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農業發展狀態

時間:2022-07-26 06:41:00

導語:十二五農業發展狀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二五農業發展狀態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報告指出,“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穩定就沒有全國繁榮穩定,沒有農民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全面小康”。中國即將步入“十二五”開年。“十二五”時期是中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時期。如何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以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引領農村發展,確保在10年之內妥善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穩步發展、農村繁榮穩定、農民全面小康,成為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但所有這些工作都只有建立在對時局和形勢的客觀認識和準確把握基礎上,方能堅定方向、大刀闊斧地推進。本文從發展階段、區域格局、宏觀運行和時代符號四個視角,對中國農業發展的宏觀形勢進行總體研判,從而指出在工業化和城市化主旋律下,在地區發展不平衡與城鄉發展不平衡兩大問題相互滲透、長期并存的總體格局下,在低碳經濟約束下,在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壓力下,中國農業穩定發展的階段定位、戰略機遇、制約因素和發展要點[1]。

一、工業化背景下的農業——重要基礎

發達國家的早期工業化是以犧牲農民利益和殖民主義擴張為手段的。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后,對內實行農村“圈地運動”,剝奪農民土地,一些大地主所有者拆毀農民居住的房屋,促使這些喪失土地的農村無產者被迫成批進城謀生。對外實行殖民主義擴張,大肆掠奪世界資源,特別是到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進行掠奪,瘋狂壟斷國際市場。

20世紀50年代初,西方學者提出了以工業為中心發展戰略。認為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中心,只有實現工業化才能實現經濟“起飛”;農業是停滯的,農民是愚昧的,農業不能對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充其量只能為工業發展提供勞動力、市場和資金。在這種理論指導下,許多發展中國家致力于發展工業,而忽視了農業。有些國家甚至以損害農業來發展工業。到了50年代后期,這種工業化發展戰略就暴露出了問題。許多執行這一發展戰略的發展中國家雖然實現了較高的工業增長率,但經濟并沒有真正得到發展,人們生活沒有得到多少改善[2]。同樣,中國也是以犧牲農民利益來推進工業化的。建國后,我國一直采用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就是靠農業、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的,其結果必然地阻礙了農業和農村發展,加大了城鄉差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由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政府大幅度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以及國家減免農業稅和加大農業投入,農民的人均收入迅速增長,城鄉收入差距拉大趨勢時有緩解。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再次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時代主旋律。1992年小平南巡講話之后“鄉鎮企業異軍突起”。90年代中期國企改革開始起步,并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完成了“國企改制”。這兩項改革的總體格局是實現私有化。私有產權的確立為中國的工業化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同時,由于發展觀落后和制度約束薄弱,也帶來了資源消耗過快、環境污染加重、農業發展滯后和貧富分化加劇等不良影響。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與傳統工業化道路的一個顯著不同是:在農業、工業、服務業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中來完成工業化任務;不是孤立地推進工業化,而是使工業化包括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成為農業現代化和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和動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應更加重視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全面繁榮農村經濟,把工業化與城鎮化結合起來,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總之,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向前推進,盡管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份額不斷縮小的趨勢不可改變,但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農業不僅是13億人口大國的飯碗,而且要在份額不斷縮小前提下成為支撐中國工業化順利推進的堅實基礎。因此,農業現代化是工業化整體進程的基礎支撐;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中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

二、區域發展不平衡下的農業——凸顯弱勢

回首看新中國成立至1978年的30年,中國政府實際實施的是平衡發展戰略,各種投資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明顯向偏遠和落后地區傾斜,然而發展的總體效果并不理想。當然,期間有諸多非經濟因素的干擾,比如政治斗爭。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開始從平衡發展戰略轉向沿海指向的不平衡發展戰略,發展和開放的政策明顯向沿海地區傾斜,使得沿海地區得以迅速發展起來,也迅速拉大了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

1992年,中國適時把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國家發展戰略。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形成,進而科學發展觀的逐步確立,國家的區域政策開始轉向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然而沿海與內地的發展差距還在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中國城鄉發展差距也在迅速拉大。城鄉收入差距除在改革開放之初幾年有短暫縮小以外,總體一直呈拉大之勢。2007年,城鄉收入比達到3.3:1,該比例一直保持至今依然沒有下降勢頭。而且,農村社保、醫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農民外出務工人員參保比例更低①[3]。

從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7年的中央1號文件都是關于“三農”問題②,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確實把農業基礎擺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且政策措施從具體的促進農民增收措施,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統籌城鄉發展的一系列戰略舉措,把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出路、戰略、對策和措施都做了明確部署;同時政府對農業投資和補貼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可見的一個趨勢性變化是,2004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率超過(自1998年以來首次也是惟一一次)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從2005年開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率低于城鎮的幅度較前些年明顯縮小,但城鄉差距還在繼續拉大。

總之,地區發展不平衡與城鄉發展不平衡兩大問題相互滲透,長期并存,不僅使問題積重難返,呈現復雜性特征,而且使內地農業和農村問題凸顯,呈現低水平均衡特點。盡管政府政策調控緊隨其后并持續多年,但分別出臺的調控政策均沒有遏制兩大不平衡的繼續延伸。為取得較好的政策效果,未來的政策措施應加強整合,著眼于“三農”和區域問題的共同解決。

三、低碳經濟約束下的農業——機威并存

世界金融危機使得依靠全球分工體系深化帶動的傳統增長模式面臨考驗,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全球化進程放慢,全球經濟面臨深度調整。各國在探索通過科技創新來擺脫經濟衰退的過程中,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正在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阻止氣候變暖和保護環境問題已成為國際政治中的核心問題。

