于其他階級的本質屬性,而國民性作為全體國民的一種共性,和階級的差別性形成同與不同的對立統一:國民共性寓于不同階級性之中,不同階級屬性含有國民共性;同時,國民性在不同階級的人們身上不可避免要打上本階級的烙印。目前,這個問題已鮮有人再去糾纏。
2.“國民性”概念的認同問題
有人根本就反對“國民性”的提法,他們認為這個概念不科學。有學者只承認“民族性”概念,而用“臭名昭著”一詞形容“國民性”,否定之情溢于言表[4]。
嚴格地講,在中國使用“國民性”這個概念的確不嚴密,以中國地域之遼闊,民族之眾多,各民族之間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差異,使用“民族性”概念或許更貼切些。對此,我們要認識到,創造國民性理論的西歐國家都幾乎是單一民族的國家,而作為這一理論“二傳手”的日本也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對他們而言,national這個詞以“國家”或“民族”解并無太大差異,而這卻是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在使用這個詞時面臨的癥結所在。但是,國民性理論本質上講是一種以國家而非以民族為主體的理論,它適用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競爭。另外,“國民性”一詞被引入和使用也有上百年的歷史,在沒有更嚴謹的詞取代或達成一致意見之前,我們暫且使用。
3.國民性存在的認可問題
“中國國民性存在與否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5]153是另一部分學者的觀點。他們認為在一個國家內部,盡管有比較多的人有某種性格,但不能說成是國民性。一國國民具有的性格、行為在另一國國民身上也會有所表現,難以對其進行劃分、界定。國民性“只是精英知識分子們在國難當頭時意在振興的工具而已。雖然這工具流傳下來又很被重視,但不難發現,它除了被賞玩和空談而外毫無價值?!?/p>
[5]154
對于這一觀點,我們應認識到國民性的主體是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國家中的國民,而國家又是國民能夠產生、存在和發展的主體形式。不同的國家由于自然環境、歷史發展、倫理道德等的差異,而使國民的思想價值體系有著不同的內在差異,這些內在的差異又外化為他們言語、行為等可表現的外在差異,從而使各國國民之間表現出一定的不同。像我們形容英國人保守、法國人浪漫、德國人嚴謹、意大利人散漫一樣,就是簡單、籠統而又概括的描述了他們之間的國民性格的差異。當然,一國所具有的國民性格的某些方面,在另一國的國民性格中也有表現,如散漫這一詞也常被用來形容西班牙人,但我們都清楚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是絕不盡同,有著眾多差異的。
4.引入國民性理論的質疑問題
一些學者不否認“國民性”概念和國民性的存在,但對中國引入、倡導國民性理論有異議。他們將“國民性”話語稱為“神話”[6],認為國民性理論是一個“埋伏著的西方霸權的話語”[7],是“含有鮮明種族特色和歐洲中心主義色彩的殖民霸權主義理論,并成為西方殖民主義者闡釋壓迫弱小民族、國家的理論根據?!盵8]因而認為國民性改造的倡導者,如魯迅,是無形中做了殖民主義者侵略的工具。
說國民性埋伏著西方霸權的話語有失偏頗。固然“國民性”一詞是歐洲民族國家形成時期產生的,隨著歐洲國家殖民擴張而應用于全世界,在西方人士對中國國民性介紹、評說、探究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帶有一些貶低色彩,個別殖民主義者也的確出于侵略、奴役中國的動機而肆意侮辱中國國民的不良性格。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國民性理論是有使用價值的,不能因為某些人在我們身上的惡意使用而排斥它,就如同堅船利炮是西方列強侵略我們的工具我們就放[LL]棄擁有它們一樣。我們應該“師夷長技以制夷”,改造我們的國民性,從而實現國家的復興。另外,認為國民性理論是西方殖民霸權理論的人對中國早期的國民性理論和國民性思想的宣傳者認識有誤。在思想淵源上,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有兩個源頭,表面上,它受到西方的進化論、社會有機體論以及日本近代啟蒙思想的影響,但在內在理路上,卻與借道德人心以治理國家的儒家思想模式一脈相承。而宣揚改造國民性的思想者也僅是借用了西方的這一理論為救國育民所用,他們都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者和具有敏銳洞察力的先知先覺者。
5.國民性改造的可行問題
另外有學者則反對國民性改造話題,如朱學勤先生就說:“但是魯迅的‘改造國民性’,則是我無論如何也難以同意的。國民性者,全體國人之性也,人性能改造,精神世界里還有什么事務不可以攪動,不可以‘改造’?”[9]
認為國民性不可改造,是對國民性內涵和外延(或稱隱性和顯性)的特點沒有認清。國民性有它的內涵和外延,內涵是精神方面的,但外化為物質方式表現出來,我們對國民性的改造,不是對意識的直接改造,是通過物質對意識的決定而加以改造。
三、“國民性”的含義
1.“國民性”的定義
由于“國民性”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是一個被否定的話語,目前也還存在著爭議,因此迄今尚無權威的定義。在一些普及的、常用的、權威性較強的工具書如《辭?!贰ⅰ掇o源》、《現代漢語詞典》、《新華詞典》中都沒有國民性一詞的條目。可查到的常用的工具書中,僅《漢語大詞典普及本》用了簡單一句話概括“國民性:謂一國國民特有的氣質”[10]。對國民性的定義、介紹相對詳細一些的,倒是在某些人文社科類的詞典中可見。
