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論文:生態文明下學生消費理念透析

時間:2022-02-06 03:44:46

導語:生態文明論文:生態文明下學生消費理念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文明論文:生態文明下學生消費理念透析

本文作者:田媛工作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生態文明下綠色消費模式的倡導

在生態文明的指導下,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樹立正確的生態倫理觀念,對于構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改變以往以感官享樂為人生意義的消費主義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倡導一種與大自然協調相處的新型消費模式,這種模式既符合物質生產水平,又符合生態生產水平,是既滿足人的消費需求,又不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消費行為。綠色消費順應了人與自然、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趨勢,是人類理性選擇和道德自律的結果,是人類發展綠色文明的必然要求。倡導綠色消費,克制不合理的消費欲望,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將人類與自然融為一體,有利于人類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有利于維護和實施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制度,最終有利于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這種消費模式是對傳統消費方式的生態考察和哲學反思,具有深刻的生態倫理意蘊。在當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背景下,由于大學生的沖動消費、過度消費帶來了能源消耗問題,大學生的消費已不是一個個人或家庭的問題,綠色消費教育是通過分析各種消費心理與行為,針對當前消費觀念的變化與沖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教育活動。特別是在校的大學生們,他們的綠色消費知識和綠色消費能力仍然相對缺乏,因此有必要將綠色消費觀教育融入大學教育中去,使之成為一個系統的和整體性的教育理念,成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在高校中進一步加強綠色消費觀教育

這就需要教育者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教育大學生樹立生態倫理觀意識,明確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和責任,提倡有計劃的、合理適度的消費觀。需要通過社會各界全方位的努力,推動高校生態倫理觀教育、綠色消費觀教育,營造綠色消費、環保的氛圍,為構建社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開展生態倫理觀教育綠色消費觀是現代生態倫理觀的基本內容之一,要有效地解決消費觀念的異化,首先應該從源頭和本質上對學生的道德觀念進行變革。生態倫理觀作為一種全新的倫理學,強調人際平等、代際公平的同時,用道德來調節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種觀念體現在當下的高校學生教育中,是讓他們更多地開始轉變自己對自然、對動物、對他人的看法,從而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靈魂深處建立起維護生態和諧的情感意識和世界觀,并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改變過去與自然對立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模式,構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新生活。高校應該引進生態倫理教育作為培養正確消費觀的輔助內容,在學生中加強博愛萬物、簡約生活的觀念,鼓勵他們對自然萬物的愛心和對自然的責任,在滿足自我生存的同時兼顧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開展綠色消費觀念引導只有讓大學生充分認識綠色消費的涵義和綠色消費所能帶來的好處,才能使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綠色消費模式才能得以實現。因此,高校首先應在日常教育中大力提倡綠色教育,普及綠色消費的基礎理論知識教育,了解我們國家對鼓勵和提倡綠色消費所出臺的政策和舉辦的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配合,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循環經濟概念的了解,通過這些措施促使學生對于我國資源與能源利用的基本狀況及面臨的危機有所掌握,從而樹立循環經濟的理念,懂得節約資源與能源的重要意義及具體措施,這是大學生認同綠色消費并付諸行動的基礎。此外,還要將綠色消費作為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教育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中去,加強對大學生的消費道德教育。

營造綠色文化氛圍良好的學風、校風是校園的主流文化,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應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充分重視并積極營造綠色校園文化,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的科技知識、法律法規和校紀校規,反對鋪張浪費,培養學生的綠色消費意識,使生態道德深入人心,逐步形成愛護環境的良好校風。因此,高校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之余,積極建立和參加與倡導綠色環保、綠色消費、生態道德相關的社團文化,可以通過舉辦相關的辯論賽、知識講座、校園消費調查、填寫節約倡議書等形式,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校還應該以舉辦論壇、聘請客座教授等形式,向廣大師生宣傳生態環保、綠色消費等理念,積極邀請社會知名環保倡議者等人士為學生們介紹國家的政策以及開展的相關活動,讓綠色文化深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開展綠色實踐活動人們只有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才能對各種道德觀念去偽存真,提高道德認知度,檢驗自身道德狀況,從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除了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以外,高校還應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在大學生中間開展勤工儉學和科技創業活動,樹立自強、自立、自助的消費觀念,同時,充分利用社會實踐這一重要的形式,組織學生深入鄉村和基層。例如開展對學生的家鄉、相關企業進行生態資源現狀調查等形式,通過這些課外科技與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接觸社會,親身體驗,通過觀察社會生態問題,培養他們的資源危機意識,對自身的消費行為進行反思,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展示他們的個性和特長,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的主動性。從深層意義上說,生態危機源于人類的心態危機,即人類日益膨脹的物質欲望,解除生態危機的途徑是從生態倫理層次上轉變人們的消費道德觀念。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大學生是社會消費的主要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對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大學生自身生活質量的提高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充分了解他們的消費心理,把握他們的消費特點,開展大學生的消費教育,培養大學生科學的消費觀,對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