在低碳經濟約束下,中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首先,中國借助于充裕廉價的勞動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而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農產品貿易的綠色壁壘高筑,使中國的外向型農業面臨巨大轉型壓力。其次,低碳時代的來臨給中國工業化帶來嚴峻挑戰,但給工業化主旋律下的農業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

中國傳統產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尚未完成就面臨發展低碳經濟的巨大壓力;各國在綠色能源科技領域的激烈競爭,又給我國新興工業發展提出巨大挑戰。但在節能減排壓力下,現代農業發展的機遇大于挑戰。這是因為,不僅農業生產具有相對低碳的特性,而且農業本身就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生態平衡器。農業的發展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低碳經濟時代的需要

四、通貨膨脹壓力下的農業——需要穩定

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各國政府積極應對,出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有效制止了全球經濟形勢的進一步惡化。但除了以東亞為主的新興市場經濟外,全球整體經濟復蘇進程仍十分緩慢、脆弱。金融領域風險沒有真正消除,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去債務化和去杠桿化過程遠未結束;與此同時,各國財政刺激措施的影響逐步減弱,以美國為首的以發行貨幣為主的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措施正在出臺,人民幣升值壓力越來越大。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也導致貨幣供應量成倍增長。加之中國處于工業化快速增長階段,作為世界上最活躍的經濟體,長期處于流動性過剩和經濟過熱,中國市場的物價上漲壓力很大。所以,防通脹是中國當前和今后幾年或更長時期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將影響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可能會給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帶來更大的困難。

今年(2010年)下半年物價大幅上漲的原因,根本上是國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過于充裕,但導火索無疑是食品零售價格的普遍上漲。米袋子、菜籃子是每個家庭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其價格上漲自然會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低收入家庭。今年5月以來,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勢頭漸猛。進入四季度,農副產品價格漲幅已引起社會公眾強烈反應甚至恐慌。11月下旬,政府開始出臺穩定物價政策[4],進而各種價格調控措施“組合拳”③連續出臺,繼而農副產品價格紛紛應聲回落。目前,農產品市場已經“退燒”,人心隨即穩定下來。

但是,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需求拉動方面看,“雙松”政策帶來的過量的貨幣供給因素依然存在,國內游資和國外熱錢進入農產品流通領域進行炒作的可能性沒有消除;從成本推進方面看,主要有勞動力成本上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地租隨行就市上漲等因素依然存在;從自然因素來看,水資源數量和質量下降、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的威脅均還存在,甚至有升級的傾向。可見,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長期因素均未得以消除。這些長期因素不消除,農產品價格穩定就是空談。

從上述各方面因素來看,要想消除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長期因素,有相當難度,而且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目前可行的路徑有三:

(一)政府宏觀調控瞄準實體經濟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我國政府似乎越來越多地效仿西方國家對自由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辦法,調控手段越來越簡單化、庸俗化。只要發生經濟波動,就簡單地利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總量指標。經濟總量指標只是表象,是經濟體內部問題的外在表現。如果不解決內在的實質問題,而單純利用發行貨幣和引導民間資金來改善指標數據,則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延誤解決問題的時機,鑄成大錯;同時帶來貨幣市場與商品市場的嚴重脫節,引發市場劇烈波動和社會動蕩。

事實上,中國作為中央集權國家,較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加有條件將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放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與重大經濟社會問題通盤考慮,區分問題輕重緩急,遵循經濟規律,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

(二)穩定農業生產和保證農民增收

要想長期穩定農產品價格,根本的出路就是穩定農業生產,保證農業豐收。因為農產品是生活必需品,對農產品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而農產品的供給則由于存在諸多可變因素而呈現較大的價格彈性。保證農產品供給是價格穩定的基礎。

要想保證農業豐收,必須做到兩點:一是保證農民增收,從而穩定農民隊伍;二是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行業利潤水平。在我國目前小農經濟占主體的生產條件下,穩定農民隊伍依然是必須的。要想穩定農民隊伍,就必須讓小農經濟也有利可圖。但是,農業發展不能永遠依靠小農經濟,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多億人口的大國和在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發展現代化的農業是今日中國之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必然取向。

要想做到上述兩點,就需要政府做到兩點:一是持續強化惠農強農政策;二是營造寬松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讓每一個農業生產者獲得同等發展機會和生存空間。政府只有抓住這兩點不放松,才會有健康發展的中國農業。

(三)著力改善農業生產自然條件

改善農業生產自然條件,是針對我國農業生產自然條件不斷惡化問題而言的。與工業和服務業相比,農業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最為密切。農業是直接立足于自然條件基礎之上的。自然條件的破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致命的,不僅影響到農業產量和糧食安全,而且影響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所以,改善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是保證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給的基本前提,更是農產品價格穩定的基本前提。

綜上所述,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現代化是工業化整體進程的基礎支撐,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中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區域發展不平衡使內地農業和農村問題凸顯,呈現低水平均衡特點,未來的政策措施應是著眼于“三農”問題和區域問題共同解決的綜合方案。低碳經濟時代來臨給工業化主旋律下的農業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我們要抓住現有機遇,化挑戰為機遇,推進現代農業有序發展。

保證農產品價格穩定是農業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在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壓力下穩定農產品價格有相當難度,而且需要一個較長期的過程。首先,政府要充分利用危機過后的這個難得的調整期,把關注焦點放在實體經濟,設計綜合方案,切實化解過去多年積累的矛盾和問題,而不是單純使用貨幣手段或行政手段等短期措施調控總量指標。其次,穩定農產品價格的根本途徑在于保證農產品供給,政府一要持續強化惠農強農政策;二要營造寬松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讓每一個農業生產者獲得同等的發展機會和生存空間;三要著力改善不斷惡化的農業生產自然條件。