國民性(nationalcharacter)用來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結構的集合概念。指一個民族多數成員共有的、反復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質和性格特點。又稱民族性格[11]。
Nationalcharacter民族性①,相對持久的個性特征、文化品質或制度結構。這些特征、屬性或結構的影響程度或分布情況極其顯著,雖然并非某一社會獨一無二的現象,卻足以使一社會與另一社會區別開來[12]。
國民性:又稱“民族性”、“民族性格”。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習慣、態度、情感等比較穩定持久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特征。國民性是在多民族共同文化的基礎上生成的多層次的統一體,是在人與自然、社會、歷史的多重關系中產生的。同一種族、同一地域、同一語言、同一經濟組織形式和政治組織形式,是國民性形成的基礎。它為一民族所獨有,對同一民族而言為共同性,對外民族而言則為特質[13]。
國民性(NationalCharacter②)又稱“民族性”。國民性或民族性指一個國家或民族內絕大多數成員所共有的個性特征[14]。
國民性,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15]。
國民性(nationalcharacter)亦稱“民族性”,指某文明國家內普遍的人格類型[16]。
2.“國民性”的釋義
⑴“國民性”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對“國民性”問題有深入研究的學者袁洪亮在參閱了幾十種“國民性”的定義后對其進行了如下分類:
“它是多數國民所具有的穩定的、反復出現的心理特質,是一種深藏于心靈深處的潛意識,屬于低層次的社會意識,從本質上說,它是那個民族國家中的社會心理”;
“是通過國民的行為傾向表現出來的、由一種心理特質所組成的普遍的人格類型";
“是人的文化心理結構”[17]。
三種不同的分類都可看出國民性的內涵,是人的思想、精神、心理、性格等意識概念,而它的外延則是國民的行為方式等現實表現。
⑵“國民性”的廣義概念和狹義概念
上面對于“國民性”的定義都可謂廣義概念,揭示了國民性的意識本質。而國民性還有狹義上的概念,即所謂弱國民性或國民劣根性,這個狹義概念具有某種貶義色彩?!皣裥浴钡馁H義色彩并不是指國民性是一個貶義詞,而是指其內容中所涵蓋的貶義成分。近代學者將“國民性”這個詞引入中國,就是為了揭示陋病,喚醒國民,救國圖強,使得在介紹、研究中更多地將國民性等同于“國民性”的狹義概念。
⑶“國民性”研究的多領域性
上述國民性的定義是從社會學、人類學等不同書目中摘取,而社會心理學、文學、哲學、教育學等等眾多學科對國民性的研究也是屢見不鮮,甚至有學者從服飾和語言等方面探討其中的國民性。而這種“國民性”研究的多樣性歸根到底是由國民性自身外在表現的多樣性造成的。
四、“國民性”的特點
1.“國民性”的隱性和顯性特點
國民性的隱性特點是指心理的、精神的等意識方面的特點。它不具有直觀性,但也不是虛無縹緲的,它總是會外化為諸如對現實的態度、習慣化的行為方式、理解事物的方式、情感及思想方式等等。國民性的顯性特點主要包括經濟方式、生活方式、語言、服飾、飲食以及宗教信仰、禮儀、風俗等等。這種特點是直觀的?!皣裥浴钡难芯恐栽诒姸鄬W科領域展開,就是由于“國民性”的這一特點決定的。在同一的隱性特點的聯系下,表現在不同的顯性之處。一些學者之所以對“國民性”話語和對國民性改造的不認同,就是沒有理清國民性的這個特點。他們只從精神層面看到國民性的隱性特點,認為國民性是虛幻的,沒有看到國民性在它的顯性特點中實在的表現出來。也正是因為國民性的這種隱性外化為顯性,要改造國民性,也就需要從國民性的各個顯性之處入手,進而改變它的隱性特點。
2.“國民性”的相對性與絕對性特點
[JP2]所謂相對性是說,一國國民性中所表現的某一方面并不是一個該國國民單獨具有的,它是在各國的相互關系中體現出來的,因而也只有通過各國國民的相互比較來加以說明。所謂絕對性是指,一國國民性是不同于它國而客觀存在的,雖然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但終究是兩個不同的主體屬性。
3.“國民性”的歷史性(穩定性)與繼承性(變易性)特點
國民性有其歷史性(穩定性)的一面。國民性一經形成就難以發生變化,從而成為世代相傳的習慣。這種歷史性(穩定性)通常表現在人們觀念、心理以及行為模式的承傳相襲,不易更改,其部分內容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保持不變。然而,國民性又有其繼承性(變易性)的一面,國民性通過各種形式的道德教育、行為暗示和模仿而世代相傳。其中有積極意義的國民性會繼承下來,有消極作用的國民性也會傳承下去。在某一歷史時期里,一國國民的某些性格會因涉及國家的重大事故的發生、政治風云的變化、舊制度的摧毀、新制度的建立而發生較大的改變。當然,國民性所具有的歷史性(穩定性)、繼承性(變易性)的特點是相對的,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動以及文化觀念的轉變,國民性也會出現斷裂和變化。
五、影響國民性的因素
1.自然條件
