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科技進展現況及對策

時間:2022-07-23 10:46:28

導語:生態科技進展現況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科技進展現況及對策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作用下,世界經濟增速明顯高于以前各歷史階段,戰后50多年人類創造的生產力超過過去一切時代生產力的總和。據估計[1],全球經濟增長率在18世紀為0.5%,19世紀為1.0%,20世紀前半期為2.1%、后半期為3.4%。盡管信息技術發展調整了產業結構,能耗最大的第二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占比有所降低,但總體能源消耗規模仍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因為全面承襲了西方傳統工業的發展模式,更是因為中國對本土能源的過度消耗。據統計[2],從1990年到2001年的10年間,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長100%,天然氣增長92%,鋼增長143%,銅增長189%,鋁增長380%,鋅增長311%,10種有色金屬增長276%。人們在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而興奮的同時,往往會忘記這些成績背后的資源消耗、垃圾成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有人算過,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中國的現代化需要有12個地球的資源來支撐。如果只有一個地球,我們也得把地球吃空才能現代化。中國本來就人多地少,資源稀缺,而傳統過時的工業科技卻偏偏指向了稀缺性和污染性資源,這種科技具有不可持續性,故我們必須探索新的、可持續的生態科技之路[3]。本文將對科技發展帶來的問題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展開分析,并提出發展生態科技的對策和建議。

1科技發展帶來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迅猛發展,已成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是我們時代的基本特征。現代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繁榮,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高。然而,事物總是具有兩方面的,科技的迅速發展也強烈地沖擊著社會的各個角落,不同程度地給我們帶來諸多問題,如生態環境問題、道德倫理問題等。

1.1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人類借助科學技術創造了高度的現代文明;另一方面,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又造成了生態危機,這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4]。誠然,生態危機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但不得不承認生態危機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日益顯著。人類憑著愈來愈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自然進行毫無節制地開發和利用,其結果是一方面增加生產、創造財富的同時造成資源的日趨枯竭;另一方面人類無節制地向自然索取的同時又無節制地向自然排放,現代工業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廢氣、廢水、廢料,它們給人類自身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嚴重損害[5]。無節制地開發利用自然是出于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需要,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不斷刺激著人類這種需求的日益膨脹,并為實現這種需求提供了工具,于是人對自然的掠奪性開發利用愈演愈烈[6]。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生態失衡等危機日益嚴重,這已經成為科技時代的全球性問題。

1.2科技發展帶來的道德倫理問題

科技倫理是指科技創新活動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關系的思想與行為準則,它規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體應恪守的價值觀念、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7]。克隆技術引起的倫理問題最令人關注。克隆人也許為人類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提供了有科學依據的可能,但禍福總相依,克隆行為將會損害被克隆者的公民權益,使被克隆者的唯一性、獨特性大大降低。人類基因組研究是從分子水平直接探索人類自身奧秘的偉大科學工程,它之所以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轟動,除了其自身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對倫理、法律等構成了挑戰[8]。人們在享受這一成果的同時,不能不思考它帶來的各種倫理問題,如基因爭奪與基因殖民主義、基因隱私與基因歧視、個體自決權、基因治療與基因犯罪等。另外,轉基因產品的安全問題一直存在爭議,至今尚無定論[9],含有抗病蟲害基因的食品是否會威脅人類的健康、轉基因產品對環境的影響、轉基因產品是否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和轉基因產品帶來的倫理問題等,都是人們對轉基因技術的主要擔心。網絡的開放性使得文化和價值觀各異的人們參與到網絡中來,在網絡交往活動中,首先面臨的是對個人隱私的挑戰,如何保護合法的個人隱私、如何防止把個人隱私作為謀取經濟利益的手段,成為了網絡時代的主要倫理問題[10]。虛擬與現實之間,一系列其他新的社會問題諸如網絡犯罪、網絡病毒、網絡黑客、垃圾郵件、網絡安全、信息壟斷、網上知識產權,以及利用信息網絡進行恐怖活動和發動信息戰爭,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威脅國家安全等問題隨之產生,這些都引發了計算機網絡技術與信息倫理的激烈沖突。

1.3科技發展帶來的其他問題

首先,人們在運用科技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對自然資源的利用速度遠遠超過了自然資源的再生速度。據統計[11],目前全球60%的農業土地退化,全球森林覆蓋面積比農業活動開始以前減少了一半。按目前的使用速度,全世界的石油大概只能再用150年。其次,科技使人的生存能力不斷增強,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人口增加速率不斷上升,抵消了很大一部分的經濟增長。再次,科技的飛速發達給有野心的人們帶來了更加大的野心,一些科技發達國家想藉科技的成果來吞并科技水平較次的國家,如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就是科技發達的國家想并吞科技較弱的國家[12]。最后,科技的發展使人類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使整個社會結構產生變化,擁有知識的人能掌握比不聰明的人更多的資源,很自然產生所得分配的問題;知識經濟發展以后,擁有知識的人可以做的事多了,又會引發結構性失業問題,這無形中增加社會中不穩定因素。當然,還有人類過多依賴科技,在科技面前越來越顯得低能、弱智等等問題。

1.4科技發展帶來問題的產生原因

首先,科學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加禍于人類,科技是善用還是惡用或誤用都取決于人自身[13]。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取決于工具。”如人類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由于人類在科技利用方面思想意識的不足或偏差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的改善還得依靠人類科技本身,正確的生態觀與高尚的生態道德是緩解生態環境危機的必要條件。

