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產品物流可持續發展研究
時間:2022-06-03 02:58:38
導語:互聯網+農產品物流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經濟科技不斷發展,市場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為了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效率的提高,相關部門不僅要加強資金的投入,而且在其可持續發展方面還要加強實施力度,從而進一步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建設,實現農產品物流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通過對某城市農產品物流現狀的研究,分析農產品物流的特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可持續發展思路,以降低生產與流通成本,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市場現代化。農產品物流形勢賴于現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型的“互聯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農業農產品的運輸物流方式,使之便捷化,進而惠及廣大農民。
【關鍵詞】“互聯網+”;農產品物流;可持續發展
1農產品物流概述
1.1農產品的物流價值。在傳統農業中,農產品在生產運輸等過程復雜,農產品自身季節性強的特點,對農產品的品質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是一些無可避免的社會或自然因素,會給農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轉變傳統農業物流的方式,提高農產品自身的物流價值,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引入智能化信息化來改善農產品物流的現有弊端,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產業價值由此拉動農民的收入增長。1.2農產品物流的特點。農產品物流是以農業產出物為對象,通過農產品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配送等物流環節,使農產品保值增值,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1)農產品物流數量特別大,品種多。農作物產量大幅增加,品種也趨近多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更是帶動了農產品的流通。大部分農產品都商品化,進入了物流圈。2)農產品物流要求高。首先所運輸的產品是主要是動物性和植物性產品。農產品物流尤其要求“綠色化”,綠色物流即在運輸中做到不污染不變質。其次是由于農產品的自身價格較低,更需要做到低成本運行。最后是農產品的物流涉及到保證和提高農民收入。所以,在物流的整個過程中,必須要做到服務增值化,如農產品的升級轉化,農產品的加工配送等。
2農產品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2.1農產品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據華經視點的《2016-2020年中國農產品物流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中數據顯示,我國農產品物流總額遞增趨勢,但物流總額的占比卻在下降。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基礎比較差。而且資金投入比較少,雖然農產品物流的固定資產投入一直在增加,但增幅仍然不夠。2)我國農產品的營銷模式結構不合理,大量的農產品使用低端的運輸方式運送,效率低,成本高。民協商能力低,自身利益受損。3)現代農產品在運輸過程沒有及時把握市場需求,沒有全面了解到最新農產品信息,無法準確判斷市場需求而做出較準確預測,甚至出現一些地區缺乏農產品物流運輸平臺的現象。2.2農產品物流的可持續發展趨勢。1)冷鏈新技術新標準,助推行業升級。我國冷鏈物流行業進入2018年以來呈現出全新、快速的發展形勢,3.0時代要求冷鏈技術的裝備升級,自動化、智能化全面發展,將冷鏈物流做到專業化、精細化。推廣使用企業資源計劃(ERP)物流管理系統,促進物流信息相互想通。開展冷鏈物流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實現冷鏈物流全過程的智能化、生態化、數據化、一體化。2)生鮮電商推動農產品物流快速發展。生鮮消費需求倒逼冷鏈物流發展,生鮮電商潛在的巨大市場需求對冷鏈物流發展具有拉動作用;電商下鄉推動冷鏈下鄉新思維,農產品進城、出口需求加快F2C模式的發展,市場需求變化帶動冷鏈物流進入快速發展期。3)提高農產品物流核心競爭力——大數據。技術領袖SAP在其報告中提出“數字化平臺是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對農產品物流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可以使農產品生產者受益,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指導農產品生產,減少種植的盲目性,基于大數據提升預測能力,可以為零售商制訂更加精準有效的營銷策略使商家更便捷追蹤產品信息,利于銷售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及時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3農產品物流可持續發展對策
3.1加強基礎信息網絡建設。為促進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專業化流通,增大力度加強物流信息網絡設施的建設。將物流信息數據進行具體化分析,連接需方與供方的供需關系。比如將農產品信息到網上和供求關系相連接,保證農產品信息的有效輸入與輸出,企業找尋與自身業務相匹配價值資料,消費者也能快速查詢需求的農產品,提升我國農產品的交易管理標準化,提高農產品的物流水平。3.2提高先進的物流技術。經濟新常態和產業升級背景下,智能物流技術與裝備的優勢逐漸顯現。便捷的農產品交易平臺建設需要有以信息交互為主線物流技術作支撐,使用條形碼、射頻識別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將新鮮的、鮮活的水果蔬菜運送到千家萬戶的廚房里。為客戶提供快捷、方便、準確的服務,同時降低成本。3.3打造高質量物流服務新體系。農產品在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同時需要注意流通體系的多元化改造,鼓勵農產品物流企業深度介入各相關產業,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適合的解決方案,通過線上線下以數據為核心建立管理體系,形成從單一客戶到家庭用戶的流量思維到多戶經濟,形成產前、產中和產后全產業鏈服務。3.4基于“互聯網+”農產品物流的平臺搭建。建設“互聯網+”與“生態協同式”農業推廣服務的平臺,提供平臺化、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將農業科研設計人才、技術推廣人員、新型經營主體等有機結合起來,數字經濟引領創新發展,將改變傳統農產品物流運作方式和商業模式,形成“數字驅動、協同共享”的產業新生態。
4結束語
互聯網+和農業現代化的結合是順應時展的產物,農產品物流只有在社會和市場的不斷推動下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現代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也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增長,也因此能看出,無論哪個行業都要順應社會發展趨勢而做出不斷改善,在改善的過程中也會迅速提升自身實力,從而更好的應對現代化數據化的發展變化。
參考文獻
[1]勞健.對“互聯網+”農產品現代物流供應轉型升級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0):70-71.
[2]申強,董磊,龐昌偉,楊為民,侯云先.基于“互聯網+”農產品供應鏈質量監管體系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7(2):219.
[3]楊文秀,周莉,張曉林.促進互聯網+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對策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6):113-114.
作者:黃冉冉 趙華 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 上一篇:蔬菜發展特點及可持續發展對策
- 下一篇:旅游文化旅游業地位作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