自然條件包括地理、氣候等的特點和差異是形成民族、國家及其物質精神生活方式各具特點的原因,物質性的生產方式,精神性的思想文化,還有介于其間的政治制度等無不是人類能動適應生存環境的表現和結果。由于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造成人類在適應環境、創造物質、精神時自然形成不同的特點和類型。同屬一國之民,由于具有共同的自然環境,共同的物質生產,共同的風俗習慣,共同的心理狀態,就必然具有國民共性。而這種共性一旦形成就深植于社會肌體之中。
2.物質生產
物質生產對國民性的影響某種意義上是自然條件的延續,正是在某種特定的地理環境的制約而形成的長期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中,一個民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具有某種特點的氣質性格和心理狀態。這種情況在人類改造自然能力較為落后的古代社會尤為突出。就中國而言,北方游牧民族粗獷、剽悍的氣質性格的形成與其游牧方式的物質生產活動有關;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中原民族的溫和、謙恭的民族性格,也是在長期的比較穩定、平和、規則性強的農業生產活動中,以及在此種物質生產活動之上產生的社會政治、精神生活的影響下形成的。
3.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實質上就是建立在人這一個群概念之上的管理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又反過來塑造人去適應這一模式。民主的政治制度培養了人的獨立、自律的性格,而專制的制度下人更多地表現出奴性和無知。政治制度對國民性和人的性格的影響是討論較多的,結論也比較明確,比如在中國,國民性中奴性、麻木、卑怯等種種劣根性的存在都與歷史上兩千多年的專制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4.文教習俗
文化、風俗是人類在適應和改造環境過程中長期形成的一群人的生存模式,并進而影響到一國國民的價值體系,這種對價值觀念的影響也作用于價值觀念的形成。例如,突出個人的文化氛圍下,美國人的性格中具有鮮明的獨立、自信、自我中心,富有創造活力,重視個人利益、個人的價值和尊嚴的人本傾向;中國的情況正相反。中國人千百年來精神上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重家庭、少獨立,人格中的社會取向十分明顯。
[參考文獻]
[1]尚會鵬.中國人和日本人——社會集團、行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19.
[2]袁洪亮.中國近代國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綜述[J].史學月刊,2000,(6):135-141.
[3]高名凱,劉正琰.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88.
[4]郝雨.民族性[J].南方文壇,2000,(3):46-50.
[5]馮玉文,李宜蓬.中國國民性真的存在嗎[J].船山學刊,2006,(1).
[6]劉禾.一個現代性神話的由來:國民性話語質疑[M]//陳平原,陳國球.文學史(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138-156.
[7]馮驥才.魯迅的功與“過”[J].收獲,2000,(2):123-126.
[8]劉保昌.道家思想與魯迅的國民性關切[J].求是學刊,2005,(4):103-108.
[9]朱學勤.從馬嘎爾尼訪華到中國加入WTO[N].南方周末,2001-11-29(9).
[10]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普及本)[K].北京:世紀出版集團,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874.
[11]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K].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88.
[12]鄧肯·米切爾.新社會學詞典[K].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218.
[13]李盛平,任大奎,陳有進.新學科新知識詞典[K].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470-471.
[14]商戈令.人文新詞典[K].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525.
[15]黃楠森,夏甄陶,陳志尚.人學詞典[K]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0:700.
[16]陳國強.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K].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317.
[17]袁洪亮.“國民性”概念的辨析與界定[K].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69-83.
- 上一篇:工商所監管效能的思考
- 下一篇:機關工作作風的探討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