其次,人們對使用新技術的社會后果缺乏明確預料,因而即使出于積極的心態也會帶來始料不及的惡果。這種情形大多發生于科技水平尚不高的時期,如20世紀60年代的“綠色革命”確實部分解決了農業生產力的不足的問題,然而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和塑料薄膜,卻造成了土壤生產力的下降和污染的惡化,這從最終結果上看,科技進步在短期內緩解了糧食短缺問題,但在長期效應上,卻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來消化由此帶來的種種惡果。

再次,人們只著眼于生產勞動和經濟發展中最淺近、最直接的有益效用而應用科學技術,卻忽視了長期的客觀與社會的影響,如環境污染使人們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質量下降、生物系統平衡被嚴重破壞,治理污染耗費了社會的巨額財富,有些治污費用甚至超過了生產所帶來的利潤。

最后,科學技術的非理性運用(濫用、誤用、惡用)導致了人自身的危機,即技術的異化導致人性的異化,人的主體性喪失和精神萎頓。由于科技本身存在某種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對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導致技術的異化。在異化狀態下,技術不再是為人服務的工具,對于人自身而言技術反倒成為統治自己的、壓迫自己的異己力量,這種力量反過來剝奪了人的自由,使人從屬于它,人成了它的附屬物。

2發展生態科技的對策與建議

經過對科技傳統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人們開始探求一條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要真正使科學技術與社會協調發展,使科學技術造福于人類,使其負面效應降低到最小限度,就必須發展以人為中心的生態科技,進行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的生產[14]。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部分省開展的生態省建設試點就是我國政府為推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在生態省建設中,大力發展生態科技,適當利用非生態科技,遏制反生態科技,在利用科技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的同時避免產生新的環境問題,研究制定科技生態化的政策和辦法,使科技對于生態省建設的支撐體系以及科技本身的生態化問題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這對于生態省建設、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科學技術的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1提高生態科技意識

生態科技的概念源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對人類生存環境的不可逆轉的破壞使人們認識到科學技術具有兩重性。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科技管理部門、公益性團體組織和學者認識到發展生態科技,推進科技生態化的重要性,但是這種認識與生態科技的發展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當前社會特別是企業的認識很不到位,絕大多數企業只關注能夠盈利的技術,甚至為了盈利濫用科技成果,嚴重阻礙了生態科技發展。這種局勢迫切要求我們大力開展有組織、有計劃、有聲勢的科技宣傳工作,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的生態科技意識。通過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重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大力普及生態科技知識,宣傳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利用新聞傳播媒體,開辟生態科技專欄,宣傳普及水土保持、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生產等生態科技知識;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面向社區居民、青少年和廣大干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科普活動,為各項科技生態化任務的全面落實掃除思想障礙,提供思想動力。

2.2加強生態科技研究

生態科技的研究工作基礎薄弱。一系列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不完善,職能部門實施統一監管的手段不足,能力建設嚴重滯后,隊伍、技術力量薄弱,投入機制不健全。通常只重視末端治理而對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控制重視不足,資源回收利用組織化程度低,形式比較粗放,技術含量不高,而且產業門類比較單一,資源循環鏈的缺失環節較多。當務之急是研究制定科技生態鏈的缺失技術目錄,為生態科技的研究指明方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圍繞和諧社會建設對生態科技的需求,確立一批重點生態科技項目和生態科技成果示范工程,解決急需關鍵共性技術瓶頸;同時在政府項目立項等過程中不僅要對技術和經濟指標有明確要求,也要有明確的生態和社會效益要求,避免項目在創新之初就帶有生態問題。浙江省在建設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體系等生態省建設的各項任務中都能依靠科技創新。注重宏觀調控,激勵創新主體重視生態科技創新活動;對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開展的生態科技研究開發、技術引進再創新、成果推廣和產業化等行為,從項目安排、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以傾斜;對獲得生態科技成果的科研機構和人員給予一定獎勵,推動企業、科研機構和廣大科技人員參與生態科技創新活動。

2.3促進生態科技成果轉化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成為現實生產力,是貫徹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首先在進行科技成果評估時要充分考慮成果的生態價值,使科技成果的技術、經濟、生態價值得到全面體現。其次在生態工業園區和生態農業等生態示范區建設中要大力推廣清潔生產等生態科技,使產業鏈得到生態循環式的發展。三是加強對生態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調研,及時發現示范與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做出適當調整,促進生態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同時還要完善成果轉化機制,推進生態科技成果產業化,不斷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如浙江等地探索實行了變“誰污染誰治理”為“誰污染誰付費”的機制,有力促進了污水治理技術的推廣。另外,對具有使用價值的生態科技成果進行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形成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形成規模經濟。為了促進生態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還要加大和加快生態科技成果示范與推廣的力度。

2.4加強生態科技領域的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開拓者,是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決定性因素,是發展生態科技的骨干力量。總書記曾強調[15],要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大力培養、吸收、用好各類人才,這三個環節同樣重要。培養和吸收是基礎,用好是關鍵,要通過用好人才,把外面的人才吸引來,把本地的人才吸引住,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我們理應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人才觀,大力實施生態科技人才發展戰略,創新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機制,構建人才發展和諧環境,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用好用活現有人才資源,大力培養和吸引創新型人才,努力抓好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生態科技領域的人才隊伍建設,把各類優秀人才集聚到生態科技領域的各項建設事業上來,為實現“發展生態科技,推進科技生態化”戰略構想和建設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社會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與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